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

崇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低头喝了一口茶,看着夕阳西下。

虽然历朝皇帝自己算出来勤快的,隔三差五来一次亲征,但这就像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民间的变化实在太快了,自己根本跟不上。

他都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大明的京师已经将原本有的夜市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外面的世界每天都这么热闹,但宫内却是愈发的深沉。

不多时,太阳完全落下,外面的戏曲和敲敲打打的热闹声音逐渐出现,小孩子们持着鱼形灯、象形灯从茶馆前的道路跑过玩耍。

茶馆里依旧是食客往来,起先与崇祯说话的那四个,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已经走到人群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正这个时候,门外来了五六个食客,坐到最开始与崇祯对话的那桌食客位置上,点了有两三碗淡茶。

看他们的样子,个个吊儿郎当,不像是什么好人,不过崇祯没心思去理会这帮青皮,自有街道司去管,也就没有多说。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句诗,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观灯诗中所作,描绘了当时成都城内的灯会盛况。”

忽然间,从茶馆的嘈乱声音中,传来一道比较清晰的女声,崇祯侧头看去,只见是两名女子坐在左侧窗前。

两女都穿着正儿八经的汉家女子服侍,一人身着紫衣,方才念诗的则一袭青服,眼微睁一线,一张雪白的脸庞,眉弯嘴小,笑靥如花。

为何说是念诗,因为此女真是在念诗。

她手中抱着一本不知哪里买来的诗选,正在一板一眼的念,念完,又抬起眼看向窗外,朝紫衣女说道:

“不过依我看,大明北京城的夜市,倒比卢照邻诗中所写的成都灯会,还要繁华、热闹。”

未承想,她们实在是这小小茶馆中的二朵莲花,声音传到前面,吸引了崇祯和方正化的注意,自然也让那几个青皮侧目。

两个女子,各有各的特色,紫衣有些野蛮,但也一双冷目,容易叫人心生邪念,方才念诗的青衣女子,则与她成鲜明对比。

“看看去?”

几个青皮嘿嘿一笑,纷纷近前,围拢到两个女子眼前,挡住了他们看灯的眼线,为首那个邪邪一笑:

“两个小妮子生长的不错,跟大爷回去,大爷教你念诗,大爷别的没有,有的是诗!”

“哈哈哈!”余的青皮纷纷大笑,更有甚的,直接就伸出手去。

食客无动于衷,茶馆老板和伙计远远看着,也是不敢惹事,崇祯则微眯双眼,还没有出手的打算。

果然,青衣女子看着柔弱,手上功夫却一点不弱,直接抓住那双咸猪手,狠狠一掰,就听那青皮“哎唷”一声,杀猪似的嚎叫起来。

紫衣女子更凶悍,一脚将桌子踢翻,让几个青皮撞得鼻青脸肿,各捂着痛处在地上打滚。

这么一闹,小小茶馆中的食客们趁机全都跑的精光,只有崇祯和方正化还巍然不动,静静看着。

青皮们被女人侮辱,男子汉的自尊心自是受到了极大打击,打算动真格的,各抄起桌椅就向两个女子砸去。

这时候,崇祯脚下一动,正打算上前帮忙。

“哐当。”

忽然传来一阵大响,却是青衣女子灵活的避开了青皮们的攻击,崇祯分明看见,她脚下顽皮一绊,直接让几个才刚起身的青皮又摔成狗啃屎。

“让开让开,街道司办案!”

正这时,从外面人群推进来三个差役,青皮们见了,顿时蔫头耷脑,就连反抗和嘴硬的心都不再剩下。

“两位姑娘受惊了。”

为首的差头先是给两个女子抱拳以示是自己办公疏忽,而后才是回头狠狠踹了其中一个青皮一脚。

“敢在京师办案,太岁头上动土,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都带回衙门,按律处置!”

此时若是汉家女子,正常的该是款身一揖,这两个女子不同,紫衣的毫无反应,只是撇撇嘴,觉得这是应该的。

便是青衣女子,也只是冲差头礼貌的笑了笑,答谢之后目送他们离开。

待差役们看押着青皮离开,紫衣的撅起嘴,嘟囔道:“妹妹,我说了吧,这大明就是乱!”

“姐姐瞎说什么,这等事在盛...在我们那儿也是常有,那些贵族,处置的倒还没有这般公允了。”

青衣女子注意到这茶馆还坐着两个人,而且其中一个一直看着自己,浑身有些不自在,说了两句,便匆忙离开。

崇祯回头看着青衣女子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夜幕的人群中,这才回过神来,笑着摇头自语道:

“这是哪家的女子,怎么如此特别。”

......

