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见佛道

“好了好了,别哭了别哭了,你们孤儿寡母的事儿我管了,先签合同吧,你们觉得你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人?”

“这。。。。我也不知道啊,就觉得现在没有一个能给我出主意的人,也不知能信任谁。”

虽然秦浩用词是你们,而他真正名义上的客户也是柴宗训,不过很明显的,这种国家大事跟这小破孩还真谈不着,实际上这就是一场他跟符太后的交易,这女人几乎是突然之间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变成肩膀上扛着九州万方的太后,她一时之间麻爪才是正常的,按照一般女人的性格,她这时候应该找好闺蜜出出主意吧。

“我给你找两个人,一个是唐朝时期才女上官婉儿。”

“啊,这个好这个好,上官婉儿好,那我怎么安排她?”

“就让她在你身边当个贴身侍女吧,对外就说此后是你的贴身丫环,也不惹人怀疑,遇到了什么事儿随时都有个可以商量的人,而且有她在你身边对你悉心指点,也能让你更快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后。”

开玩笑,人家上官婉儿当年服侍的可是武则天啊。

“另一个是。。。。恩,另一个你不认识,不过阴谋诡计很少有人能玩儿的过他,是个和尚。”

“和。。。和尚?这。。。。”

秦浩苦笑“是的,就是个和尚,这和尚智谋上不错,在大局观的问题上比上官婉儿还要更加厉害几分,太后可以以讲经之名时不时的邀入宫中商讨大事。”

“这。。。。有损先帝威名吧。”

“太后,忘了先帝的威名吧,那保护不了你,你现在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威望。”

好吧,秦浩又在强词夺理了,多亏了这女人好忽悠,否则姚广孝还真卖不出去。

周世宗柴荣,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期间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了,看他一生,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大事,不是在搞大事情就是在搞大事情的路上,最主要的是攻必克行必果,认准了目标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且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偏偏还每一次都让他搞成了。

这些大事情很多,每一件事儿拿出来似乎都可以当作一个合格帝王一生的政绩来吹嘘,来标榜史册了,不提他那牛逼到没盆友的战功,就连他的文治也堪称光耀千古。

比如他修城,铸钱,定钦天历,定两税制,设制科,编写大周刑统,罢课户、俸户,修运河,赈济灾民,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可以让一个帝王吹一辈子的,而这些却又仅仅只是他南征北战的点缀而已,在这些繁花似锦的点缀之中,其中有非常闪亮的一颗:灭佛。

华夏历史上一共四次灭佛,称作三武一宗,其中的宗指的就是周世宗柴荣,当然了秦浩完全可以把姚广孝卖到其余那三次的,不过真要是放到三武时代,鬼知道这神经病会搞出多大的事情来。

而且说句实在的,秦浩自己也觉得,四次灭佛都有道理,佛教这玩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确实该灭一灭,因此秦浩算是耍了个滑头,将姚广孝卖到了这后世宗时代。

柴荣灭佛跟前面三位前任都不太一样,前面几位很干脆的把和尚都杀了,只有他选择的办法是强迫和尚还俗,而且人家还讲理,你想当和尚可以啊,先背两段佛经听听,咱要求不高,一百页,错一个字也不行,佛经都背不出来你还当什么和尚。

想建寺庙也可以啊,但不许在乡镇建,只能在几个大城市建,而且必须有政府批文才可以建,同时还有种种的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反正一通规定下来有资格当和尚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

对于世宗灭佛,秦浩可以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与其说是灭佛倒不如说是整顿佛教更恰当一些,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远大于负面影响,真要让姚广孝去捣乱他自己这一关就先过不去,不过现在灭完了么,正好让姚广孝拾漏补缺,这玩儿阴谋诡计也正是他老本行,可以很好的发光发热。

灭佛也不失一点消极影响没有的,因为宋承周制,赵匡胤几乎将柴荣打下的这些底子全盘的吸收消化,自然这抑佛政策也继承了下来,以至于佛教势力大减,但道门的势力却大增。

历史上,道教最牛逼的朝代即不是自称老子后代的李唐,也不是大修了武当山的明朝,而是这承继了后周的宋朝。

佛教不好,道教难道就好么?其实也不见得,至少佛门武僧还是不错的,动不动的总会出来行侠仗义什么的,在对抗反贼和侵略的时候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且各大寺院在灾荒之年总会帮着赈赈灾啥的,这方面要比成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幻想自己可以飞上天的道教起码要强一些。

在秦浩看来,佛也好道也好,都应该掌握一个度,最后佛道平衡就是这个社会的大幸,天平上任何一方牛逼了就应该给削一下,同样的任何一方如果要是太弱了也应该扶一下。

符太后明显有些犹豫,灭佛这事儿好像有点邪门,不管是三武还是一宗,灭佛之后都是没活多久就暴毙而亡,如今全天下的和尚都在到处宣扬报应的这个说法,如果自己真的堂而皇之的找个和尚给自己讲经,岂不是打世宗的脸么?不就是变相的承认和尚们说得对了么?

