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0章 战备

“末将王平,见过君侯。”

王平这几年官职行迁变,为人自信了许多。至少与冯永初见时,再没有当初那一种乡下土财主进城的仓促感。

同时也圆滑了很多,从他这一声“君侯”就可以看出来。只提冯永的爵位而不提职位,避免了尴尬。

“王将军来啦!”

冯永看到王平,眼中放光,北伐能否捞到功劳,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助力呢。

于是冯君侯热情地走下来,亲自引王平入座,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子实给王将军的信。他远在越巂,此次不能亲自前来,便委我给王将军带了信过来。”

王平连忙伸出双手接过来,脸上现出惊喜的笑容,“有劳君侯了。”

王平和王训这对父子很有意思。

王平不识字,当初他为了能让王训跟着冯永识字读书,几乎把家里的浮财都搬空了。

后来王训跟着冯永东奔西跑,识字读书一日不敢落下。每有消息要传给王平,除了让人传口信,还得写一封信过去。

王平自当了朱提太守,便学人立了祠堂。听王训说,他写给大人的信全都被放在祠堂里的供桌上,也不知是真是假。

如今看到王平把信珍而重之地藏到怀里,冯永觉得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回到座位上坐下,冯永对着王平解释道,“越巂事忙,我需要子实在那里帮忙看着,所以此次没能让王将军父子相见,还望王将军莫怪。”

“君侯此举是为了犬子考虑,某岂是不知好歹之人?说起来某还要谢过君侯才是。”

王平连忙说道。

如今王家不比以往,没必要父子同时上沙场拼命,冯永的做法,乃是为了他们王家,王平又怎么会不知道?

“子实是我的兄弟,我们两家,说谢就生分了。论起来,私下里我还应该叫你一声叔父才是。”

冯永摆摆手。

如果说赵广是那个最早和冯永绑定在一起的人,那么王家就是最早和冯家绑定在一起的那一家。

在王平没有成为军中山头之前,冯永就是王家最大的助力。

甚至就算王平成为军中山头之后,只要没能达到冯永的高度,那王家就仍是冯永的忠实盟友。

“平安敢如此?”

王平吓得连忙站了起来。

“叔父请安坐。”

冯永“啧”了一声,“此时又非是军议,何须如此拘礼?文轩在南中时,叫你一声叔父,李都督不也让应下了?”

王平坐下后,神情有些急促不安,那个初次进城的土财主又出现了。

“叔父此次所带的三千人,可都能当战兵?”

王平一听到冯永提起正事,当下连忙回答,“某在得丞相之令,从五部都尉中抽精壮,组飞军,又得贤侄之助,练兵所需的钱粮倒是不缺。”

“这三千人,是某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人人皆可当战兵。”

冯永脸上现出笑容,激动地一击掌,“太好了!”

王平脸上却是有些踌躇,“只是五部都尉初建飞军,丞相只给了两千战兵名额,剩下的一千,算是辅兵,他们所持兵器,皆是短刃,未有长兵强弩。”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冯永确实是多有放权。

同是一郡主官,王平手里只能有两千的战兵,而冯永手里,战兵数量却是王平的数倍。

“这个无妨,到了我这里,不怕没兵器,就怕精兵太少。”

冯永擦拳磨掌地说道。

平定南中后,诸葛老妖建五部都尉,勒领南中豪族出钱,尝试征召蛮夷组军,不过如今大多只能算是地方军。

而王平手里的飞军,则是第一支被承认的夷人职业雇佣军,每月可以领到粮饷,战死有抚恤,因为他们善行山路,健步如飞,故曰飞军。

王平是賨人出身,蛮夷对他没有太大的排斥,而且他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可以说是这支军队的最好将领人选。

但王平不是冯永,他在大汉丞相面前没有那么大的脸面,而且这支军队目前在诸葛老妖眼里只能算是尝试,所以只有三千人,而且只配给两千人的军中制式武器。

三日后,张嶷率后军赶到,冯永令他和句扶守大营,自己带着李遗、黄崇、王平等人,骑马向南乡而去。

汉中两个月前断了与外头的易市,同是封锁了汉中各个路口。

而南乡则是一个月前就进入了戒严状态,牧场、工坊、山里的矿场,皆取消了休息,人员随时要保证在位。

同时南乡的内城,外人不得入内。

没有了内城的消费支撑,又没有了外来的商队,外头所有店铺一下子就萧条了下来,有不少的店铺甚至直接关门了事。

汉中的紧张气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件事:要打仗了。

在某一天,南乡内城响起了一声厚重而悠远钟声,

外城有不少人有些奇怪,这一个月来,内城总是时不时地响起钟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正在低头算帐的李慕抬起头,定定地坐在那里,凝神倾听。

很快,“咚”地一声,第二声在三息过后,又传了过来。

紧接着第三声……

随着钟声的次数越来越多,李慕的心也跟着越跳越快。

九声!整整九声!

