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晋贵妃、讨山海

郑、葛二妃既已受了处置,那她们的娘家同样不能放过,跟着享了这么多年的福,到清算的时候自然不能走漏了。

好在这两家就在京师,控制范围之内,锦衣卫掌印指挥使李若链得了皇帝旨意,带着人就愉快的来了次抄家之行。

当然,看见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来了,两府的仆人们也不敢多做抵抗,一些卧底多年的听记们纷纷浮出水面,帮着锦衣卫寻找一些密室、暗道什么的。

有了这些人的相助,李若链很快就将两府翻了个底儿朝天。

“来来来,将这些物件都归类,什么是从宫里流出来的,什么是从哪里采购来的,都要标注的明明白白,皇上用得上!”

“还有,府中发现的文书和笔墨都要留存,交到东厂一份备案便是,咱们锦衣卫留着原件!”李若链不断比比划划,神采奕奕的喊道。

锦衣卫们在大张旗鼓的抄家,这种事儿虽然在前些年屡见不鲜,但毕竟皇亲国戚被查抄还是非常解气。

百姓们也知道,厂卫出来办事向来都是有头有尾,没什么事儿一般不会清扰自己,所以胆子大前来围观的倒是越来越多。

不光围观,这些吃瓜群众们也习惯边看边指指点点。

一名锦衣卫百户忽然竖起耳朵,不过他注意到的却并非周围百姓窃窃私语,原来是听见了景阳钟的五十四响钟鸣。

众多锦衣卫放下手中活计,一些围观的百姓也望向声音来处,每人都是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这钟鸣声悠远而长,每一下都像敲在众人心底。

有人叹道:“皇上上朝了!”

自永乐年间开始,这口景阳钟就扮演着召唤历代文武百官上朝议事的角色,崇祯二十年三月五日这一天的朝议,是崇祯皇帝率军回京以后举行的第一次朝议。

说实在的,对这位皇帝的看法,京师乃至京畿一带的百姓已经完全改观过来,崇祯朝前十五年天天上朝,有时候甚至一天数次,当时没人有什么感觉。

因为你上再多次,他们该吃不饱饭的还是吃不饱饭,生活该怎么样的还是怎么样,没有一丁点儿变化,更有甚的反倒愈来愈差,那你上不上朝又有什么差别?

现在不是每天上朝,但老百姓却都盼着上朝,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每当上朝的时候,就是皇帝责问那帮大臣,为百姓讨说法的时候了。

伴随着钟鸣声,文武百官穿着各补子官服,依次序上殿,每到这个时候,老百姓在外头议论纷纷,可这些大臣们心里却在敲鼓。

不知道今日皇帝又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言,又会有谁被处置。

文官守首列是内阁首辅蒋德璟、阁臣冯铨、张尔岐等人,后一些的便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等六部堂官,武官、勋戚此时也有了不小的队伍,为首的是英国公张世泽、新建伯王先通,后又有城防军都督董琦等人。

他们大多都是崇祯皇帝近几年提拔起来的新人,但论起朝中威望,此时俨然已是不低,尤其张世泽,京城勋戚之首的位子无可动摇。

待众人入殿,当即对着正北朝南端坐着那人叩拜山呼,没人敢有一丁点儿马虎,要知道,被这位皇帝随便找个由头敲死在殿上的,也不是没有。

“前些时日郑妃、葛妃与内廷韩大用的事儿大家都听说了,朕失去了一个皇子,也有可能是公主,这事儿让朕想了很久。”

崇祯皇帝的话中带着倦意,见底下没人吭声,便道:“王德化,宣旨吧。”

崇祯皇帝说完,就是靠在龙椅上微眯起来,阶下百官从而议论纷纷,这时候见王德化站出来,拿出一份早拟好的圣旨,正儿八经的宣读道:

“......册皇贵妃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二帝三王以来,未有家齐而天下不治者也。

朕率是道,以临万邦,厥有褒升,必先内德。申锡赞书之美,载扬彤管之华。庸进锡于徽称,乃克彰于异数。

皇妃哈达氏,柔明而专静,端懿而惠和,率礼称诗,实禀贞于茂族;进规退矩,遂冠德于后宫。动则闻环佩之音,居则视箴图之戒。宠愈加而愈慎,誉益显而益恭。

副予关睢乐得之心,克谨鸡鸣儆戒之道,相成既久,辅助良多,是用度越彝章,进超位序。

兹特以金册金宝,加封尔为皇贵妃,于戏!位亚坤仪,峻陟列妃之首;明章妇顺,用刑四方之风。

惟仁以进贤,惟敬以相祀,惟谦以崇德,惟善以荣身。上以奉慈闱之欢,下以增椒寝之庆。荣膺显命,永荷嘉祥。钦哉!”

