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听雨楼

几天后,大雪停了。年关将近,隐隐的平静背后一切都热闹起来,街道上嬉闹的孩子,靠着门交谈的大婶,不知哪来的鸡鸣狗吠,院落深处不知源头的叫骂声,点点滴滴、零零散散,合在一处听起来格外亲切热闹。

李业带着秋儿月儿,还有两个护院,也是之前帮他作奸犯科的狗腿子,一个叫严申,一个叫季春生,都是以前潇王军中好手,普通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李星洲名声太坏,独自出门还是不放心。

景朝如宋朝,除了繁荣最大的特点就是匪盗横行,绿林人势大,要是哪个侠义之士实在对李星洲恶行看不下去,要舍生取义为民除害也不是没可能的,所以外出也要小心翼翼。

一开始他不懂这“李星洲”三个字意味着什么。王府四周都是高宅大院,人烟稀少,下人很少出府,其他人出府都对他退避三舍。

直到他跟着秋儿一路进入京都繁华地段,隐约听着远处有人喊了一声“李星洲来了!”

然后河边街道,行人匆匆,踩着大雪咯吱咯吱一会儿就没了人影。几个没反应过来依旧玩闹的孩子也在哭闹中被大人拖走,不一会街道干干净净,还落下一些箩箩筐筐。

李业愣了好久,月儿才低着脑袋拉拉他的衣袖,似乎是怕他生气:“世子别理他们.......”

李业倒是不在意,只是他没想到李星洲恶劣到这种地步。见微知著,如果普通人都怕到这种程度,如洪水猛兽,那么他手上十有八九至少是闹出过人命。

罪孽深重啊,李业忍不住这么想到,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不然两个小丫头估计会担心死,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没事,我倒不大在意。”

他今天只是想去看看王府的酒楼,这也是王府除去皇家供奉唯一的经济来源,要想让王府日子好一些,这是唯一出路。

严毢虽然口头应了,但看得出他并不相信李业能赚钱,随口一说谁都不会信,其实李业心里也没有着落,只是想王府一百多人冷一个冬天,那要冷出毛病的。

至于之后如何弥补,只能说尽力而为,李业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不然就是空谈。今天他就要去看看王府的酒楼。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他们终于到了城中酒楼,不得不说风景不错,河堤暗柳,绿树成荫,从这里有还隐隐可以看到河对岸的王府。

李业并没有进去,先是绕着外边转了一圈,酒楼前就是河岸,有一排高大的垂柳,老枝盘结,历经沧桑,年岁不小。侧面是凉棚,平日应该有人在那卖东西,只是现在下雪,估计没人来了,旁边是一片被清理过的空地。

酒楼一共三层,二楼三楼都有外露的阳台类建筑,能看到河面,后方绿树成荫,是因为没有人打理的缘故,看起来有些杂乱。

这里地段偏僻,很安静,几乎看不到人,所有客人自然稀稀落落,没有多少人来此处。

秋儿蕙质兰心,大概明白李业想在酒楼上做些手脚,可越看越皱起眉头,一张小脸都快成了抹布。

李业笑起来问道:“秋儿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秋儿摇摇头:“位置和城中偏远,附近都没有能常来酒楼的富贵人家,王爷在世时时常会来此处,也只是当做......当做消遣,除此之外也再无人来了,只怕.......”

李业点点头,夸奖到:“不错,很聪明呀丫头。”闹得秋儿一阵脸红。

秋儿很实际,很聪明,一下就看出这地方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没客源。环境不好可以慢慢规划,管理散漫可以慢慢改,但没有客源却是个大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古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缘决定一切,这是有道理的。在这个年代这样的问题几乎无解。

但李业却不是这个年代的人,他有更多的经验,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一开始他还心怀余虑,那么真正考察这地方之后他半点都不担心了。他信心让这酒楼变得红火起来,财源广进。

相对论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优势和劣势是可以转变的,只要有对应的条件,李业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规划。

没有多说,李业道:“我们进去吧。”说着带着众人进入酒楼宽大的正门,上放有着古朴的牌匾,写着“听雨楼”三个大字,曾经潇王亲笔写下。

“听雨楼......听雨楼,好名字啊。”李业在心里默念着。

.......