南乡的钟从来没有响过这么多次!

李慕“叭”地扔下手里的笔,猛地站起来,厉声喝道,“来人!”

助手急步跑进来,正欲行礼,李慕却是立马直接吩咐,“立刻传令工坊,所有管事都过来集合,一个也不许少!”

说着,她拉开椅子,冲到旁边的书架,抽出一叠纸,然后急步向门口走去。

凄厉的哨声很快就在工坊里响起来,李慕的助手们奔跑于各个工间,“慕娘子有令,所有管事速速集结!”

各个工间的管事飞奔而出,匆匆跑向李慕坐值的地方。

不一会儿,她们又纷纷跑回工间,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张纸,对着女工大声喊道,“所有人,都到外头集结!”

女工们这几年来,不知演练了多少次这种情况,当下默默地停下手里的活计,小跑出去,很快就列队完毕。

“待会念到姓名者,须留下,无有念到者,解散后立即下值回家,不得随意外出,须随叫随到,若有不听令者,除籍!”

管事厉声喊道,“记住,是除籍!入苦役!”

所有女工听到这个话,所有人的神情皆是带着紧张,同时不少人还有一丝的轻松:终于要来了么?

只见她们都不由地紧闭着嘴,脸上带着凝重,连呼吸的声音都尽量控制住,眼睛紧紧地盯着管事,生怕错漏一个字。

“此乃是关键时刻,诸位皆要同心协力,共渡此关!这几年来,冯郎君给我等安家业,足衣食,儿女皆能识字读书,天下除了南乡,再无他处!”

管事挥舞着手臂,慷慨激昂地说道,“冯郎君便是我等再生父母,若是无他,便无我等今日。如今他需要我等相助,但凡他所求,我等拼死也要完成!”

“诺!”

虽然是女子声音,但这般齐齐喊出来,却也是无比地铿锵有力,斗志冲天而起。

内城的紧急状态很快就蔓延到了外头,黑帽黑衣的巡捕吹着哨子,奔跑在大街上,急促地挥动手臂,让街上的行人赶快回到自己的屋内。

同时,一队又一队的护工队从内城冲出来,肃清大街上的所有角落。

早就得了警告的游侠们,要以最快时间赶回忠义祠,不然等过了限定时间,就会被当作不轨者,当场格杀。

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队骑士疾驰而来,如同一阵风卷过,越过大路口的忠义祠,横行无忌地冲上空无一人的大街。

从门缝里扒看的人有些惊叹了一声,“那些人是谁?竟能让南乡所有人都给他们让道?”

“听说诸葛丞相在南郑,莫不成是他过来了?”

“定然不是。看那领头的,年纪不大,估摸着是哪家权贵之后。还有那些随从,看起来是难得的精兵,应该是个带兵的。”

“那就应该是驻守沮县的赵二郎。”

“赵家二郎来此,南乡县须得净街?我看不像。”

“这倒也是。张小娘子都没这等待遇……”

说起张小娘子,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于是有人小心地问了一句,“莫不成是他?”

“十有八九。”

“什么十有八九?我看肯定是了!”

有人一拍大腿,“呀!竟是著《侠客行》的吾辈知己!某仰慕已久,没想到竟是当面错过了!”

“听说他是高人子弟,未必能看得上我等……”

“你懂个驴卵!先秦前汉,那些高人,有多少是游侠出身?那郭靖,那张无忌,哪一个不是江湖大侠?”

有人破口大骂道。

“就是就是。说不得他的师父,是江湖大侠也说不定哩!不然何以会专门给游侠儿写《侠客行》一文?”

“就是这个理!”

……

冯永带着人直接冲到县衙门前,这才拉住马头。

“希聿聿!”

高头大马长嘶一声,双蹄重重地踏在地上。

“兄长!”

李球不等马停好,就迎了上去,激动地喊了一声。

冯永翻身下马,急步上前,“信厚!”

