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张家服软

新的一周,老虎拜求推荐票、周点击,感谢大家支持。

………………

噩耗一个个传来,先是苏县令翻脸无情,紧接着就是王公公临门一脚,王公公驻杭州,名为镇守太监,却与杭州织造局太监互为犄角,总揽杭州府岁贡,属于超脱于官场之外的人物,可是权利也是实打实的,别看平时极少抛头露面,可是突然派人大张旗鼓送去了贺礼若干,这里头有什么,意味就比较深长了。

其实这年头太监的声名虽然不好,可是外放的太监也都不尽是傻子,偶尔也会刷刷名声,人家徐家做善事,送去一份礼物道贺算不得什么,在外人眼里,或许只是那王公公也想借机抬高自己的善名,可是对张家来说,意义却是重大了。

王公公这分明是告诫张家,小子别再搅事,这件事到此为此,如若不然,便破了你的家门。

太监和官不一样,士绅们不畏官,因为官是自己人,自己人对自己人就算偶有撕破脸的时候,可是还不至于明目张胆,就算县令要破家,破的永远都是商贾人家或者寻常百姓,还不至于敢对张家这样的人家动手。

太监就不一样了,太监的根基是在宫里,和地方上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也不在乎清议舆论,真要惹到头上,就不是枷号这么简单。

听到这消息的张太公就差没有吐血三升,他就不明白,姓徐的何德何能,怎么就这么难啃?

外头的吹打哭丧愈演愈烈,尤其是夜间的时候,时不时会有几张黄纸飘入张家院墙,于是各种传闻便出来了。

张太公此时不得不怀疑,自己如此倒霉,是不是对门的义庄挡了风水,带来了晦气,毕竟张太公虽然也读过孔孟之道,可是局限于这个时代,鬼神风水之说深入人心。

三日之后,张书升终于被接了回来,肤色白皙的张公子皮肤黝黑了许多,脸色消瘦,走起路来也是驮着,须知三天脖子上戴着枷号,身子已形成了惯性,一时也改不了,更惨的是脖子上环绕着一圈淤青,甚是恐怖,这个时候若是不立即去淤,便是丢了性命也是常有的事。

张书升目光呆滞,眼神涣散,浑浑噩噩地被人抬进府,连张太公也不太认得了,张太公心急如焚,连忙请了大夫,一直卧榻在床,过了两天才勉强能下地。

据说下地的时候,张书升抱头痛哭,想必这枷号之苦对张书升的刺激太大。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天气渐冷,张家却仍旧是暮气沉沉,这一日大清早,一个青年公子头戴纶巾,穿着一身长摆儒衫,疲惫地自马车下来,门子见了他,连忙哈腰乞尾地上前招呼:“公子回来了。”

公子脸色平淡,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对门那龙飞凤舞的‘积善人家’匾额,脸色和善地道:“去和管事说一声,待会我要汤裕,准备好温水。”

“是,是。”

张家这些时日经过了太多厄运,以至于整个府上暮气沉沉,而这位公子的到来,却是让阖府上下为之精神一振。

张家大公子张书纶,前几年便已中了禀生,性格极好,便是对下人也是温和体贴,再加上前程高远,这一两年都在江宁求学,已经拜得了名师,明年的乡试,据说有八成把握。

若说小公子是张太公的掌上明珠,那么这位大公子便是整个张家的希望,张书纶虽是疲倦,可整个人仍不掩那温润如玉的风采,他一路穿过了仪门,过了月洞,沿途所过之处,但凡有府里的亲眷甚至于下人路过,他那长眉便不禁微微弯起,驻足与人攀谈几句。

与他攀谈的人被张大公子的春风吹拂,长久以来不见的喜气重新出现在眉梢。

一路到了中堂,这边早有人来报,说是大公子回来了,张太公今日的心情也好了几分,与张书升在此久候多时。

张书纶跨入门槛,张书升已是大叫一声:“大兄。”

张书纶却没有理会,而是跨前几步,随即双膝跪地,对着张太公磕头,道:“父母在不远游,儿子在外已有一年,让父亲大人挂念,实在万死。”

这礼节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张太公闻言大笑,捋须道:“快快起来,莫说这些话。”

张书纶站起,随即微笑道:“儿子在江宁的时候已经接到了家书,因此连忙赶了回来。回来之前,儿子特意去见了一趟褚先生府上,褚先生惊闻家中生变,亦是担忧。”

张太公一挑眉:“有劳先生挂心了。”

张书纶点点头,那张书升却是大喜,道:“褚先生真的这样说吗?若是如此,那便好说了,那姓徐的……”

张书升说到一半,却听到啪的一声,脸颊火辣辣的痛,他这亲近的大兄竟是狠狠地一巴掌摔在了他的脸上,打得他眼冒金星,差点打了个趔趄。

“混账!”

