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

说起来,这位皇帝登基七年以来,一直大病小病不断,多次传出病危的消息。但他又一次次顽强的挺了过来。但是这一次,老天也对他不耐烦了,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要带走他!

“呵~~呼~~呵~~”,破风箱般的声音开始在东吴皇宫的内殿响起。到了这一年的七月,孙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现在唯一的能做的,就是在宰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前来探视他的时候,用手指了指这两位亲信,再用手指了指自己床旁还不到十岁的太子……

客观的说,孙休是一个仁慈的皇帝。他的几个儿子的名字,全都是现代电脑打不出来的生僻字,就是怕以后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后。如果皇帝的名字太过常用,会导致很多人犯忌讳——休字就是常用字,他的登基,导致东吴国内休字无法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除了这一点之外,孙休在位期间,基本维持了国内的稳定,没有主动发动大的战争。国家得到了宝贵的七年修养时间,东吴虽然未能缩短和曹魏的国力差距,但至少,已经把蜀汉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

他是一个好人。除了登基之后为了消灭隐患,让他的前任孙亮暴毙身亡之外(无证据,但基本公认凶手是他。因为那时候孙綝已经被他干掉很久了)。他没有朝自己的兄弟、侄儿动过刀。除了夷灭孙綝的三族外,他也没有朝东吴的世家们动过刀。

可惜,皇帝这个职业,好人是做不来的。

他念旧情,重用以前的老朋友濮阳兴和张布两个庸才,整个东吴的国家机器在这两个庸才的带领下效率变得越来越低。他心慈手软——抑或说做事情下不了决心。对国内本来就膨胀得极为厉害的世家大族基本没有有效抑制。由此导致他执政的七年,国家户口生生不见了五十万……

也就是这样了。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东吴第三任皇帝孙休驾崩,终年三十岁。谥号为景皇帝。谥法上说,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总而言之,算是美谥。

皇帝走了,东吴还在,所以活着的人们,还要继续操心这个国家的未来。

毫无疑问,大行皇帝临死前的意思很清楚:希望濮阳兴和张布两个老伙计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而这两个人本来也是想按照孙休的遗志来办。

可是,可是东吴的大臣们不答应!

征北将军陆凯表示:目前,魏晋禅代近在眼前。而司马昭在西蜀那边大败后,肯定急需在我们这边找回场子来。就算司马昭老了打不动了,一旦魏晋禅代,新的晋皇为了立威,必然会攻打我国。这个时候你们立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想干嘛?

上大将军施绩表示:现在,西蜀的一代英杰关彝关子丰已经崛起。可以预见的将来,西蜀定会再次兴盛。那时候我们的荆州防线将面临来自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这个时候你们立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想干嘛?

征西将军留平表示:当前,交州的叛乱仍然没有平定。老子接手之后才晓得这是多大的一个烂摊子。还好去年曹魏伐蜀西蜀顶住了。要不然,得到外部势力支持的交州就不是我们的了。你们立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想干嘛?

武昌都督鲁淑表示:现在,曹魏这边刚刚更换了北荆州方面的司令官。新接任的司马亮是个年轻人,一天到晚都在边境搞各种摩擦。老子应付起来极为吃力。你们立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想干嘛?

……

陆凯,是吴郡人。留平,是会稽人。施绩,是丹阳人。他们代表的就是江东本土世家的意见。而鲁淑是鲁肃的遗腹子,他代表的,是已经衰弱,但在吴国政坛仍有一定分量的淮泗派的意见。

而东吴政权,本来就是江东本土派和淮泗派的联合政权……

当然,皇帝年纪小、国际环境恶劣什么的只是借口——皇帝年纪小你们不正好继续扩大自己的领地,充实自己的庄园么?国际环境哪儿恶劣了?没看见汉魏两国都伤痕累累,急需时间舔舐伤口么?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濮阳兴和张布是什么鬼?!不过是孙休那个病痨鬼上位之前的玩伴罢了!你们在那个病痨鬼在位的七年里官位一个劲的往上升,爬到了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和元从后裔的头上也就够了啊!怎么着,你们还想着扶持一个儿童皇帝,好继续掌控国家大权?哪有这么美的事儿?!

这第二嘛。哼哼,如果濮阳兴和张布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时候表示强烈反对的,他们本人或者他们的父辈,统统都是当年南鲁党争里面的太子党!

可惜,当年南鲁党争的时候,濮阳兴和张布都还是东吴官场上的渣渣,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这场游戏。因此对陆凯等人心里打的小九九根本不了解。还有就是,这两位真的是TM的庸人!

想当年,孙权死的时候,继任的孙亮年纪也很小。也没见这些大臣们说什么少年人不适合做皇帝之类的混账话呀?这是因为,当时的顾命大臣是诸葛恪和孙峻,全都是一顶一的狠人!那时候谁敢在这两个人面前炸刺?活得不耐烦了么?

可惜,现在的濮阳兴和张布,哪里比得上诸葛恪和孙峻呢?