兄弟见面,自有一番感慨。

“见过兄长。”

李慕随后跟着上前,盈盈一拜。

“好,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冯永颔首。

“兄长说的哪里话,我等在南乡安坐,哪有什么辛苦。倒是兄长,南北奔波,还是去了南中那等瘴疫之地,才是辛苦。”

李慕精心打扮了一番,没穿平日的紧衣窄袖,穿的是正服盛装,戴着明月珰,环佩叮当,只她目闪异光,紧盯着冯永,柔声地说道。

“不说这些,我们各有所职。”

冯永摆手,然后问向李球,“霍监令呢?”

“在汉中冶的工坊等候兄长呢。”

“时间紧迫,慕娘子你马上回去安排毛布工坊那边,我先去汉中冶的工坊。”

李慕点头,“妾明白。”

外头来的人大多有一种错觉,觉得内城就是南乡的核心,其实这是错误的。

南乡的真正核心,是处于内城后面的纺织工坊和汉中冶工坊,还有那些一直在冒黑烟的窑子。

当然,按大范围来讲,还应该包括巴山脚下的牧场,山里的矿场。

它们才是南乡的真正支柱。

冯永带着众人到了汉中冶工坊,霍弋早在那里等候,“见过君侯。”

“不必多礼了,霍监令,我要的东西,准备好了么?”

“回君侯,下官准备了三万根铁条,还有三百名匠人,只待马群一到,当场就可以安上马掌。”

霍弋把冯永迎了进去,开口道,“这些匠人,每人都给南乡牧场,还有给东风快递的马安过马掌的,手艺不算生疏。”

随着东风快递业务的不断增大,马匹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因为马蹄过度磨损而导致马匹报损的事情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自从冯永平了越巂,建起牧场,有了马匹的真正来源,这才开始在东风快递所用的马匹上安马掌,算是小范围尝试。

这一次北伐,要用到大量的马匹帮忙运粮,冯永从越巂一口气带过来了五千匹马,需要在十天内全部钉上马掌。

“那就好。”冯永点头,“其他的呢?”

“君侯请跟下官来。”

霍弋带着冯永来到一个空旷处,那里摆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几把奇模怪样的东西,但仍可以看出大体是弩的模样,旁边有几个士卒在那里候命。

“王将军,你所需的兵器,就在这里了。”

冯永走到桌前,端起一把弩,递了过去。

“这是脚踏弩?”

王平接过来,感觉这弩着实有些古怪。

“确实是脚踏弩,但比普通的脚踏弩方便,普通士卒也能使用。”

脚踏弩,顾名思义,就是把弩臂套在脚上,借助腿上的力量,直腰蹬腿双手拉弦的一种强弩,射程远,威力大。

就算是只用臂力上弦的轻弩,上弦速度也要比弓慢得多,这种脚踏弩,那就是慢上加慢,而且它对使用者的力气要求比较高。

但王平手里的脚踏弩,被冯永加了一个可以来回拉动的拉杆,可以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用较小的力气上弦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上弦速度。

在弩的前头,又特意加了一个套环,类似马蹬,方便上弦时用脚踩着。

冯永示意了一下,很快就有士卒上前示范,张弦,上箭,瞄准,扣悬刀,两百步外的草人晃动了一下,上面就多了一支弩箭。

除去那些神射手和理论最大射程,军中普通弓箭手的有效杀伤射程一般在一百步左右,最佳杀伤射程是六十步。

但培养一个弓箭手成本很高,也很难,不但要有天赋,而且还要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

而且弓箭对于弩来说,瞄准时间短,不能长时间蓄力,对臂力要求高等。

弩就不一样了,它的用法很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技巧,军中可以迅速培养出弩手。

更重要的是,因为弩利用臂力,腰力,腿力上弦,所以射程从远到近都有,从二百步到二十步都处于弩的杀伤范围之内。

它还可以蓄力,有望山等辅助瞄准的器具,提高精确度。

军中的弩,基本都是脚踏弩,射程比一般的弓箭要远,有效杀伤射程达两百步左右,一百五十步是最佳距离。

缺点就是上弦吃力。

所以说,为什么朝廷禁弩不禁弓,就是因为弩的威力大,偏偏使用方法简单,是正常人都能发挥出威力。

冯永改进的脚踏弩,在保持威力和射程的情况下,加了套环,上弦更方便,安上杠杆,上弦更轻松,射速比普通弩快了不少。

“好东西!”

