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言

心儿望着他的眼睛, 缓缓点了点头。

杨墨忽觉得心中隐隐似有把火烧了起来一般, 他强压住了心中的火气,轻声说:“这么说来, 二奶奶竟是不情不愿嫁给我杨墨了?”

心儿不妨他这么问,垂了头, 轻声说:“儿女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想二爷同我一样, 都是身不由已。”

杨墨闻言, 不由得倒吸了口气, 她竟是真的不情不愿地嫁与自己!他不由得觉得有些讽刺, 从前他只担心过日后的妻子会不遂自己的心意,却从未料到过她竟会不愿嫁给自己。那日他掀起她头上的大红盖头,心中略松了口气,她虽算不得明艳,却秀丽沉静, 颇合自己的心意。可不想却是她没瞧得上自己!

他不由得有些气了起来,眯起桃花眼望着她, 冷笑了两声,说:“二奶奶说的没错, 你我都是身不由已!”

心儿听到他这么说, 终松了口气,说:“既然如此, 那我方才求二爷之事,还望二爷能应允。”

杨墨有些烦躁了起来,他转过身去, 不再望着她。半晌才缓缓点了点头,说:“既然二奶奶只想在杨府苟且偷生,我又何必为难你?”

心儿闻言,忙问道:“二爷这么说,便是应了?”

杨墨转身望着她,她眼中竟露出一丝欢喜的光彩来,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心儿瞧到他微微皱了眉头,生恐他食言,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杨墨瞧到她脸上的神情,心中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是,二奶奶方才说的,我都记在心中了。”

心儿长吁了口气,轻轻福了个身,说:“那先谢过二爷了。”略顿了顿,她又接着说道:“那我便不打扰二爷了。”说罢,便转身朝外走去。

杨墨望着她那素色的身影越来越远,心中忽涌上一丝失落,她果真是不愿嫁给自己的,她甚至都不愿与自己多说几句话。她难道真想这么在杨家度过一生?他忽想到了什么,对着她的背影说道:“二奶奶请留步。”

心儿闻言,忙停了脚,转身望着他,生恐他又变了卦,不由得有些忐忑起来。

杨墨走到她面前,缓缓说:“穆大人明日会来给母亲诊脉。”

心儿不妨他竟告诉自己此事,顿了顿,半晌才轻声说:“谢过二爷,我明日便在母亲的富安堂等着伯父。”

杨墨微微点了点头,心儿瞧他不再言语,便缓缓离了清宁居。

到了傍晚,心儿正在房内绣着一个绛紫的抹额,木棉捧着厨房送来的晚饭走了进来。她还未开口说话,心儿便说道:“你也不要日日都来问我了,还是按照先前,拣几样二爷爱吃的,送到书房去吧。”

“不用送了。”木棉正要答应下来,却不妨听到杨墨的声音。

众人闻言,都忙站起身来。绿果与木棉二人喜不自禁,忙连声应了下来,将那饭菜小心摆在八仙桌上。

心儿不料他竟今日便回来用晚饭,倒是守信之人,她也忙将手中的针线搁下,展了笑脸迎了他去,口中说道:“二爷回来了。”

杨墨望着她的笑靥,一时有些恍惚,忽想到她不过是在众人面前佯装如此,便又有些失落了起来,只垂下眼不再望着她。

绿果与木棉瞧到二人今日不同于往日,似乎更亲近了些,心中都替二人欢喜。唯有跟在杨墨身后的杜若面上有些讪讪的,只垂着眼站着。

用过晚饭后,杨墨便歇在了海棠苑,二人一宿无语。

此后一连半月,他虽日日去书房温书,却没有流露出要在书房歇着的意思。心儿也不便问他,只日日小心伺候着他,二人面上虽是相安无事,可私底下却都默默相对,日子久了,似乎倒成了二人间的一种默契来。

杨老夫人瞧到二人相敬如宾的样子,虽不说什么,却也无法以此为由苛责于心儿,心儿的日子倒是松快了不少。

夫人王氏自从给穆齐诊过脉之后,睡不安生的病症轻了不少,偶尔也能睡至天亮,脸上的气色倒一日日红润起来。大奶奶严氏日日忙着操持府内事务,对心儿仍是不冷不热,偶尔明里暗里讥讽心儿穿戴简朴、不是都城如今时兴的样式,而心儿仍是一贯的云淡风清,她只觉无趣,也不愿多同她费口舌。

倒是大小姐杨熙似乎有心亲近心儿,常拿了针线去海棠苑同心儿说话。心儿知她虽是姨娘所出,性子怯弱,可心里却明白的很,便也多了几分好感,倒也盼着她能常来,姑嫂二人说着话,也觉得这日子过得快些。

