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肃

谈完了国事,崇祯皇帝见天色已晚,便是前往坤宁宫。

说实话,后宫里面的诸多妃嫔之中也就只有袁妃有些姿色,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对仁寿殿的懿安皇后颇为尊敬,每隔几日都要亲自前去拜见。

自从现在的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之后,起先为性命所迫无暇顾及,现在有时间了,却是压根对老太婆提不起任何兴趣,就连参拜的环节都省了。

到现在就连宫中的下人们都知道崇祯皇帝现在独宠周后的事,要是看见皇帝往后宫来了,那没别的,定然是奔着坤宁宫去了。

翻云覆雨一番之后,崇祯皇帝看着躺在自己胸脯上的周皇后正在想什么,却忽然间听见一阵悠扬曼妙的琴声,皱眉问道:

“皇后,朕以往来坤宁宫怎么没听见如此好听的琴音?”

“是臣妾见一个罪犯之女模样清秀,觉得就这么糟蹋了实在可惜,便将她留在后宫充当琴女,皇帝不喜欢?”

听完这话,崇祯皇帝并没有多想,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这样也好,皇后在宫中烦闷,多个琴艺上佳的宫女陪伴,朕也放心。”

夜上三更,崇祯皇帝正抱着周后在熟睡,忽地一阵冷风袭来,打了个喷嚏翻起身坐在软塌上,恰好正前方一个人影停在那。

“昏君,去死!”

前方宫女眼见事情败露,一声娇喝,手持剪刀不知死活的奔着崇祯皇帝杀将过来,似是想要鱼死网破。

说时迟那时快,崇祯皇帝被刺杀几次之后对这种事早有准备,再怎么说也是上过战场见过阵仗之人,没什么慌乱,猛地一脚踹过去,紧跟着抄起一旁不知名的物件便是狠砸过去。

这一脚正中那宫女小腹,崇祯皇帝为了保命可是用足了九牛二虎之力,那宫女连中两招身上吃痛,手中剪刀‘铛啷’一声落到地上。

寝宫内的打斗声惊动了门外侍立的御马监小太监,纷纷是带着腾骧四卫营的禁军侍卫冲进宫中,三下五除二制服了刺帝的宫女。

待掌灯完毕,崇祯皇帝总算是看清了这个刺杀自己宫女的面容,不过很意外,崇祯皇帝问了三遍,就连闻讯赶来的内厂提督方正化都不知道这宫女的来历。

崇祯皇帝自打穿越过来之后,那是几乎每个月都要被这么刺杀上一次,刚开始在京城抄家的时候,东林党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连翁太医都被他们给杀了。

就算后世没有心脏病,此时也快被吓出来了,不过崇祯皇帝一时情急也想不明白,宫中早已被自己整改一番,居然还能出现不知姓名的宫女。

当即便是勃然大怒,喝道:

“此女姓甚名谁,速速查将出来,届时不仅要将她凌迟处死,还要夷其十族,以泄心头之愤!”

每一次刺帝事件的诞生,往往都伴随着三厂一卫彻头彻尾的追查,没多久,京师以及各地又是要血流成河了。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方正化心里苦的很,确确实实每一个宫女太监都已经经过内厂的仔细调查,最终才敢放入宫中侍候皇帝和各位妃嫔。

这女子究竟是怎么混入宫中,他是一丁点都不知情。

这个时候,已经换上一身得体衣装的周皇后赶来,看见方才刺帝的居然是自己今日才召进宫中的琴女顾媚,当即大惊失色,满心的懊悔。

“皇上,此女名为顾媚,便是...便是今日臣妾和皇上所说的琴女。”

“皇后,你,你糊涂啊!”崇祯皇帝瞪大了眼睛,言语之中第一次对周皇后有了不满之情,“那龚鼎孳和郑三俊密谋行刺朕,此女岂能不知?就算不知,又岂能不怨恨于朕?为何留其性命,真乃妇人之仁!”

崇祯皇帝连珠炮似的说完这番话后也是一时无语,看着周围战战兢兢的嫔妃与太监侍卫们,又深深看了一眼周皇后,挥手道:

“将此女打入大牢,明日午时在菜市口处斩。”

言罢,崇祯皇帝冷冷看向方正化,说道:

“方正化,朕再给你一次机会,给朕将这宫中里里外外所有人的底细都查清楚,就算是懿安皇后那里,不明不白的也要给朕统统换了。不然这内厂提督,可是要换人了!”

