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谦冷冷一笑,旋即道:“学生常常听人说,商贾之害猛于虎,可是纵然恶如猛虎,尚可以劝导他们行善,引导他们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可是学生看来,残暴官吏之害并不下于商贾,何以朝廷不闻不问?就如这汪峰,官任顺天府尹,他的这些钱财,哪一个不是盘剥小民而来,数万家产不知要破了多少家门,让多少人含冤待雪。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吏部,吏部若是上梁不正就难免下梁歪了。朱大人,今日会审既然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也找出了问题的关键……”
徐谦死缠烂打的功夫实在惊人,就在所有人还没有回过味来的时候,又是一番长篇大论,朱琦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就差三魂出窍,其实他倒不是气,只是怕而已,这姓徐的真他娘的不是东西,顶着自己去和大明首辅对着干,若是不按着他的话去做,就好像自己有失公允,没有节操一样,可要是受了这孙子的挑唆,朱琦几乎可以想象到自己的结局了,多半余生都在南京养些花草度日。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这件事必须适可而止,必须让这姓徐的住口,再说下去,说不定这家伙就要鼓动自己操家伙造反谋逆了,他混迹官场这么多年,什么人都见过,偏偏这种出口完全没有章法,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做得出的,朱琦是前所未见的。
朱琦绝对是个聪明人,混迹官场这么多年,若是不足够聪明,岂能官拜三品高位?只是他习惯了官场这个圈子,这个圈子固然有无数的暗箭伤人,有许多的阴谋诡计,可是终究大家还是脱离官场斗争的范畴,至少晓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是眼前这个徐谦却是指东打西,让人防不胜防。
心里打定主意,朱琦已经害怕徐谦再说下去了,他连忙道:“今日本官要审的是汪峰,与吏部何干?你这个读书人好不晓事!唔,方才你和汪峰各执一词,不过经过御审。真相已经水落石出,汪峰胆大妄为,贪墨钱财,尸位素餐,德行败坏,此后又指鹿为马。冤枉忠良志士,数罪并罚,断不能轻饶。”
他草草的下了结论,这意思就是,徐谦打人的事,他已经不决定追究了,越是追究下去就越棘手。可能还会把许多人牵涉进来,到了那时,朱琦就是罪人。
因此,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结案,对徐谦这个家伙也只能用无视的态度对付,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任你如何条理清晰,首要的就是让姓徐的住嘴。
其实这等于和徐谦做了个交换。朱琦不追究徐谦殴打朝廷命官,换来徐谦的安分守己。
徐谦似乎说到兴头,现在却被朱琦打断,心里不由好笑,忍不住想,我还当你想要继续纠缠殴打朝廷命官的事,你若是继续纠缠。徐某人少不得也要追究下这朝中的诸多大人。
只是朱琦既然选择了避其锋芒,徐谦沉吟片刻,也没有继续死缠烂打下去,现在的结果令他很满意。问题不在于汪峰罪有应得,而是通过了这次御审,彻底的给予了如意坊合理合法的地位,换个角度来看,堂堂顺天府尹就因为弹劾如意坊,从此万劫不复,从此以后,谁还敢说如意坊的举措有违国体,又有谁还敢在鸡蛋里挑骨头?
至此之后,如意坊算是正式有了合理合法的身份,成了利国利民的买卖,而商贾们也再没有后顾之忧,使那些暂处观望之人更加热切的投身其中。
单单这一个东西,徐谦就赚大了,赚钱的同时还披着为国为民和为君分忧的金字招牌,做了婊子还能立起牌坊,这才叫痛快!
只是虽然朱琦想要仓促收尾,徐谦却不能让他立即如愿,他朝朱琦作揖行了个礼,问道:“大人,既然是数罪并罚,不知这汪峰,按律当如何处置?”
这又是一个难题。
朱琦原本是希望先拖着,反正罪状是出来了,可是如何处置却还要看看别人的意思,毕竟这庙堂之上,虽然没有人肯为汪峰说一句话,可是毕竟还是有人暗中偏向汪峰,朱琦得先望望风,再做决定。
结果徐谦直截了当的问出来,一副不肯罢休的样子,这就令朱大人为难了,朱琦已经见识到了这厮死缠烂打的手段,现在生怕这徐谦再说什么追究吏部的话,因此也不敢断然拒绝他,朱琦咬咬牙,道:“此事,本官还要与其他二位大人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徐谦却是笑了,道:“定罪自然要和两位大人商量,可是量刑与两位大人何干?”
