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篇 剑侠闯帝都(九)

第十三回、烈女子守节坠楼

大富翁头断刑场

司马伦铲除贾皇后一党后,假称圣旨,任命自己担任相国、持节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等显要官职,完全模仿他父亲司马懿辅佐曹魏王朝时的所作所为。他还任命孙秀担任中书令,职权仅次于他。

然而,司马伦有父亲的雄心,却无父亲的才干。他的资质平庸而愚蠢,凡事都听孙秀的安排。不久,就让孙秀掌握了实权,自己反而受制于他。朝中大臣都奉承孙秀,没人再理睬他。

许超因为参加诛灭贾氏有功,被提拨为游击将军。这日,他因公事去中书省找孙秀,刚走到廊下,就听见屋中传出说话声。

说话的是孙秀和陈宽,只听孙秀说:“明天,你作为我的使者去金谷园,向石崇索要绿珠。”陈宽奉承道:“大人如今位高权重,石崇敢不给您面子?您就等着享艳福吧……”

许超听到这儿,转身就走。他回到家中,从马厩中牵出一匹骏马,骑上马出了洛阳城,直奔金谷园而去。

到了金谷园,他将马拴在附近的树林中,然后来到宫墙边,飞身逾墙而过,潜入园中。他找到绿珠楼,闪身而入。

绿珠正在堂上弹琴,清雅的琴声如潺潺流水,从她纤细的手指下流出。她偶然一抬头,看见许超向自己走来,琴声戛然而止。她站起身迎了上去,款款下拜,娇声道:“许将军,您怎么来了?”许超一脸焦急地说:“绿珠,孙秀明日要遣人来索要你。情况紧急,你快跟我逃吧。”

绿珠一听,俏脸一红,低下头去。半响,她抬起头来,望着对方,语气坚定地说:“不,我不能跟你走!”

“为什么?”许超不解地问,“孙秀如今权势威震朝野。他阴险狠毒,得不到你,是不会善罢干休的。你难道甘心受辱?”

绿珠的眼睛闪着莹光,缓慢而又坚定地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那就跟我走。咱俩远走高飞,隐姓埋名,相伴终身……”

绿珠的脸上燃起两朵红霞。她凝视着许超,轻声道:“许超哥,你对我的情意,我终身难忘。可是,我已嫁为人妇,好女不事二夫。再说,石崇对我情深意重,我若弃他而去,必定为他带来灾祸,我于心何忍?”

许超本想说“石崇不过把你当做玩物,何曾真正珍惜过你?”可是,又怕伤到绿珠的自尊,只好改口道:“事涉生死,你不要顾虑太多,还是随我走吧……”

尽管许超苦苦相劝,绿珠始终不肯答应。许超无奈,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他刚走出大门,一柄利剑就顶在了咽喉上。他一抬头,看见的是石泰阴冷的目光。

石泰冷笑道:“好个许将军,竟敢勾搭我们老爷的爱妾,来人,给我绑上!”话音刚落,立即拥上来几名侍卫,将许超五花大绑。

石泰原姓郑,自小在龙虎山跟道教第八代传人学习剑术。武艺练成后,他下山浪迹江湖,后被石崇重金聘用。石崇对他十分信任,他为表忠心,逐改姓石。

石泰将许超押到石崇的跟前。石崇一见,颇感吃惊,疑问的目光投向石泰。石泰禀告道:“老爷,这个姓许的私会绿珠。我在窗外听见了,他想将绿珠拐走。”

石崇阴沉的目光投向许超。许超面无惧色,一声不吭。石崇沉默良久,对石泰说:“给许将军松绑。”石泰不解地:“老爷……”石崇一摆手,加重语气道:“快松绑!”石泰只好上前,替许超解开了绳索。

石崇转过身去,背对着许超,冷冷地:“你走吧。”许超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对石崇拱手行了个礼,转身走了出去。

石崇因为巴结贾谧,被归为贾氏一党,遭到了罢官,但他并不在乎,整日在金谷园中逍遥自在。次日,他照例在凉台上饮酒作乐。面对清澈的流水,耳听美妙的音乐,口啖精美的食物,众多美艳的姬妾环绕左右,真是比神仙还要快活啊。这时,一名仆人上前禀报,说陈宽求见。石崇还没答话,陈宽已经走上了凉台,大声道:“嗬,石大人真会享福啊!”

