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

工坊的聚集,其实就是产业链,后世的产业链距离可达方圆千里,只是这个时代的局限,百里之内已是极限。

所以你要办工坊,选址是个很不好办的问题,假若是在一切老工坊的区域,那儿倒是工坊林立,可是价格不菲,一小块的工坊用地,投入实在太大,而要办工坊,肯定要考虑到扩产的因素,事实上,许多商贾宁愿去新的工坊区。

如意坊的土地转售,就给大家提供了便利,一方面许多商贾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如意坊能解决你的后顾之忧,你只要买了地,治安、配套、交通甚至于伙计的雇佣,都不必劳神,只要你把作坊建起来,把一些必须的生产工具采买好,就成。

土地的交易如今很是火爆,而徐谦升任郡王的消息传来,热情更是高涨,几个时辰之间,许多工坊的土地,就足足长了三成,商贸的繁荣与否,很多时候在于预期。

毕竟市场是浮动的,谁也不知道,明日之后,市场上的需求是大还是小,可能朝廷一项政令,又或者一个突发的事件,就足以影响到市场的动荡,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之下,商贾们未必有太多扩充生产的动力,换句话说,当大家有了忧患意识,就宁愿存下一笔银子,以备不时之需,或者说,防止意外发生,省的到时候出了事,倾家荡产。

可是一旦大家觉得未来的预期会越来越好,需求会越来越大,新政越来越普及。那么大家觉得有利可图,为了防止错失良机。就会纷纷拿出自己的本钱,把棺材本砸下去。

许多商贾。已经打算动用棺材本了,甚至一些人,看到了市场的火爆,直接拿自己的房产、地产抵押,在如意钱庄借贷,打算兴办工坊。

一切的经济行为,实质就是供需关系,当市场对作坊用地的需求大增,如意坊自然毫不客气。立即开始调整价格。

价格一涨,悲剧又出现了。

这个世上,永远都是买涨不买跌,也就是说,假若土地涨了,大家就会疯抢,涨的越快,大家抢的越厉害,最后价格节节升高。甚至一些压根就没打算办工坊的人,此时觉得有利可图,也都加入了抢购的行列,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先将土地盘下来,等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再高价兜售给那些需要的人。

若说原来。购地的需求只有一月数百,而一夜之间。需求就达到了数千上万,无数人眼睛都红了。尤其是看到昨天上午下手买地的人,眨眼之间,手里的地价就涨了数成,白白挣了上千两银子,更是眼红不已,恨不得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砸进去。

这种情况,未必是好事,使得生产的成本大大的增加,不过却也没有法子,如意坊反正只管卖地,也懒得理你用来做什么,因此,这几日土地的交易十分火爆。

大笔的银子收入徐谦的囊中,同时,又大量的流入了杭州。

徐彪住在杭州,专门负责的,就是王府的兴建。

他曾在如意坊里做过一点事,作为徐谦的远亲,倒是开阔了不少眼界,如今委以重任,他自己也深知,能不能在族中像徐福、徐勇这些人一样冒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眼下这件事办好。

这件事,关乎的是整个家族的利益,绝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王府规格的一些东西,徐彪都已经参详过,到了杭州之后,他立即拜会了许多的官员,这些官员素来和徐家关系良好,自然是极力支持,要建王府,其实并不容易,一方面是王府有王府的规矩,你能用什么,不能用什么,占地多大才合适,太小了,显不出徐家的威势,太大,又可能遭受御使弹劾。

徐彪已经召集了数百个江南的能工巧匠,其中还有几个西洋石匠,在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拿出了一个大致的草图,随即,就是砸银子了,徐家有的是银子,当然不吝啬于这点,占地有多大,围墙的规格有多大,左右还要有护卫营,以及一些必要的防卫措施,除此之外,还得有必要的一些屋舍,最好要有一些别致的设计,幸好随着大明富裕阶层的崛起,使得新兴阶层对于建筑的需求开始不断升高,各种建筑的方法,也就运营而生,王府的修建,自然一方面要考虑到规格的因素,另一方面,却免不了要运用一些新奇的建筑方法。

与此同时,周泰开始招募护卫,朝廷虽是许了三卫护卫,可是徐家那边,决定只设两卫,也就是一万五千人,这么做,自然也是防止让人诟病,周泰或许不是个骁将,却绝对是练兵的一把好手,再加上徐家对护卫的待遇不错,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应募,人多了,自然要挑选,少不得要对年纪、视力有所限定,可以说这一次招募护卫,是周泰最轻松的一次,操练皇家校尉的时候,皇家校尉的关系户较多,尤其是不少的王孙贵族子弟,说实在的,素质很是堪忧,到了后来操练新军,那就更不必说,虽然新军裁撤了不少老弱,可是留下的青壮素质也有限,严格操练之下,也算是有了模样,至于这次招募护卫,就完全是周泰自主,想招募什么人就招募什么人,严格要求之下,一万五的精卒,倒是很快就到位了,这些人大多是安徽和福建人,未必强壮,但是性子里都有一股子好勇斗狠的劲头,周泰在杭州附近暂设了一个营地,立即着手进行操练。