这道旨意谁都没想到,传到后宫的时候,懿安皇后差点没气背过去。

你说说,这托娅到底是给皇帝下了什么药,犯了这么大的事儿,没遭到丝毫惩处,却反倒是晋封为贵妃了。

那可是大明皇贵妃啊,自本朝立国以来,可曾有一个蒙古女人做到这个位子上来的?

除了托娅晋封为皇贵妃的旨意,剩下的倒是有些耐人寻味了,因为崇祯皇帝没有对方正化做过重的惩处,内厂提督的职位依然让他来做,反倒特意提了提方正化如此这般的忠心耿耿。

当这个专门“褒奖”自己的旨意传到内厂时,却是让方正化整个人都变得面色苍白,说道:“瞧瞧你们干出的这些事儿,你们这是叫本督去死!”

方正化现在非常后悔,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瞒着的事情败露下来,皇帝若是严重处置,还叫他心安,但这么一来,却是让方正化心中老有个梗过不去,所谓伴君如伴虎,大概就是这般。

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明白,崇祯皇帝对托娅是真的晋升,而对方正化,明面上看是褒奖赞扬,但通篇丝毫实质性奖赏没有,暗中意味实是打压和警告。

就在朝中人还在回味这几道旨意的时候,却是有一名抚宁卫兵士气喘吁吁跑到皇极大殿上,直接“噗通”一下跪到地上,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绪。

这兵士双手上呈一份急报,口中高喊道:“抚宁卫八百里加急!!”

抚宁卫八百里加急,这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立即噤声,百官虽然平日沉迷党争和明争暗斗,但此时注意还是一下子就从内政转到了兵祸上。

这个地方距山海关不过数十里,抚宁卫加急,必定是山海关出了什么乱子。

待崇祯皇帝看过急报之后,冷哼一声,道:“吴三桂狼子野心,为了夺关,竟擅杀朕派去守关的参将赵忠和游击宋喜,看来眼中早就没了这个朝廷!”

“这这这,本官早就说过,此人是一匹中山狼!”

“陛下,不能轻易饶了吴三桂!”

在百官声讨中,内阁首辅蒋德璟出来道:“启奏陛下,吴三桂僭越犯上,请陛下发兵讨之!”

兵部尚书朱大典附议道:“山海关重地,岂容此等贼人胡来?陛下还当从速发兵,拿回山海关!”

第六百二十八章:飞跃第三百七十章:遵东奇捷(中)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国榷》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册!恢复!第三百九十七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十章:反转(第二更)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围,退保宁武第一百二十二章:争议第六百五十五章:请君入瓮,西安军议第六百八十章:迫降余贼,大局初定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宁,再下广德(下)第三百七十章:遵东奇捷(中)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复襄阳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里不揉一粒沙子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营,奉旨取粮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第八十七章:小伙食也有大讲究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转败为胜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个仓库就好了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章:丙戍变革第三章:亲巡京营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见闻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馆里坐着的五省总督第五百三十二章:有圣旨到第三百八十章:惠国公第六百七十章:闯王之死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乱的永昌号(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九十四章:叙功大典进行时,红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围孔府(上)第六百二十六章:锦州条约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溃江夏,绝境逢生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尽出,鹿死谁手第七百六十八章:兵临巴尔干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选秀女第八十三章:废除耕守制第三百零八章:议立新君石头的一些心里话。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围孔府(下)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十七章:万事皆有皇帝带头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五十九章:过临榆,降东罗第五百零二章:归化会盟(上)第七百零三章:来了还想走?第四十章:为了大明第二百七十一章: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总会发光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兴 建虏显乱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阁操盘的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四百九十五章:鄂尔多斯之战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五十章:全歼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亲第七十章:反转(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争分庞氏第二百九十四章:郁闷的蔺养成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二十六章:实心行实政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七百八十一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二)第一百零六章:力排众议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种神器都用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尾声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诗般的远征第一百零二章:激斩阿巴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回路转 自掘坟墓第二百六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仪第一百九十三章:赐死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悬一线,亲征续命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内议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让你死第六百七十三章:长安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选秀女第五百一十二章:议开京察第五百四十三章:厂卫斗白莲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一十二章:议开京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战争第一百八十三章:动手第十章:给山西官军发饷第六百八十七章:新败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后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三十五章:整筛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内于京师(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