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反转(第二更)

“兵马司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去!”

“弟兄们,随我入城平乱!”

巡城御史死了,死得很突然,但这种事并非无人做主,东厂番子说话虽然蛮横,但却也相当于把擅杀巡城御史这种事扛在肩上,算是有作为、有担当。

对差役们而言,东厂番子虽然凶名赫赫,但比起那些东林党官员,在生乱的时候一般都是更有作用,能弹压住场面。

北城兵马司衙门里的几个差头互相对视几眼,最后也没什么犹豫,上头有人顶着,自己还怕什么。

他们抽出刀带着差役蜂拥跑出衙门大堂,前往各自规定的办差地点平乱。

前一阵子皇帝下令成立甲子营,牢狱里面的犯人都给放了出来,此时各处衙门牢狱正是空空如也,就不信还能装不下这些人。

刚出大门,那些流民还在门聚众作乱,为首几个人似乎没想到兵马司会出差役平乱,顿时瞪大了眼睛,紧跟着就要趁乱溜走。

没成想,几个差头眼尖得很,三下五除二就把几个为首的指了出来,毫不犹豫拿住当街杀掉,随着血腥味传进鼻中,其余流民也是逐渐稳定下来,不敢再向前一步。

“顺天府衙门办案,兵马司速速出人!”

不多时,从街的另一侧跑来一群身穿蓝衣的差役,为首的是顺天府坐堂把总,说是那边已经控制不住,所以赶来兵马司借人手。

看着几个差头将流民驱散,这把总当时脸上就淡了下去,其实他也看得出来,城内乱成这个样子,兵马司人手也是不够。

顺天府把总叹了口气不再多说,带着人转头就走。

从养济院开始的祸乱,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半天的时间,由于起初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没有及时平乱而做大。

现在情形没有任何好转,就算各衙门的差役倾巢出动,全力平乱,也是四处冒烟,救之不急,京师渐临濒危。

一群乱民,手中拿着木棍,举起巨石,向一队上街平乱的兵马司差役冲过去,差役们也不甘示弱,抽出腰刀迎上前来,两方直接扭打厮杀在一起。

差役只有十几个人,但冲上来的流民和青皮却越来越多,差役们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击退,就连为首的差头都被一名兴奋的乞丐用石头砸破了脑袋,躺在地上不断抽搐,鲜血直流。

当乱子发生的时候,主事治瘟的吴又可和袁班正在一处药房抓药,根本来不及逃回军营,只能赶紧躲在里面。

本来都以为这种乱子会很快被平定,但是谁也没想到,居然会到达到现在这种地步,乱民成群结队,当街和兵马司、顺天府衙的差役大打出手,挨家挨户作乱。

城内火光四起,到处都充斥着惨嚎和兴奋的大喊大叫。

各衙门的差役总算是在这种时候出动平乱,可没过多久就传来消息,说差役居然被打的落花流水,不说平乱,就连自家衙门都快保不住了。

“撞!给老子撞开!”

忽然间,传来一声巨响。

原来就在吴又可一行人躲藏的不远处,西城兵马司衙门被疯狂的乱民撞开,差役们四散而逃,就连巡城御史和指挥使都被当场打死。

看着眼前这副场景,负责保护吴又可的西厂掌刑千户也是面色惊颤,打消上街平乱的心思,十几个番子全都是长刀出鞘,但却面面相抵,不敢轻举妄动。

相较于平乱,西厂番子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奉皇命保护好主事治瘟的吴又可与袁班两人。

郑府,一群乱民正在激动地撞着门,前来奉旨查抄的锦衣卫已经被击退,地上甚至留下了几条尸体。

很显然,这种情形已经不是厂卫和差役们能控制的了,就连东林党都已经收束不住,根本没人想到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郑三俊和管家在大堂急的团团转,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前些日东林内议,其实只是想给小皇帝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难而退。

但如今看来,这已经不是下马威的事了,一个不慎,大明甚至可能就此亡国,无论崇祯皇帝还是东林党,全都活不成!

