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掌上江湖(14/84)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华灯如海,街坊如棋盘格路,一座座建筑坐落其间。

朱雀大街尽头的巍峨皇城比所有建筑高出一截,遥遥看去如一面不可跨越的高墙,隐隐可见其内宫殿的穹顶,在月光下显出些许轮廓。

许不令身着夜行衣,全速飞驰过房舍与坊墙,如同一道黑影般快速逼近皇城。

皇城很大,四面十六道宫门,每道门必然有高人坐镇,狼卫在外秘卫在内,加上明面上的五卫禁卫军,从内到外把皇城围成了铁桶阵,想要从外面进去难比登天。

不过许不令不是领兵逼宫,禁卫军自然不用正面应对,避开防守严密之处即可。长乐宫许不令上次已经踩过点,有高手但不多,大部分地方都空着。

夜幕降临,宫门尚未关闭,此时的防卫集中在城门处。许不令来到了永昌坊和皇城毗邻的街道外,遥遥便靠的大队的禁卫军手持强弓劲弩,提着灯笼沿着城墙来回巡视。

许不令屏息凝气,在原地安静等待了片刻,直至城墙上下巡视的禁卫军远离尚未折返之时,猛然动身,穿过宽阔的长街来到城墙下,袖中滑出两把匕首,刺入墙砖之间的缝隙,身体借力便往上爬了上去,壁虎游墙般眨眼便到了墙垛下,侧耳倾听没有动静后,才翻身跃上了宫墙……

————

夜色渐深。

太极宫后方的御书房亮着一盏青灯,两个红袍太监手持拂尘站在门口,正前方是太极殿,遥遥可见宫殿顶端上的几只瑞兽。

从朱雀门到承天门是外城,禁卫军驻扎在其中,入了承天门后,则是百步一秘卫,从承天门到御书房外,星罗棋布般布满整个太极宫。

无论是大玥还是前朝大齐,历史上都发生过江湖悍勇或死士潜入宫城的事儿,只可惜太极宫墙高三丈五,自朱雀门至御书房近六千余步,从没人能成功闯过千步,也就是说连承天门都没进,更别说太极宫后方的后宫了。

夜深人静,随着鼓声响起,长安城的一道道城门相继关闭,宫城内安静下来,与墙外繁华的都城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御书房内,宋暨站在崔皇后的画像前,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香案上,抬头凝视画卷,脸色一如既往的古井无波。

贾公公端着一壶清茶走了进来,放在了桌案上,开口劝慰道:

“圣上,龙体要紧,年关无事当早点歇息。”

宋暨背负双手,幽声一叹:

“贾易的去向,可找到了?”

贾公公满是褶子的脸颊露出几分唏嘘,摇了摇头:“贾易天赋不错,但死士出生太过耿直,多番教化仍不开窍,可能被人利用了……凶多吉少。”

“皇后当年就亲近一个贾易,连朕也拿她没办法……贾易忠心护主,皇后走后这么多年,他恐怕也没能放下,人各有命,任他去吧。”

“……贾易不该入宫,若置身江湖,假以时日成就不下于陆百鸣之流,可惜了……”

宋暨听见这话,转过身来在御案前坐下,稍微沉默了会儿:

“近些年的江湖,确实没什么出彩的人物。朕当年铁鹰猎鹿,初衷并非想打断武人的脊梁,把江湖变成一潭死水。只是那些个江湖势力,地盘大了,人手多了,便忘记了本分,开始想着染指朝堂,至今还有一群宵小之辈暗中谋划,想要挑起三国纷争,倾覆朕的天下……

……侠以武犯禁,朕管的松了不行,收的紧了也不行,堂堂东海陆家的家主,连陆家的门都不敢出,说起来,有些矫枉过正了。”

贾公公微微点头,自古君王大多自负,极少反思自己的错误。但宋暨明显不是这样,只要臣子谏言属实,哪怕是指着鼻子骂,宋暨也会欣然接纳改正。

不过对于‘矫枉过正’,贾公公却是持不同意见:“武人开国,文人治世,太平盛世武人太多,有百害而无一利,不管束必然殃及市井百姓。嗯……不过管束太严,江湖人精力无处发泄,也会助涨了暗中烧杀劫掠的风气,长安明面歌舞升平,每年暗中私斗死伤惨重便是例子。”

“大兴武举本就是给武人一条出路,那些个江湖客却自恃清高不肯从军入伍,朕总不能再把政令放开任由他们互相仇杀不干涉,那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贾公公稍微琢磨了下:“人之所求,无非权钱名色,江湖人重名色要多一些,只要入了江湖,都想在江湖上占据一席之地。以前这个‘名’是靠杀出来的,现在不让他们杀,只能切磋谁都不服气……

……东海陆百鸣剑术不下与祝绸山,江湖上提起‘剑圣’,却只知老剑圣祝稠山而不知陆百鸣,因为陆百鸣未曾游历江湖积攒声望。老奴觉得,倒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宋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虽然武行的事儿是小事,但作为大玥帝王,能让一方太平自然不会懈怠。认真思索了片刻,看向了挂在墙上的画卷:

“先帝年间有‘宣和八魁’,在江湖市井传唱至今。要不朕亲封个‘昭鸿十魁’,赐武进士出身放榜天下,让天下武人去争?”