石崇站起来,拱手笑道:“不知陈将军驾临,未曾远迎,还望恕罪。”陈宽也拱手道:“本使冒昧前来,希望没有打扰石大人的雅兴。”

石崇请对方入座,吩咐下人奉上美酒。陈宽摆手阻止道:“本使奉命前来,不敢饮酒。”石崇瞧着他,问:“不知陈将军有何公干?”陈宽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本使奉孙秀大人之命,来向石大人讨要绿珠。”石崇面色淡然地:“这个好办。”随即叫过一个仆人,附耳吩咐了几句。仆人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功夫不大,从凉台下面走上来数十名美艳的姬妾,她们都穿着精美的绫罗绸缎,耳佩耀眼的金环玉翠,身上散发着兰麝的香味。姬妾们排列成一个方队,站在陈宽的面前,让陈宽眼花缭乱。

陈宽使劲咽下一口唾沫,称赞道:“石大人的姬妾个个美艳绝伦,然而本使受命索要绿珠,不知哪一个是绿珠?”石崇一听,勃然大怒,道:“绿珠仍吾所爱,你是得不到的!”陈宽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盯着石崇道:“石大人是个聪明人,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希望你三思。”

石崇板着脸说:“我主意已定,你不要多说了,请回吧。”陈宽“嚯”地一下站起来,满脸怒色,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走。

石崇从容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岂料,陈宽去而复返,用和缓的口气说:“石大人真的不想再考虑一下吗?”石崇瞥了他一眼,漠然地:“没什么可以考虑的。”陈宽气得脸涨成了紫茄子,咬牙切齿地说:“好,那你等着瞧!”说罢一摔衣袖,怒气冲冲地走了。

陈宽回去后,添油加醋地将石崇拒不交出绿珠的事跟孙秀说了,孙秀听后勃然大怒。孙秀极度好色,一想到绿珠那绝美的容颜,心里就跟猫爪儿挠似的,恨不能立即揽入怀中。他对陈宽说:“你立即回军营调五百军士,随我去金谷园。”

孙秀和陈宽率领大批军士来到金谷园。见石崇还在凉台上饮酒,孙秀命令军士将凉台包围起来。他和陈宽带着几名侍卫登上凉台,走到石崇的跟前。

石崇端坐在雕花木椅上,瞥了孙秀一眼,从容地说:“孙大人,你带着这么多武士来到金谷园,意欲何为呀?”孙秀用手指着他说:“石崇,你与贾谧勾结,危害社禝,本官奉皇上诏令,前来逮捕你!”石崇讥讽地笑了一下,道:“我与贾谧勾结?当初,你与赵王对贾皇后不也是百般奉承吗?”

“你!“孙秀恼羞成怒,一挥手道:”来人,给我抓起来!“

“谁敢?”站在石崇身后的石泰拨出佩剑,吼道:”谁敢动老爷,休怪我刀剑无眼!”

孙秀瞪着他,威胁道:“你想造反吗?来人,把这家伙也抓起来!”

恰在这时,传来一声清脆的噪音:“且慢—!”众人扭头望去,只见从凉台下走上来一位丽装佳人。她身材妙曼,雪肤花颜,宛如天阙仙娥、蟾宫月神。孙秀一瞧,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绿珠。他见绿珠打扮得光彩照人,比平日更添俏丽,不由瞠目结舌,嘴角不禁又流出了涎水。

绿珠莲步轻移地来到孙秀跟前,莺声道:“孙大人,你不就是想要得到绿珠嘛,何必为难我家老爷呢?”孙秀这才如梦方醒,连忙用衣袖擦去下巴上的涎水,连声道:“是,是,只要绿珠肯委身于我,我绝不为难石大人。”

绿珠嫣然一笑,转身走到石崇面前,下跪拜道:“老爷,您对绿珠的情意,绿珠铭记在心,永世不忘。绿珠就此别过老爷,望老爷珍重。”石崇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目光呆呆地瞧着她,嗓音沙哑地叫道:“绿珠——”