张书升惊愕地看着张书纶,却见张书纶满脸冷笑,朝他怒斥:“你还嫌丢人丢得不够吗?我在江宁求学,明年乡试在即,又蒙受几位老大人垂青,现在家里却是闹出了这样的事,姓徐的可以不要脸,我们张家难道连脸都不要?”

“爹……”张书升反应过来,便撒娇似地看向张太公。

张太公却是不吭声,甚至连眼神都不敢和张书纶交接。他活了大半辈子,当然能咀嚼出张书纶话中的意思,张书纶是他的儿子,自然不能骂他这个爹,看似是张书纶向弟弟发难,可是那一句嫌丢人丢得不够还有张家连脸都不要,却分明是将矛头指向他的。

这就叫指桑骂槐,明着是教训弟弟,却是警告他这做爹的。

张太公眼神躲闪,对张书纶显露出了几分惧怕,连忙息事宁人地道:“好了,好了,刚刚回家,何必闹成这个样子,这件事确实是书升的错,书升,你回房歇息去吧。”

张书升如今是满腹委屈,偷偷地看了大兄一眼,张书纶只是漫不经心地将眼睛摆在别处,似乎方才的事没有发生过,张书升只得捂着脸去了。

“书纶,接下来这件事又当如何处置?”

张书纶坐下,此时管事张进已经进来,为张书纶泡了一杯茶,张书纶将茶盏抱在手里捂着热气,语气平淡地道:“不能再纠缠下去,这件事张家不占理,眼下张家的名声要紧,应当尽快了结此事,这件事已经过去,以后谁也不能再提。徐家只要还在钱塘的地面,以后就有的是机会收拾,不差这一时。”张书纶显然在回来之前就已经有决断,所以口吻不容置疑,继续道:“至于对门的义庄也不能再留,不能让人看笑话,张管事。”

张进忙道:“小人在。”

张书纶语气又缓和下来,道:“你去和徐家的人谈,告诉他们,那义庄,我们张家买下来了,让他们开个价钱,只要他们肯卖,银钱的事都好说,贱役人家嘛,不怕他们不见钱眼开。还有,等这件事解决掉,就拿着我的拜帖去苏县令那里一趟。”

“去见苏县令?”张太公顿时大怒,道:“这是什么意思?”

张书纶语气平淡地道:“没什么意思,我听闻徐家已经除了贱籍,也打听到徐家的小子想要考取功名,苏县令毕竟是钱塘父母,张家和苏县令闹得太僵,只会便宜了姓徐的,倒不如尽量和那苏县令和解,省得有人有机可趁,没有功名的人家,就算挂着忠良之后的招牌也长久不了,可是有了功名,就全然不同了。”

张书纶吃了一口茶,随即道:“苏县令得罪了我们张家,心里定会惴惴不安,听说那苏县令在县学的事还希望张家能出头认捐?准备好银子吧,张家正好借机把这关系缓和过来。”他站起来,道:“儿子乏了,父亲大人安坐,告辞。”

说罢,张书纶负手离开。

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577章 暖阁争议第596章 学争扩大第332章 报复第371章 悲剧就是这样练成的第547章 财源广进第292章 老子不服第643章 全疯了第588章 谜底揭开第650章 风卷残云第366章 天官来了第731章 不成了第191章 娘娘威武第189章 斗法(二)第471章 开拓进取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177章 御剑第341章 惊天动地老虎求安慰第681章 宫变第422章 吃了东家吃西家第513章 娶妻第127章 金钱都是浮云第228章 学堂第612章 要动手了第106章 变数第252章 出卖第229章 什么叫做背景深厚第349章 疯了,疯了第638章 天子杀人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59章 浊流知府第641章 升任尚书第743章 再说一遍第685章 谁是反贼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56章 拜师第594章 徐谦的功劳第280章 圣德王太后第215章 太后贤德第226章 宫中过问第115章 新任提学的下马威第151章 打脸第36章 后娘养的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243章 学生遵旨第681章 宫变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278章 善战者死于兵 善泳者溺于水第321章 廷议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726章 你发达了第273章 我再拜第14章 别惹我第359章 得理不饶人第295章 过关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第180章 三个人第540章 论战第585章 刺刀见红第639章 抗税第498章 交锋第666章 死斗第709章 征讨第51章 连中小二元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宝第133章 人证物证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496章 讨倭檄文第80章 君子笃于亲第284章 完了……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200章 猫吃老鼠,老鼠吃象第431章 杀鸡儆猴第146章 你要造反吗第147章 立威第202章 简单粗暴第753章 劝进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411章 强龙过江第215章 太后贤德第316章 平倭第184章 阴刀子,下绊子第366章 天官来了第398章 欲求不满第521章 臣谨遵圣旨第275章 宫里宫外擦屁股第86章 人治第413章 上头来人了第411章 强龙过江第387章 无恶不作、令人发指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751章 尘埃落定第499章 初战第662章 坑爹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347章 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