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关将军的迟疑

第1236章 关将军的迟疑

大谷口南边的一片平川上,遥远地出现了几匹骏马,迎面驰骋而来,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卷起滚滚黄尘,遮云蔽日,隆隆声有如雷声,沉闷而又带着极强的压迫力。

这一切,迅速地放大于所有人听觉和视野里。

一直坚守在高地营地的王平举起望远镜,望向烟尘升起的方向。

待看清了最前面的骑兵模样,他有些不可置信地放下望远镜,用另一只手揉了揉眼睛,然后举起起望远镜再看。

没错!

正是最熟悉不过的大汉游骑装扮。

从西南而来,又能有如此惊人动静的,除了大汉铁骑,再无他人。

“来了!”

王平原本疲惫不堪的面容上,猛地露出狂喜之色,“来了,来了!”

他用沙哑的嗓门大呼:

“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

汉军的营地,本就驻扎一处小高地上。

听到王平的话,周围原本横七竖八,或坐或躺,正在休息的汉军将士,有如闻仙乐,立刻一骨碌地爬起来!

“当真?”

“这般快?”

援军比预料来得要快,这个意外之喜让将士们当真是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雨!

刹那之间,眼看不见,手捉不住,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迅速在营地里扩散开来。

让苦战多日的将士猛然欢呼起来。

因为他们的坚守和牺牲,并没有白费。

相反,朝廷这么快就派出了援军,正是说明了这一战的价值。

“我道下边的贼军,为何突然有异动,原来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从昨日起到现在,贼军好像有不少人向着大谷口退去了?”

“对,我也发现了,我还以为是贼子又有什么诡计呢!”

“贼子……莫不成是要退兵?”

“应该不会吧?那晋阳那边贼军主力怎么办?”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起这个,有人的眼睛就是一亮:

“朝廷援军一到,那岂不是意味着贼子大军后路被断?此乃上天再赐吾等一场大功啊!”

“做梦呢?”同僚向着援军所来的方向呶了呶嘴,“看到没?人家四条腿,你才几条腿?能跟得上?”

再说了,这些天来的苦战,所有人都已经是透支了体力,在苦苦支撑。

不少同僚甚至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在哀嚎中,或者在呻吟中,或者默默无闻地死去。

此时的他们,急需一场休息。

甚至人在确定了是己方的援军到来后,一直紧绷的精神在放松下来以后,干脆直接四仰八叉地躺在原地,呼呼秒睡。

随着如雷般的蹄声越来越大,骑兵大军也渐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骑兵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大概是为了保存体力和保持阵形,而刻意压制了速度。

但漫山遍野的骑兵,黑压压有如乌云压顶,仍极具压迫力,视之令人胆寒。

而在日头照耀下的长戟长枪,正闪着雪亮的光芒。

王平没有去看他们,而是举着望远镜,寻找大军中代表主帅位置的大旗。

很快,随着大军的不断逼近,关字大旗终于出现在王平的视线中。

“是关将军,是镇东将军!关将军亲自领军来救援我们了!”

“关将军来了?”

有人刚躺下去,一听到关镇东之名,连忙又再次一骨碌爬起来,举目张望:

“哪呢?哪呢?”

“镇东将军?果真?”

一群将校围了过来。

“关字大旗,应当错不了。”

“说不得是辅汉将军(即关兴)?”

战局已定,闲下来的家伙,已经有心情在阵前抬钢筋。

瞟了一眼抬杠的家伙,不语,冷笑着一声“呵呵”,道不尽的意味。

虽然辅汉将军也姓关,但放眼整个大汉,不,应该说是整个天下,指挥如此大规模的骑兵行进,阵形还能如此整齐协调的……

如果不算山长在内的话,那就非关将军莫属!

关将军他兄长来了老子也不认。

山长的成就,那肯定是不用奢望了。

光是独占天下八分才气,就已经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但关将军领军奇袭数千里,席卷并州,鲸吞河内的成就,不知是多少有志沙场的男儿的梦想。

就在王平举着望远镜望着自西南而来的大军时,镇东将军同样也接到了最前方斥候打探回来的消息:

“将军,前方只有零星的贼军,看到我们后就立刻退走了。”

“还有一军,驻守于前面一处高地上,看旗帜应当是我们大汉的将士。”

关将军闻言,举起望远镜。

入眼处,残败的营地,高高飘扬的大汉旗帜,以及似乎有一些人举着长短不一兵器在不断挥动,似乎是在向自己这边欢呼。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但可以看出他们身上的衣甲,早已失去了本来的模样,与那营地一样,已经残破不堪。

很明显,这是一支经历了惨烈苦战的队伍。

一向清冷的关将军亦是有些微微动容。

“立刻派人过去,与他们接触。”

“喏!”

