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党伐异同

江西巡抚吴石腾很悲剧,他连续接到了几封上头来的书信。

作为一个冥顽不化、又臭又硬的死硬旧党份子,吴石腾和朝中一些旧党联系十分紧密。

杨廷和被杀之后,江西这边炸开了锅,军心民气都要求入京,将姓徐的那小子碎尸万段,吴石腾也是对徐谦批判最为有力的一个。

可是现在,朝中几个大佬送来的书信里头,却多有拉拢他的意思,可是拉拢归拉拢,问题是人人都拉拢,吴石腾却没有那种成为香饽饽的觉悟,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感觉到,京师的几位老大人,显然是在内斗,而且斗的很厉害。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他们的门生故吏们在下头为他造势,难免会有矛盾,下头有了矛盾,上头几个人关系能好到哪里去?假若这个时候他们在上头其乐融融,又让下头那些为他们卖命宣传拼命诋毁对方的门生故吏们情何以堪。

也就是说,大家翻脸,不只是涉及利益的问题了,已经关系到了道德问题,正如后世的巨星,下头的粉丝们掐架,难道你还能笑嘻嘻的说,一切都是误会,我和某某穿着一条裤子?但凡是不想让下头人会心冷意之人,多半都要跳出来,谴责一下对方的粉丝没有教养,率先挑起矛盾,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否则一旦寒了自己人的心,将来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莫说入阁,按着这个趋势。众叛亲离下去,怕是现在的位置都做不长久。

吴石腾是有识之士。从这几封书信里,他感到悲哀。他感觉到,旧党已经彻底的分裂,不但是分裂,而且是支离破碎,根本不能抱成一团。可是换句话来说,这天下又何止是吴石腾是有识之士,难道朝中的诸公们都瞎了眼吗?不是的,他们比吴石腾更有见识,大家都是有识之士。不过有识之士往往都是清醒同时又没有牵涉到厉害的人,一旦牵涉到了利益,有识之士也会瞎眼。

朝廷在攻讦,地方也在攻讦,都说谦让是美德,可是不要忘了,正是因为谦让是美德,所以人人都倡导谦让,因为自己做不到。却都希望别人能够做到。

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淋漓的展现,让吴石腾感觉有些悲哀。

可是他悲哀没多久,却是一个差人匆匆进来。道:“不好了,不好了,有读书人围了南昌府。”

吴石腾吓了一跳。围官府可是大事,而且闹事的还是读书人。这就不得了了。他霍然起身,冷笑道:“莫非又是那些王学的混账?”

王学闹事不是头一次。这就好像直浙那边,闹事的读书人多是旧学读书人一个道理,江西这边旧党是多数,做官的也多以旧党为主,王学的肯定不满,不满就闹事。可是直浙那边,为数不多的旧党也总是不满王学的官员,滋事的也不少。

所以吴石腾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些王学的混账读书人又闹事了,他这时候正好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心里便在琢磨,这一次定要好好的教训这群混账一番,不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不足以平心中之恨。

谁知这差役摇头:“此次闹事的,并非是梅岭书院的读书人。”

新党在梅岭设了书院,所以往往在江西,梅岭书院几乎是江西新党的代称,吴石腾一下子明白了,这一次闹事的不是新党。

他正疑惑不解的时候,却又一个幕友快步进来,急匆匆的道:“大人,出事了。”

吴石腾苦笑:“老夫当然知道出事了。”挥手斥退了差役,看向幕友:“张先生可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张先生叹口气:“老夫略知一二,才觉得事情很难办,南昌知府乃是礼部尚书陈新的门生,这一次不是要公推吗,他当然要为自己的恩师效力,昨天的时候,他召集了本地的一些举人还有各县的官员说话,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大家,尽量要公推礼部尚书陈新,当时大家也没有吭声,可是今儿清早,就有一批读书人突然冲到了知府衙门……”

吴石腾深吸一口气,顿时明白了什么,苦笑道:“那么依先生高见,本官要如何处置?”

张先生笑的更苦:“处置不了。”

“这是为何?”

张先生道:“这些读书人虽然只是寻常生员,可是为何敢闹事?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大家就都串联好,第二日清早,就不约而同到了知府衙门呢?大人,他们的背后,肯定有人啊,而这个人的背后又是谁?南昌知府是陈部堂的人,大人若是处置了南昌知府,就是得罪陈部堂,可要是大人打这些闹事的读书人板子,得罪的又是谁?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一个人,就可能要牵动到朝廷,抚台大人这个坏人断不能做,只能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吴石腾气糊涂了:“岂有此理,现在莫非一个阿猫阿狗,都要上达天听不成?”

张先生道:“似乎就是如此,人人都在拉帮结派啊。”

吴石腾只好道:“可是老夫职责所在,莫非能无动于衷?”

