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聚财之木

一直以来,慎戥都认为慎家亏欠王况太多,虽然现在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王况,王况要做什么,慎家必定是除了孙家之外第一个跟上的。

可事情的源头在哪?还不是王况一开始给了慎家那么大的便利,之后又都是有了什么新东西,总是让慎家第一个跟上,这才使得慎家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从唐兴中等之家一跃而成唐兴首富?说当初是中等之家还是有点夸大的,充其量不过是有那么一个连管家都算不上的管事和几个家人而已,田产也是少得可怜,比之于原来的首富,连人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看看现在,田有百顷,山有千顷,家里面管家都好几个,分别管着不同的事情,各房的家人和丫环加起来都上百了,自己呢,这两年也一口气纳了三个妾,其他各房也都或多或少的纳了一个两个,眼瞅着慎家就此兴旺发达起来,这些比起自己家对小东家的支持来,算得了什么?

尤其是王况那一句:“你们慎家办做事,某放心。”就让慎戥更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而死的感觉来,他并不知道,王况这么信任慎家,只是因为慎家在几百年后,会出现一个叫真德秀的人。

因此上,王况曾经留意过什么,喜欢什么,慎戥也都一一的记在心里,王况说要种花梨木,他们就发动了家人族人去漫山遍野的寻树苗,移植到自家山上,又派了个家人,别的都不做,一年到晚就只管着照料花梨木,只管去山上找上好的成材木头。家里的老沉塘木早就用光光了,现在沉在塘里的,都是这两年陆续找到的粗大木头,他担心王况万一哪天又想起了要用花梨,找不到上好的木头。

如今慎家种的花梨也近千棵,要是算上其他跟着种花梨的人家种的,几千都有,唐兴一地,种花梨的这两年不少,有些是当初王况说要种而去种的,有的则是因为慎家发达如此迅速,慎家做什么,他们也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做的。

但是王况这两年似乎就是忘掉了花梨木,再也没提过一句,慎家自然是不担心,自己家大业大,并不用指望着在花梨上赚一笔,但其他人家不同,他们见了王况几年没说要花梨,有的人就急了,就托了慎戥前来打听打听消息。

都是乡里乡亲的,慎戥也是不好拒绝,正好,年前,那个看顾花梨的家人回报说是在南山的半山腰上,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了一棵一人都合抱不过来的花梨木,若是去掉外面的白皮,里面的木料也至少能有两尺来粗,这是一棵生长了好几百年,甚至千年的花梨,如此粗的木料着实罕见。

更难得的是,花梨一般都是十木九空,也就是说随着树龄的增长,木材本身会从内部开裂收缩得更加紧密,从而形成一个个空洞,树龄越长的这样的概率就越高,但是那个家人说,他拿了块石头,仔细的从上到下都敲了一遍,发现这棵花梨竟然是罕见的全实心,没听到任何一点点的因为有空洞而发出的异常声音。

这样老的木料,都已经不用沉塘了,伐了来就能用上,比之于那些沉塘十年的木料还好好看,还要坚硬。若是能再沉塘十数年或者几十年,恐怕其价都能直追同等重量的白银。

南山,那岂不是自己后世的家的后山?王况一听慎戥将话说完,心里一动,南山可以说是当地的神山,山上几人合抱粗的树木,尤其是樟树,即便是在后世那样滥砍滥伐的情况下,也是随处可见,没人敢去动上半分的。

王况记得南山北面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个山洞,洞里有石桌石凳石床,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没人知道是谁住过的,当地都传说是有人在这里修道成仙,都存了敬畏之心,很少有人去打搅,洞里经常还能见到狐狸的身影。

后世的寿山村,肯定不会是自己的,将田黄埋在那不现实,只能是运了回来再埋,可偏生,后世的王况一家,却是唐兴当地的外来户,没有自己的田地,没有自己的房产,唯一的几丘田,也因为高速公路的修建,队里以他们家是外来户的理由,提前收走了,一分钱的补偿款都没拿到。

