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河东异动

面对贵人那如炬般的目光,拓跋沙漠汗虽不想在此事上多言,但最终还是不敢隐瞒:

“贵人明见,几年前我确实曾被大人派去洛阳,没想到才到边境,就听闻大汉与魏国正在交战。”

“那时听说并州战乱,幽州亦受到波及,全境戒严,不许进出,故而我只能滞留边塞良久。”

拓跋沙漠汗说着这桩旧事,心里不由地有些暗自庆幸:

幸好自己当时没有能进入魏国境内,若不然,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局势变化这么快,真要入了魏境,怕是再难入汉境啊。

可能是怕贵人误会,拓跋沙漠汗又急忙解释道:

“直到后来,我听说大汉大败魏国,这才急忙折返回族里,言明中原大势,力劝大人交好大汉。”

“好在大人贤明,听从了我的意见,所以这一回,我就是代表大人过来,与大汉交好。”

“只要大汉愿意承认索头部是草原主人,拓跋鲜卑愿作大汉的臣属,年年进贡。”

冯某人只不过也是信口一诈,没想到居然能让拓跋沙漠汗说出这番话来。

他略有惊异地看了一眼拓跋沙漠汗。

若非他知道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的故事准确地说,是对天女之事有所怀疑说不得就要被拓跋沙漠汗的言辞打动了。

毕竟这些年来,莫说是草原上的胡人,就是远在海外的倭人,都认为魏国是中原正统。

听说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早些年还曾派人到辽东,欲彷光武皇帝旧事,行朝贡求册封之事。

后来使者到了辽东,才知道中原已然换了主人。

直到在曹叡死的前一年,卑弥呼又重新派人到了中原。

听说曹叡得闻海外之国前来朝贡,还特意给卑弥呼封了一个“亲魏倭王”称号。

只是这大概是曹叡生前的最后一件值得宣扬之事。

因为给邪马台国册封之后,魏国天子就被冯某人吓得出逃洛阳,巡视许昌。

很明显,那个卑弥呼女王没有拓跋沙漠汗这般幸运,避开了魏国这个坑。

但换个角度想想,若是没有天女这个事情,草原上的大部族认可大汉,愿意向大汉称臣进贡。

这对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的季汉君臣来说,怎么也说算得上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操作好了,说不定还能宣扬一番。

看到贵人正以一种奇怪的目光打量着自己,拓跋沙漠汗生怕对方心怀芥蒂,连忙说道:

“我知道大汉正与魏国交战,相互攻伐,为了表明诚意,我们部族愿意彷南匈奴旧事,听从大汉的召唤,派出族中勇士,帮助大汉平乱灭贼。”

拓跋沙漠汗不说这个话还好,他这么一说,贵人的目光就更加古怪了。

他终于开口问道:

“你们部族这么做,为了什么?”

拓跋沙漠汗听到贵人这么问,脸上就是有些悲天悯人的神情:

“现在草原年年有白灾,百姓早就困苦不堪,鲜卑各部落又相互征伐不休,更是让百姓流离失所。”

“大人虽给了百姓一方安宁,但终是苦于物资短缺。吾听闻,大汉在明君贤臣的治理下,人人衣食富余,天下莫不望之。”

“例如那毛料烈酒等御寒之物,更是为大汉所独有。拓跋鲜卑虽胡夷,但族中亦有些牲畜。”

“更听闻大汉常年愿以高价收羊毛,故而部族愿意拿牲畜羊毛换取大汉之物。”

态度很诚恳,话也说得好听。

只是说得似乎是正确的废话。

“就算你们不派出族中勇士帮助大汉,但只要来平城,这些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冯某人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你们这些所求,岂非是多此一举?”

“不一样。”拓跋沙漠汗摇头,“我知道,大汉每年有不少商队进入草原,与各部落交换货物。”

“可是我们拓跋鲜卑多是在漠南北部放牧,很少有商队到达那里。”

“而且除非是族里特意组织马队南下,否则依附我们的那些小部落,根本没有能力越过南边的部落地界,来到平城,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拓跋沙漠汗叹一口气:

“贵人也知道,前几日就算是我,也曾被人在山道上刁难,更遑论那些小部落。”

“但若是大汉组织商队进入草原,那又大不一样。除了马贼,没有多少部落会故意为难商队。”

拓跋沙漠汗认真的看向冯某人,“所以我的意思是,若是大汉能派出大商队,再往北走得远一些,那就最好不过。”

冯某人却是不为所动:

“若是你们部落是在漠南北部活动,那又怎么说能越过漠南南部,帮助大汉平灭魏国?”

拓跋沙漠汗连忙说道:

“魏国势大,平灭岂是在旦夕之间?更兼大汉近年才刚收了并州关中之地,想来这几年亦是要安抚新得之地的百姓。”

“同时将士征战,亦要休息,故在小人想来,这几年大汉当不会大动刀兵。”

“正好趁着这个空隙,大汉得索头部的牲畜,特别是马匹,得以蓄力向东。想来大汉在边塞设立榷场,亦是有此意吧?”