张先生道:“大人可以上书奏陈,让朝廷处置。”

“哎……”吴石腾重重叹口气,不太妙的预感已经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候,又有差役急匆匆的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大人,大人,新建县县令和本县主簿打起来了,不可开交……”

吴石腾脸上面无表情。

张先生继续苦笑:“大人,没必要管,一县的主簿为何敢和本地县尊殴斗,没有人背后指使,那是断无可能的,哎……同样奏陈,上达天命罢。”

“好。”吴石腾没有犹豫,他是有识之士,但是现在,他感觉自己的利益也遭受到了威胁,所以他只好闭上眼睛,做一个盲人。

………………………………………

翰林院。

礼部尚书陈新气势汹汹的闯进来,到了学士的公房里停下。

坐在这里的,正是翰林学士丰熙。

这位丰大人可是老前辈,比陈新的资历还高,乃是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的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正德三年,升为侍讲。曾出任顺天府乡试考官。因不依附于宦官刘瑾,出掌南京翰林院事。如今调回京师翰林,任学士。

可谓清流中的清流,学士中的学士。

丰熙面无表情,对闯进来的陈新视而不见。

陈新恨恨拍案,怒气冲冲的看他:“丰学士,做人要讲道理吧,你指使人将本官门生打到重伤,这件事,怎么说?”

陈新是个急脾气,不急是不成的,自己的门生现在还卧床不起呢,人家是为自己奔走才闹到这个份上,若是自己视而不见,岂不是寒了大家的心,所以于情于理,他都要来闹一闹,他必须要让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和他们是同仇敌忾的。

丰熙目中掠过怒色,却是不疾不徐的道:“分明是你们挑事,自己被人打伤,却如何怪的了老夫,陈部堂既然来了,恰好老夫这里也有一桩事还要请教,前些时日,有生员往老夫府邸泼粪,已被顺天府拿了,可是一审过后,他却自称是陈文龙指使,这陈文龙,可是你的侄儿?这件事,又怎么说?”

“你血口喷人!”

“你无理取闹!”

外头的编修和书吏探头探脑,这么大的官儿如此不要斯文脸面相互指责,却是很少见,大家都觉得稀罕。

“好吧,你记着,这笔账,老夫迟早会和你算。”陈新找麻烦未遂,想到这里不是自己的地盘,丢下了一句话之后,只得悻悻然要走。

丰熙冷笑:“老夫拭目以待。”

陈新拂袖而去。

目送走了陈新,丰熙叹口气。

很显然,他不想闹事,他痛恨新党,痛恨徐谦,痛恨新政,他想要的,只是朝廷走回原来的轨道。

其实他是如此,陈新也是如此,只是现如今,他没有选择。要闹,只能闹下去,折腾嘛,大家都会,可是别人是党同伐异,偏偏到了这里,却是党伐异同,你不计算你的同党,你就没办法出头,你不干掉自己的同党,你就可能抬不起头来。

从前陈新和丰熙的关系不错,二人都曾是杨廷和的干掉,杨廷和被诛之后,二人还曾经躲在一起,商议着一旦徐谦当权,该如何让各地的督抚起兵入京讨贼,这样的大事都聚在一起商量过,关系可见一斑,可是现在,竟是闹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不敢想象。

()

第80章 君子笃于亲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725章 重赏第624章 帝相争执第334章 请君入瓮第637章 法不责众第661章 借机反戈第755章 收拾你第400章 庆生第885章 报复第541章 欢欣鼓舞第228章 有朕亲临第715章 借机发难第121章 开张大吉第86章 人治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634章 插朋友几刀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196章 圣旨是可以倒卖的第249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577章 暖阁争议第632章 邓大人又威武第103章 冲击官府第355章 总督与巡抚第250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453章 忠臣哪第10章 前程第566章 大势已去第708章 大动干戈第99章 天子第743章 再说一遍第388章 人神共愤第308章 人得而诛之第449章 吾皇圣明第493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132章 杀人灭口第381章 死战第756章 谁是有德之人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78章 对决第258章 花儿原来是这样红的第639章 疯狂时代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344章 长江后浪第719章 不撞南墙不回头第363章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第358章 算账第361章 杀人诛心第488章 宫变第641章 大事第292章 老子不服第234章 爱卿所言甚是第228章 有朕亲临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625章 升任总督第713章 嘉靖的杀机第360章 结义第321章 廷议第130章 你会后悔的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22章 我乃忠良之后,你是什么东西第95章 不要脸就不给你脸第434章 徐兄请上船第622章 总督人选第101章 摊牌第590章 吾皇万岁第121章 开张大吉第720章 牛人第33章 谁才是傻瓜第403章 比一比第81章 考得有点过火了第474章 开战第204章 三喜临门第640章 升赏第637章 法不责众第424章 兵变第585章 刺刀见红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377章 你是哪根葱第79章 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第215章 太后贤德第398章 欲求不满第500章 告捷第362章 风萧萧兮,君子不立危墙第582章 共度时艰第362章 风萧萧兮,君子不立危墙第133章 人证物证第263章 项庄舞剑意在何人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343章 有病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274章 好气魄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238章 嘉靖出击第218章 君臣第315章 豪门似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