王平眼睛一亮,上前抢过来,爱不释手。

“这种弩,比起军中的弩,在一百五十步开外对上马军,至少可以多发一次弩箭,有熟练者,可以发两次。”

“一次就够了!”王平称赞道,“三千人多发一次,只要他们敢冲过来,少说也要多死伤两三百人。若是步军,那就是可以多发三四次,至少要倒下一两千人。”

“更重要的是省力,比对方多一分力气,活命的机会大一分,胜算就大一分。”

这种脚踏弩,和如今军中所用的弩,区别不大,普通的弓弩手几乎是拿到手上就能用。

冯永为什么对蒋斌扰乱汉中冶的生产秩序反应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他要以越巂太守府有自治权的便利,让汉中冶给他打造新式武器,以备北伐。

当然,这个是在蒋斌的劣质宝刀事件后,冯永才想起要先向大汉丞相争取,以免再次有人给他捣乱。

诸葛亮这次北伐要带上冯永,本就是为了让他去长长见识,同时捞点经验,所以对他打算在越巂士卒里试验新式兵器的事情,倒也没反对。

只是对新式兵器的数量做了限制,五千人以下。

同时朝廷只出一半的钱粮,剩下的一半,要自己掏钱。

至于紫电宝刀这种奢侈玩意,当大汉丞相知道造价之后,直接来了一句,你自己看着办,朝廷没钱,也没粮!

这两年冯永在越巂基建和让汉中冶搞新式兵器,持续砸出去的钱粮,直接就把冯府全部掏空,这其中还包括自家婆娘的嫁妆。

同时还掏空了王家,赵广的老婆本,李遗的私房钱……

可以说,这一次北伐,对于冯永来说,是一场豪赌,输了差不多就是倾家荡产。

就在冯永测试北伐新式武器时准备时,南乡的路口又响起了轰隆隆的响声,路上望不到头的马群正向这边赶来。

与此同时,南乡工坊所有仓库大门上面的封条,开始被人全部撕下,接着推开大门,清点里头的物资。

一个个大大小小,规格不一,却又统一钉死的木箱子被搬了出来,里头有可能是毛布,也有可能是箭羽,甚至是弩弓,刀剑……

各类管事拿着帐本,核对着自己的数目,然后一挥手,底下的人就开始搬运到指定的地点。

南乡的所有仓库,男男女女,如同辛勤的工蚁,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第0938章 汉道昌第0113章 郎君践诺日,妾身叩首时第0056章 知足吧第0689章 说服第440章 祖传的规矩?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干人事第0974章 曹第0191章 且放宽心,没有那般严重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第1231章 争分夺秒第0405章 不失汉节第0031章 老后悔了第0625章 道别第0283章 鼓励成亲第0374章 人面桃花相映红第0778章 行宫第1017章 回转第0420章 各有所算第0413章 菉豆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1312章 意外收获第0605章 生死存亡的一战第707章 安抚与稳定第1100章 应战第0252章 越抹越黑第0820章 暗流涌动第0200章 冯郎君莫慌第0133章 魏延第0344章 李慕的进化第0193章 怕什么?第0811章 再一次见面第0370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第0550章 抓紧时间第0334章 山门秘宝第0376章 当空皓月之下的闪亮星光第0669章 比试第0620 新旧之争第0137章 羊毛衫第0859章 南中第0848章 多事之秋第0335章 兄弟谈心第0613章 和我没关系第0675章 提前第0508章 我也要第0091章 不要太贪心第0224章 温柔可人?第0035章 你也是穿越来的?第1014章 其疾如风第0241章 命运的转折第0678章 细言前事第1131章 加官进爵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0193章 怕什么?第1307章 草原第0862章 大势所趋第0500章 迎亲前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928章 司马懿的想法第0394章 献计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陆续登场第0905章 教学资源第0838章 南中风波起第1049章 郎心似铁第0515章 贩卖市场第0052章 不是贩卖,是降俘第0309章 阿梅告状第0023章 好像被坑了(为孤月公主的支持而更)第1227章 取舍第0679章 公孙徵第0171章 老流氓第0433章 句扶第1234章 真正目的第0882章 另一种方式的移民实边第0673章 区别对待第0643章 五十万缗第0087章 不放心第1134章 榷场第0670章 初战第0422章 要钱不要命第0736 联手第0840章 送礼(二)第0541 食言第1110章 退隐第0415章 喝药第1215章 风声鹤唳第0891 异常第1185章 以身作饵第0491章 别离第1293章 不受控制第0133章 魏延第0399章 闲极无聊第0038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0236章 好色之徒第0468章 丞相,你信吗?第0846章 新的思路第0216章 自作聪明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0964章 小人讲利(二)第0980章 会面第0893章 文坛群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