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请贼入瓮

“他娘的又是空城!”

刘芳亮怒骂一句,将眼前趴着的县官踹倒在地。

“人呢,人都哪去了?!”

现在的大顺军,早已没了当初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那种兴奋感了,正相反,每当攻克一个地方,见到依然空无一人的城楼后,他们的疑虑便会增加一分。

由于闯王的令旨,刘芳亮虽然明知朝廷有阴谋诡计在等着自己,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分出一些头领前往已经占领的地区安排官员。

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些地方投降的全都是让流贼们觉得无用的文官们,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吃饭,对如今的大顺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些官吏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没了原本朝廷官军的补充,不愿放弃已占领城镇的刘芳亮就只能不断分出兵马前往各地驻防。

这样一来,在几天几内,大顺军的数量便是锐减了几万人不止。

朝廷这一招是谁也没想到的,崇祯皇帝在十七年干了无数件有违祖制的事情,那脸皮厚的跟京师的城墙一样,根本不像个正常的皇帝。

直接向军中发布罪己诏,废除军户屯守制,相比这些,从前那些诛九族、夷十族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如今居然又在京畿一带搞起坚壁清野这一套。

官军撤离还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们带走了大部分顺军赖以生存的府库钱粮,仅剩的一小部分,完全不足以刘芳亮稳定日渐暴躁的人心。

顺军用来补充新鲜血液的百姓和流民也都是随官军四散,难以补充兵员和难以维持军饷的窘境没有去寻崇祯皇帝,反倒先找到了刘芳亮的头上。

官军在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之下士气如虹,大顺军却是日渐式微。

在这种情况下,刘芳亮不得不去思考退路,自己到底要按照原定计划攻打京城还是直接退回陕西,因为很显然,李自成已经不可能来了。

直接攻打京师,刘芳亮明白,崇祯这个狗皇帝将整个京畿的明军拧成一股绳,或许就在前方磨刀霍霍,而自己又是偏师深入,此战必然没有从前那么容易。

可说起退回陕西,他又觉得很不甘心,都打到京畿来了,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放过那狗皇帝一马?

刘芳亮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北上,在凌晨时分,十几万大顺军在他的一声令下驰出逐州城,直奔下一个目的地——良乡。

逐州又称京畿南大门,崇祯皇帝将此地拱手相让,便相当于将整个京畿暴露在大顺军的眼前,而良乡在逐州的东北面,是刘芳亮北上的最后一个城镇。

wωw✿ тt kán✿ c○

刘芳亮既然有心北上,那逐州便需派兵镇守,良乡也是必取之地,这样才能给大顺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良乡不过是个县城,距黄村很近,急行军之下半天的功夫就到了,按寻常县城来说,留驻官兵规模不大,也就是在千人左右。

良乡如果没有官军镇守,那便说明各地官军全都奉旨扯进了北京城,刘芳亮准备取下良乡之后,再看情况再做最后的决定。

京畿一带比起中原实际上根本好不到哪里去,白骨露野随处可见,有些是饿死在路边的百姓,有些则是被商队和乱兵随地杀死充饥的牛羊马匹。

刘芳亮以前是个种地的,妻子就是被官差祸害,此时在他脚下这些地头都曾是再好不过的良田,因为官府与地方豪强互相勾结,这才导致民不聊生。

他深信不疑,那个高高在上,整天大鱼大肉的皇帝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每当想到这里,刘芳亮便会在心中升起无限的动力。

“将军你看,良乡到了!”

刘芳亮点点头,看着地平线上升起的角楼,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下令继续前进,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大批顺军总算是来到城下。

实际上,刘芳亮早早就在留意城上的动静,并且神情紧绷,随时准备下令迎战,长时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城楼上没有站着人并不代表城中没有守军。

崇祯皇帝除非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否则不会不知道良乡、逐州两地的重要性,刘芳亮也不相信崇祯皇帝调回京畿守军,就单单只是为了守住一个北京城。

“呼。”

刘芳亮走到城墙下,静静听了半晌后却是松了口气,纳闷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如果官军埋伏在城内,早该动手了。

他挥手道:“进城!”

