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来了

想是这么想,可真正心里感觉却又不一样。

崇祯皇帝亲自从京师一路跑到山西,只为了亲自来招降自己,想到这里,李定国的心里也便释然不少。

张献忠要是没死,怀有对前者愧疚心情的李定国,倒还真的可能挥刀自刎报效大西,不过现在张献忠死了,这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本来当时一个冲动想自残的他,被早就想明白的白文选和马维兴两人死死拦住,现在那股兴头过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自杀的想法了。

即便先前胜了官军一阵,但军心已失,张献忠死后更是一点都不剩下,就连白、马两人想的,无非也就是多一点谈判的筹码。

至于自立门户,他到哪儿去自立门户?

李自成、张献忠全死了,原本的农民义军领袖一个个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就是降了朝廷,况且李定国压根没有任何自立门户的想法。

朝廷无道他反叛倒还说的过去,现在朝廷正得人心,要是执意还反,岂不真成了他们口中的‘西贼’。

如今大明皇帝要亲自来招降,这种待遇以前其它人有过吗?

做人得知道知足,全军上下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兴奋得不行,白文选和马维兴自然也明白皇帝为什么会亲自来。

肯定不是因为他们两个,当然也不可能是麾下这些残兵败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李定国。

白文选现在觉得自己以前放弃张可望直接来找李定国,这个决定实在是太他娘的英明神武了。

李定国就是他们两个,还有这一整支西军的最后救命稻草,要不是因为这个,外头官兵几天前就能把他们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李定国毕竟心底还是念着华夏的,听说这几年朝廷在各地的仁政,其实早就没有起初那样痛恨。

在崇祯皇帝赶路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也逐渐转变,慢慢做好了归附大明的心理准备。

......

嘉定这一带,即便是在原本的四川,也并不是很富裕,但有的时候你富裕不是件好事儿。

就比如那些繁华之地,几乎都是被贼寇和官军们不断争夺,谁打下来就要犁上一遍,现在早也啥都不剩了。

还有那些平素里骄奢淫逸的大户,更成了流寇们军饷的最大来源,伪顺被灭国之前,军饷十有八九都是从这些人家里挖出来的。

反倒是如嘉定州这般小城,如今还是和战前差不多的程度,既不富裕,又称不上是多贫穷。

这本是虎豹不附的小城地带,如今却要迎了一位令山河为都要之变色的真龙天子。

听闻大明的皇帝亲自要来,人人都是兴奋异常,很快这个消息也被闹成妇孺皆知。

大家都围堵在城外和官道边,就是想一睹圣明天子的龙颜,看起来就和后世追星族似的,只不过多出了无边的敬畏。

在川中百姓的议论声,崇祯皇帝的禁军队伍缓缓开进嘉定州。

五省总督堵胤锡,继秦良玉之后的四川总督樊一蘅,还有禁军的三大总兵之一吴启华及一派的文官武将,都簇拥在崇祯皇帝身侧。

崇祯皇帝骑着高头大马,穿戴着他那副一成不变的金灿灿盔甲,看起来光亮无比。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副甲胄是六局为皇帝量身定制,防备能力和一般的军甲差不多,只是看起来牛逼而已。

但这就够了,反正以后需要崇祯上战场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再有,能让将士搭眼看见自己就行。

崇祯皇帝自京师赶到嘉定,不紧不慢的走了有快一个月,在这段日子里,四川的局势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京师刚出发的时候,四川还没有完全收复,张献忠也才死了几天。

而崇祯皇帝进入河南后,从督师堵胤锡那里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川全省都已经收复。

等到进入四川,四川总督樊一蘅给他的又是新消息。

四川收复之后,樊一蘅根据圣旨上的命令,将唯一还有些规模的王尚礼所部西军残余,由贵州逼入云南。

至此,朝廷在四川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除了高杰他们的八镇兵还在死围李定国以外,各部都在修整。

