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后的探望

曲江池旁竹林中一场遭遇战,算是有惊无险,宁清夜刺杀张翔不成受了轻伤,不过竹林中已经提前布置好了陷阱与退路,现在恐怕已经逃了出去在某个地方养伤。

许不令只是用宁清夜把张翔引出缉侦司,若张翔真死了势必掀起轩然大波,目前的结果还算在预估之中,不过张翔的武艺之高倒是超出了许不令的估算,恐怕和十五岁全盛时期的他相差不远了。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给缉侦司的祝满枝打掩护,有老萧加八名死士在缉侦司周边随时待命,应当不会出岔子,剩下的就看结果如何。

以许不令的想法来看,最好不要在缉侦司找到锁龙盅的线索,因为一旦找到,就说明朝廷对锁龙蛊的消息瞒而不报,那代表的意思可就耐人寻味了。

不过在回城去找祝满枝前,许不令还有个意料之外的麻烦。

竹林中突如其来的刺杀,显然吓到了萧庭,拿着剑掉头就跑,硬生生追上了太后的步辇,叫嚷什么‘许不令遇刺’之类的话。

这可把一帮子妇人吓坏了,陆夫人差点晕过去,急急忙忙就带着御林军和狼卫跑到了竹林。

许不令运动太激烈导致寒毒发作,还没完全压下去,正叮嘱张翔不要声张,就被陆夫人撞了个正着,结果可想而知。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细细密密的雪花逐渐停歇,长安城外的雪原上几辆奢华马车停留在官道旁,大队的御林军和狼卫手按腰刀护在周边,来往的商队江湖客远远的便改道绕行。

宽大马车中,许不令躺在软榻上,额头盖着热毛巾,身上还盖着厚厚的被褥,哪怕是已经热的额头冒汗,也不敢动弹一下。

太后出行自然带着医女,正忙碌的按摩疏通气血。

陆夫人脸色发白,侧坐在软榻边缘,臀儿贴着许不令的腰,将他的手握住不停的揉来揉去,言语很是严厉:

“……都说去看看就行了,不准动手,你倒好,抢了张翔的刀亲自陷阵……你什么身份?肃王世子,杀贼打仗若是要你冲前面,还养几十万将士做什么?……张翔也没用,一个刺客都收拾不了……”

话语带着几分恼火,可其中的心疼连医女都听得出来,更别说许不令了。

许不令被一双柔若无骨的手揉了半天,腰侧是充满张力的弧线,很撩人不假,可实在有些难以招架,想了想:

“陆姨,我知错了……那刺客上次把我绑了,我一时没忍住……”

“上次被绑还不长记性?人家上次既然没杀你,你就不该和人家结仇,缉侦司惹的麻烦,你把火往自己身上引做甚?那些个江湖人本就难缠,杀一个牵出来一串,报仇的一茬接一茬……”

许不令老实听着,敢动一下就换来一个凶凶的眼神,也只得如同病患一样躺着,任由几个医女来回折腾。经过短暂的休息,身体的寒毒基本上已经压制,可瞧目前这情况,回了王府都别想起身。

陆夫人言辞灼灼的教导了片刻,马车外忽然响起了声响:

“参见太后!”

几个医女连忙垂首退到一旁,安静等待。

陆夫人峨眉微蹙,松开许不令的手站起身来,做出迎接的架势。

踏踏——

宽大车厢的门被宫女打开,太后走了进来,身材略高又带着凤冠的缘故,微微俯身穿过车厢的门,用手按住衣襟,姿势颇为文雅优美。

陆夫人虽然对太后的不请自来很疑惑,不过碍于礼数,还是欠身一礼:

“太后。”

“免礼。”

太后进入车厢,手上拿着长剑‘照胆’,双眸中带着几分关切,打量了软榻上的许不令一眼。

许不令去年入的京城,满打满算也才来一年时间,太后久居深宫不怎么出门,往日也就在各种庆典之上远远打过照面,并不是很熟,离这么近还是头一回。

许不令躺在软榻上,见了太后自然要起身行礼,只是刚刚坐起来,就被陆夫人抬手按了回去:“你身上有伤,不要乱动。”

许不令无可奈何,只得轻轻笑了下:“太后。”

太后知晓许不令中了毒,对此倒是不介意,自然而然的便在软榻旁边坐下了,把剑放在小桌上,抬手去摸许不令的手腕。

淮南萧氏作为横跨三朝的大门阀,儒墨等学说钻研颇深,阴阳周易其实也有涉猎,而且还挺出名。奇门八卦等玄学不敢评价,但阴阳气理等医药理论确实水准颇高,萧家的人基本上都会治病,萧楚杨当年在穷山恶水背着个药箱当知县,到现在还是一桩美谈。

太后作为萧氏嫡女,望闻问切会一些,此时也是想看看许不令的身体如何。

暗香幽幽扑鼻而来,许不令看着居高临下的宫装美人,感觉自己就和七八岁的小屁孩一样,倒是真有几分无奈。当下抽手也不是,就这么干等着也不对。

好在陆夫人在旁边站着,瞧见太后上来就动手动脚,忙的含笑开口:

