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破天荒

转眼过了十天,得到了请柬的人已经纷纷聚集到了杭州。

时间仓促,有的人接到了请柬之后,连夜乘船而来,一丝一毫都不敢耽误。

好在浙江这里交通便利了不少,否则绝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时候集结一起。

而如意坊的东安厅,也开始修缮,王川虽然是杭州人,不过早在昨天夜里,就已经下榻在了如意坊附近的客栈,怕的就是耽误了时间,不能及时赶到。

一大清早,王川便到了如意坊,如意坊今日依旧是宾客如云,许多人都听说了政协的事,都是想要凑个趣,如意坊的买卖,比之从前又提高了不少。只是到了东安厅附近,这里开始出现了护卫,并且严禁人随意出入,王川拿了请柬出来,对方才放他入内。

这种感觉,让王川很是享受,自从得了请柬之后,王川顿时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起来,从前同样是做买卖,可是做买卖和做买卖是不同的,商贾议政,这也算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进来的人有不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谈。

也有相互认得的,彼此打着招呼。

前头的东安厅,占地极大,规模不小,不过如今重新修葺,上头已经换了匾额,叫政协听政。

听政四个字主要是为了不犯忌讳,若是说议政,难免让人有猜想,所以索性改为听政。

王川随着人流进入厅里,里头已经彻底的改换了原貌。

整个厅里全部进行了修葺,比如说门窗。能封死的都尽量封死,出了进去的正门。整个偌大的厅堂,简直就成了一个密封的火柴盒。

里头的桌椅设计的也很巧妙。设计而成的是一个回字形,以一个圆台为中心,而所有的桌椅,全部是一圈圈的围绕着圆台摆放。

正中的位置,显然就是讲台,而三百个座椅,则有五个圈,后排的位置越来越高,形成了类似于一个罗马斗兽场的格局。

当初设计的时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三百多个人参与会议,若是如上朝一般,皇帝坐在上头,而其他人左右分列,就算你嗓子再好,你的声音也未必能让所有人听见,这本就是议政,就是大家有空来说说话。这就必须保证每一个人的讲话,都能清晰入耳,这种封闭的设计,还有回形的桌椅排放。能尽量做到每一个人最大程度的听讲。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麦克风,所以只能尽量如此。

每个桌椅上,都有名字。大家必须找自己的名字落座,三百多个位置找起来。自然有些麻烦,不过。每一批桌椅,都会划定区域,比如商贾会在哪个区,读书人会在哪个区,在这个范围内,大家各自找自己的桌椅。

王川找到了桌椅,在东边的第三排位置,不好也不坏,他兴冲冲的坐上桌椅,这里的位置比较高,能够看到任何死角。

再加上封闭的屋子里,一盏盏的马灯悬在墙壁,使得里头格外的明亮。

各自的桌子上,都有一份册子,写着今日开会的内容,上午议的是商税,正午吃饭休息,下午议的还是商税相关。

上午议商税,主要是由主持会议的人来讲,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发言的机会,乖乖听着就是,可是下午虽然同样议的是商税,却可以让大家各抒己见,有意见的,但可以提出来,觉得哪一点不满,都可以畅所欲言。

大家纷纷坐好,小半时辰之后,所有的位置意见没有了虚席,连巡抚老爷带着一批官员进来的时候,在众人纷纷打招呼的情况下,也只是潮众人点点头,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种东西,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稀罕,因为是破天荒的事,大家都显得有些紧张,会场上鸦雀无声。

终于,徐谦的人影出现。

大家纷纷站起来,要向徐谦行礼。

徐谦含笑,压压手,道:“这里不是官府,不必多礼。”

旋即,他直接走上了正中的台子上,手里拿着一份文档,开始道:“时间有限,本官也就不说闲话了,今日议的是商税,何谓商税?自古以来,收税养国,国以养兵,养兵则是护民。本官遍览史册,未尝听说过不征税的朝廷,也没有听说过,不缴税的商贾。”

“只是到了大明朝,朝廷确实是不向商贾缴税了,可是诸位想来却是知道,虽然不缴,缴的其实更多,朝廷虽然不缴,可是各地官府,各个关卡的盘剥和各种名目的苛政杂税却是从没有少过,可是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益处?朝廷征不到钱粮,而诸位的银子,却全都肥了地方的官员,从中中饱私囊者,可谓是不计其数。”

“既然如此,与其如此,不如朝廷统一征取税赋,从而让朝廷的了钱粮,用来赈济、养兵之用,何苦要肥了别人?因此,本官以为,商税非征不可,也必须要征,只是如何个征法,本官就索性说一些浅见吧。”

“征税,并非是要逼迫大家破产,所以这税制,必须在所有人的接受范围之内,可是又不能太低,导致朝廷无钱可用,无粮可调。此外,要征取税负,只怕并不容易,若是向各工坊征税,就会有两个问题,其一,瞒报,想来诸位也不是省油的灯,那些兴办工坊的商贾若是让你们自己包每年的盈余,朝廷再在这上头征税,想来诸位,所报多有不实。”

