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捅的就是马蜂窝

在以理学为正宗的大明朝,翰林院居然要编王学总纲。

此时的王学,在大明朝影响并不深,虽然许多官员已经开始接触,甚至朝中的衮衮诸公之中,已有不少人就是王学门徒,比如徐阶,比如聂豹,甚至于一些尚书级别的人物,亦和王学有很深的瓜葛。

可是在台面上,许多人都没有表露出自己的身份。这些人更像是一群教徒,采取暗中的手段相互联络,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他们早已不满理学,对理学的因循守旧带着深深的芥蒂。

也正因为如此,自王学出来之后,立即开始蔓延,上到朝中诸公,下到各书院,某种意义来说,现在的王学,已经有了和理学分庭抗礼的实力。

只是……这所谓的实力也只是人头而已,王学门徒开枝散叶,各大学派广纳门徒,可是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权利的中枢。

唯一让王学门徒们拿的出手的是,近来明报的出现,再加上一部分王学门人开始借助报纸开始造势,至少在江南地区,王学深入人心,至少近半的秀才生员们偏向于王学,江南许多官员也颇受其影响,尤其是南京的赋闲官员,这些人官场失意,于是心灰意冷,或是流连于花丛,或是钻心写书,这种官场愤青写书自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黑人,比如各种体裁的故事,故事背景可能是宋朝亦或者是唐朝,只是里头对应的人物却往往都是朝廷中的某些大人物,这叫隔空泼污水,最是流行,其中成大成者便是金瓶梅,表面上写的是情色小说。各种荤段子层出不穷,故事背景也在宋朝,只是里头的许多人物却都可以对号入座,由此可见,这些官场失意的家伙们战斗力还是惊人的,今天你让我完蛋,我就让你遗臭万万年,专注黑你五百年,绝对没得商量。

自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静下心来揣摩学问,理学已经摸透了,反而最近时新的心学却是风头正劲,许多观点宛如一阵春风,荡漾这些腐朽的心田。有人顿悟,有人茅塞顿开,有人似有所觉,王学自此流行。

王学流行,并不代表它有了正式的身份,这个身份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到手的,就算是在后来。徐阶入阁,也未能得到当时的认同,更不敢编什么王学总纲。

可是眼前这位徐谦徐学士,这才刚刚上任。竟是提出了编王学总纲,这家伙不是疯了就是疯了,这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不闹出点事来。你是不是骨头痒痒?

可是徐谦很认真,道:“王学总纲的大纲本官已经有了谋划。如今王学分为左派王学、江右王学之类,其文章书籍,要尽量的搜集,可命人前去江左、江右、岭南、江西等地搜集文侧,这纲目嘛,就由本官亲自代劳,具体的述言,怕是要请王检讨负责了,再就是审核之事,怕是要劳烦谢侍读,赵检讨若是无事,大可以参与进来,此书的编制,是宫里准允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

众人深深吸一口气,王检讨忙道:“大人,不可哪,翰林是什么地方,岂可为伪学张目,这要传出去,怕是要惊天动地了。”

徐谦眼睛一眯:“何谓伪学,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学莫非尊的不是孔圣人,莫非不是立圣人言,怎么到了王检讨口里,就成了伪学了?”

这东西就是如此,不认可的人就认为这是伪学,认可的人将其奉为至宝,徐谦一番义正言辞,倒是驳斥的王检讨哑口无言。其实他倒不是完全没有说辞,只是徐谦是他上官,眼看上官发怒,自然不敢继续争辩下去。

谢正觉得这事儿滋事体大,也忍不住劝道:“大人可想过此事的影响吗?一旦传出去,势必会引起动荡,此事很不好办,王学毕竟非官学,翰林院何必要编什么王学总纲,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徐谦却是微笑,道:“从长计议归从长计议,可是现在陛下那边已经首肯,让咱们编书,银子也已经有了,总不能光拿银子不办事吧?”

众人又是一惊,陛下准允,连银子都有了,这莫非是说,圣意偏向的乃是王学?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让人震惊,假若只是徐谦一个人的主意,他们倒不觉得什么,徐谦是向来唯恐天下不乱的,他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不奇怪,反正现在也没有人招惹他,如今在官场,他是人见人怕的人物,连内阁现在都对他敬而远之了,他想怎么胡闹不就怎么胡闹。可现在的问题可能就是,圣上对王学来了兴趣,徐谦要编王学总纲,根本不是他的心血来潮,很有可能是圣上的意思。

如此一想,道理就通顺了,可是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如果圣意偏向王学,那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学又当怎么办?现在是编王学总纲,那么往后,岂不是还要将王学列为官学?这……

徐谦自然禁不住他们的浮想联翩,甚至于,他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徐谦此时一副笃定之态,慢悠悠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银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划拨过来,你们先做个准备,王检讨,你先列个章程来,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大家肯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诸位各自去办公吧,嗯,本官先打个盹……不,本官先日理万机,精通一下业务。”

在座的诸人,已经没有心情去反对了,他们现在考虑的显然是如何去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

消息不胫而走,立时炸开了锅,徐谦胡闹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徐谦背后,一定有人授意,徐谦背后的人是谁,可能牵涉到了宫里,此外,谁能保证这背后没有王学的人挑唆?

