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七)

九、大仇得报

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四十万投降的赵军全部被解除了武装。白起与手下将领商议,如何处置这些降卒。一名军官说:“当初,秦军已经攻克了上党,可上党的老百姓却不愿意归秦,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乱。”白起同意他的观点,决定将四十万赵卒全部杀掉。他派副将王龁去执行这项任务。王龁不无担忧地说:“四十万人呀,如果他们听到风声,集体哗变怎么办?”白起一翻白眼道:“这是你的事,难道还让我教你怎么杀人?”王龁低下头不吭声了。

王龁回到自己的军帐,找来手下军官商量,最后决定分批处决,每批五万人。他派人去营地将降卒们召集起来,欺骗他们说,要送他们回赵国。降卒们一听,无不欢呼雀跃。被处决的那天早晨,赵国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走出了营地,两旁是手持兵器押解的秦兵。

队伍沿着一条黄泥土路蜿蜒前行,整个队列拖了十几里长。走了一个多时辰后,队伍进入群山峻岭之中。只见山势岖嵚,峰峦叠嶂,那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嶙峋的怪石,还有山林间传来猿狖的哀鸣,无不令人悚然心惊。有士兵察觉队伍走的方向不对,好像不是去赵国的方向。惊恐和不安的情绪开始在队伍中弥漫开来。这时侯,整个队伍走进了一条狭长的山谷,前面的道路突然被树木封堵住了,长长的队列不得不停下来。正当赵国士兵议论纷纷之时,突然,有人大喊:“快看,秦兵!”士兵们抬起头来,只见两旁原本光秃秃的大山上,如天兵神降一般出现了大批秦兵。这些秦兵全副武装,黑压压一大片,如天边的乌云一般,将巨大的阴影投射到山谷之中。

面对居高临下的秦兵,赵国士兵惊恐万状。许多人脸色苍白,双腿发软。他们预感到自己受骗了,死神就要降临。这时侯,就像听见号令一样,押解他们的秦兵纷纷朝两旁的山坡上跑去。他们一撤离,箭矢便如雨点一般从山上飞了下来。赵国士兵乱作一团,许多士兵中箭倒地,没有中箭的士兵拚命奔跑,可是,山谷两头都被堵死了,怎么能跑得出去?一些士兵往山坡上爬,然而,爬上去的士兵也被居高临下的秦兵用长矛刺死了。赵国士兵大批地死去,哭嚎声,惨叫声,咒骂声,充斥了整个山谷,让这儿变成了人间地狱……

一个时辰后,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终于结束了,山谷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赵国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加,几乎填满了整个山谷。大群的秃鹫飞来,这些猛禽俯视着这个死亡之谷,发出一阵阵凄厉的长啸……

大队的秦军撤走了,只留下一些手握铁锹的老弱士兵。他们三三两两的走下山坡,开始铲土掩埋尸体。许多年以后,人们在这座山谷之中,发现了一层压一层的累累白骨,便把这儿叫做“鬼谷。”

秦军屠杀了四十万投降的赵卒,只把二百四十名年纪小的士兵放回去报信。战败的消息传回赵国后,举国震惊。这一仗,赵国共损失了四十五万人。从国都邯郸,到最偏远的乡村,几乎家家戴孝,户户哭泣,整个赵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赵王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他不纳忠言,错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才招致如此大败。

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占领了上党地区,并趁胜攻占了赵国的武安(今河北武安)、皮牢(今山西冀城)二地。正当白起准备挥军进攻赵国国都邯郸之时,赵王遗使求和,表示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以求秦国退兵。秦昭王考虑到长平一战,秦军也损失惨重,无力继续进攻,便答应了赵国的求和条件。

长平之战后不久,范睢向秦昭王提出辞去丞相之职,离开秦国。秦昭王一听,不解地说:“丞相为何要走?是不是寡人对丞相有什么怠慢之处?”范睢连忙说:“大王对臣言听计从,恩宠有加,臣时刻铭记于心。臣之所以离去,不为别的,是要去找魏齐报仇。魏齐杀臣妻儿,还挖掘了臣的祖坟,臣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近日,臣派往魏国的密探回报说,魏齐躲藏在信陵君魏无忌的封地。臣想返回魏国,找魏齐算帐!”秦昭王一听,道:“丞相原来是要报仇?这事好办,寡人即刻写一封书信给魏无忌,让他砍下魏齐的脑袋送来就是。”

范睢道:“魏无忌贪图虚名,自称礼贤下士,喜欢讲一个义字。他既然收留了魏齐,就不会答应大王的要求。”秦昭王一听,马上瞪着眼睛说:“那寡人就派兵攻打魏国!”范睢道:“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国内空虚,此刻不宜再兴兵伐魏。再说,魏国仍臣的祖籍之地,臣不想因为报私仇,让魏国遭受战火,生灵涂炭。大王,还是让臣一个人去解决这件事吧。”秦昭王皱起眉头说:“丞相来到秦国之后,寡人如虎添翼。寡人视丞相为股肱之臣,实在不舍得放丞相离去。”