直浙这里,新政已经完全深入,商贾云集,城市人口连年暴增,如今单单一个杭州,人口居然超过了百万,百万的人口,这还是较为富裕的人群,若是其他从各地逃来找工作的流民,官府也统计不过来,大量的人口聚集,诞生了财富,也诞生了混乱,好在这些混乱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数千的巡捕,在城中几乎是分为三班巡逻,盗抢事件并不多。

而听闻王府设在城外,不少大户人家顿时便开始打起主意,许多人打起算盘,想在附近购地,也建几个宅子。

毕竟王府是风向标,人家王府设在那里,那儿将来,必定是首善之地,有两卫的护卫在,治安肯定没问题,而且出入的都是显贵,在那儿和这样的人为邻,这才是光鲜体面的事。

不过在直浙这边,明报却是突然刊文,发了一篇很古怪的文章,文章乃是王艮亲自撰写,讨论的竟是大明朝的继承制度。

这种文章,绝对是作死,竟然连太子的人选都敢拿出来大张旗鼓的讨论,不想活了吗?

偏偏文章发了出来,虽然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可是好笑的是,朝廷居然不闻不问,明朝不但活的好好的,南京那边,不少官员联名上奏,竟也是讨论这件事。

京师这边,面对明报和南京官员的咄咄逼人,早有人气的跺脚,不过消息报到了杨廷和这里,杨廷和只是冷冷看了一眼,冷笑道:“可笑,可笑。”

送报纸来的乃是杨慎,杨慎气得脸都青了,道:“爹,难道就不管?”

杨廷和淡淡的道:“那么是不是立即下个条子去,让地方官府直接拿人?对那些上书的大臣,也一并拿办?”

杨慎摇摇头:“这未免过激了,倒不是不可以,不过人家有的放矢,想来背后肯定有人支持,没这么轻易能拿办的下来。”

杨廷和点点头:“这便是了,就是这么个意思,对方这是伸过脸来,就等你去揍他,你若是揍他,反而遂了他的心愿,因为事情一闹大,就会引发整个天下的讨论,原本不值一提的东西,却是摆到了台面讨论,最后无论谁说的话有理,都是我们输了,你懂为父的意思吗?”

杨慎似懂非懂,就好像现在的继承人制度,本来就是既成事实,也就是说,主动权全部在杨廷和这边,现在那边突然来叫骂,闹得明,沸沸扬扬,事情闹得越大,大家就会围绕着这个制度进行讨论,所谓真理越辨越不明,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说不清,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对祖法的某种削弱,甚至可能为宫里立太子提供理论和群众方面的基础。

与其如此,索性就当他们的苍蝇,不要理会。

杨廷和沉默一下,道:“前几日让你和张家来往,怎么样了?”

这个张家,不是张太后的张家,而是张皇后的张家,张家凭着张皇后已封了个伯爵,为临江侯,说不上很有权势,不过地位却也不低。

杨慎点点头:“张侯爷对我颇为客气,还说了许多牢骚话。”

杨廷和淡淡一笑:“什么牢骚话?”

……()

第267章 大考第674章 各怀鬼胎第235章 反击第3章 赝品第604章 大哉吾师第190章 大礼包老虎求安慰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336章 你完了第656章 小内阁第438章 侍读学士第684章 手握军权第65章 生动的一课第413章 上头来人了第71章 听徐生员讲道理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196章 圣旨是可以倒卖的第743章 再说一遍第108章 做贼吃肉还要挨打第639章 抗税第433章 出名了第1章 东窗事发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470章 疯了第255章 栽培第370章 无毒不丈夫第626章 胜之彰武第495章 招讨大将军第417章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第373章 好色第516章 礼教大防第218章 君臣第729章 降表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138章 小子 终于抓住你把柄了第604章 大哉吾师第79章 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第440章 倭人毙命第538章 一封诏命第36章 后娘养的第659章 破天荒第630章 新政推广第479章 千秋伟业第312章 徐编撰是‘好人’第137章 龙颜震怒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438章 侍读学士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659章 破天荒第68章 从此徐谦是路人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478章 徐学士成香饽饽第467章 升迁第450章 清算第744章 讲道理嘛第704章 连人都做不成了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529章 空前绝后第522章 大勇第400章 庆生第398章 欲求不满第118章 公心还是私心第640章 升赏第54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717章 嚣张部 堂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384章 就是不给你面子第389章 交锋第625章 升任总督第666章 死斗第201章 找麻烦的来了第238章 嘉靖出击第291章 有了官做,还要脸做什么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89章 曙光第134章 墙倒众人推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648章 这才是强大第562章 党争第440章 倭人毙命第751章 尘埃落定第568章 天子之赐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45章 惊天动地第585章 刺刀见红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吗?第115章 新任提学的下马威第86章 人治第90章 挖坑者死于坑第634章 天价神木第72章 狗一样的东西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191章 娘娘威武第594章 徐谦的功劳第701章 雌威第747章 诛杀党羽第196章 圣旨是可以倒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