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西湖一半诗

徐杰往楼梯而去,小厮连忙迎了过来,满脸是笑:“公子可是要回?”

徐杰点点头:“嗯,酒菜不错,明日再来游湖,当到此再吃一顿,随我去把这酒菜钱付了。”

小厮听得徐杰明日还要来,更是热情,便是又问道:“公子缘何不与他们一样留首诗词在墙上?今日吴夫子在场,可错过不得这般好机会。”

徐杰闻言浅笑:“今日留了,明日你给刷白了,岂不是徒劳?罢了罢了。。。”

小厮面色微窘,随后又是笑意不止:“不会不会,公子必然文采不凡,公子明日来就是,诗词一定留在墙上供人瞻仰。”

这小厮倒是机灵,且不论徐杰的诗词到底会不会被刷白,只要徐杰明日还来,多留一天倒是无所谓的,揽客之法,这小厮当真熟门熟路。想来揽到订座之客,这小厮也当有点好处。今日生意好是因为吴伯言到此,并不代表明日生意也能这么好,经商总要这些手段。

小厮已然递上了笔,一脸盼望看着徐杰。

徐杰也喝了不少酒,兴致不错,看得小厮模样,浅浅一笑,接过毛笔,口中说道:“那便留一首在此!”

小厮闻言又道:“公子是外地人,难得到杭州来一趟,终归要留点笔墨纪念一下,公子请。”

这小厮倒是有点情商,徐杰已然拿笔往墙壁走去,后面几人便等在这楼梯之处。

只见徐杰走到墙壁,中间区域已然都写满了,边角还有空地,想得片刻,提笔十个大字:春湖一绿柳垂波映晚云。

写完十个大字,之下落了小款“大江徐文远”,徐杰把笔往小厮递去,随后直往楼梯之处行去,这十个字,徐杰片刻就创作了出来,自己回头再看一眼,极为满意,当真心情更好,走起路来也轻快不少。

却是身后的小厮接过笔,看得墙上的十个字,急忙追上徐杰,口中急道:“公子,您的诗没写完呢?”

徐杰闻言调笑道:“我的诗,就写得出这十个字。”

小厮闻言面色大窘,跟着徐杰下到一楼,到得柜台之边,口中又问道:“公子明天可是一定再来?”

徐杰似也知道这小厮的意思,点头答道:“明日一定来游湖。”

掌柜的在算账,小厮话语又道:“那小的给公子在二楼留个座吧?明日里价格就便宜了,二两银子酒菜足够了。”

小厮终究还是为了生意之事,徐杰倒是无所谓,一边等着柜台里的掌柜算账,一边说道:“明天游完湖,傍晚就来,你且留着座便是。”

小厮此时方才又笑了出来,那掌柜的当面,便也把订金一并算了进去,徐杰看得一眼,也不当回事,云书桓已然上前来付钱。

此时楼上却传来笑声,听得一人笑道:“这外地人附庸风雅不成,倒是也未丢脸,反正也没人认识他。”

也有另外之人笑道:“哈哈。。。那不是留了名吗?”

一个正在墙边写诗之人,倒是更有几分敏捷的才思,看了一眼那落款,随口笑道:“大江徐文远,西湖一半诗。风雅附不成,满场无人知!”

随口的打油诗,调笑这那刚刚下楼只写出半首诗的外地之人。众人听得这打油诗,便是大笑不止,这大笑之声便也传到了楼下,徐杰闻之,大概也知道是有人在笑自己留在墙上的诗,却也不在意,转身往门外而出。

却是这大江徐文远的名字传到吴伯言耳中,倒是让吴伯言似想起了什么,转头去看那墙边角落的十个大字,随后似乎确定了什么,点头大笑出言:“大江徐文远,好诗好诗!正是应了今日之景!”

众人听得吴伯言忽然开口说话,皆是一惊,听得吴伯言出言在夸那半首诗,不禁更是惊讶之间,又是不明所以。再看满场众人,皆又转头往墙边角落那十个字去看。

吴伯言却依然转头看向窗外,正看得徐杰一行人走出大门,开口便是大喊:“大江徐文远,可否留步与老夫对饮几杯?”

徐杰刚刚走出门去,听得有人喊自己,转身回头往上看得一眼,便也看到窗边的吴伯言正看向自己,满脸的笑意。

徐杰疑问一句:“吴夫子可是喊在下?”

吴伯言点头说道:“大江徐文远可不正是你吗?上来再饮如何?”

徐杰看了看胖瘦二人,见得二人无所谓的神态,抬头笑道:“吴夫子可带够了钱?这望湖楼今日太贵,我等又太能喝,怕吴夫子酒钱不够啊。”

吴伯言闻言大笑:“你自管上来饮,老夫在这里喝酒,从来不付酒钱。”

徐杰闻言也笑,说来也是,吴伯言到这里来,这望湖楼今日不知要赚上几百上千两,哪里还会去收吴伯言的酒钱?便是只怕招待不周,怕这吴伯言下次不来了。

徐杰已然转身又往望湖楼里进去。

徐杰再上二楼,楼上已然议论纷纷。

十个大字:春湖一绿柳垂波映晚云。

已然有人看出了其中机巧,口中读道:“春湖一绿柳,垂波映晚云。云晚映波垂,柳绿一湖春。好诗好诗,大江徐文远,此回文诗极佳,今夜当居首也!”