只有这个南山,阿哥自从工作调动后,自己一家在这山脚下一住就是几十年,虽然住的是单位的房子,但是,这个南山的山腰之上,却是当地的村民从来也没有去打过主意的,那些个痞子行径,王况清楚的很,自己后院里一棵并蒂的金丝楠木,都已经长到合抱粗了,每到夏天,远远的就能闻到楠木散发出的好闻香味来,他们竟然敢下药将树给药死,以此来逼迫自己家将楠木卖给他们,好在王况深知楠木的贵重,多次打电话回去制止,不然的话,可能几千就被人扛了走了。

王况穿来前,一根直径三十公分左右的楠木料,已经被炒到了几百万以上,那些个痞子竟然想只用几千就将木材扛走,尤其还是最贵重的金丝楠,其心之贪,其心之恶可见一斑。但就是如此,那些痞子也是从来没有去打过南山顶上的千年百年老树的主意,那山洞里的石桌石床依旧完好的保存着。

慎戥的话,引起了王况的极大兴趣,那个山洞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开凿而成,那么这个时候山洞应该也在,如果这时候就有石桌石床的存在,或许,将田黄埋在那里是个选择,即便是不埋,只要随便的往那里一堆,相信也不会有人会想到,这些山洞里的,看起来似乎是满山上遍地都有的石头,竟然是价比黄金贵的田黄。

山上石头很多,没人会闲着蛋疼跑到山洞里去搬石头做什么,尤其是那被视为圣地的山洞,如果这时候就有了石桌石凳,那么就是安全的,如果没有,那还得防着后来住进去的人的破坏。

“南山是神山啊。”王况悠悠的,在慎戥小心的等着他的回话的时候,冒出了这一句。

“神山?”慎戥一听就吃了一惊,如果说这话是别人口里吐出来,他是不信的,但这话却是从王况这个传说是星君下凡的小东家嘴里出来,那就不可能是无的放矢了。

“小东家,您说南山是神山?”慎戥被王况这一下冲击得有点发懵,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神山啊,想当年。。。。。”王况依旧是抬头望天,他想起了曾经在南山钻山涧,钻野猪道的日子,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的他,中午都是早早的一吃完饭,就跑到学校里,和伙伴们一起上山捉迷藏,采野果,虽然活动范围只是在山腰之下,但那种欢乐是其他的娱乐所不能给他带来的。

王况又走神了,他这一走神不要紧,倒是把个慎戥给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想当年?是哪一个当年呢?莫非是小东家真的是星君下凡,莫非小东家当年曾经在那里修炼的?莫非是小东家正是因为曾经在建州修炼,了解自己慎家,才会对慎家如此的看重?种种的疑问升上心头,不过,他却是不敢开口询问。

回过神来的王况一看慎戥的眼神,也是吓了一跳,可别以为我真的在那山上呆过,那成什么了?妖怪?修炼成精的鬼?这个联想可不好。

“哦,是那个教了某许多学识的大德,他说这是座神山,山上,应该还有个山洞的。”王况回答起来是脸不红心不跳,谎言重复说了多次之后,就连王况有时都会有那么一丝的恍惚,说不定,自己真有这么一位“师父”?

那个疑似王况师父的“大德”,简直就是绝好的盾牌,一有问题,马上祭出来,管他什么问题,全给挡下,反弹到十万八千里去,慎戥也不例外,王况这么一说,就闭口不问了,神仙做事,神仙的来历,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凡人能打听的。

问是不问了,但心里却是打起了鼓,小东家的“师父”说那是神山,那么,就一定是神山了的,说不定,那里还是小东家的师父曾经修炼的所在,不然的话,小东家怎么连那里有个山洞都知道呢?