要是按往常,顺军的兵士们攻进城池的时候一般都会兴奋地大喊大叫,争先恐后的涌入城中,因为他们知道,城内有许多好东西等着他们。

可是现在,顺军的兵士们无精打采,就连最后的老营都一样,扛着大旗和刀枪从‘良乡’牌匾之下按顺序入城,却没人再有那个精力到处跑动了,都只是在嗡嗡的窃窃私语。

“又是个空城...”

“是啊,几天了连个鬼影子都没见到。”

进城之后,刘芳亮还是不敢相信摆在自己眼前的一切,下令让兵士们搜遍良乡县城内的所有角落,但整整半天下来也没发现半个官军。

直到傍晚,刘芳亮才终于放下戒心,看来这崇祯皇帝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相比李自成率领的北路军,自己这南路军进展堪称神速,在保定府还曾遭到一部分官军的顽强阻击,可到了京畿,却连个抵抗都没有。

北上之路不乏坚城,像昨日的逐州,还有前几日的霸州、永清等地,都曾是刘芳亮忌惮的重镇。

难以想象崇祯皇帝对自己这般害怕,放弃全部京畿土地,竟然只为了死守一个北京城?

想到这里,刘芳亮呵呵一笑,自嘲道:

“这样的昏君,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动作不成,我可真是高看他了。”

这天刘芳亮难得的放松了一夜,安排了简单的巡城之后,让部下在此地修整三日再行围攻北京城,先吓一吓这昏君再说。

刘芳亮尚且保持着半分清醒,在他身边的几个心腹头领却喝得酩酊大醉。

不过刘芳亮也没多管,因为他知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北京城就像脱了衣服的处女一样,就差自己冲上去了。

良乡已经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就算崇祯皇帝手中真的有十万官军,怕也只能是龟缩在北京城内,徐图自保罢了。

刘芳亮坐在县衙里,手中抱着马刀沉沉睡去后不久,在城楼上拿着火把巡视的顺军兵士好像发现了什么异常,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却再没见到任何动静。

“娘的,可能看错了罢——”

这顺军兵士低骂着,话到此处却是戛然而止,不知从何处‘嗖’的一声射出冷箭,直接穿透了他的喉咙。

“众将士,随我黄得功诛杀贼寇!”

紧跟着,无数火把转瞬间从四面出现,为首一将,面色赤黄,手提虎头大刀,带着起码数千凶神恶煞的官兵四面围攻上去。

“为了皇上,为了大明!”

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鲜血液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钧一发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贼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二十章:群臣出手了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纪的世界格局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试第四百八十六章:亲临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势第十九章:已经炸毛的群臣第七百一十六章:华夏联盟第七百二十四章:会战辽东第五章:李若链奏时弊第二百九十六章:财政危机之联想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风的厂卫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第五十二章:集结 誓师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总结(上架求订阅!!!)第一百零一章:为弟兄们在忠烈祠搏一个名位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零一章:崇祯帝智激张稷若第四百六十二章:战兵、正兵、辅兵第五百六十一章:风卷残云 光复太原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无过,刘营之变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七百七十六章:保护火枪营第七百七十六章:保护火枪营第一百三十四章:民忧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阳钟鸣,刀兵大起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厌诈第三百四十九章:清军压境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围第四百九十五章:鄂尔多斯之战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难第五百五十七章:阵前卸将 人算天定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稳定的皮岛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庙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零八章:操劳国事为君死(三千字!)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会谈第一百八十六章:东厂的威风第一百七十章:开张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八十三章:动手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谋,先下一城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稳定的皮岛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营之战(中二)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国之刃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十三章:心机玩不过,那就下狠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远三子,戚帅遗风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战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九十九章:车盟封贡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祯第一百零一章:为弟兄们在忠烈祠搏一个名位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八十八章:不争功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四百二十三章:东征诏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荣的朝政第七百八十三章:这,就是教廷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七十二章:以胜虏昭告天下第二百八十四章:决战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里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一些相关通知第三百零七章:阴险的马士英第五章:李若链奏时弊第四百四十一章:两厂相争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营之战(中二)第五百八十三章: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二十二章:争议第四百一十三章:转轮打火枪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五十五章:萨摩覆灭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枪第六百一十章:天下巨商会于京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枪第七百一十章:聪明人的做法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还是眼高一筹?第九十七章:没钱?不存在的!第七百七十一章:杀鸡焉用牛刀第六百章:得与失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当我不敢动手?第四百四十七章:强龙偶遇地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