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一九八帝后大薨

两名侍卫离开之后,侯府的女眷们日夜赶做厚软的冬衣和棉靴棉袜。肖文卿坐在书房中努力绘画。因为侍卫们的妻子逐渐知道侯夫人会画肖像,纷纷求侯夫人帮忙给她的孩子画一份,好送去西北给夫婿看。肖文卿不会不答应这样的要求,便在处理完府中事务后画肖像。

目前府中连着她的三个孩子一共有二十个,侯府营养好,孩童基本都是白白胖胖的,五官相貌全是脸庞圆圆眼睛大大双颊肥肥,肖文卿认为自己就算画出来,那些侍卫也很难在一堆两岁以下的幼童肖像画里找出自己的孩子,便索性画母子图,不遗漏那些出征前刚刚怀孕,现在挺着大肚子的侍卫妻子。

连续赶工十几天,肖文卿为潇潇朗朗康康三兄弟和侍卫的妻儿们全部画了肖像画,将这些画像用防水油布反复包好,连着三车冬衣冬鞋和三车驱寒药草各种伤药一并往西北那边送。

秦放老当益壮,说要再次去看看西北,毛遂自荐做马车领队,带着十几名年轻的护院家丁出发了。当然,他回来时带了满满两大车礼物,全是男人们送给妻儿的。

初冬十月(阴历),肖文卿坐在屋里检查潇潇的功课,潇潇立在她面前聆听教导,朗朗和康康坐在厚厚地毯上开心地和自己的小狗玩耍。

陡然间,他们听到了外面传来嘹亮宏远的钟声。

肖文卿抬起头朝外面望望,面露惊讶。京城大范围响起钟声的话,要不是宫里的巨钟被敲响了,就是京城几处大寺院在敲钟。皇宫和大寺院的钟声都是按时敲的,只有宫里发生大事或者寺庙做大型佛会才会在其他时间响起。

肖文卿起身走出屋子,侧耳倾听钟声,觉得很像是从皇宫方向传过来的,顿时心中隐隐升起了不安。“来人,出去问问,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她迅速吩咐身边一名丫鬟道。皇上今年七十好几了,三月初的殿试还是太子主持的……

那丫鬟躬身离开,一路小跑着去前院找周总管。后宅仆妇是不能随便出侯府的,有事只能找前院的仆人帮忙。

“潇潇,你的功课娘差不多看完了,你带上将军跑步去,然后回来蹲马步。”肖文卿叮嘱跟着自己出来的潇潇道。

“是,娘。”潇潇立刻道,跑进自己的屋子,开始脱外面的衣裳,然后带上等待很久的将军往鸿云院外面跑。

伺候小侯爷的两名小厮已经准备好了,跟在潇潇身后跑。他们两个有时候哀叹自己运气不好,被调来伺候小侯爷,不仅要陪小侯爷玩还要跟着小侯爷跑步。小侯爷还年纪小,等再过个三五年,他的活动量会更大,没有习武的他们肯定也练出了很不错跑步功夫。

肖文卿回屋里陪两个小儿子。良久,她派出去的丫鬟急匆匆地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夫人,皇后娘娘薨了。宫里已经派人过来,命你明日清晨素服进宫行大礼。”

肖文卿顿时一惊,“皇后娘娘薨了?”随即,她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肖文卿和宫里的人接触不多,只知道皇后娘娘从去年十月份皇上立太子的时候便在昭阳宫养病,后宫一切内务由崔贵妃代为管理。皇后娘娘真病还是假病,肖文卿不在意,因为那是皇族之事,外人关注太多会惹祸上身。皇后娘娘养病一年现在薨了,这对期望落空,亲儿子被勒令去封地的她来说也许是个解脱。

皇后是一国之母,按照大庆祖制,在京的一至三品文武官员的诰命夫人皆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入宫,穿丧服哭丧三日,以天代月,素服守孝二十七日。皇后出殡,所有诰命夫人们要以序沿途设祭,恭送皇后娘娘最后一程。

皇后娘娘大薨翌日,肖文卿早早起床,让丫鬟给自己梳洗。皇族对丧礼有严格规定,哭灵和守孝期间,妇人不得涂脂抹粉,不得使用金、珠、银、翠首饰。肖文卿今日便用白色发绳和三根浅棕色木簪,然后里外都穿白色,草草用过早膳后披上一件白绸斗篷,坐上特殊时期才会派上用场的青白双色二品女官轿往京城西华门去。

她来得不算早,西华门外已经停了十几乘青色白色或者青白双色的女官轿,十几名身穿白色衣袍的三品以上贵夫人各个素着脸,神态肃穆地站着。有新到的,她们也是按照品阶彼此欠身施礼,然后走到自己相熟的夫人圈子里。肖文卿自动走到兵部尚书夫人那边,站在她的身边。

穿着素服的诰命夫人陆续往西华门这边来,在西华门开之前基本到齐。西华门开了,诰命夫人们按照品阶排队往里走,在太监司仪的引导下去皇后娘娘梓宫停放的万安殿,站在万安典之外等待安排。