范睢“扑嗵”一声双膝跪在地上,大声道:“臣大仇未报,椎心泣血,日夜忧愤,寝食难安,即使大王强留臣在身边,臣也无法再为大王出谋划策。请大王体察臣心,答应臣的请求。”秦昭王沉思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道:“也罢,寡人答应你。不过,丞相报完仇后,一定要回来。这丞相之位,寡人替你留着。”

范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叩了一个响头,道:“大王对臣的知遇之恩,臣终身铭记于心!……”

范睢离开王宫后,回家开始收拾行装。本来,秦昭王要他从军中挑选几名勇士一同前往,可被他拒绝了。自从当上丞相后,他花高价聘请了一名剑术高超的剑客,跟他学习剑术。几年下来,他的剑技大有长进。他相信,仅凭一己之力,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次日一早,范睢刚要出发,郑安平匆匆来找他。当年,范睢当上丞相后,让人捎信给郑安平,将他招到了秦国,并向秦昭王推荐,让他当上了一名将军。魏齐派人挖范睢祖坟的事,也是郑安平来后告诉他的。当时,他气得差点吐血。

郑安平听说范睢要回魏国报仇,便来找他,要跟他一块儿回魏国。范睢不答应,说:“兄弟,你还是留在秦国当将军吧。”郑安平语气坚定地说:“大哥的仇就是我的仇!无论如何,我都要跟大哥一起回去!”范睢见无法说服他,只好同意了。

范睢和郑安平骑马离开咸阳,晓行夜宿,不日回到魏国,然后直奔信陵而去。

魏齐一直躲藏在魏无忌封地的一座庄院里。为了保护他,魏无忌派了一队士兵守护庄院。魏齐害怕暴露踪迹,平常就呆在庄院里,很少外出,时间一长,便觉得日子过得单调和无聊。不久之后,他跟庄院里的一名使女勾搭上了。这名使女名叫小倩,长得倒有几份姿色。她男人是封地的佃户,她平常去庄院里做些杂活。小倩是个爱慕虚荣的女子,魏齐投其所好,经常送给她一些脂粉、首饰这类的东西,一来二去,两人便勾搭成奸。

魏齐对小倩动了真情,一天见不着就很想念。可是,近来他已经好多天没见到小倩了。不知为什么,小倩好久没到庄院里来,好像失踪了似的。魏齐想到她家去找她,可又怕她男人发现他俩的奸情,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正当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之时,一个仆人来找他,塞给他一方丝帕,说是小倩给他的。

魏齐回到房间,摊开丝帕一看,上面是一幅画作,画的是一座山景,虽然画技很糟糕,那山景倒有些眼熟。魏齐瞅了半天,认出是庄院五里外的青龙山。他知道,小倩不会写字,难道是用这种方法向他传递信息,约他在青龙山见面?他不知道小倩遇到了什么麻烦,竟然不能来庄院里见他。再看一眼画面,山顶上还画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显然,小倩是约他中午时分在山顶上相见。

魏齐踌躇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去见小倩。快到中午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悄悄地溜出了庄院。他朝青龙山方向走去,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只见山峦崚嶒,林木葱郁,一条山径蜿蜒曲折。他沿着石阶朝上爬去,山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两旁的山林中传来鸟儿的啁啾声。

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绕过一块巨大的岩石时,发现前方伫立着一个人,背对着他。他惊喜万分,刚欲张口,那人突然转过身来。魏齐看清对方的面孔后,脸一下子变得煞白。他终于明白,自己上当了。

原来,魏齐在庄院里的一举一动,已经被范睢派来的密探打听得一清二楚。既然庄院守卫森严,难以进入,那只能将魏齐骗出来。所以,范睢到达封地后,立即去找小倩的男人。他们是在一家小茶馆里见面的。当范睢将一只沉甸甸、黄澄澄的金锭搁在他面前时,他惊愕地睁大了眼睛。过了好久,他的目光才从金锭上移开,投射到范睢的脸上,问:“先生让我做什么?”

范睢淡淡地一笑,道:“离开这里,搬到别处去住。”这么大的一只金锭,足够卖下一座庄园了,男人有些不敢相信地问:“就这么简单?”范睢点点头,道:“当然,要带走你的女人。”

男人伸手抓过金锭揣进怀里,站起来转身就走。他回家后,将这件蹊跷之事告诉了老婆。小倩虽然有些放不下魏齐,可想到下半辈子将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那点淡淡的离愁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夫妻俩收拾行装,连夜雇了辆马车离开了封地。这就是魏齐好多天没有见到小倩的原因。当然,那个送丝帕的仆人,也是范睢花钱收买的。

范睢一身侠客打扮,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柄宝剑,目光沉静地盯着魏齐,冷笑道:“宰相大人,想不到吧?咱俩又见面了。”魏齐心中惶恐,扭头想跑,却发现后面站着一个持刀客,堵住了他的逃路。见无路可遁,魏齐反倒镇静下来。他转过身,重新面对范睢,冷笑一声,道:“范睢,这儿可不是秦国,你想怎么样?”