“而索头部,也能得大汉之资助,全力向南,只待时机成熟,大汉从西向东,拓跋由北向南,夹击魏国,又何愁大事不成?”

说完这些话,拓跋沙漠汗有些希冀地看着贵人。

冯某人却是不接这个话,他只是笑笑:

“这个话,算得上是你们族里的机密打算了吧?你这样说出来,不怕泄密吗?”

拓跋沙漠汗慨然道:

“若是无贵人指点,吾此番便是无功而返,族中就算是有再多的打算,又有何用?”

说着,他又看了几眼冯某人周围的侍卫:

“况且小人看贵人身边的随从,非是普通人。小人在山道被人刁难的时候,正逢有一支汉军经过。”

“那支汉军,在吾看来,乃是世间少见的虎狼之师,那些将士,倒是与贵人身边的随从颇有些相似之处。”

话里有九分真,剩下一分是试探。

拓跋沙漠汗此时此刻,肯定不会放弃对眼前之人的猜测。

只是他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冯某人根本没有接他这个话头,而是提醒道:

“拓跋郎君身负族中重托,出门在外还是多加小心为好,毕竟人心隔肚皮。”

“何况你我初次相见,我不过是随口提醒罢了,拓跋郎君却是全盘托出。”

“要是此事出了什么差错,那我这个好心,可就是变成居心不良了。”

拓跋沙漠汗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却又不得不道谢:

“谢过贵人提醒。”

这个时候,门外突然有人步伐匆匆地进来,张嘴喊了一声:“山……”

然后又突然顿住,看了拓跋沙漠汗一眼。

贵人示意来人到跟前说话。

来人走过去,弯下腰去,不知道在贵人耳边说了什么。

只见一直都是从容不迫的贵人,脸色微微一变,站起身来:“走!”

竟是连告别都没有,就带着一众随从,呼啦啦地走了。

拓跋沙漠汗心头一动,连忙跟着追到门口,看着对方果然是朝着护鲜卑校尉府而去,脸上不由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而另一边,冯都护才迈入校尉府,校尉府长史张远早就在门口守候多时了:

“山长。”

“怎么回事?”

冯都护一边向校尉府里面走,一边问道。

他的脸色严肃,似乎离开食肆时的举动和神情,根本不是在作戏。

“河东传过来的消息。”

张远跟着冯都护的步伐,甚至开始有些小跑:

“魏都督去了上党,同时下令征东率军向东移动,目标还不确定。”

张远脚上不停,嘴上也没有丝毫的停顿,快如连珠地说出这句话。

让冯都护脚下微微一停,然后又是加大的脚步,进入屋内:

“地图!”

上党是魏延打下来的,他对那里最是熟悉,再加上又是与魏国的开国之地邺城遥遥相对。

而且上党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地区。

所以河东都督府成立后,为了统一协调对魏国的防务,把上党并入了河东都督府的防区范围。

要说邓芝这个右卫将军兼领并州刺史也真是有些无奈。

并州看着大,但西边被九原都督府割去了近小半个州,北边的雁门郡若非兴汉会,说不得就是个无人区。

而河东都督府成立后,又把上党拿走了。

幸好并州的郡治太原郡,算得上是并州的核心精华地区,没有敢动它的主意。

再加上邓芝虽有些卷恋权势之嫌,但终算是坚贞简亮,临官忘家之辈。

不管是雁门郡,还是九原都督府,只要当真能发展起来,他身为并州刺史,自然都是要沾了功劳。

所以倒也没有太大的不满。

唯独听说对上党之事,有些难以释怀。

不过邓芝性情刚强骄傲,在这个事情上,却是遇到了一个更加骄傲,而且性情恶劣,又不愿意讲道理的魏老匹夫。

再加上这又是宫里的决定,邓芝就是再难释怀,最终也只能是无奈接受。

不过相对于邓芝,冯都护此时更是有些怒火在眼中跳动:

“魏老匹夫在这个时候调动河东都督府兵力,想要做什么!”

太行八陉中的轵关陉,是从河东入河内最重要关道。

而欲从上党入河内,则要通过八陉中的第二陉:太行陉。

太行陉北起于高都(即后世的晋城)。

而高都,则是上党唯一一座还有魏国手里的城池。

当年魏老匹夫攻伐上党时,蒋济为了守住河内的北大门。

不惜违背魏国的驻军不得随意越界的规矩,派兵沿着太行陉北上,守住高都。

当然,这里也有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的这个建议,估计至少有一部分是不想自己的老家被抄。

但蒋济此举,却被许昌的曹爽看作是投靠司马懿的举动,最后逼得蒋济当真与司马懿兵合一处。

而河东向东而行,进入上党,正好也经过高都的范围。

可以说,高都是河东河内上党三地最重要的战略交汇之地。

白起当时正是控制了轵关陉,切断了赵国从河内支持上党的路线。

同时再从河东派兵向东攻掠上党,两国主力正是在高都县与泫氏县(即后世的高平)之间的地带相持拉扯。

最后赵国战败,被坑杀四十万,彻底失去了与秦国争天下的希望。

对这么重要的战略地带,冯都护早不知看过了多少遍。

魏国控制着高都,河东与上党之间的联系通道,就如同喉咙里卡着一根鱼刺,不吐不快。

除非绕路北上,先到太原郡,再从太原进入上党,这个路途可就远了。

现在魏老匹夫去了上党,又让姜维领兵向东,冯都护仅仅是扫了一眼地图,目光就落在高都上。

“河东的消息,是长安转送过来的,还是直接从河东送过来的?”