大殿里外白花处处白幡垂挂,所有的人都面露哀伤。一排排宫女或空手或捧着麻制丧服从别处走来,一一站到诰命夫人们面前,替诰命夫人们戴麻布盖头,穿麻布衣麻布裙麻布鞋。

披麻戴孝的诰命夫人们听从司仪指挥,走进万安大殿,跪拜起身跪拜,俯首哀哭。这个仪式一品至三品的外命妇上午下午都要做,连续做三天,然后除去丧服,再按照吩咐在宫中举行小详大祥等各种仪式时过来素服哭丧。

外命妇和内命妇以及皇族男子祭奠皇后娘娘的时间是不同的,肖文卿并没有看到皇上太子等皇族男子,她听说皇上要亲自祭奠皇后娘娘,不过因为他身子也不太好,太子和众大臣担心他触景伤情,阻拦他过来,只在别处忧思哀伤。其他皇子皇孙,在皇上立太子之后都被皇上命令去封地了,他们得到通知到京城奔丧的话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皇上命令他们在封地为皇后娘娘祭奠,不用长途奔波到京城了。

皇后娘娘隆重的国丧之后,京城人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今年的冬季很寒冷,朝廷还要关心在西北的将士,因为西北那边比京城还要冷。西北边关经常快马飞报战情,肖文卿极为关心,只是她还在为婆婆守孝,不能出门,只好央求出身高贵的展大夫人,自己大弟妹的母亲展大夫人帮忙她打探消息。

兵部尚书嫡长媳展大夫人对战况的关心不比肖文卿少,因为她的儿子(亲生)展飞扬,京城四俊之一,也被皇上调到军队里了。她通过婆婆,在兵部尚书夫人了解的情况很多,只是有些都不敢外传。知道肖文卿嘴巴紧,而且现在也不能出门应酬,她便悄悄告诉了肖文卿。

西北战情有胜有输,整体上大庆这边的局势还是很好的,就是西北那边现在滴水成冰,大庆士兵都不习惯,不少人都冻伤了。镇国大将军命令全军防御等待开春。习惯西北寒冷气候的北川国因为今年无法越境掠夺,更知道大庆将士在等待春暖花开的时候发送大攻,调集大军主动攻击西北多座边镇,希望利用气候大伤西北将士元气,也好掠夺资源补充自己。

大庆西北军民万众一心,不仅打退来犯的北川军,还两次攻入北川国境,追杀溃逃的北川士兵。西北战神墨大将军孙子墨宇轩因为作战勇猛,屡屡身先士卒,威名开始传开。

肖文卿听着展大夫人派亲信传过来的去前方消息,心中稍稍有些安慰,期盼墨宇轩和他们侍卫们都能全身回朝。那些侍卫的亲事都是她做主操持的,她害怕自己让原本无辜的女人当寡妇。

今年的春节年味很淡,因为皇后娘娘才大薨不久,虽然京城已经解除了禁令,但大臣和诰命夫人们也不敢四处访亲问友大拜年。听说皇上身子越来越差了,最近连上朝都很勉强,很多政事都直接发到太子那边处理,朝廷很是担忧。

大庆正对北川动兵,一国之君如果驾崩,这会大大影响前方将士的士气。谁都知道一朝君主一朝臣的道理,皇上驾崩太子继位,他是否会调整对外的国策,让两国谈和歇兵?还是加大对战争的投入,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川这个时刻威胁大庆边疆安稳的国家?他会如何嘉奖作战有功的将士?是歇兵之后收回全部军权,对高级将领明升暗降吗?

为了国家和边关将士的军心,皇上最好能撑到大军还朝。

可是正所谓大家越担心什么那事情就越是发生。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傍晚,京城重要大臣全都被紧急宣进宫。翰林院之首刘翰林便是其中之一。

皇上寝宫内灯火通明,一群太医全都跪在一边束手低头,太子跪在龙床前面双目流泪面露哀伤。被紧急宣召入宫的大臣们在路上的时候已经猜到一些了,见状纷纷跪下拜见皇上和太子,然后低头聆听皇上最后口谕。

皇上虽然此刻已经无法动弹了,但神智还算清楚,他断断续续地一一交代身后事:传位太子,叮嘱太子和诸位大臣,大军在西北作战,绝不可松懈,如有必要立刻增兵,举全国之力支持西北,永除大庆边患。

当政事交代完,皇上命令大臣太医太监宫女全部出去,单独留下太子和跟了他六十多年的贴身大太监尚明。别人知道皇上有话要和太子说,纷纷躬身退出,站在寝宫外。宫妃们此刻也不遵守男女之防了,纷纷站在寝宫外焦急等候。

大约一炷香时间,满脸泪水的太子走出来。尚明大太监一甩手中拂尘,沉痛地宣布道:“皇上……驾崩。”说着,他抽噎起来,脸上老泪横流。

皇上……

大臣们立刻脱下头上乌纱帽跪地叩头,崔贵妃带领宫妃跪地嚎哭,皇宫上空再一次响起丧钟。在位四十年的嘉庆皇帝龙御宾天,全国举哀。

诰命夫人们按制进宫祭奠皇上,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娘娘专门召见肖文卿,道:“太子有口谕,父皇在世时十分喜爱小侯爷墨云麟,亲口允许小侯爷称呼他皇爷爷,所以,太子宣小侯爷进宫,对皇上执孙之礼祭拜,之后为皇上守丧一年。”