“让后军立刻准备好救治物资!”

“喏!”

“加速前进!”

“喏!”

传令兵开始四处奔驰而出:

“主帅有令,加速前进!”

“主帅有令,加速前进!”

……

很快,骑兵大军前锋分成两边,绕过高地,继续滚滚向前而去。

原本附近残留的一点魏军,见状立刻飞快向着大谷口退去。

坚守了多日的小高地,终于迎来了汉军的援军。

一个小校骑着马,飞奔来到用乱七八糟不知名东西堆积而成的防线前面,高呼道:

“敢问诸位壮士,谁是军中主将?”

早已经得到消息的王平领着还能站起来将校前来迎接:

“护鲜卑校尉王平,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军来援?”

小校还没有回答,小高地又疾驰上来一队骑兵。

衣甲鲜明,兵器锋利,高头俊马,令人望之便知是难得的精锐。

一个年青将军在亲卫的拱卫下,越众而出,但见他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过来:

“关某来迟,还望王将军莫要责怪!”

王平看到这位年青将军,连忙行大礼:

“末将王平,拜见镇东将军!”

还真是镇东将军啊!

王平身后的不少人皆是眼睛大亮,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这个传说中的山长之下第一将,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果然是俊美挺拔,英气慑人。

“王将军快快请起,关某此时,可当不起王将军如此大礼。”

镇东将军快步上前,亲自扶起王平,然后看向王平后面那些全身染了血污,就连脸上都是灰黑不堪的将校们。

虽然看不出他们的真正面容是什么模样,但从他们眼中的光芒,以及在惨烈的大战后,仍保持着的那股昂扬。

可以看出他们此时的兴奋。

“诸位立下大功,当是吾给诸位行礼才是。”

嘿!

关将军给我行礼了,以后可算是有吹牛皮的资本了!

“关将军,吾等既入军伍,就当拼死杀贼,以上报朝廷,下报百姓,不然,岂不是愧对君侯的栽培?”

“就是就是!”

……

七嘴八舌的同时,又是乱七八糟的回礼。

雁门郡虽是边郡,平城更算是直面大漠。

但关将军又岂会不知,自家阿郎对这个地方的重视,远超他处?

故而护鲜卑校尉府的校尉是他出山以后第一个提拔的王平,同时王家父子与阿郎的关系,可谓荣辱与共。

而校尉府的长史,则是讲武堂的大师兄张远,曾跟了阿郎好些年。

至于校尉府军中骨干将校,不是南乡子弟,就是讲武堂学生。

胡人骑军中,还有一部分是原凉州军胡人转调过来的。

可以说,从南中到凉州,到九原都督府,再到雁门郡,为大汉守边的将士和建设边疆的百姓,都与兴汉会,与阿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种移民实边,屯垦戍疆的方式。

当然,这可能也是阿郎给这些普通百姓子弟寻找的一个出路。

毕竟在边疆,经常与胡人打交道——不管是平和地打交道还是激烈地打交道——不但可以得到锻炼,也更容易积累功勋。

若非事发突然,中都护府这几年可没对外大动干戈的打算。

关将军含笑对着这些满腔热血的年青将校们点头示意,然后又对王平说道:

“我已经让后方赶快把物资送上来,给将军麾下将士好好补一补。”

“还有,如今军中受伤将士何在?我还特意吩咐送一批药材上来……”

关将军不提起这个还好,一提起这个,王平脸色就是一黯,就连原本挺兴奋将校们也有些沉默了下来。

看到他们的神情,关将军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她轻轻叹息一声……

久经战阵的她,又岂会不明白,战阵前战死的将士,与受伤后不治而亡的将士,基本是对半开。

也就是大汉这些年来,因为医学院的原因,这才得以保下了大量的受伤将士的性命。

同时这些受伤过后恢复过来的将士,又会成长为有经验的老兵。

这些年来,大汉军中将士,战斗力越发强悍,这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毕竟别人的百战精兵,可能真的是一百个人里挑出最后能活下来的那一个。

但大汉就不一样。

给你配了那么好的武器,那么高的披甲率,那么多的医学生,想死哪有那么容易?

只是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强大的后勤保障的基础上。

至于像大谷口这一战,大汉将士因伤不治的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在安排完护鲜卑校尉府将士休息与救治事宜之后,关将军立刻询问起并州的战事情况。

“回镇东将军,吾等被困于此处,仅知司马懿领着大军,往北而去,想必是要去攻打晋阳。”

王平对晋阳那边的情况,其实也是近乎一无所知。

他比关将军唯一多知道的,仅仅是司马懿确实是领着大军过去了。

“而且从昨日起,围困我们的魏贼,就突然退兵了,但我可以肯定,司马懿的大军,定然是没有回返的。”

听到王平的话,关将军眉头一挑:

“司马懿大军并没有回返?”