如果大明真的因为此事亡国,自己就是真正的千古罪人。

郑三俊慌不择路,在府中不断踱步,不久前他让人去叫工部尚书薛凤翔,还有其他几位大臣,但直到现在都没有传来消息。

“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兵马司呢,他们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还不平乱?”

“老爷,你忘了,是您不让兵马司动人的啊......”管家也是一脸无奈,只好小心的提醒。

郑三俊一下子愣住,恍然若失,总算是明白过来。

大明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全然都是自己这些只知党争,不顾家国的文人士子一手造成!

“糊涂,我真是老糊涂了!!”

“怎能做此糊涂之事!”

郑三俊失声痛哭,望向紫禁城方向,泣不成声,若有来生,他定然要一心一意,为皇帝办事,为大明百姓谋求福祉,不再做一个尸位素餐之人。

然而并没有来生,世上也无后悔药。

文人士子上街大肆宣扬,天真的以为乱民会像事先商量好的那样,听从他们调派行事。

可事实上,东林党由于过分自大而被乱民利用,自从养济院的乱民四散开始,实际上他们就已经不再受控制了。

这些最底层的乱民,其实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流寇,一旦不受约束和控制,造成的危害极大。

起初满大街义愤填膺的东林士子现在都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各地的乱民和本来京城内遭受兵马司衙门弹压的青皮、地痞和无赖。

这些人举目无亲,也根本不是直隶人氏,本就食不饱,穿不暖,多种怨愤积聚到一起,再加上东林士子不遗余力的宣扬,才造成了如今这种到处作乱的结果。

“老爷,快走吧,乱民就要冲破大门了!”

看着摇摇欲坠的府前大门,郑三俊目光呆滞,任凭管家的摇晃却仍是一动不动,忽然间,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

“陛下,京城乱至如此,此皆臣之过!”

“臣万死不足以名志,臣万死啊!!”

言罢,郑三俊目光前所未有地坚定,站起来猛地冲向一侧墙柱。

只听‘哐当’一声,这位吏部的天官便是直接一头撞死在众人面前,临死前还嚎哭着都是自己的罪过,直让众人震惊。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阵短暂的厮杀声过后,郑府大门被人推开,看着来人,管家和里面的仆人都是松了口气,跪在地上,叩首痛哭。

“你们终于来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录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一十八章:几十年前的大杀器第六百零六章:魂牵梦绕的大明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二百六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师云集,争斗沙场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内议第六百零三章:惩一儆百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国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临门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当我不敢动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议与奇谋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权不下乡?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九章:复建东厂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内厂李有成第九十章:千里奔袭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三百八十章:惠国公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十一章:这次是大好事儿!第六百六十六章:骑战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第四百章:没有胜者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三百八十章:惠国公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一百九十三章:赐死第四百八十六章:亲临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十二章: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点名收你的税!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镇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顺军破太原第四百三十六章:铁血帝王朱由检第四十八章:诛杀姜襄第五百六十一章:风卷残云 光复太原第二百二十七章:命运的三岔口第四百九十一章:说媒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战 确定形势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权不下乡?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状元,帝王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九十一章:护她周全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报第六百八十章:迫降余贼,大局初定第六百五十五章:请君入瓮,西安军议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复社办干净了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汉归家,钦赐殊荣(上)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第七百三十一章:多尔衮,朕来了第六百章:得与失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一十八章:吞并乌齐叶特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游行示威第七百七十一章:杀鸡焉用牛刀第二百二十二章:黄闯子激斩哈尔泰第四百零七章:仗势欺人的皇亲国戚第三百七十七章:内阁大学士李建泰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会试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风第五百三十三章:谁敢对你不敬,朕就杀他全家第五十九章:吴又可 瘟疫论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兴之主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驱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为民做主的“钦差”第三百九十四章:叙功大典进行时,红人上任各方求第四十一章:白广恩复叛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后疯狂第五百三十二章:有圣旨到第七百三十四章:朕亲手砍了多尔衮第五百章:召开会盟第四百八十章:对阵(求推荐)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悬一线,亲征续命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宫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四十一章:定远三子,戚帅遗风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零五章:诏朱大典进京第二百七十一章: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百零一章:铁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四十七章:强龙偶遇地头蛇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让你死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营之战(下)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