方正化满头大汗,心道这真是天降的灾祸,听崇祯说完也是赶紧躬身喊道:

“奴婢谢皇上不杀之恩,此事定然办的明明白白!”

最后,崇祯皇帝淡淡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周后,摇了摇头,头也不回的道:“摆驾,冬暖阁!”

......

这一晚崇祯皇帝没有再睡,看着桌上来自西北的军报,再加上宫中刚刚发生的事情,也是又气又无奈。

不知过去了多久,反正天边总算是逐渐泛起鱼肚白,第二天还是准时来了,忽然间,门外的随堂太监李春进门恭敬说道:

“陛下,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来了。”

闻言,崇祯皇帝呵呵一笑,颇有些讽刺的笑了笑,忽然问道:

“李春,你伺候朕也有几年了吧。”

李春浑身一震,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说道:

“启奏陛下,快三年零八个月了。”

“嗯,你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崇祯皇帝点点头,正色说道:

“直殿监掌印太监王华办事不力,留着也无甚大用。这样吧,即日起你便是直殿监的掌印了,继续留在朕身边。”

“若是办事得当,朕日后另有升赏,出去叫他进来吧,别让南京的史尚书等急了。”

“奴婢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李春总算是等到了人生中的春天,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直殿监乃是内十二监之一,掌各殿及廊庑扫除之事,说不好听点实际上就是个扫地工头子。

不过就算是如此,身份上那也是个堂堂的掌印太监。

对于李春来说,虽然直殿监职权不如司礼监和御马监大,甚至不如尚膳监的厨子,但这个位置却尤其重要,必须是皇帝身边极为亲信之人才行。

李春整日待在皇帝身边侍奉,如今升任直殿监掌印之后,与崇祯皇帝独处的时间甚至比王承恩、方正化和曹化淳这三个厂卫的督主还要更多。

崇祯皇帝把王华撤了换上自己,那正说明自己已经得到皇帝的信任,若是今后办事得力,岂止一个直殿监掌印了得。

看李春一步三叩头的走出暖阁,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自语道:

“这史可法从南京北上勤王走了大半年,在齐鲁一带停了那么久,总算是在今年过去之前挪腾几步走到了京师,真是对朕忠心耿耿。”

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袭破敌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九十章:上有变动,下无变化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兴 建虏显乱第一百五十一章:险胜第六百八十章:迫降余贼,大局初定第五百零六章:大阅、建城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线复建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六百六十章:出师未捷,总兵先死第二百八十一章:禁军阵战六大营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于“全世界”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复社办干净了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十八章:锦衣卫办事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宁,再下广德(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四百九十二章:这可太乱了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业帝国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报复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会谈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战 确定形势第一百二十四章:圣旨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内于京师(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礼 南征诏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章:得与失第四百七十二章:入关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枪第四百九十六章:背弃、妖女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国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六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中)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斩首第六十五章:飞速你老冯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营立功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绛州,逼临汾第六百九十八章:姜还是老的辣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转败为胜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谋 其次伐心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围随便说说第四百四十一章:两厂相争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内议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第四百五十二章:这怎么玩,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二十四章:会战辽东第四百七十六章:雄关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变山海关第六百四十章:高处不胜寒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发现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四百二十三章:东征诏第四百六十一章:军备改革的先行府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陈仓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亲第二百八十五章:北关失陷第三百八十章:惠国公第七百二十六章:给力的多铎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兴 建虏显乱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来的王牌军第五百一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况,崇祯中兴第四百七十九章:分进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业(上架求订阅!!)第一百六十章:大典开始第四百三十六章:铁血帝王朱由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个弟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为天子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汉归家,钦赐殊荣(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一百七十八章:国议第七百八十三章:这,就是教廷第十七章:好一个国丈!第三百零七章:阴险的马士英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试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百二十六章:实心行实政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隐患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试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阳之役第七百三十四章:朕亲手砍了多尔衮第一百六十二章:演习第八十九章:瓮里有洞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