转眼进了五月,园内花团锦簇、莺啼鸟啭,一片初夏的景致。一日,心儿同杨熙二人从夫人王氏房中出来,缓缓沿着湖边的小路走着。湖中虽荷花朵朵,可却一片纷杂似乎并未有人打理。

心儿不由得问道:“这湖怎么瞧着像不曾有人打理的样子”

杨熙瞧了一眼那湖面,说道:“不止这湖,府中很多景致如今都荒芜了。”

心儿也想到这杨府似乎很多院子都无人看管,便问道:“那为何不遣了人去打理出来,也好多几个去处。”

杨熙瞧到并无什么旁人,便轻声说道:“二嫂嫂有所不知,我们杨家几世前倒也是显赫之家,还出过一位淑妃娘娘,听闻这湖便是那时为了娘娘省亲特意引来的水,可后来便衰败了下来,加之大嫂嫂管着家,她又处处讲排场,这些年下来,咱们府上的光景倒远不如从前了,这园子也没人顾得上来管了。”

心儿不由得有些惋惜,说道;“倒是白白荒废了这好时节,否则,在湖中泛舟采藕倒是有趣的很。”

杨熙也笑笑,说:“只瞧到二嫂嫂整日不是看书便是做针线,还不知嫂嫂有这样的兴致?”

心儿笑笑,说:“日子本就一成不变,若不自己找些有趣的事来,倒也闷得很。”

杨熙也笑笑,二人说笑着便回到海棠苑来。

二人仍在屋内说着话,便瞧到杨老夫人身边的丫鬟香兰走了进来。心儿瞧到她,便问道:“可是祖母有什么吩咐?”

香兰忙福了身,说道:“老夫人正歇着,并没有什么吩咐,是奴婢得空来瞧瞧妹妹杜若。”

心儿这才想到二人确实有几分相像,便笑笑,说道:“原来杜若正是你的妹妹,难怪我瞧着你二人有些像呢。”

香兰微微一笑,说道:“杜若正是奴婢的亲妹妹,杜若年纪浅、有时行事不知轻重,还望二奶奶多加管教。”

心儿闻言,不由得多瞧了她几眼,即便是这么近端详着她,也丝毫挑不出一丝瑕疵来,真是倾国倾城之姿,心儿不由得叹道。抬眼瞧到她一双凤眼直直望着自己,便轻轻笑笑,说:“香兰姐姐尽管放心,杜若对二爷尽心尽力,二爷很是喜欢。”

香兰不妨她这么说,微微一怔,忙说道:“二爷待下人一向宽柔,想来待杜若也同木棉她们一样。”

心儿听出她话中的意思,不由得笑了笑,说:“香兰姐姐多心了,不仅二爷喜欢杜若,我也很是喜欢她。”

香兰略松了口气,说:“常听杜若说二奶奶温柔可亲,今日瞧到了,果真是如此。”

心儿笑笑,说:“杜若常在二爷的书房伺候,你去清宁居瞧瞧吧。”

香兰闻言,便辞了她与杨熙走了出去。

她走到院中,正巧遇到了杨墨从外面回来,她款款上前请了安。杨墨冲她点了点头,也未多瞧她一眼,便径直往屋内走去,走到门口时,忽听到里面传来心儿说话的声音,他不由得停了脚,心中纳闷,她一向少言寡语,不知她正在和谁在说话。

只听屋内传来杨熙的声音:“祖母最是喜欢香兰,果真是千娇百媚、惹人怜爱。”

接着便听到心儿说道:“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老夫人定是很喜欢二人,才给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杨熙也笑了笑,缓缓说:“她姐妹二人自小便被卖入杨府来。祖母喜欢她二人的模样性子,便一直留在身边。后来二哥房内少了人,祖母便才将她姐妹二人分开。”

“这香兰最是疼爱小她两岁的妹妹,凡事都以杜若为重,她心中虽不愿意二人分开,却也没办法,只是得空了便来瞧她妹妹。而祖母对香兰也是万分宠爱,旁人都说,祖母待她比待我这个孙女还要好上几分。”说到这里,杨熙垂下眼去。

心儿瞧到了,便握了她的手,说:“熙儿,你虽不是母亲嫡出,可杨家却只你这么一个小姐,你万万不可妄自菲薄。”

杨熙望着她的眼睛,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本来祖母打算将香兰送到大哥的院子里,可大嫂嫂不肯松口,还和大哥吵闹过几次,祖母才作罢了。”

心儿笑笑没有开口,杨熙瞧了她一眼,便说道:“熙儿觉得二嫂嫂和大嫂嫂很不一样,二嫂嫂似乎从不拈酸吃醋、对二哥疼爱的杜若也是爱护有加。”

心儿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团扇,轻声说道:“我既是二爷的妻子,便只尽到妻子的本分便好了,旁的事,不去管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