说到这里,大家都不禁尴尬的笑起来,连王川也跟着笑,大家都是做买卖的人,谁也不是傻子,自己的作坊若是每年的利润有一万两银子,肯定是会报一千,这是他们的属性决定的,他们是商贾,商贾就是来赚钱的,生产是赚钱,瞒报税赋,自然也是赚钱。这个钱,为什么不赚。

谦继续道:“毕竟是难以统计嘛,瞒报的问题很严重,第二个问题也很严重,那就是利润很难估算,而官府假若好大喜功,你们利润一万,可是官府向朝廷报的却是十万,届时向诸位征取十万的税收,诸位只怕也难以维持了。”

这倒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而且,许多人担心的也就是这个,因为利润难以统计,自己瞒报倒是好说,可是官府非要说你的利润高呢,毕竟收税的权利在人家手里,倘若是人家非要报高,胳膊扭不过大腿,你能如何?

王川不由点头,觉得徐大人说的很有道理。

徐谦道:“所以,朝廷征税,不妨就用新政的钱粮局模式,收取棉桑,收取铁矿、煤矿,收取木料,还有收取路费的形式,比如时候棉桑,棉桑的税赋就很好统计,产出的相差也不会大,你有多少亩地种了棉桑,朝廷就征多少银子。矿产也是如此,铁矿、煤矿、木材、粘土、茶叶等原料若是想在市面上兜售,就必须获得许可,许可就要征税,如此一来,朝廷只要固定的监督少数的人,就可以收到税赋。而诸位的作坊,但凡是要生产,就少不了要购买原料,原料的税涨了,生产原料的士绅商贾就不免要提高价钱兜售,诸位以高价收购原料的形式将其投入生产,其实本意上,也是征取了一重税负,最后,这些税赋,还是由大家一起来承担。”

这种征税的模式,其实新政推行的时候就有,只是还不够规范和普遍,大家也能够接受。

比如说种棉的士绅,他们原本种棉一百斤,价格是一百两,而官府征收他们一百两银子的税赋,那么,收购棉花的商贾,肯定要提高价钱收购,卖棉花的是士绅,一百八十两卖给收棉的商户,商户一百八十两收到了棉花之后,就要进行加工,比如制作成棉布,原本他们若是一百两银的棉花制作棉布,可以卖出一百五十两银子,可是因为收购的价格高了,所以就不得不以两百一十两银子将棉布兜售出去,而收购棉布的成衣作坊,两百一十两银子收购之后,又必须承担收购棉布价格高涨之后的费用,至少又要少二三十两银子的利润,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将这个税赋的负担,转移到染坊,珠花工坊上头。

最后,这一百两银子最后是种棉的承担了二三十两,织布的承担二三十两,成衣和染坊以及珠花的商户又承担二三十两银子。

当然,实际上一百两银子的棉花不可能征取一百两的赋税,至多,也就是三四十两银子而已,一层层的分担了赋税之后,实际上一百两银子的产出,最后到了成衣的环节可能已经达到了三百两银子的最终价格,大家承担的赋税,也就是三四十两而已,这个税率,大家都能够接受,而且收起来也容易,童叟无欺,不必担心商贾们消化不了这笔税赋。

………………………………

第487章 又疯了第169章 御赐第50章 都付笑谈中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万人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229章 什么叫做背景深厚第237章 触怒宫中第634章 插朋友几刀第276章 有美玉于斯第9章 坑的是你第454章 封赏第411章 强龙过江第347章 动手第167章 天子很随和第35章 学海无涯苦作舟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155章 送你归西第116章 滚第710章 威慑第642章 开宗立派第352章 腾飞第67章 少年得志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530章 杀鸡儆猴第488章 宫变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510章 我说什么 就是什么第346章 青天第164章 你完了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419章 圣旨已下第432章 惊天捷报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欢破坏庄稼第339章 高升第413章 上头来人了第96章 诛心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第683章 十万火急第533章 拿下第191章 娘娘威武第464章 完蛋第44章 给你们开眼界第225章 趋利第452章 圣明第281章 悍妇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377章 你是哪根葱第422章 吃了东家吃西家第146章 你要造反吗第375章 拼命第740章 拼出一条血路第405章 帝心第454章 封赏第749章 对决第719章 不撞南墙不回头第635章 暗潮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717章 嚣张部 堂第36章 后娘养的第727章 人头作保第610章 老虎归山第641章 大事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81章 考得有点过火了第497章 厚道人第417章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第19章 坑的就是张家第47章 名士第127章 金钱都是浮云第466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402章 高下立判第746章 抄家第376章 毛纪是猪第44章 给你们开眼界第733章 两宫支持第571章 徐抚台的幸福生活第226章 宫中过问第544章 杀人父母不共戴天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538章 一封诏命第353章 国之利器第21章 公堂对质第8章 谁是贱役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06章 发达第155章 送你归西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533章 拿下第713章 嘉靖的杀机第42章 遇贵人第225章 君心难测乎第377章 你是哪根葱第639章 疯狂时代第472章 新官放火烧死你第208章 皆为利来 皆为利往第140章 帝心难测第131章 就是来闹事的第521章 臣谨遵圣旨第725章 重赏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