贾公公走到近前颔首道:“江湖上倒是有这说法,但一直未能成气候。常言‘武无第二’,圣上若是亲开御口赐下匾额,江湖上怕是会热闹许多……

……市井百姓其实对才子、豪侠、美人的事迹最为追捧,百姓白天劳作,闲暇时能在酒馆茶肆闲谈几句放松放松,也有助于安民心。”

贾公公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哪怕是现代社会,广播、电视等物的出现,最初的目的便是让底层百姓疲惫之余有放松的地方。

宋暨也来了几分兴致,稍作斟酌便点头:“明日与萧相等人商讨一二,若是可行,便把诏书发下去吧……文无第一,才子就免了,至于天下美人……去把徐丹青给朕找回来,赐他一支笔,问他接还是不接。”

“那十武魁的人选?”

“朕又不是江湖人,你可有合适的人举荐?”

贾公公仔细回想过往,沉声道:“剑圣陆百鸣、千仞门司徒岳烬、肃王世子许不令可以入榜,其他人难分高下,得打过一轮才知晓。”

宋暨略显意外:“许不令年仅十八,能进天下前十?”

贾公公认真点头:“年幼成名,如果没中锁龙蛊,排在第十想来够格。”

宋暨不会武艺,了解最多的高手也就贾公公,当下问道:

“你在十人之中,排第几?”

贾公公满是褶子的脸上露出几分谦虚:

“老奴年事已高,排在许世子后面即可。”

宋暨手指轻敲桌案,摇头一笑:

“罢了,把你除外,让外人去争。”

“诺!”

主仆二人商谈了片刻,门外忽然有一道黑影落下,在御书房外沉声开口:

“圣上,有客人进宫。”

宫门已经关闭,这时候来客人,自然不是请来的。

自从铁鹰猎鹿之后,潜入宫城报仇的人不在少数,宋暨也没在意。

贾公公躬身行礼之后,便持着拂尘缓步出去关上了房门……

---------

又混到六频推荐了,再晋级三江失败估计就没机会了,大佬们赏张推荐票吧~

第四章 醋海翻波(112/428)第二卷总结!第四十九章 我杀我自己第三十六章 送上门的肥肉第六章 一步之遥第八十三章 浑身是胆松玉芙第七十六章 风波暂止(216/538)第十八章 势如潮水第四十四章 好自为之(138/449)第四十六章 他来了第八章 夜会萧绮(157/460)第五十八章 孤家寡人(209/527)第九章 人来人往第五章 师徒重逢第七十五章 落水狗第四十五章 便宜我占,黑锅你抗第三十二章 古道热肠(197/515)第七十九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第十五章 回船第三十五章 我懂~第六章 这不巧了嘛第七十二章 世外之境第十九章 小镇偶遇第五十九章 凤求凰第四十四章 男朋友!第四十八章 你也有今天!第七十七章 世事如棋第九十一章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第十四章 花舟(上)第三十章 怀璧其罪(134/447)第三十五章 瑞雪兆丰年(168/473)第三十七章 王侯将相第七十五章 露馅了第九十三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三十章 楼船上的日常第十八章 摸着良心讲故事(286/602)第五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三章 人没变,江湖变了(123/445)第三十六章 这个颜色……第一章 不令而行第四十章 多宝盒第五十四章 花烛(207/526)第三十四章 吟诗作对第四十三章 姐妹情深!(16/86)第八章 家父剑圣祝六第十三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十章 好姐妹的背刺第三章 真是愁死妹妹了第三十九章 为官之道(4/63)第十九章 兵行诡道第一章 师恩似海第五十二章 美人相轻(142/449)第三十九章 来活儿了!第六十六章 娇花弱柳(281/602)第二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四十章 三姐妹第十三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八十二章 把盏言欢日,风停雨住时第二十八章 敬江湖(大结局)第六十二章 前狼后虎,恶蛟抬头第十七章 深秋清夜第七十九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第八章 你又打什么鬼主意?(114/428)第七章 姐妹终究是姐妹第八十四章 一壶酒,两代人第四十七章 拜堂?第二十二章 风评被害(163/460)第七十章 穷追不舍第四章 说梦话(243/574)第十六章 清徐县第六十六章 师徒重逢第十七章 你嗦了蒜第三十章 叫我红鸾吧第五十二章 太后的探望第四十五章 蛛丝马迹第六十八章 互相叮嘱第八十章 逆鳞第七十一章 来了来了!第七章 大写的尴尬(268/588)第十五章 四个姑娘(上)第六章 这不巧了嘛第三十三章 宿醉?第八章 家父剑圣祝六第三十章 千山风雨啸青锋(63/353)第十九章 钟离老九(192/513)第二十六章 七石弓第二十七章 螳臂当车第三十四章 红娘第三章 世风日下第二十七章 侧颜第二十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三十六章 来都来了……(67/353)第四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十章 自讨苦吃第三十七章 有花堪折直须折第六章 春江花月夜请假一天~第二十五章 我娶你啊第十九章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第五十八章 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