如此一来,许多人义愤了。

在理学们的眼里,王学就是异端,编王学总纲,比之大礼议更加严重,一个是皇帝老子的身份问题,一个是涉及到千秋万代的纲领问题,这是万万不能妥协,也绝不能有丝毫回旋余地的。

杨廷和这边已经被人踏破了门槛,在内阁拟票回来,所面临的便是排山倒海一般的人浪。

这些人中有尚书,有侍郎,有给事中,有主事,有郎中,有言官,甚至山东、山西、河南巡抚那边收到了消息,也已经来了书信过问此事,这是士林的大事,许多人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也绝不容忍这部书自翰林院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清楚,这是宫里的主意,还是那徐谦擅自做主,到底是谁迷了天子的心窍,今日他们要翰林院编书,明日是不是要将王学立为官学,是不是将来后进们读书,不去学程朱,反而去学他王学,怎么,难道还想变天不成?大人,这事儿若是不立即遏制下去,这是要贻害万年的。”

“不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绝不能让他们胡作非为,大明朝一向都是程朱之术,为何还要弄出个王学出来?王学……哼,王学是什么东西,不登大雅之堂,奇谈怪论,打着圣人名目,却是诋毁圣人学说,可笑可叹。”

众人七嘴八舌,杨廷和则是坐在椅上,阖目不动。

“山东巡抚那边,已经有书信过来,同来的还有一份奏书,汪大人的意思是,此事关系重大,朝中一定是出了小人妖言惑众,若是不及时制止,恐有社稷倾覆之危,太祖以理学为纲常,这不是没有道理,何以有人要反祖制,必定是有人居心不轨,诸公不可小视。”

“衍圣公那边也从山东发来了奏书,说只知程朱而不识王,对王学也多有抨击之词,衍圣公的意思是,有人借孔学滋事,宣传伪学,山东那边,不会坐视不理。”

“文靖公谢太师嫡子亦已上书,斥王学误人子弟,不知好歹。”

“大人,事到如今,是不能坐视不理了,若是再不说两句话,一旦让王学成事,则祖宗社稷俱都要万劫不复了。”

杨廷和只是眯着眼,这才张口:“事情不好办,这其中最难的,并非是敕王学为官学,他们是要徐徐渐进,只是编王学总纲而已。”

“哼,伪学就是伪学,翰林编了书,岂不是说朝廷认可了他们的身份,许多读书人不明就里,不识伪学之害,一旦编了书,就怕有人习读,误人子弟!”

杨廷和不由苦笑:“这才是难办的地方,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非要闹,那就各自上书,俱言王学危害,这些话未必是要说给陛下听,也未必是说给王学听,而是要说给读书人们听,让他们晓得王学的害处,以后敬而远之,大家不必到老夫府上来说话,各抒己见吧,不必有什么顾虑。”

……………………

第281章 悍妇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749章 对决第405章 帝心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418章 动摇国本第262章 恩科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598章 祭孔第152章 龙颜大悦第409章 世事难料第296章 天子出击第409章 世事难料第414章 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第366章 天官来了第762章 内阁首辅大学士第286章 给点甜头第743章 再说一遍第274章 好气魄第210章 共享富贵第71章 听徐生员讲道理第141章 圣旨下第512章 良知爆发第753章 劝进第202章 简单粗暴第540章 论战第95章 不要脸就不给你脸第150章 陛下昏聩第609章 大礼议第432章 惊天捷报第424章 兵变第368章 圣驾飘忽第744章 讲道理嘛第548章 官人 我X第461章 轩然大波第131章 就是来闹事的第99章 天子第525章 豪族第740章 拼出一条血路第234章 爱卿所言甚是第52章 不畏强暴徐生员第478章 徐学士成香饽饽第551章 强买强卖第202章 简单粗暴第723章 意气之争第24章 大人英明第316章 平倭第639章 抗税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63章 居心第77章 师者如父第297章 天子出题第725章 重赏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118章 公心还是私心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278章 善战者死于兵 善泳者溺于水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639章 抗税第192章 帝心难测第605章 至德至贤第647章 杀鸡才能吓猴第152章 龙颜大悦第520章 恩赏第212章 皇亲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327章 恩旨第706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264章 会试第203章 内阁待诏第24章 大人英明第633章 这是挑衅第359章 动手第400章 庆生第46章 年少轻狂第203章 内阁待诏第429章 陛下那啥第521章 臣谨遵圣旨第341章 惊天动地第133章 人证物证第753章 劝进第337章 皆大欢喜第255章 栽培第183章 势不两立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29章 良心很值钱第698章 封王第568章 天子之赐第717章 嚣张部 堂第287章 严师出高徒第365章 够狠第535章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第617章 生与死第170章 圣人第38章 应考第254章 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