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我即是圣

徐阶愕然了一下,一时不知徐谦到底什么意思。

徐谦吁了口气,又问道:“请问,大禹、神农是清流亦或者是浊流,还是下九流呢?”

徐阶忍不住道:“这是圣贤。”

徐谦微微一笑道:“是吗?大禹可读过孔孟之道吗?神农治的又是什么经典?”

徐阶道:“这是先古圣贤,自然不曾读过孔孟,更别提是治经典了。”

徐谦不由好奇的样子,眼睛直勾勾地打量着徐阶,道:“既然如此,他们为何是圣贤?大禹治水,神农尝的是百草,又何德何能堪为圣贤?他们并未读什么书,更别提是治什么经典了,这样的人能成圣贤,岂不是怪哉?”

徐阶道:“古之圣贤悬壶济世,拯救苍生于水火,便是不治经典不去读书,亦可成圣。”

徐谦笑了,直勾勾地看着他,道:“这便是了,这就是我给你的回答,你有你的圣,可是我有我的圣,我不想去理解的道,可是我也有自己的道,你的道在于心,而我的道却不在于心,而在于物,你是唯心,我是唯物,古代的圣贤是我的榜样,我要做的,你理解不了,那么索性就不必理解,至于什么清流、浊流、下九流,本官无所谓,也不在乎你怎么看,因为我要做的事,你们永远不会理解,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徐阶不由苦笑,这个家伙居然还真有点认真劲儿,竟是有几分孩子气,似乎也有那种坚持己见的大儒们应有的固执,可是再联想这厮平时的作为,怎么瞧都不觉得此人是个顽固的人。他只得道:“罢罢罢。此次下官前来并非是与大人讨教王学、杂学的优劣,下官来此是受人所托,请大人不吝笔墨写一封文章。”

徐谦不由讶异地道:“文章?什么文章?”

徐阶道:“随便什么文章,自然是刊载于明报。”

话说到这份上,徐谦算是明白了,王学现在不得不捂盖子,让自己写文章无非是遮羞罢了,其实此事,他也理解。相对于理学,徐谦对王学还是抱有一丝好感的,毕竟明报的昌盛,其实也离不开王学的发展,天下的事浩浩荡荡。你既然阻止不了这种潮流,随波逐流一下又如何?

江南的舆论,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如今人家求上了门,自然不能拒绝,徐谦点点头道:“这个好说,你明日来。我将文章给你。”

二人约定之后,徐谦倒也信守承诺,手书了一篇文章,虽然未提及王学。却大大肯定了王学门徒,又说天下学说顺运而生,诸君今日创举,必定万世流芳。

这种口号性的言辞显然是江南王学门徒最需要的。至于旧学这边,徐谦倒也不怕。这些人只求自己不编王学就已阿弥陀佛了,难道自己发表一下也不成?自己毕竟只是给人抬轿的,旧学的大敌暂时不会是自己。

徐阶看过之后很是满意,忙道:“有大人这篇文章就足够了,大人,年关将至,天津卫那边还有许多事要处置,告辞。”

徐谦却是拉住他,道:“天津卫制造局如何了?本官近来被翰林的琐事烦恼,因此倒是忽视了那儿,天津卫还好吧?”

徐阶此时也不急着走了,道:“天津卫制造局那边倒是还好,近来已经开始生产了,眼下主要生产农具,附近的几个铁窑也已经开工,因而北塘那地方真正热闹起来,如今北塘一地已是聚众十七八万人,人头攒动,实在让人咋舌,现在天津卫的许多人都往那边去,据说山西、山东等地,亦有大量流民涌入,连带着天津卫也是热闹了不少。”

徐阶说到这里,对这制造局倒是显得有几分兴趣和好感,毕竟自从有了制造局,治下的流民确实绝迹了,虽然那边的工坊未必肯来这里招募工匠和学徒,可是由于大量人力去了北塘,使得附近的士绅人力开始吃紧,固然士绅拥有土地,可是一旦人力资源紧俏,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再可能像从前那般,对佃户挑三拣四,也不可能让下头的佃农三餐不继,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天津卫本来是个卫城,虽然因为是漕船的中转站,可毕竟军事意义更多一些,可是现如今不同了,他预计今年的钱粮由于制造局的出现可以足足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今年天津卫境内不会有任何流民,粮赋亦可暴增,这是实打实的政绩,实打实的功劳。官府有了银子之后,还可以修一修学堂,再修葺一下年久失修的河堤和道路,又是大功一件。

要知道寻常的地方官府,无论是良赋、学堂、河堤、流民里的任何一件,只要能做好,都算是政绩优异了,毕竟大明朝是小政府,朝廷除了给几个官员发工资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拨款,差役都属于临时工兴致,所谓修学靠求,修河堤也是靠求,至于征税之类,更是得看人眼色。因为无论是任何政务,都和士绅们息息相关,士绅们愿意捐纳,又或者肯为你出力,倒还能有些政绩,可要是不小心士绅们看你不顺眼,那么你就惨了,县里的任何事几乎都做不了,不但如此,便是底下的差役,往往都和本地的士绅一伙,说白了,只要人家愿意,让你变成泥菩萨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导致地方上的官员上任之后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和本地的士绅打成一片,在乡间,士绅随便打死几个佃户,一般都不算什么大事,往往都是亦民不举官不究的方式遮掩过去,朱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绝不是玩笑。