在大厅中等了一会,让季春生去找掌柜,李业观察四周。一楼大厅都是柜台和桌椅,擦得很干净,但布满已经开始斑驳脱落的木屑的凹槽,侧面是上楼的楼梯和后方的厨房,没有一个客人。

李业接着上楼,二楼小一些,有栏杆回廊,回廊上可以看到外面的河流,河面,对岸隐约的高宅大院,不过依旧空无一人。

最高的就是三楼,带着秋儿、月儿、严申上三楼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三楼有人,不过也是寥寥两人,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最靠近回廊的位置。

桌上温着酒,花生米,小菜,羊肉片,一张小桌,女孩似乎在轻声唱词,老人在独酌。

景朝杀耕牛是犯法的,因为耕牛稀少,又是农业国家,而猪肉被认为下等肉,上层人都喜欢羊肉。

李业没想到在这遇到人,对方也发现他,李业远远作揖,对方老小都愣了一下,然后回礼,不过那女孩也不唱词了,坐在老者身边,挡住李业视线。

李业没太在意,大概这老人是个高门大户的人家,那女孩是他婢女或者小妾之类的,虽然两人看起来至少差个四五十岁,但这种事在这个年代并不少见。

不一会季春生带着掌柜来了,掌柜是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留着八字胡,叫严昆,王府下人大多都是萧王赐姓“严”。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没名没姓,随便取个小名这么一辈子,而留在王府内外,没有姓的人都被赐姓严。

如果姓严就说明是潇王旧部,多少可以信任。

李业问了他很多,少量关于酒楼,但大多随便插入一些题外话,比如生活状况,附近的地缘,甚至京中趣事。

把三成想要获得的情报和七成无关紧要的东西混合,这是侦查和反侦察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实用,这样能让人放松下来,在不知不觉间获得你想要的,而且提高情报的准确度,因为在无防备的状况下人们更愿意说真话。

但这种谈话要求李业必须有清晰的逻辑和中心,不能在迷惑人的时候把自己也迷惑了,这是新手最习惯犯的错。

大概半个时辰非常轻松又不着痕迹的谈话,李业基本知道所有他想知道的,也感受出这严昆和严毢同是潇王旧部,却比严毢圆滑太多。

细细在脑海中回顾获得的情报,一回头才发现老人和女孩依旧还在,菜已经凉了,酒却还温着,冒着热气。李业抬手道歉:“抱歉,方才没注意打搅两位了,严掌柜给他们换一桌新的,我请了。”

老人显然很诧异,但还没来及说话,李业已经带着人下楼了。

五百五十一、初交锋+夏国小事两百四十九、阴兵借道+术烈可汗的计划三百八十四、京城的背后动作两百一十一、面圣准备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三百九十五、疑点累积(下)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议第二十一章、开端两百八十八、潜藏的祸根两百九十八、皇帝的野心七百一十七、不懂的伟大情怀五百八十八、老无所依(上)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两百四十八、同天及天生大耶律术烈可汗+行军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九十九、中书舍人两百六十一、民心两百五十五、打炮两百九十四、论功行赏三百九十八、反击之始三百七十二、反算计六百二十三、善后五百七十一、神速进军四百三十八、想想天下事五百八十、好消息两百二十七、毛鸾的性命危机+果然出事了五百八十六、白刃战两百一时三、爆炸+锚点两百九十五,商人看世界五百九十九、技术革新+新炮三百四十二、孟知叶的理学五百六十二、王府书院(有科普)五十八、故事引发的误会一百一十一、自由落体远动三百七十九、太原杨家五百五十九、挖苦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两百七十二、崇拜危机七十八、陈珏的帮助五百九十五、凯旋仪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两百六十九、四月风起五百八十一、确实捉住了一百六十一、纷乱局势六十、猪羊之争五百二十六、惊喜天的好消息六百、一鼻子灰三百七十九、后手安排两百五十一、汪伦的情报+普世大仙九十二、第二步一百一十、元门渡七百零七、德公的觉悟五百四十二、天塌了三百七十八、景国外贸两百一十九、鞍峡口之战(终)+落幕五百八十二、怎么回事七百零七、德公的觉悟一百零九、六百八十、人多的好处七百零六、红日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四十三、太子东宫七百一十六、现实与梦想三百八十六、整肃江州两百一时三、爆炸+锚点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国两百、宝船六百五十、南方之论六百四十、铁木真的战略四百一十七、王府的研究经费 +双方的准备一百六十六、验证推测六百零八、事态失控两百五十九、兵临城下四百一十、聚人心五百七十八、谈判+北方的好消息三百七十四、帝王心思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对策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八十九、武德司-季春生九十、街头乱事五百三十、血战+大好消息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四百零五、棉花第二十四章、潇王之殇两百六十九、一将功成万骨枯两百七十四,是他!九十七、数学问题六百六十四、新枪与新战术两百六十三、虎狼大军六百六十二、夏国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三百七十五、黑山匪源(上)六百一十三、晋王会仙术两百七十七、叛军双袭(下)九十、街头乱事五百九十四、海军(下)五百四十六、第二代两百五十、没什么本事的平南王+老夫不是叛军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