既然说了南山是神山,那么那棵花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砍伐的了,不光是不能砍伐,还要加以保护才是,怎么保护呢?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修个小庙小庵或者小观,无人看管的那种,隔三岔五的去上上香,有一个小庙做掩护,哪怕是再穷凶极恶的人,也是不敢乱动庙周围一丈内的一草一木的。

南山顶上无战事,就是后世最激烈的战争年代,福建省*委躲在那上面也是安然无恙,这点王况是知道的,所以,战火,最多只能烧到半山腰,现在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南山顶上的山洞是不是还是自己记忆中的老样子,若是,那么就说明一千多年是没任何变化的,田黄摆在那里也是安全得很,尤其是那个石床下,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

只是,王况对慎家派了去管理照料花梨的家人很是感兴趣,要知道,从慎家到南山,足有近两百里路,中间还隔了个樟元山和大胡岭,他竟然能跑到两百里外的南山来找花梨,还能爬到山顶上去,可见这个人在花梨上是用了心的。

问了慎戥才知道,这个照料花梨的,是他慎家本族中子弟,算是亲眼见到慎家跟在王况后面一步步的崛起的,既然小东家喜欢花梨,那么,不要说什么感恩啊什么的话,就光为家族计,他就已经很是上心了。这也是他去年冬闲了下来,没事情可做的时候,就到处的去打听,哪里有好的花梨,结果还真被他从一个猎户口中打听到了这么一棵,上去看了后,确认是极品的,这才回来报告。

至于山上有没有山洞之类的,那不是他关心的范围,所以也是没有留意,但既然王况说有,慎戥也就留下了心,准备回去让那人再跑一趟,查明了位置后,带小东家去一趟。

小东家刚刚的神态,已经很是说明问题,说明那个山洞应该是小东家挂念的地方之一,或许,就是他“师父”修行所在呢。

既然有人关心花梨的出路,王况总是要表态一下,闽越花梨的珍贵,在王况心中比黄花梨还要高许多,两种木材做的家具,王况都见过,总体来说,闽越花梨的纹理更细腻,更丰富多彩,颜色又是紫红色的,显得稳重厚实,尤其是经过沉塘在淤泥里埋了几年十几年的老花梨,色泽黝黑发亮,更显庄重华贵。

闽越花梨的比重也更重些,这些区别,主要还是气候有关,黄花梨的生长环境更好,气候更温和,生长速度更快些,质地也就更疏松一些,而闽越花梨所处的地方更冷,生长也就更加缓慢,纹理自然就更加细腻丰富多变。

后世的山上,已经找不到一棵花梨了,几乎都已经灭绝,这让王况很心痛,既然自己来了,就不能让它重蹈覆辙。

怎么办呢?若是这时候就开始大肆的利用花梨,恐怕不用几百年,就会灭绝了,只有加以保护起来,做到合理利用,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光是伐一种三还是不够的,种下的树苗,最起码也要两三百年才能成材,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的伐一种三办法,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两三百年,才会真正的见到成效,到那个时候,花梨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在这样的时代,仅靠制度来维持,不是长久之计,还必须赋以花梨一层光环,让人对其存了敬畏之心,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于是,慎戥就从王况的嘴里听到了这样的说法,花梨积聚几百年的天地精华才能得以成材,因此是聚财之木,家有花梨三株,可让财不外流;家有花梨十株,可保子孙享福。就是真的要砍伐花梨,只要能做到有伐有种,也就代表了你这家的钱财流向,伐多种少,那就是收少支多,会越来越穷,伐少种多,那就是收多支少,会越来越富。

当然,你这家是否富贵,并不是花梨所能决定的,还有其他因素在起着作用,但是花梨的存在,却是必须的。总之一句话,花梨对一个家庭来说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家族没有花梨是万万不能的。

王况这么说是有把握的,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盛世大唐,到了唐玄宗初期,更是到达了顶峰,家家粮米钱财充足,夜不闭户,人们安居乐业,这样的日子,王况知道一定会到来,但别人不知道,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加深人们对花梨的迷信。

尤其是在建州境内,因为王况这只蝴蝶的干预,不用几年就可以达到这样富足,所以,只要这个说法经过几年,就能得到人们亲眼“验证”,然后就是延续一百多年的盛世,花梨,也就能稳当当的坐实了“聚财之木”的美名,为了保证自己家里越来越富足,人们总是会千方百计的让自己家多拥有那么几株的,这花梨也是和桂花一样,房前屋后,都可以种得。

慎戥带着满怀的希望和信心回去回复那些托他来问话的人了,王况也在“监工”任务完成后回去了,今天是他最后一次来这里,十几丘的田,今天都已经抛完了秧苗,接下来就是平日的锄草看水这些细活,用不着王况来看,王况只需要等着秋收的结果就行了。