“怎么办,满朝文武都表示反对,我和他们争辩了多次。希望他们能够感念大行皇帝的恩德,让大行皇帝的子孙保有皇位。可是他们都说,大行皇帝有恩德于国家。将来新帝即位,各自分封王爵,充实采邑也就够了……总之,坚决反对太子继位。”

“哎,我这边也是一样啊。无难督周处(1)、解烦督沈莹全都是吴郡人。大行皇帝在的时候还好,可是现在,我根本指挥不动他们。若是强行扶持太子上位,下面的那些世家们发起狠来。这无难、解烦能保持中立就是苍天庇佑了!到时候,只怕会有不忍言之事啊。”

“那该如何是好呢?大行皇帝对你我二人恩同再造,我们绝不可辜负了他啊!”

“我岂不怀念大行皇帝的恩德。哎,大行皇帝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才三十岁啊!别的不说,只要再多活十年…….哎!”

“呵呵呵呵,两位大臣有何烦恼的?我有一位人选,可以保证让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都满意。也能保证两位的荣华富贵!”

“嗯?你是何人!”

“在下乃是新任的朝廷左典军万彧。两位,何须为新君之选烦恼。我大吴的真命天子早就做好了准备,只待两位决定,圣天子将带领我大吴重现大皇帝在位之时的兴盛!”

“左典军所言何人?”

“大皇帝之长孙,先太子之庶长子,现乌程侯孙皓孙元宗!”

“此人……我等实不了解,可与那位先人相类比?”

“呵呵呵,依我之见,我大吴历代先人,只有长沙桓王(孙策)才能与之类比!”

“什么?!居然可比长沙桓王!”

可以说,虽然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但在这个国家里,最具声望,最有传奇色彩的,肯定是二十岁渡江,只花了五年时间就疾风暴雨般扫平江东的孙策孙伯符了。所以当万彧说孙皓可比孙策的时候,濮阳兴和张布的嘴里,都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东吴已经建国三十多年了,有识之士都很清楚,这个国家正在逐渐的腐烂、发臭。谁都希望有一个如同孙策一般的少年英雄出来带领他们,再次走向辉煌。但是三十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人将他与孙策发生联系。

“两位,对于今天的太子来说,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他的。现在群臣反对,两位就算费尽千辛万苦将太子扶上宝座。太子会感激你们吗?待得太子年长,他必然会提拔自己的近侍来取代两位……最近两年,大行皇帝可是派了不少人到太子身边啊。到时候两位要是运气好,倒是可以安然荣养。要是运气不好,被新的权臣所嫉恨,呵呵……至于乌程侯就不一样了,若不是两位点头,他这辈子想都不要想这皇位!所以乌程侯登位后,必然对两位感恩戴德!而且乌程侯这些年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班底。他进了建业,还不是要依赖两位才能掌控这个国家。所以,这何去何从,还用再游移不定吗?”

周处,就是初中语文课本里“除三害”的那个周处。在历史本位面,周处担任无难督是270年以后的事情了。这里为了故事更精彩(你们老说我虚构武将让人不爽嘛),所以让他提前出场了。

第四三八章 会战之前奏(四)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变(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后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变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一六九章 司马家的刀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三七九章 处处是南中(三)第七十九章 弹指三年间(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争夺战(二)第五一一章 碾压的快感(二)第三七八章 处处是南中(二)第三七六章 永安乌龟流(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进(一)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一三九章 复兴歼灭战(七)第一二五章 复兴反击战(七)第三七一章 现在二对二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五零三章 小卫求学记(二)第四七七章 洛阳是雒阳(五)第二四零章 洛阳与建业(二)第一三一章 谁敢比我惨(二)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阵(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头第三二二章 诡异的建业(四)第四八九章 一碗红糖水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两个第四十三章 责任重于山(一)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二七二章 决战的序幕(五)第二七八章 关中大决战(三)第二一六章 群鸦的盛宴(十二)第五十八章 幕后的交易(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阵(一)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当自警第二七九章 关中大决战(四)第四六四章 无奈的晋臣(一)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转(三)第一九八章 真彩云之南(二)第一七二章 盐场拍卖会(二)第一三八章 复兴歼灭战(六)第四五五章 焦点是冀州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六十三章 原来是这样第四八三章 洛阳是雒阳(十一)第一零一章 邓艾的决心(二)第二七八章 关中大决战(三)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四零六章 何为穿越者(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第一四八章 战争与和平(四)第五零一章 魂兮归来兮(二)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八三章 洛阳是雒阳(十一)第三零五章 战后的余波(五)第四九零章 关东之精华(一)第四一三章 全国总动员(一)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闻曹(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麦浪第四八八章 军队的重置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九八章 真彩云之南(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一六八章 司马家的人(二)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扬旗第八十一章 弹指三年间(四)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给的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汇(三)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一五二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四三八章 会战之前奏(四)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第三二四章 大司马一家(二)第二六八章 决战的序幕(一)第一五零章 战争与和平(六)第一六五章 抄家进行时(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