绿珠站起来,转过身,瞥了孙秀一眼,突然快步走到凉台边,纵身跃了下去。众人惊呼一声,急忙跑到凉台旁,扶着栏杆朝下看去。只见绿珠坠下数丈高的凉台,摔在石砖地面上,一缕香魂已随风飘散。

“哎呀——”孙秀用拳捶击着栏杆扶手,懊悔不已。

石崇被孙秀关进了天牢。他躺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默默地想着心思。不知什么时侯,孙秀走了进来,隔着木栅盯着他。石崇察觉后,坐了起来,瞥了他一眼,问:“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孙秀笑了笑,反问道:“你说呢?”石崇瞅着他,道:“流放到交州、趾州?”孙秀突然哈哈大笑。石崇的脸色变白了,骂道:“王八蛋,你想杀了我,吞没我的家产?”孙秀止住笑,恶狠狠地说:“上次,你诈了我五十两黄金,这次我要让你千倍、万倍地偿还。”说罢仰天大笑,转身走了出去。

石崇颓丧地靠在墙壁上。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脚步声,他抬头一看,是许超,便冷冷地问:“你来干什么?”许超盯着他,道:“我来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

“太康三年四月初二的晚上,在江陵下游的江面上,有一艘商船被劫掠,船上的人全部被杀。这件事是不是你指使人干的?”

石崇惊异地瞧着他,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许超面色阴沉地:“我和我父亲都在那艘船上。”

“我明白了。”石崇若有所悟地说,“石泰猜得没错,在金谷园中刺杀我的就是你。”

“快说!”许超不耐烦地催促道,“那件事是不是你派人干的?”

石崇摇了摇头,道:“时间太久,我记不清了。不过,不管是不是我杀了你父亲,你找我报仇都是对的。我作孽太多,罪有应得啊……”

几日后,石崇被押往洛阳东市斩首,陈宽担任行刑官。大晋国的首富被砍头,洛阳的老百姓将刑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超也挤在人群中观看。

石崇身穿赭红色的囚衣,五花大绑地跪在刑台上,旁边站着两个坦胸露腹,手握钢刀的刽子手。

突然,人群中发生了骚乱,一名侠客冲开人群,前来劫法场。许超一瞧,这位好汉正是石泰。负责守卫的士兵纷纷上前阻拦,石泰挥舞宝剑,左突右杀,许多士兵当场殒命。跪在刑台的石崇听见动静,抬头望去。待看清后,他哑着嗓子喊道:“石泰——”

陈宽早有准备,一挥手,埋伏的弓箭手全部出现,弯弓搭箭。陈宽一声令下,阻拦的士兵纷纷后退。石泰见没人阻拦,收拢宝剑,大喊一声:“老爷,我来救你!”纵身一跃,像只雄鹰似的向刑台飞去。

陈宽大手一挥,弓箭齐发,箭矢如飞蝗般射向石泰。石泰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半空中栽落下来,被射得像刺猬似的身体在地上扭动着,过了一会,便一动不动了。

石崇目眦欲裂,声嘶力竭地吼道:“石泰——!”

陈宽大声命令:“斩!”刽子手一脚将石崇踢倒,举起手中的钢刀,用力地劈了下去。顿时,血光飞溅,身首异处……

石崇死了,许超的大仇也报了,可是,他的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几个月,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一想到太子、绿珠,还有好兄弟杨嵩的死,他就心如刀绞。他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回归故乡。于是,他向朝廷辞去了游击将军的职务,收拾行李,牵着一匹马出了洛阳城……

许超离开一年后,齐王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和孙秀兵败被杀。又过了五年,曾经强大无比的大晋帝国,终于在“八王之乱”的战火中覆灭,中原地区进入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此仍后话。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十八篇 大汉检察官(四)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二十八篇 剑侠闯帝都(八)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汉检察官(四)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九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七)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十四篇 从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六篇 剑侠闯帝都(六)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二十二篇 剑侠闯帝都(二)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五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三)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十八篇 大汉检察官(四)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二十六篇 剑侠闯帝都(六)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十四篇 从官奴到太后(五)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十四篇 从官奴到太后(五)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九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七)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九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七)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七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五)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五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三)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八篇 大汉检察官(四)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五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三)第二十二篇 剑侠闯帝都(二)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二篇 剑侠闯帝都(二)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