范睢将手中的青龙宝剑高高举起,眼喷怒火,一字一句地说:“魏齐,自作孽,不可活,你欠下的血债,今天该偿还了!”魏齐突然哈哈大笑,讥讽道:“就凭你?范睢,你手中的那把剑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吧?”

范睢抽剑出鞘,另一只手将剑鞘扔掉,恨恨地说:“那咱们就比试一下吧!”魏齐“刷”地一下抽出随身长剑,恶狠狠地叫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今天就让大爷来教训你!”说罢手腕一抖,一个“毒蛇吐信”,直刺范睢的胸口。范睢急忙来了个“玉女穿梭”,躲过剑锋,手中利刃一挡,两柄宝剑“当”地一声撞在一起,竟然溅出了火星。

接着,两个人各展身手,你来我往,互相缠斗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魏齐暗暗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范睢的剑术竟远在他之上。十几个回合之后,魏齐已经开始有些招架不住了。他的右肩被刺了一剑,握剑的那条胳膊越来越沉重。突然,范睢手腕一抖,来了个“乌龙摆尾”,只听“哐当”一声,魏齐手中的宝剑飞了出去。紧接着,冰冷的剑尖抵住了他的咽喉。

范睢冷笑一声,道:“怎么样,我这把剑还是装点门面的吗?”魏齐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范睢怒视着他,大声道:“魏齐,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当年,你不问青红皂白,对我严刑拷打,还把我丢进厕所,百般污辱。更有甚者,你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我的妻子和儿子。你我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你如此对待我?只因为你身居高位,手握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草菅人命!可是,天理昭昭,血债终归要用血来偿还!……”

魏齐突然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说:“范先生,都怪我当年误听须贾谄言,铸下大错,实在对不起您!可是,这些年来我像条狗一样,四处逃窜,吃尽了苦头。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这条狗屁命吧!求求你,我给你磕头了!”说罢像小鸡啄米一样,一连叩了几个头。

范睢犹豫了,手中的利剑慢慢地低垂下去。站在对面的郑安平急了,大声道:“大哥,别听他一派胡言!你难道忘记嫂子和侄儿是怎么死的?”范睢心中一惊,刚要抬剑,魏齐像只狡兔似的,突然一跃而起,一头将范睢撞倒在地,然后爬起来夺路逃窜。

郑安平冲上来,将范睢拉起来,两个人立即去追赶魏齐。可是,没追多远,就听见前面传来一声惨叫。他俩跑过去一看,原来,魏齐只顾逃命,在险峻的山道上狂奔,竟然失足跌落了山崖。郑安平探头一瞧,山崖有几十丈深,魏齐摔在一块岩石上,恐怕已经粉身碎骨了。

回到客栈后,范睢在院子里摆设了一只香案,供上祭品,点燃香烛,然后跪地叩拜。当他站起身后,郑安平走过来,问道:“大哥,你是在祭奠嫂子和侄儿吗?”范睢点点头,嗓音沉重地说:“还有那四十万赵国士卒。”郑安平默默地注视着他,没有吱声。

范睢叹了一口气,道:“白起屠杀了四十万降卒,令人发指。我现在真后悔,当初不该向秦王献反间计。如果没有我,也许不会有这场大屠杀……”郑安平不以为然地说:“俗话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当上了秦国丞相,为秦国出谋划策也是应该的。大哥就不必过于自责了。”范睢道:“话虽这么说,可是,想到那些枉死的生灵,我心中难安啊!”

郑安平一时无言,停了片刻,才问:“大哥,魏齐已死,大仇得报,你还回秦国吗?”范睢摇了摇头,轻声道:“我已经厌倦了战争和杀戮,打算回芮城老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郑安平连忙说:“那我也跟你一起去。”

范睢转身面对着他,道:“你真愿意跟我一起,去过隐姓埋名、平淡无味的日子吗?”郑安平坚定地点点头,道:“我要一辈子追随大哥,永远跟大哥在一起,生死不离!”范睢伸手抓住他的胳膊,用力地摇了摇……

推荐:请看今宵初弦月热门小说《师傅的罗曼史》

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二十二篇 剑侠闯帝都(二)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二十二篇 剑侠闯帝都(二)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一篇    从官奴到太后(二)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九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七)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二十六篇 剑侠闯帝都(六)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八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六)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三篇 从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二十六篇 剑侠闯帝都(六)第十九篇 大汉检察官(五)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十四篇 从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汉检察官(四)第二十三篇 剑侠闯帝都(三)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二十五篇 剑侠闯帝都(五)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六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四)第七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五)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六篇 剑侠闯帝都(六)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二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下)第七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五)第十五篇 大汉检察官(一)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四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二)第三篇 死里逃生的秦国丞相(一)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十二篇    从官奴到太后(三)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十六篇 大汉检察官(二)第二十八篇 剑侠闯帝都(八)第十七篇 大汉检察官(三)第二十一篇 剑侠闯帝都(一)第二十七篇 剑侠闯帝都(七)第一篇     忠义报国的颜真卿 (上)第十篇    从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四篇 剑侠闯帝都(四)第二十篇 大汉检察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