“太后,医女方才已经号过脉了,没有大碍。”

太后手伸到一半,闻言停顿了下,便收了回去,嫣然一笑:

“本宫和肃王夫妇认识,不令进京一年多了都没去本宫那里坐坐,本宫也没请你过去,倒是失了当长辈的本分。”

许不令笑容明朗:“是晚辈礼数不周,入京后光顾着四处游玩,没有进宫探望太后,太后莫要多心才是。”

许不令和太后互不牵扯,连亲戚关系都只是名义上的,能说的也只有这些没营养的场面话。

太后点头轻笑,随口聊了两句家常,便把目光看向了旁边的长剑:

“方才竹林中多亏你护着萧庭。萧相就两个儿子,若是出了岔子,我这当姑姑的都担待不起,实在得感谢一番……嗯……后天不令若是无事,到宫里来坐坐,顺便和你聊些小事儿。”

经过陆夫人的提醒,许不令自然知道什么事儿,当下点了点头:

“谨遵太后懿旨。”

太后听见这句‘谨遵太后懿旨’,先是愣了下,继而掩嘴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眉眼弯弯、步摇轻颤,明明端庄大气,却莫名带上了几分明艳之感。

陆夫人就站在跟前,轻轻偏过头去,眼神有点不满。

太后或许也觉得不合适,停下了笑声,打趣了一句:“你这小子,说话正经的很,一点都不像个少年郎。我当长辈的叫你去吃个饭,你当成接旨的话,便没意思了,”

许不令还不是为了让陆夫人舒服点,此时只得闷头闷脑的点头,不接话。

太后坐了片刻,又和陆夫人聊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才起身离开了车厢,让仪仗队伍回城。

马车摇摇晃晃。

陆夫人重新在许不令身边坐下,琢磨片刻,撇了许不令一眼:“后天进了宫,就这副模样,可不要和太后聊的太交心,更不许作诗。太后知道你文武双全,其他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许不令轻笑道:“我就是个莽夫,懂个什么诗词。”

陆夫人满意点头,又把许不令的手握住揉来揉去,目光望着车窗外,也不知在寻思个什么……

第九章 秋风镇第六十三章 江山如画第五十四章 曹家之围第七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五十五章 禽兽!第二十章 久别重逢(132/445)第四十八章 阎王上门第九章 钟离楚楚第三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六十六章 能者多劳(267/588)第四十一章 玥绿帝第三卷感言!第十三章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第三章 人没变,江湖变了(123/445)第四十一章 花开花谢第三十章 这不是送吗第七十九章 铁锅炖自己!第七十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八十八章 恶人先告状第三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十九章 后院起火第三十三章 宿醉?第六十四章 东部四王第十八章 势如潮水第二十三章 其疾如风第十七章 瞬杀(12/81)第八十一章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第二章 你怎么跑回来了?第二十二章 理不直气也壮(193/515)第四十八章 重见天日第六十九章 陆夫人的黑心小棉袄第四十四章 山花烂漫之时第四十二章 刀光剑影(201/522)第四十七章 潜入失败(172/488)第二十九章 摧锋第十九章 小镇偶遇第三十九章 有了消息第七十六章 楚楚姑娘(183/494)第三十章 怀璧其罪(134/447)第二十八章 雨夜带刀不带伞第七十五章 黑云压城第八十八章 坠龙湾第六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十四章 枝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第三十一章 临行前的叮嘱第八十二章 聚散终有时第四十八章 阎王上门第七十六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十九章 摧锋第十九章 清灯夜语第二章 阴魂不散第五十二章 太后的探望第十七章 你嗦了蒜第六十四章 不传之秘第三十五章 废帝立新第七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十六章 还是姨好第七十二章 煮粉(283/602)第十三章 彩烟阁第六章 这不巧了嘛致谢!第六十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十六章 严徒出高师第五十六章 小嘴儿真甜!(6/65)第六十八章 楚楚,你怎么来了?第二十五章 别瞎想,有蚊子(272/596)第三章 帅帐第九十二章 黑锋压城刀如海第十五章 新婚燕尔第七十二章 二十八路连环刀第七十一章 剑指东南第三章 世风日下第十六章 同游巢湖第三十五章 瑞雪兆丰年(168/473)第二十四章 月子弯弯照九州第十三章 陈道子,你个臭牛鼻子……(127/445)第四章 醋海翻波(112/428)第三十六章 曹家第二十章 重回故地第五十六章 近水楼台先得画第四十四章 兵锋骤止第六十六章 能者多劳(267/588)第二十三章 青石巷酒客(盟主加更)第四十八章 天那么高第六十七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零一章 游龙入海第五十五章 锁龙蛊第二十章 重回故地第八十一章 再会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蝉(260/587)第七十三章 公孙正义第三十九章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第三十七章 旧事重提第二十七章 家国难两全第五十一章 嗦粉感谢三位盟主及各位大佬的打赏!第二十八章 雨夜带刀不带伞第六章 破罐子破摔第九章 带菜鸟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