再看左右之人,刚才出言调笑之辈,皆是一脸羞愧低头不语。十个字,正反组合回文,便成了诗。

春天西湖边的一颗绿柳,垂柳的枝条荡起了湖面的水波,水波倒映着傍晚的夕阳云彩。那倒映在水里的云彩就似绿柳的枝条一般,云彩映垂下来似乎也让水面起了涟漪荡漾,柳绿时节,一湖好春色。绿也可理解为动词,是这垂柳绿了一湖春色。

徐杰此时正走了上来,听得话语,笑而不语,直奔那独坐的吴伯言而去,徐杰先拱手见礼,吴伯言也站了起来,抬手作请,口中还道:“能遇你徐文远,今日不虚此行,陆子游还与老夫说过你,缘分如此,当浮一大白。”

徐杰陆路到杭州,吴伯言水道到杭州,两人的速度差了好几天,吴伯言说此语,显然就是徐杰从那桃花林离开之后,吴伯言还去见过陆子游。

徐杰闻言也笑,只道:“在下自小就读吴夫子的诗,开合之下,当真有睥睨天下之畅快,夫子请!”

众人落座,吴伯言再也不觉得无趣了,提杯不止,口中也夸:“这首应景回文诗可有个名字?”

徐杰临场而作,自然是没有诗名的,便笑道:“吴夫子不若给个诗名如何?”

(ps:每次老祝写些什么,不论是原创还是改编,或者引用,都会有书友批评诟病,所以老祝今日出个大招,来一首原创回文诗,也是不想再被一些书友说了。小说本是娱乐,不必太过认真,人人皆读书,文人本相轻,老祝从来也不认为自己有多高明,一切都是围绕着剧情需要而来,不到之处还请大家谅解。写诗与刀,只希望故事能搏得书友一乐,乐完还请大家不必与老祝太过较真。谢谢大家的谅解!

大招未完,这十个字,还有一解!下一章就出,更佳。)

第七十一章 阎王好会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遗孀仇余苦(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当年鏖战急第十一章此番真是认栽了(感谢搬砖大咖万赏)第三百六十八章 北边,河畔,六十里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死他第四百二十一章 亲王楚地之诰命(第八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砍他的手!(六更)第八十五章 《水镜》第三百一十九章 刀不要了第三百九十章 好听!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师,你莫要自寻死路第二百零四章 无忧、江湖、剑痴、剑冢(4000)推几本新书,都相当不错,可往品鉴,必有合口味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陛下万岁,谢主隆恩第二百二十三章 缉事厂之威(6000+感谢十八岁的皮卡丘万赏)第二百六十七章这是为何?(感谢鬼狐毒士万赏)第三百九十六章 胖爷息怒第三百零三章 徐杰的望湖楼第三百七十一章 蒙德可汗,见过!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得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高任鸟飞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帖诗(五更,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安!第三百一十五章 拓跋王耍赖(感谢墙头上的黑猫万赏)第一百五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十一章你在怕什么?第五十四章谁的五花马与千金裘第八十六章 高处不胜寒第三百九十章 中书左侍郎(感谢蒋大少丶万赏)第八十二章 西湖天下绝一些关于室韦与拓跋的说明。第四十七章秀才要比武第四百二十八章岳父大人,你好狠!(感谢蒋大少丶万赏)第七十七章 读书的胡精忠第三百二十七章 落寞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当真是条汉子第二十三章端是个好秀才(多谢搬砖大咖五万大赏)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请点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英雄迟暮,将军白头第三百八十六章 英雄迟暮,将军白头第一百三十七章 绝佳的马屁与风险(感谢作者暗形盟主大赏)第四十六章凤池山上的大侠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衣冠南渡(多谢公子门下走狗万赏)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师道(五千字,感谢一顿大餐万赏)第三百二十一章 蠢人愚官第四百零四章 何必如此?第一百八十七章 涨价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拦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遗孀仇余苦(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好秀才!第三十四章不是杀人就是放火第四百零七章 无趣,造化,冬第四百章可敬可叹(感谢ziwen&luluLv万赏)第三百七十章 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剑夺命钟大侠第二百章 大牌坊与卖儿卖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堂,瓜州第四百章可敬可叹(感谢ziwen&luluLv万赏)第一百七十三章 游击将军李延第九十四章 江湖豪侠客,徐小刀第二百二十章 惨烈,状元(6000)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要见你(三合一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 哗变,沽名钓誉(四千字,今晚还有)第四百一十一章 分而食之,归兮第二百一十章 夜夜笙歌第九十三章 提刀乱砍也是极好第四十三章惟楚有才第四百二十一章 亲王楚地之诰命(第八更)第九十六章 蓄势第二百四十八章 油腔滑调不学好(4500)第四百零六章 进去了结他吧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我打赢了吗?第一百九十三章 把盘子拿过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而为人,何以为人?(二)第四百零三章子不语(感谢书友160813233858691万赏)第九章顶天立地男儿汉落幕(二)今日,我要杀他!第二百一十章 夜夜笙歌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可能第七章年纪大了都喜欢谈古(感谢搬砖大咖万赏)第四百一十四章 梦醒时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比那徐文远,差得远了(4200)第二百七十一章 胜负!(4600)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师道(五千字,感谢一顿大餐万赏)第二百五十二章 乱(4200)第七十八章 《三字经》的缺陷第二百七十四章 何人可为新君?(4400)推几本新书,都相当不错,可往品鉴,必有合口味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英雄迟暮,将军白头第六十七章没有了与太监第四百一十章 徐太师此意已决?落幕(三)金瓯何曾有过缺?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而为人,何以为人第三百零七章 秀才要挨打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而为人,何以为人第二百零六章 案首解元,上达天听,王爷勿惊(5000+)第三十章恩客的《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