南山是神山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在唐兴流传开来,尤其是经过蒋溪口那个曾经带了王况去探路找石头的猎户亲口证实了,当初小东家站在南山脚下,仰望着巍巍的山头,感叹了一句:“这就是南山了。”后,人们就更加认定,这山就是神山(南山在后世真的是人们口中的神山,如今到山上去,遍地还是有参天古木,树身上都会挂着一把或是几把小竹弓,树下的石缝里,总是能找到香火的痕迹。)

既然是神山,那么山上的一草一木,可不能轻易的去动,尤其是那棵长了千年的老花梨,又是小东家说的聚财之木,长了这么多年头,怕是已经有了灵性,就更加的动不得,要是动了,说不定自家的钱财从此就如流水般的一去不复返了呢。

又有慎家出言说要在那山上,在那棵老花梨前修个小庙,唐兴城里但凡是有点资财的人家,都认捐了些钱粮,即便是农忙时节,小庙也还是很快的就建了起来,一些常在山腰上打猎的猎户,自告奋勇的担负起了照看小庙的任务来,不就是每次上山多背点香烛么,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个小庙,平时还能躲躲雨,夜了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呢。

小庙落成的当日,慎家就给王况捎来了话,说是小庙已经落成,请小东家前去给小庙开个光,同时,慎家人也找到了王况所说的那个山洞的位置,说是那洞里,竟然有石床石凳,地面很整洁,石床石凳上也很干净,就像是头天还有人住过的一样,可是,洞中的其他地方,硬是看不出有人住的痕迹。

第76章 和敌人不谈光明正大第456章 半年(下)第350章 为王况请功第71章 朝廷来人第334章 梅兰竹菊的出路第111章 逛长安(中)第510章 回转营地第276章 杀心起第714章 另一个王况第532章 徐吃货要宠物第85章 都是为了吃第463章 定第725章 大封赏第243章 让人守寡是很残忍的第612章 医学院第487章 破局的关键第572章 皮三的心思第99章 算不上火锅的火锅第300章 林老太爷发威第290章 田螺也是绝顶美味第514章 奇怪的一群人第203章 月白袍衫第448章 神仙也落跑第667章 打和抚(上)第131章 这才是极品美食第697章 天下安定的条件第269章 和皇帝讨价还价第521章 优势第198章 八宝粥和糖炒栗子第421章 去西域截人第117章 婚事第425章 李家及李管事第194章 成活率很高的嫁接第150章 老魔王堵门第357章 秘密进京第92章 红烧武昌鱼第260章 以花烹食第168章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第159章 这个王二郎胡闹第126章 初见程咬金第307章 邋遢和尚的意第477章 冲突第260章 以花烹食第156章 将震撼玩到底第372章 小笑话第282章 组建大唐第一个股份公司第350章 为王况请功第530章 事出新罗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655章 觊觎第59章 丑丑第426章 案件并不复杂第298章 王冼面临考验第82章 鱼没蒸好第670章 苗九归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59章 丑丑第301章 李世民的态度第172章 又凑了一堆第441章 要帮王冼打开心结第233章 祸从口出第212章 嫌疑人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400章 范进中举第218章 池州人古怪的捕鱼第344章 薄荷的乌龙第502章 溯源而上第383章 还有迷团第593章 归航第604章 超越时代的牛人第279章 王况要参加天下大比第345章 和尚画眉第295章 新的一年第312章 王况的谨慎第649章 新想法第538章 焕发第二春的老船匠第547章 牡蛎如丁香第521章 优势第101章 真笨第187章 无形的线第507章 大小黑的目的第510章 回转营地第230章 天机泄露第346章 继续背黑锅第223章 芋泥丸子和王冼的锻炼机会第339章 湛卢诞生之地第539章 孔明灯第493章 啮铁兽第407章 故物第369章 二见李世民第166章 当局者迷第473章 还是要橡胶第303章 疯狂的石头第673章 臭老酸到访第474章 三白回家第513章 巨头再会第210章 婚礼第263章 圣旨又来第267章 一将镇两州第337章 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