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荀彧的试用期考验

崇祯二年,西北大旱,时有贼子神一魁,闯塌天等二十余路反贼作乱,陕北地一片糜烂,崇祯急派杨鹤出任三边总督,安抚灾民,叛贼尽数归降。

崇祯三年,西北依然大旱,这次的波及范围更广,山西陕西全境一片赤土,朝廷已无力安抚,遂,神一魁等人再次叛乱,势力更加强大,朝廷去年所花费十万两白银尽数打了水。

急递送到崇祯手里,崇祯想都没想就把荀彧和公孙瓒给叫来了,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荀彧的试用期,到了。

其实看过一点明史的人都知道,要说明朝是被满清灭的,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至于流寇,更是天方夜谭,大明灭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穷。

老天爷不下雨,官员们太贪,士大夫家里藏着无数的银钱却一分也不给朝廷***的朝廷只能搜刮百姓,于是乎老百姓吃不起饭纷纷造反,越反越乱,越乱越穷,最终无力回天。

如今,断送了大明王朝,长达十几年之久不能剿灭的西北民乱,终于带着无限娇羞之情,掀开了裙下一角。

崇祯和荀彧虽然都没有长前后眼,不知道这一场大旱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十四年之久,但基本的政治水平还是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泼天的大乱子!

西北民变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兵,而是粮,历史上张献忠也好高迎祥也罢,甚至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在内,其实都可以用粮食来解决,只要手里有粮,分分钟就能让几十上百万的反贼重新变成顺民,如今恶局只是刚刚开始还不算太坏,只要开端上能处理好,或许结果可以完全不同,这就要看荀彧的本事了。

“荀爱卿,朝廷现在倾全力,能挤出来多少石粮食?”

“回陛下,京中存粮还能挤出来二十万石,臣已经派人从江南采粮三十万,另外以朝廷的名义向民间富商借贷五十万,有信心凑出一百万来,虽不够,但想来解燃眉之急足够了。”

“民间借贷五十万?”崇祯不是啥也不懂的昏君,他太清楚民间借贷五十万是什么意思了。

“是,借粮时用了一点手段,所谓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用了一点非常手段,微臣是用盐引抵押借的,五十万石的粮食,抵押了五十万的盐引。”

这厚颜无耻的说法,听得秦浩一阵撇嘴,盐在各朝各代都是绝对的硬通货,但盐引么。。。。在明代基本上不会比纸片强多少。

明朝好像从来都是个一丁点不研究金融的朝代,规定凡是给军队运送军粮的商人都可以换朝廷的盐引作为报酬,一石粮换一张盐引,公平公道童叟无欺,靠着这项规定明初时太祖成祖战无不胜从来也没担心过后方补给问题。

但这盐引的发放和盐的产量好像又没多少关系,明初几乎可以当作货币流通的盐引,到了明朝中期基本就没用了,因为任凭你手里的盐引再多你也兑不出来盐来,产盐量就这么多,盐引却跟纸片子似的随便开,想换盐?等着,爷爷等到孙子守着盐引换不到盐的有的是。

如今这盐引要想换到盐,少说他们也得排队到三百年以后了,这特么跟明抢好像也没啥区别了。

秦浩嗔目结舌道:“哥啊,咱这么个玩儿法,有点儿横征暴敛啊。”

“富人少赚点,总比穷人饿死强些,我借的都是江南大商,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也应该让他们付出一点了,再说我又不是抢。”

“额。。。江南富商?他们背后。。。。”

“是东林党,估计参我的折子已经雪片一般的往上递了吧,陛下最近最好休息休息,躲一躲,别上朝了。”

“这。。。。荀爱卿,此事事关重大,要不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陛下,如今之局势已经得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再晚做几年,恐怕到时候天下大乱为之晚矣,臣身为内阁首辅,责无旁贷,这里还有一份折子,请陛下圣裁。”

“荀爱卿这是什么?”

“这是臣提议重设矿监的折子。”

“矿。。。。矿监?”这下别说崇祯了,就连秦浩都不淡定了。

连忙道“这个。。。文若啊,你是不是还不了解矿监二字对明朝来说是什么意思,这个头可不好开啊,你抢江南五十万石粮食,这虽然会让他们心痛,但他们家大业大的顶多也就是骂骂你,可你设矿监。。。那可是不死不休啊,恐怕连皇上也保不住你,这个真得从长计议。”

“来不及了,不是臣跟他们不死不休,而是东林党已经跟朝廷,百姓,甚至天下都不死不休了,东林党成天挂在嘴边以死报社稷,难道荀彧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么?”