到时候佛门的势力免不了又要死灰复燃,开口道:“寺庙铸佛浪费了大量的铜,而且和尚们不事生产,我怕这样一来他们又要抬头啊。”

“柴荣基本上已经把能干的都干完了,他区区一个姚广孝又能干什么?只要不触他的大政,了不起让他多修几座庙就是了,反正现在佛像已经变成铜钱了,他能有什么办法开倒车?这个时候扶一下佛门未必不失好事儿,树立你的威信么,想想武则天,人家不就大力发展佛教,打了李家的脸么。”

“啊!我我我。。。。万万不敢行那则天之事啊。”

这符太后一听秦浩提起武则天整个人都傻了,漂亮的小脸蛋吓得煞白煞白。

“淡定淡定,没让你则天,但你得拿出人家震住满朝文武的手腕儿来,等陛下长大,你要是真能把权力悉数还了,后人还要称赞你流芳千古呢。”

:(这一章写这么多佛啊道啊的,才不是因为怕被骂呢,哼!)。

上回我写姚广孝的时候,我的个天啊,人脑子被骂成狗脑子了,真没想到,大家居然会对佛教有这么大的意见。

于是乎,浪费了好多的口水,把这段解释了一下,灌了一点我自己的私货。我对佛道两家是主张平衡的,一家独大总归是错的,而且实话实说,佛教多少还是做了一点儿好事儿的,相反道教有点太那个了,比如说武当山的问题,我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都对武当山有特殊情节。

我也承认武当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在当时那个社会,朱棣征发了二十万的民夫,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成的武当山,只为了自己祭拜一下真武大帝,不知花费了多少民脂民膏,死了多少无辜百姓,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善政,就好像如果今天政府突然说要花两万亿修一座国家干部疗养院,我觉得大家应该很难接受吧。

老实说,写那一章的时候没想到会被骂成这样,书评区说因此弃书的想当之多,书友群里怼我的也不少,感觉有点不理解吧,如果你是襄樊人我能接受你喷我两句,其余地方就免了吧,在这里回应一下所有喷我不修武当山的人一句,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长城死了无数人被骂做暴君,朱棣修武当山的工程量几乎不小于秦长城,却只是为了自己有事儿没事儿来祭拜一下真武大帝,又算是什么呢?

喜欢道教的话如果是信徒捐钱那是道教的荣耀,可是以倾国之力修一座起码对当时没什么大用处的山,真的应该修么?

第一百二十一章 许杰(三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祯的决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女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六章 上梁山第二百零二章 雄关如铁第一百五十八章 监军凶猛(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临时可汗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失的赵匡胤第三百九十三章 史思明的降表第二百九十九章 耶律阿保机的抉择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第八十章 仙人要去看美人第九十八章 剑出鞘,引龙啸第一百零一章 大变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饺子(上)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饺子(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第一之战(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胆大包天的一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后后爹难当第六十四章 我是你祖宗第一百零一章 大变第二百一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九十八章 剑出鞘,引龙啸第九十六章 天灾还是人祸第五十章 夜话秦浩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朝称朕第二百三十九章 胜利之后(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师保卫战(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傻子崇祯第二百六十五章 郑成功出战第三十章 试用期的考验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的打开方式不对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兵与募兵(上)第一百零四章 援军(上)第六十一章 绝户之计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猛第一百二十一章 许杰(三更)第七十四章 带你兜兜风二百一十九章 京城保卫战(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按套路出牌的南霁云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傻子崇祯第二百一十四章 洪承畴叛变之谜第二十七章 家中噩耗第八十八章 再见达摩克利斯第十八章 冲动的小代价第二百四十六章 传位第一百四十章 再遇张三丰第六十八章 姚广孝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孝陵卫第五十八章 七杀诗第三十三章 调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英雄的荣耀第九十六章 天灾还是人祸第一百三十七章 刀尖跳舞第七十三章 请叫我拆台小王子第八十五章 美人计第六十七章 皇驾寺里老和尚第六十九章 佛教第二百九十章 哈喽,奈斯土米特油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发,新的征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傻子崇祯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见许杰第七十章 菩萨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讲究的赵匡胤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派boss出手(小小边民盟主二加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匡胤在南宋第十七章 醉后的小冲动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叫李扶摇第六十三章 新客户第一百一十章 贾诩第一百零五章 援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鱼儿上钩第一百零三章 走投无路第三百零九章 新客户?旧相识!第一百一十六章 贾诩入职第一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正事儿不正经第八章 拖延时间第八十五章 美人计第二百二十章 大城市的套路深(此章勿吃饭时看)第一百八十八章 冢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见佛道第二八五十五章 张巡第二百六十九章 破局第五十九章 洛阳易主第八章 拖延时间第一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女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胜利之后(下)第九十九章 出发,去太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难第三十八章 劝降与挖人第二百零七章 有火烧于东南第六章 天道之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周武曲星,周瑜第一百一十六章 贾诩入职第一策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发,新的征程第八十九章 系统的真相(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第九十六章 天灾还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