王平点头:“肯定没有。”

自己的营寨,正好卡在大谷口的出口位置。

就算司马懿数万大军是夜里行军,也得要有火把,不可能悄无声息地从自己眼皮底下重回大谷口。

“镇东将军,那岂不是说,贼人大军,已经被吾等断了后路?”

马岱闻言,立刻说道,“将军,不若让末将领军为前锋,立刻前去晋阳!”

关将军却是没有那么激动,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没那么简单。吾与司马懿交过手,此人非简单之辈,不可轻视之。”

关中一战,若非阿郎铁了心要清洗河东世家,死活要呆在大河边上钓鱼,也不愿意过河,说不得就要中了司马懿之计。

关将军更是在渡河之后,亲自与司马懿交过手,深知此人城府极深,为人狠绝。

对手若是稍不注意,就要吃大亏。

魏延的上党之失,就是血泪教训。

“可是镇东将军,晋阳兵少,若是不及时救援,恐怕……”

对面马岱这等老将,关将军不得不耐心解释道:

“马老将军稍安毋躁,我并不是说不去晋阳,我只是说,司马懿后路被断之事,看起来恐怕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她看向马岱:

“所以马老将军,你带着人马前去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可冒进,记得随时回报前方的消息。”

马岱大喜,领命而下。

待众人散去,王平有意落到最后,悄悄地问道:

“将军担心马老将军中了司马懿诡计?”

关将军淡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吾至祁县时,就已经提前派人前往晋阳打探,马老将军半路应该就能遇上。”

“吾领大军据于大谷口,就是扼住了魏贼进退要道,司马懿再有诡计,又能如何?”

王平又问道:“那将军是担心晋阳有失?”

关将军敛起笑容,沉吟了好一会,这才说道:

“司马懿后路已断,他就算是攻下晋阳,那又如何?若是以一个晋阳为代价,就能聚歼司马懿及其大军,那也是值得的。”

王平有些不明白:

“那将军还在担心什么?”

关将军吐出一口气:

“因为我看不懂司马懿举动,若是换成了我,我会直接趁势攻下高平关,堵死上党诸口关隘以自守。”

关将军目光有些迷茫,语气有些迟疑:

“除非他觉得太原会像上党那般,大军一至,就会立刻举城而降,否则,那他就是在冒险……”

说着,她把自己代入司马懿的位置,又摇了摇头:

“太冒险了,不值得!司马懿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0982章 安排第0536章 人口问题第0835章 世道变了第0672章 风马牛而暗争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1197章 出征第0200章 冯郎君莫慌第1230章 三路并进第0330章 心计第707章 安抚与稳定第0590章 各施所能第1067章 维新之宏志第0402章 高风亮节冯郎君第0030章 廖立第1095章 人心思变第1249章 再败第0341章 知识解释权第1293章 不受控制第0106章 阳安关第1103章 渡河(二)第0264章 北地走马鲜卑儿第0258章 赵广挨打第460章 会盟第0749章 没了第707章 安抚与稳定第1081章 打扫屋子第0589章 退守第0337章 张温黜罢第1312章 意外收获第0413章 菉豆第0315章 来龙去脉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须得巧言令色之人对付(二)第0362章 述职?第0929章 并州边事第0637章 天时第0516章 年少热血第0115章 所谓羊毛第0761章 军中未来第0474章 不懂就对了第0685章 出其不意第1289章 夏侯氏第0583章 关城下第0330章 心计第0758章 两面派第0945章 始入乱象第0079章 吕老兵的小心思第0113章 郎君践诺日,妾身叩首时第0752章 阳谋第0210章 小女孩第1185章 以身作饵第0988章 裂痕第1273章 宫争第0017章 赵广来访第0862章 大势所趋第0169章 画风不大对第1182章 绞杀第1002章 最后一道关口第1178章 家事国事第0326章 杨千万第0464章 你来我往第0481章 张嶷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1089章 试探第0153章 舅子哥第0466章 东州派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0847章 孙家皇子事第0384章 端木哲第0864章 五皇子第0796章 商议第0178章 有点意思第0517章 军议第1065章 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第0153章 舅子哥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197章 人心难测第0469章 怀壁其罪。第1014章 其疾如风第0015章 粮价第0844章 狡如狐第0511章 劝说第0130章 送你一份嫁妆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0302章 孟家之虎第0277章 资本的驱使第0376章 当空皓月之下的闪亮星光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第1200章 病亡第1237章 不同的选择第1136章 准备第0011章 识字与读书第0337章 张温黜罢第0507章 书店见闻第0899章 缺失的环节第0842章 阳谋第1292章 夏侯楙和羊氏的野望第0484章 眦睚必报第0061章 世事洞明第0676章 打算今天进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