“老爷,这么晚了,还是回去吧,不然夫人们,怕是要等急了......”

方正化面前的茶早就喝光,但他一直没有再添,这时,见崇祯伸了伸腰,似是有些倦意,这才壮着胆子说道。

“这才出来半日,半个北京城都没走到,回宫还太早了,既是赶上了夜市,若不看看,岂不白出来一趟?”

崇祯方才伸腰完全是舒展筋骨,精神好得很,完全没有一丝倦意,将茶钱分文不差的放到桌上,便先一步走了出来。

他们出来以后,远远的街角,李世遥和几个靠在墙边的禁军兵士当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指着说道:

“陈档头,就是他们两个人,你们那边有印象没有。”

东厂的陈档头揉了揉眼睛,却是越看越熟悉,“后面的那个,不是...不是内厂的方厂督吗?”

“宫里确实传出过消息......”

李世遥闻言和身后一名把总对视一眼,能让堂堂三厂督公之一方正化跟个下人一样在后边跟着的,这身份似乎毋庸置疑了。

不过这还是推测,在场的基本都是远远见过几回皇上,谁也不知道长啥样。

几个人商议一番,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方面他们立马去来内厂的人来确认,另一方面,兵分两路,李世遥带人去兵马司传话,陈档头则在暗中带番子们继续跟着。

崇祯并不知道自己出来,厂卫和各有司们都紧急忙活了起来,还是自顾自的在观赏。

晚间的京城,虽然也是人来人往,但却没了白日里的那种拥挤、促狭,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大家都忙了一天,出来惬意的散步、聊天。

刚出来,迎面就跑过了一群大约五七个小孩子,后面还追着几个差役,看他们的样子,是既害怕孩子会出事,又束手束脚不好认真去追。

崇祯皇帝无声的笑了笑,似乎街道司的差役们对这些顽皮的孩童们,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晚间的时候,孩子们出来玩耍,父母一个不留神没管住,京师又各处都有衙役和兵丁巡逻,给他们追追孩子,这倒也属正常。

向前走了几步,崇祯看见了一个临时拉起来的小台子,上面是皮影戏中的武松打虎。

这个台子真的不大,也就是五六步的宽度,但周围却围满了自己搬凳子来观看的百姓,到精彩处,都是拍手叫好。

“好!”

“打得好,打得好!”

第九章:复建东厂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围孔府(上)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讲和,暗行三招第四百八十六章:亲临第一百六十章:大典开始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九十六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六百一十四章:军威始振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烧的巴黎城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战而降第一百八十章:封赐第二百五十三章:联名上奏,驸马始危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蓟第七百一十八章:不灭其国,誓不罢休第一百八十三章:动手第二百八十一章:禁军阵战六大营第二百一十八章:吞并乌齐叶特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骑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四百七十七章:斩王第五百六十八章:镇江大将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复社办干净了第四十七章:万事皆有皇帝带头第一百六十二章:演习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参将第四百七十九章:分进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诗般的远征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讲和,暗行三招第二章没了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颜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东厂的威风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荫,真龙天子第五十五章:建奴议政第四百五十章:摊牌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乱国第五十二章:集结 誓师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六章:锦州条约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诏书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祯年间的“瓜蔓抄”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游行示威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营之战(下)第六百三十章:战争的后果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七十九章:平台点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余贼,大局初定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转败为胜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儿马士英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十六章:朕让你心服口服的背锅第二十二章:东厂大牢里的惨叫声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钧一发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录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国之刃第四百九十一章:说媒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六百一十八章:几十年前的大杀器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让你死第八十六章:偏师北进,人心浮动说一说今天的情况吧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荐、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命运的捉弄第三百九十七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议与奇谋第三十一章:朕又换首辅了第四百九十四章:黄金家族第三百三十九章:谋立新君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亲国戚们第七百一十六章:华夏联盟第六百零四章:多尔衮与他心爱的大玉儿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订阅!!)第一百五十章:全歼第五百一十二章:议开京察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厂暂主金陵事第一百一十八章:诏书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权不下乡?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营立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二百七十一章: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章:亲巡京营第三百三十九章:谋立新君第六百零一章:铁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五百零三章:归化会盟(中)第七百零六章:兵败如山倒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军为式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