朱琦搪塞,很是为难的样子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非刑官,并不晓得里头的关系,这个案子很是复杂,此前并没有太多的先例,因此要量刑,非要斟酌商量才是,如此才能做到公允。”
这本来就是欺负徐谦是外行人,反正徐谦只是一介书生,随便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
至少朱琦是这样想的,谁知道他又一次算盘落空。却听徐谦自信满满地道:“这有何难?你们没有先例,学生这儿却有,不知大人可否听徐生举证吗?”
朱琦已经接近崩溃,论罪的时候被这厮牵着牛鼻子走,朱琦要说东,他偏要说西,结果屡屡被这厮强词夺理,顺着你就顺着你吧,你这厮居然还当堂打人,打了人不追究你,你居然连量刑都要插一脚,这还有王法,还有天理吗?
他心里冷笑,心里想,老夫就不信了,你一介书生还能连刑名都懂,且看你怎么说。
朱琦勉强点头,道:“本官不妨听你一言,但是你却要谨记,不可造次,更不可将刑名当作儿戏。”
徐谦满心欢喜地道:“这是自然。”
其实事情到这个地步,许多人对汪峰已经不抱希望,大家都知道,汪峰完了,而这徐谦却趁着这次机会大放异彩,让许多人想着都有点难受。现在徐谦一专多能,居然说自己刑名都懂,便有人忍不住冷笑,尤其是那些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更是嗤之以鼻,刑名二字说来容易,可要精通却是很难。若是寻常的小案子,倒是无所谓,外行人照本宣科也还勉强能应付,可是一旦涉及到了复杂的大案子,却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的,这徐谦不过是一介书生,非要把这东西揽在自己身上,便有人忍不住想看徐谦的笑话。
便是嘉靖皇帝,此刻也不由愕然,徐谦是什么人,他当然清楚,你要说徐谦嘴皮子厉害,嘉靖是认的,可要说徐谦懂刑名,那才见鬼了,这厮文章说得倒是花团锦簇,刑名嘛……嘉靖暗暗摇头,连他都不太肯信。
所有的眼睛都看向徐谦,徐谦也不客气,他的袖子仿佛是百宝袋,这一次他又掏出一本簿子,只不过这簿子和方才的不同,让人在第一眼就觉得有点儿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接下来,有人忍不住颤声道:“是……大诰……”
一下子,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本大诰,原来就是这徐谦所谓的‘刑名’。许多人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真恨不得跳出来骂一句坑爹。
这时却见徐谦一本正经地道:“这是太祖皇帝颁发的大诰,里头有的是量刑的证据,比如这一条,凡有残暴官吏滋扰百姓,贪墨钱财者,超过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还有这儿,若有官员不谋其政者,剁足!是了,这里还有,私德有亏者,抽筋!大人,里头还有许多量刑的例证,大人不妨依据大诰,立即量刑,以明正典刑,安抚人心。”
朱琦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这就好像东汉末年,有人拿出大汉的律法来行使权利一样。虽然大明朝依然在延续,可是这种延续只是皇朝血统的延续而已,治国的理念,治国的方针其实早就面目全非。
徐谦见朱琦一副不肯的样子,忍不住皱眉,道:“大人为何不发一言?怎么,大人难道认为太祖皇帝的大诰不能拿来量刑?若是如此,这倒是奇了,莫非学生见的不是大明朝的官,站着的,不是大明的朝堂?我常常看到邸报之中庙堂上诸公的高论都是说祖制不可违,这大诰想必也是祖制,既是如此,何以大人对此不屑于顾,莫非大人……”
说到这里,朱琦已经感觉自己要疯了,到了这个份上,朱琦想哭的心都有了。
朱琦几乎能想象得出,这莫非后头肯定又是大逆不道的话,徐谦有什么说什么,反正习惯了胡说八道。可是他不一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若是被这徐谦堂而皇之的泼脏水,这脸往哪里搁?他左右四顾一眼,见所有的大臣都没有吭声,心里已经明白,这时候是没有人肯为自己出头了,沉吟了片刻,朱琦果断地道:“你拿大诰上前,本官就以这大诰量刑吧。”
…………
趁着现在是情节高潮部分,还是为徐谦求求月票吧,同学们,不支持徐谦,也得支持老虎啊!屌丝力争上游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