一时间,崇祯和秦浩都有些被荀彧震慑住了,只是谁想到他居然画风一变却道:“当然了,真到了事不可为之时,上仙若能把我再卖一次也是好的。”

wWW ¸тtκan ¸¢O

噗呲!秦浩一个没忍住当场就把嘴里的茶给喷了,大哥你后半句毁人设啊。

荀彧可能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本来就不是明朝人,跟世受皇恩什么的慷慨之词本来也没有关系,解释道“陛下,恕臣直言,天下之乱首先就乱在吏治,吏治不变,我大明必有倾覆之危,若臣不能拨乱反正,恐怕大明就真没机会了。”

崇祯大眼珠子一瞪冷汗刷的就流下来了,两眼直直的逼视着荀彧那目光就好似要把他洞穿一般,他不是没想过自己成为亡国之君的可能性,但被一个臣子当面说出来,而且说的是斩钉截铁,这还是头一次。

“荀爱卿。。。有些危言耸听了吧。”说话间就连秦浩也能感觉得到,杀气!属于崇祯这一帝王的杀气!

可是荀彧却依然平静,面上丝毫不见慌乱,两只眼睛的目光坚定如山岳一般竟然平视崇祯丝毫没有退让,斩钉截铁地说道:“回陛下,没有。”

眼看着崇祯脸色惨白双腿微微的有些颤抖,两支强悍而又有力的大手上青筋直冒,死死的握着拳头,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略带一丝颤抖的声音问道:“爱卿以为。。。朕不敢杀你么?”

“咳咳嗯嗯。。。你们俩好好说话,陛下,文若也没有别的意思,他在大明无根无萍,还不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么,文若你也是,进言么,多少也说得委婉点儿,你说他每两年就要嗝屁,哪个皇帝也受不了啊,他又不是李世民。”

崇祯一拍桌子大喝一声“用不着那唐太宗揶揄于朕,朕虽不敢自比先贤但纳谏的气度还有!荀彧我最后一次问你,你是不是铁了心要设矿监。”

“是,而且臣冥冥中有预感,这就是臣的试用期考验。”

第一百一十章 贾诩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神转折第二百六十四章 胆大包天的一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特娘该死的战争!第五十二章 赌一把第一百零四章 援军(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颜真卿第六十五章 磨刀霍霍向隆基第九十一章 摄心决第五十六章 胜天半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孝难两全第二百五十一章 抢人第五十八章 七杀诗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间与连环第二百六十一章 前世冤家的俩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特娘该死的战争!第二百六十章 大胜!第六十四章 我是你祖宗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刘仁瞻?第五十三章 豹子头林冲第十一章 这突然而来的冲突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孝难两全第六十七章 皇驾寺里老和尚第五十章 夜话秦浩第三百一十一章 盘古一族(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见佛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风波亭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刘仁瞻?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第七十二章 半仙张三丰第一百四十七章 策马扬鞭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饺子(上)第五十七章 胆大包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浩之死第九十五章 出发第二百八十九章 云哥出手第九十五章 出发第一百五十八章 监军凶猛(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所谓帝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义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一百二十五章 吏部尚书姚崇(吐血爆更第七更)第三十章 试用期的考验第一百三十六章 摊牌和打算第二百七十七章 谋划岳家军第十三章 还有谁!第三十七章 秦浩的打算第十六章 奸商崇祯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堂上的双簧第一百三十三章 符彦卿拜相第一百七十章 君心 民心 军心第五十四章 秦浩的蜕变第一百二十章 秦跑跑(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义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五十一章 难!难!难!第一百一十九章 受伤了?(上架第一更)第十七章 醉后的小冲动第二百九十八章 拉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汉人之争第二百二十五章 强逼多尔衮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第五十章 夜话秦浩第二百八十九章 云哥出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下)第三十一章 初见皇太极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讲究的赵匡胤第一百六十章 牛刀小试第二百九十四章 韩延辉第二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一份臭不要脸的声明文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前世冤家的俩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抟老祖第二百八十五章 计划A与计划B第十四章 客户要退货第二十九章 虎气第二百五十四章 江淮之变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瑜的第二项天赋技能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傻子崇祯第一章 缺人才找猎头第五十一章 难!难!难!第十九章 荀彧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时代等等我第三十四章 以身作则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禄山之死(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颜真卿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月换新颜第八十二章 翻脸第二百六十四章 胆大包天的一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抢人第六十四章 我是你祖宗第二十九章 虎气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浩的装逼时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第一百二十九章 调教符太后(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玄武门总是事变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光弼的选择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