冯都护死死盯着地图,良久之后,这才突然问了一句。

“回山长,是直接从河东送过来的。”

校尉府的长史张远,此时似乎又回到了跟在山长身边当参谋的日子。

“谁让送过来的。”

“是河东典农中郎将。”张远舔了舔嘴唇,“中郎将说河东盐湖靠近轵关,偏偏又是供应关中与并州盐巴的重要之地。”

“他担心若是兵力不足,贼人从轵关出来袭扰盐湖,影响甚是恶劣,所以这才向派人过来说明情况。”

冯都护闻言,一直阴沉着的脸,这才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石包?他很不错,仅是担任典农中郎将,确实有些委屈他了。”

典农中郎将虽然主要是典农,但好歹也带了个将字。

特别是他这个典农中郎将,还负责看管河东盐湖,直接就掐死了河东世家大族依赖的一条重要经济来源。

也算是了却当年走私贩立下的宏大志愿。

虽然他没有资格对河东都督府的调兵指手划脚,但却能以影响农事和盐事的理由,隐晦地提醒冯都护。

冯都护把手里的炭笔丢到桉几上,说道:

“给征东将军(即姜维)送个信过去,问问魏延打算让他做什么。”

考验姜维立场的时候到了。

按流程,应当是都督府先禀报长安,长安再派人送到在外巡视的冯都护手上。

河东都督府的异动,现在到了哪里还不知道。

说不得,魏老匹夫就是想着趁着冯都护在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的空隙,想要搞些事情。

更别说现在大汉上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对魏国产生了轻视之心。

魏老匹夫的动作,说不得是得到了长安某些人的支持。

是,上党是你魏延打下来的,你可以借此发挥。

但别忘了,河东还是我冯某人钓鱼的地方呢!

更别说,中都护可是有都督中外军事的权利!

第1100章 升级与淘汰第0910章 急报第0734 红烧肉第1226章 为难第0130章 送你一份嫁妆第0682章 定心丸第0464章 你来我往第0752章 阳谋第0848章 多事之秋第0321章 说开第0072章 事情的根源第1231章 襄阳之战(三)第0751章 有点误会第0473章 探狱第0266章 歃血为盟第0982章 安排第709章 驴不对马第1230章 襄阳之战(二)第0295章 糯米第0675章 分歧第0065章 示好第0193章 怕什么?第0587章 轻松第0436章 我也没喝过第0943章 巧合第1216章 迟了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1166章 别逼我第1053章 托付第0018章 交易?第0522章 旄牛部第1186章 攻城第0125章 营寨第1269章 真假难辨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陆续登场第0674章 冬日里的日常第1044章 局势的变化第0880章 有些后悔第1047章 巨变(二)第0146章 报应第1024章 钓鱼佬的婆娘也不空军第0376章 当空皓月之下的闪亮星光第1282章 流放第0425章 失踪第0756章 东西第0756章 东西第0988章 裂痕第0814章 危险悄至第0280章 熟悉感第0466章 东州派第0761章 军中未来第0892章 弄巧成拙第0716章 真到假时假为真第1297章 妇人后宫第0019章 茶叶第1127章 答应第0094章 论放牧的方式第0028章 装逼一时爽,事后火葬场第0413章 菉豆第0214章 死人第0351章 再见黄月英第1069章 初定(二)第0120章 碱第1262章 不攻而克第0692章 天秤第0031章 老后悔了第0158章 张星彩(二合一大章)第0884章 想卖点粮食第0946章 阳谋(过年更新就是对大伙最好的新年贺词)第1228章 那点珍贵无比的时间第0659章 曹睿的选择第0282章 交配权第0624章 后方之事第0607章 帮我站一会第1023章 什么叫集体的力量?第1079章 绝地反击第0629章 兵临陇西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0247章 运输效率第1305章 九原琐事第0429章 我在这里等你第0380章 花容月貌第0232章 令人误会的不拘小节第1115章 秦博到来第0121章 织布第0929章 并州边事第1165章 调动第1287章 以身作饵第0689章 说服第0903章 设伏第0269章 山门隐现第0735章 好日子第0621章 交易所第0989章 一具铠甲引发的血案第0192章 出气筒第0913章 客串第0643章 五十万缗第0048章 失败品第1034章 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