皇上在世时对墨宇轩的恩宠别人是看得见的,让小侯爷对皇上行皇孙之礼也许是皇上交代给继任皇帝的口谕,也许是继任皇帝想继续重用老皇旧臣墨宇轩,所以对墨宇轩留在京城的嫡长子特别些。总之,不管怎么说,这是皇家对墨侯爷父子的恩宠,并代表这个恩宠不会随着老皇故去而消失。

心中明白真相的肖文卿福身领命,让人去侯府把潇潇接过来。在替他穿上只有皇孙们才穿的孝服,她严肃地叮嘱他要听太子妃娘娘和太子的吩咐做事。

潇潇很聪明,虽然不知道国丧这种复杂繁琐的礼仪,也不明白才三岁的他为什么要被带到宫里来祭拜,但被太子妃派人送到皇族男子那边后,认真跟随身边的众皇孙们一起行礼,一步也不没有出差错。

百日之后,先皇梓宫移入帝陵,帝陵永久封土。百官异服,新皇登基,等待明年改换年号。新皇登基即立嫡长子云勤为皇太子,其他皇子等举行过成年礼之后封王。

新皇追封先皇后为德安皇太后,追封生母为德顺皇太后。先皇宫妃:崔贵妃晋封贵太妃,因为后宫没有皇太后,她得以进慈宁宫安居;有儿子的嫔妃送去儿子那边养老;没有孩子或者只有公主的,分居在几个较为偏僻的宫苑里。太子妃封皇后,崔侧妃封淑妃、东宫旧人一一晋为嫔或者昭仪。

新皇新气象,众人期盼大庆越来越繁盛。

第44章 四十七贵女圈子第164章 一六七墨府新年第112章 一一五可能有孕第181章 一八四崔氏后妃第91章 九十四血崩之险第114章 一一七山盟海誓第36章 三十九宇轩安排第41章 四十四京城四俊第143章 一四六四房嫡子第133章 一三六及时雨到第89章 九十二身子不适第106章 一零九相府宅斗第80章 八十三如此美意第50章 五十三街头游玩第171章 一七四筹备满月第47章 五十美好未来第18章 十八峰回路转第35章 三十八文卿读书第2章 二一场噩梦第104章 一零七水晶之恋第2章 二一场噩梦第162章 一六五宇轩离家第12章 十二破相之后第17章 十七发卖春喜第59章 六十二三书六礼第38章 四十一刘家后宅第56章 五十九爱姐之心第85章 八十八探望月子第54章 五十七返乡寻亲第131章 一三四坚定拒绝第91章 九十四血崩之险第5章 五孤注一掷第129章 一三二打发绿萼(下)第143章 一四六四房嫡子第53章 五十六出发返乡第172章 一七五喜宴毒案第78章 八十一贵人熏香第91章 九十四血崩之险第174章 一七七父子情深第137章 一四零御赐府邸第75章 七十八探望干娘第178章 一八一凌府现状第80章 八十三如此美意第182章 一八五包子聚会第172章 一七五喜宴毒案第44章 四十七贵女圈子第109章 一一二求子心切第49章 五十二大年初一第186章 一□□亲人进京第139章 一四二何家倒霉第33章 三十六离开赵家第142章 一四五文卿生产第125章 一二八文桦中榜第41章 四十四京城四俊第119章 一二二文卿有孕第178章 一八一凌府现状第45章 四十八丞相一家第37章 四十花园相会第89章 九十二身子不适第54章 五十七返乡寻亲第149章 一五二分家搬迁第170章 一七三长子烦恼第185章 一八八来如此第169章 一七二母子均安第184章 一八八皇恩浩荡第52章 五十五易容拜年第132章 一三五忤逆之罪第3章 三噩梦为真第65章 六十八大庆皇帝第33章 三十六离开赵家第89章 九十二身子不适第78章 八十一贵人熏香第2章 二一场噩梦第133章 一三六及时雨到第94章 九十七丞相考量第180章 一八三皇上之意第193章 一九六遥远父爱第18章 十八峰回路转第32章 三十五忽成弃妇第24章 二十四娘的红包第130章 一三三闹心婆婆第200章 番外:少国公追妻(一)第17章 十七发卖春喜第179章 一八二宇轩悬赏第141章 一四四画像择婚第109章 一一二求子心切第115章 一一八皇宫赴宴第12章 十二破相之后第180章 一八三皇上之意第120章 一二三有喜之后第103章 一零六身世谜团第185章 一八八来如此第145章 一四八丞相猝死第52章 五十五易容拜年第109章 一一二求子心切第138章 一四一将军后人第6章 六春喜忧愁第128章 一三一打发绿萼(上)第48章 五十一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