各地也开始陆续有新官上任,因战乱毁坏的城防正在修缮,官府也开始重建,对地方上实行有效管理。

简言之,如今四川就像半年前的陕西一样,开始引导流民归籍和休养生息,日日一个样子的变化着。

作为此战唯一不确定因素的李定国,已属意归附大明,所以一路过来,见到各地百废在兴的场景,崇祯皇帝心情也都是不错。

“臣宣镇总兵高杰、大同镇总兵白广恩、山东总兵牟文绶、四川总兵曾英、甘肃总兵王世宠...参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这八名总兵齐声说完以后,那些八镇将校和兵士们也是纷纷张口大喊,声若雷霆,直入云霄。

对面官军营盘的这个动静,同样引得被围在中间的西军营地不少人都在侧目来望。

“都起来吧,朕本以为西贼占据四川后,这些蜀中百姓必遭罹难,水旱从人,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要因人祸而沦落为人间地狱,如今一看,倒是朕错怪了那献贼。”

崇祯皇帝来的路上,从樊一蘅与曾英等人口中了解到,张献忠虽然有些残暴,但屠城之举确实很少。

他做最多的,就是将一地百姓强行迁徙到另外一地,或者和顺军那样,强征青壮入伍,充实军力。

对于四川百姓,张献忠屠戮极少,甚至很多地方百姓崇祯还见到他们私下里为张献忠盖了祠堂。

当然,崇祯能有张献忠屠戮四川这个想法,还是后世鞑子修的明史害的,和女人们辫子戏看多了觉得鞑子阿哥们个个大帅比,都是一个道理。

就现在看来,西军屠川几乎都是鞑子在伪造历史,张献忠是个天大的背锅侠啊!

“非陛下惊疑,微臣也是如此。”这时,久居川中的四川总督樊一蘅说道:

“崇祯十五年微臣回乡时,见到尚是累累白骨,千村凋零,而西贼占据此处后,蜀中反倒逐显安然。”

曾英点点头,虽然他在川内与西贼作战了一辈子,但他却觉得,有些西贼,的的确确要比顺贼强上许多。

比如被围在中间的白文选、李定国和马维兴三人,如果抛去贼寇身份不提,个个都是少见的真汉子。

“皇上,臣与李定国这三贼对战多次,西军之中,属李部治军最严。”

“白文选与马维兴二人也待民甚安,若能将他们招抚,为我朝之幸事!”

第七百七十一章:杀鸡焉用牛刀第四百七十六章:雄关第三百一十章:群起而攻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后的疯狂第二百三十五章:双马战一龙第二百四十七章:议定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零二章:激斩阿巴泰第七百三十章:满万不可敌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零九章:谥“文正”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坏’的大捷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师云集,争斗沙场第六百六十六章:骑战第二十二章:东厂大牢里的惨叫声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钧一发第一百九十三章:赐死一些相关通知第七百五十一章:顺手收波人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阁操盘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营之战(下)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五百五十八章:峰回路转 自掘坟墓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谈心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三百八十四章:废爵衍圣公,谈迁评时事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诺第三章:亲巡京营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输了第二十二章:东厂大牢里的惨叫声第五百三十二章:有圣旨到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营北上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册!恢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国强权第二百二十章:乌齐叶特最后的荣光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第六百九十一章:护她周全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够闹腾的第三十九章:李岩的手段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后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伦堡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谋收重庆,曾李逆战震川东第六百零四章:多尔衮与他心爱的大玉儿第九十七章:没钱?不存在的!第五十七章:神秘书信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戏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六百四十六章:潼关大战(下)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国叶尔羌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广德(中)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个安南版吴三桂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诱 让利 联合第五百三十六章:这还有什么争的?第五百章:召开会盟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参将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袭东关,集思广益第十三章:周遇吉誓决李闯随便说说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伦堡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第七百七十九章:两超多强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莲出水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选秀女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运未尽,能者辈出!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宁夏,光复二省第七十九章:平台点将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订阅!!)第二十六章:扑朔迷离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势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二十八章:飞跃第五百三十九章:擒与纵第二百九十九章:收盐务,改商税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内厂李有成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八十章:迫降余贼,大局初定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镇联军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一百零六章:力排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