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二)

斐迪南三世有点头脑,这一点即便是崇祯皇帝,也不得不承认。

这小子和默罕默德四世相比,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知道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也,也懂得怎么做能让自己的国家存活下去。

神圣罗马帝国当大明帝国兢兢业业的狗腿子,虽说暗地名声不好听,但各种利益特权却是实打实的。

说句实话,崇祯也不打算让大明统治整个世界,这不可能,无论后世还是现在,这都不可能,只是痴心妄想罢了。

仅靠大明的力量,在强盛时还能控制这么多领土,但事实证明,从没有一个国家能保持永远强盛下去。

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甚至奥斯曼帝国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那么崇祯皇帝就要退而求其次,培养出一些忠心耿耿的奴才,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

要知道,单一的国家容易衰弱,稳固的格局却并不容易被打破,后世自美苏冷战以后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直到现在也没有动摇。

老美是超级大国,英法欧盟等在拿着自己好处的同时,也就是在维持老美的超级地位。

现在崇祯致力于要形成的,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后世的“两超多强”格局,毕竟谁特么知道自己死了以后那些后代都是什么样?

别说会有多少明君、千古一帝,只要是出一个庸碌无为的,就算几百年积攒下来的国势也能在十几年败光。

现在费迪南三世提出来的建议,明显就是后世的联合国。

后世那个联合国到底是个什么“国”,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崇祯皇帝更清楚。

说白了,那就是一个老美打着堂堂正正名义打压其它国家的武器,这和崇祯在亚洲的组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狗屁组织,宗旨都是“和平”,但这种和平,却是在维持现有的世界格局,保证不会有其它国家出来瓜分。

有个段子说的好,小国有纷争,联合国出面,纷争没了,大国和小国有纷争,联合国出面,小国没了。

至于“一超多强”之间的矛盾,联合国从来就没有正式出过面,在这些超和强面前,联合国的话实际就是个屁而已。

要是敢说点不中听的话出来,超强联手,能分分钟让联合国从上到下换一批成员国,再把不听话的那些打掉。

费迪南三世的这个构想,不得不说,正中崇祯皇帝下怀。

李定国在克里特岛击溃比特利斯之后,奥斯曼实际上就已经对大明没什么威胁了。

这也就是说,自明军冲入坎地亚城的那一刻起,世界格局基本就已经定型了。

但话说回来,大明现在虽说依旧是走到哪打到哪,但却没那么多精力维持稳定了。

那些新占领地区的人往往都是言语不通,文化不同,前脚军队刚走,后脚就揭竿而起。

说直白点,就是现在大明的地盘已经饱和了,能占领的地方都占上了,版图没法继续扩大下去了。

剩下那些地区就算强行占领下来,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仗,这谁耗得起。

总不能学蛮清那一套,把当地平民不分良莠全部屠干净吧?

所以现在崇祯皇帝最聪明的做法,不是继续武力征服更多的地区,而是趁着自己还没昏头,多维持已占领地区的稳定。

颁布一些有利各族人民融合的政策,在拉拢一批当地贵族当奴才,至于其它的国家,基本没必要亲自出手了。

大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四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实际上后面三个都是大明刻意培养起来的

培养出这三个强国做敌人?

不,他们都是大明最忠实的盟友,有些事大明甚至不需要出面,他们就能上赶着帮你摆平。

御四家在保持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余国家继续衰弱下去。

具体做法就是,大明收了神罗、西班牙他们当小弟,这些小弟往下再收拢一批小弟,小弟则继续收小弟。

这些弟中弟,就会组成后世联合国的雏形,这个雏形组织内成员国都将得到全球性特权,他们义务则是要维持各地区的“稳定”。

这个稳定,是保证一些地区能在常年战争状态,并且不会有任何一家做大,这就和当初大明对蒙古和女真各部扶一家打一家一样。

只有让那些国家继续打仗,才能延缓他们的发展,才能让他们继续听指挥,而“两超多强”则可以大发战争横财,飞速发展。

但事情总会出现意外,随着时间的前进,总会有有某几个混得好的新兴国家渐渐崛起,妄图挑战大明及下面四大强国共同维护的这个新世界格局。

到那个时候,弟中弟们担忧失去现有特权,就会请求各大强国和大明出手,一块干掉那些敢于挑战强权的王八蛋。

各大强国可能会有一个两个因为各种原因而慢慢走向衰弱,但他们不可能全部衰弱。

整个两超多强的格局,最高维护者是大明,大明一旦倾覆,整个世界格局将会重新洗牌,这是所有强国和弟中弟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而这就保证了大明只要内部不出大乱子,在外部事宜上,基本永远都会是世界的主宰。

这,就是崇祯皇帝为后世奠定的世界格局。

费迪南三世肯定不是个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于被欧洲那些小国按在地上摩擦,但是这家伙提出来的意见却很超前。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委婉的拒绝了这个要求。

原因只有一个,联合国这种东西肯定是要出现的,但绝不是现在,现在的世界有了这玩意只会更乱。

不过费迪南三世的话却提醒了崇祯皇帝,而他会在有生之年设置一个以大明为主的“帝国议会”为雏形。

这个议会绝不是后世联合国干啥都要表态。

现在这个世界,是以武力为主的世界,大明也是用各种征服来获得如今这个超级帝国的地位。

现在搞出一个投票的联合国出来,那不是自己用绳子把自己绊住了吗?

联合国出现的时候可能是一百年后,也可能是两三百年以后,崇祯皇帝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的大明,是皇权至上的时代,费迪南三世这个建议太超前了,在大明很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害皇权威严。

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变山海关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零六章:魂牵梦绕的大明第六百八十一章:公报私仇,一举多得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买卖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二百七十九章:满门勋荣第三百一十章:群起而攻之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谴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陈仓第七百零三章:来了还想走?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四百四十七章:强龙偶遇地头蛇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战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战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阁操盘的皇帝第五百四十四章:韩子元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复湖广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还是眼高一筹?第一百七十五章:强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谋 其次伐心第七百五十一章:顺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第六百一十八章:几十年前的大杀器第五百零八章:操劳国事为君死(三千字!)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谋 其次伐心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绛州,逼临汾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驱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坏’的大捷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五百三十章:各处兵马,悉听朕旨意行事第二百四十四章:宫闱之变,明暗之奏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庆、下忠州(下)四发章推第六十八章:并无忠君之心第一百四十二章:静思第五百五十六章:环环相扣 将计就计第六百八十一章:公报私仇,一举多得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伦堡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荣的朝政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狱第六百四十五章:潼关大战(中)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三百七十八章:恩与威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复湖广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报复第六百九十八章:姜还是老的辣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儿还得倒贴?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码归一码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试第六百八十八章:报复第五百四十章:法与情第一百八十九章:闹大了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五十三章:征九州,灭萨摩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百九十一章:护她周全第四百六十五章:劝降尾声了,说点吧,顺便聊聊新书第四百七十七章:斩王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五百三十九章:擒与纵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东,大同开市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围,退保宁武第三百七十一章:遵东奇捷(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战争第七十九章:平台点将第三百八十五章:为民做主的“钦差”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二十三章:危机四伏的皇宫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六百二十章:一触即溃,官军虎威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第三百九十八章:辽国公之请,大明天可汗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溃江夏,绝境逢生第六百零三章:惩一儆百第二章没了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第五百五十九章:泽候归明 闯王西逃第三百九十四章:叙功大典进行时,红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十九章:惊变大同(上)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内于京师(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