而现在的天津卫模式却是完全不同了,天津卫本就不是士绅遍地的地方,这里的农业并不发达,而由于制造局的出现使得官府突然发觉其实要做事未必就非得依靠士绅,想要政绩,显然也不必看人脸色,因为在这里,一个新兴的阶层正在取代以往的士绅阶级,这个阶级似乎能量更大,能给本地解决很多问题。

徐阶还是很庆幸的,他绝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每个人都有理想,现在,似乎这个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虽然在这理想的背后散发着股铜臭,可是一旦各种政绩大白天下的时候,想来他这种新的模式,或许会成为天下人的焦点。

不管怎么说,身为地方官,他并没有什么担心,和徐谦讲述了一些天津卫的变化之后,徐阶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

而徐谦似乎也从中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政绩。

如果推广某种模式能够让官员的政绩得来轻而易举,又会有多少人抗拒呢?

这是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正如商贾们挡不住金钱诱惑一样,同样道理,官吏也挡不住政绩的诱惑。

只是这些事,暂时多想也是无益,眼下又是一年年关将到,再过几日,各衙门也都要消停下来,成功进入空转的状态,这即是所谓政府关门,若是遇有诉讼、拨款、捕盗之类的事,爱谁管谁去管去,虽说太祖皇帝这大包工头亦一副万恶资本家的面目制定了官员最严苛的休假时间,便是过年,也休息不了几天,可毕竟现在不是太祖皇帝的时候,后世的皇帝往往会体恤大臣,接近年关的时候就会放出恩旨,让官员好好休息半个月。

虽然官吏们都放假了,不过皇家学堂却没有放假,这是徐谦的规矩,进了我的门,生是我的人,死了还是我的人,想走?这却是难了。虽然允许告假一天时间回家团聚,可是过年期间依旧操练。

所以现在徐谦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皇家学堂的上头,反正翰林院都要关门了,徐谦打算大年三十的时候也去皇家学堂,和皇家校尉们一起吃顿年夜饭,这事儿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依旧坐在右玉堂里发愣,这时有差役道:“大人,宫里有旨意,陛下召大人入宫觐见。”

徐谦倒是不觉得意外,快过年了嘛,皇上肯定要召唤一次,这已经成了嘉靖和徐谦之间的约定,他立即站起来道:“传旨的公公是怎么说的?”

差役道:“公公似乎有些着急,在外头急得团团转,说是要尽快成行。”

徐谦一下子皱眉,没道理,假若只是寻常的觐见,哪里需要这般心急火燎?莫非陛下那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想到这里,徐谦倒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地随着传旨的公公到了午门,下了轿来,迎面恰好几个官员出来,众人见了他,干笑着打了个招呼,却摆出了十足的敬而远之的态度,徐谦也懒得理会,对这几个官员,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吏部还是礼部的官员,不晓得这时候他们入宫做什么。

…………………………

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167章 天子很随和第61章 不死不休第134章 墙倒众人推第103章 冲击官府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74章 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第137章 龙颜震怒第414章 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第61章 不死不休第477章 徐某人闪亮登场第637章 光荣的作死第479章 千秋伟业第331章 风暴第357章 坑师卖队友第81章 考得有点过火了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454章 封赏第669章 入宫第728章 鱼死网破第430章 闭嘴第663章 居心第141章 圣旨下第174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487章 又疯了第502章 京师震动第276章 有美玉于斯第603章 拼了第626章 胜之彰武第229章 什么叫做背景深厚第71章 听徐生员讲道理第45章 嚣张到极点第249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431章 杀鸡儆猴第713章 嘉靖的杀机第518章 成亲第701章 雌威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581章 粮食就是根本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700章 美人心计第652章 项庄舞剑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295章 过关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184章 阴刀子,下绊子第599章 王守仁第693章 万马奔腾第246章 你知罪吗第738章 使朕无憾第525章 豪族第738章 使朕无憾第645章 平反第96章 诛心第349章 疯了,疯了第749章 对决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573章 升官发财要看自己第359章 得理不饶人第431章 杀鸡儆猴老虎求安慰第530章 杀鸡儆猴第359章 动手第649章 清算的时候到了第206章 你以为你是御使?第602章 杀气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497章 厚道人第150章 陛下昏聩第646章 我们做朋友吧第664章 弃子第200章 猫吃老鼠,老鼠吃象第189章 斗法(二)第598章 祭孔第186章 进宫第274章 好气魄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281章 悍妇第583章 人心第722章 不简单第226章 宫中过问第452章 圣明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155章 送你归西第458章 忠厚老实徐侍读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万人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4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84章 让你服气为止第425章 徐谦出品 整人专用第189章 斗法(二)第315章 豪门似贼窝第702章 权倾天下第66章 有点意思了第102章 赶鸭子上架第47章 名士第386章 你们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