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口才越来越好了

“不敢当。丛林法则乃是弱肉强食的道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者只能屈服于强者。人与人之间尚难有长久情义,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呢?国家是千万人的意志凝聚体,就算是天子,亦不能违背了百姓意志。”

“那金国的完颜皇帝或许对宋国素有仰慕之心,愿以和平友谊相处,但其麾下臣子,儿辈子孙和金国百姓可不会这样认为,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宋国的富裕和软弱,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那是有违天理。”

胡翼之听了,皱眉道:“最多再有一个檀渊之盟而已。”

张林沉下脸道:“若先生当政,也是要以中原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怕不是儒家所讲的礼,而是懦弱罢了。”

“若能以区区钱绢免去百姓兵灾之祸,或也值得。待得宋国整军备武,早晚可以宰狗雪耻。”

“先生此言差矣!就凭喜好花石纲的宋微宗,就凭那群只知道强田贪腐的奸吝朝臣?我张林虽不才,却也看得到民不聊生的惨况,把希望寄予这群贪图享乐的人身上,先生不觉得是个笑话吗?”

一开始的印象就不怎样,几句话谈下来,张林发觉此人也不过是个理想主义者罢了,有些失去了谈下去的兴趣。

胡翼之沉默许久,忽而起身弯腰行了个大礼,道:“多谢将军教诲,点醒学生,却是我自以为是了。”

张林面色稍缓,伸手虚礼请他入座,道:“正如先生所言,就算再有下一个檀渊之盟,在游牧胡人的欺压下,也不过是给那赵家子孙和朝廷奸吝们作威享福、鱼肉百姓而已。儒家行中庸之道,可不是让千万汉人当懦夫,当狼嘴里的肥肉。”

“将军所言甚是。”胡翼之点点头,道:“学生第二个问题,乃是将军文章中所说的‘依法治国’“以器治国”,似乎颇为推崇法家和墨家之学?”

这个疑惑张林前些天被本地的儒生质疑很多次了,一直懒得回复,今儿心情还算不错,他也就耐着性子给胡翼之解释一番。正好让陆余旁听,稍后撰写在《民知报》上算作回应吧。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先生以为人性之初是善是恶?”

“先人圣言,学生不敢妄议。”

张林笑笑,毫不客气地道:“非是妄议,而是你的谦虚之态,或者说你也弄不清楚孰对孰错。”

胡翼之不服气地道:“那将军又知孰对孰错?”

“我也弄不清楚。”张林轻端酒杯呷了一口,缓声道:“小童无知贪玩,玩火点了房屋,那便是恶。乳儿初出母胎,与同胞兄弟姐妹争夺母乳,不知谦让,也是一种恶。有恶霸为祸乡里,被仗义之人所杀,其人于乡村是善,但若人人如此不尊朝廷法度,擅开杀戒,那便是大大的恶。”

“我虽不知孟子和荀子说错谁对,但却可以用律法来限制人作恶的念头,如果每个人都会害怕作恶后受到重刑惩罚,那作恶的胆量就不足,无形中也就降低了犯罪的案例。历朝历代都会颁布律法,此乃人人皆知的事实。”

说到此,张林颇为感慨地道:“拨云雾而睹青天,世人皆把为官清正廉洁当作是一种高德良品,却不知这本该就是律法的作用。就如士兵责任本就是保家卫国,当官本就是安民治下,世人迷浊,把人的德行凌驾在律法之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依法治国,而非以人治国,圣君明主不常有,但法制却可以随着时代变迁而健全。”

胡翼之用力地一点头,又道:“那以器治国何解?”

张林指着花苑中墙角摆着用于铲土的小锄子,道:“你说我府上的丫鬟们为何不用手去挖土,非得用那个锄子呢?”

“锄子铲土方便。”

“那士兵们打仗,为何不用双拳互殴,非得拿刀剑弓弩上阵呢?”

“刀剑弓弩杀伤力大,可轻易取人性命。”

“庄稼汉收割麦粟,为何不用手拔,而要用镰刀呢?”

“镰刀锋利,割庄稼快。”

“对嘛。”张林笑道:“正如你出门在外,赶路要骑马,带东西要用包袱,天气冷了要加衣服一个道理,器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好。一个人出生要用到女红针线制作的襁褓,老死要用到匠人制作的棺材,生病要吃大夫研发出来的药,睡觉要躺匠人制作的床。发展更实用更便捷的器,可以武装士兵让胆敢觊觎我汉家的敌人胆寒,可以每亩地收获更的粮食,可以让汉家的传承香火永不熄灭。”

“其实在我心中,儒家也罢,墨家和法家也罢,只要能造福于民,便可纳之以用。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便是好猫,你说是不是?”

胡翼之细思会儿,长叹一声:“圣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将军虽不通文墨,但却懂得真正的治世大道理,非学生可比。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朝问道夕可死,在下这趟南下千里路值得了。”

“呵呵,先生谦虚了。”张林问道:“先生既是关中人,可曾听说过横渠张载。”

胡翼之回忆了会儿,道:“未曾听说,不知此人是谁?”

张载也算青史留名的大学问家,既然胡翼之这个关中人都没听过,那想必还未出世或者是还未名扬天下。

宋朝的名人,张林知道的不多,心中有印象的文人也就王安石、三苏、蔡京、张载、程朱之辈,武人也就岳飞、韩世忠这些。

原先他想的是尽可能把能碰到的历史名人都招到手下做事,但现在当家后才发觉根本不必如此。

很多原先不出名的或者说是很普通的人,在历练后也能独当一面,就如陆余、钟涛、林守成、陈良、冯海之辈,为新政权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而且,他也终于感受到了笔杆子的威力,后世毛伟人手中的笔杆子胜似千军万马,他如今也深有体会。四篇文章一出,的确是给他涨了无数人气,连北地都有人仰慕拜访。

席间,胡翼之得到答案后,便主动跟张林介绍起自己的家世和心中抱负。

张林这才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子家世不凡,祖上胡遵还做过晋朝的车骑将军,世代显赫,家中还曾出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十余人。只不过胡家近几十年没落关中,再无光辉罢了。

再谈一阵,张林也发觉胡翼之此人才思敏捷,某些思想甚合自己的胃口,不禁有了招纳心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圣人之道,文武兼用。礼义仁智信者,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将军行大道,明体达用,颇有圣贤之风。”

张林笑笑,颇为认同地道:“我不反对礼义仁智信,但觉得这个信字需得置之首位。常言道:民为水,君为舟,水以载舟。君为民谋福,民奉君为主,互惠互利,乃是一个信字。为官者,食朝廷俸禄,治下安民,也是一个信字。农夫种田,出多少汗水,地里便有多少收获,俱是信也。信在先,方可礼义仁智。违信者,当受酷法惩治,先生以为如何?”

胡翼之道:“亦不失为儒家大道。”

张林懒得跟对方纠结什么儒家还是法家的正统,宽声道:“既然先生觉得有理,何不留身在此一展胸中抱负?”

找到一个能听懂自己的理念,并且认同自己价值观的文人很难得,张林觉得这个人还可以深造一番,即便此刻籍籍无名,未来也必然能发挥出光和热。

胡翼之静坐沉思中,忽而拂袖起身,恭敬地鞠躬作礼,朗声道:“胡媛,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看一看那汉家荣耀的开平盛世!”

“大善!”

求推荐票票。

第613章 战争红利第422章 南辽称臣妥协第713章 战争下的中东第286章 火炮进展第436章 鸳儿桥的女人第371章 难产第88章 经济发展第672章 电气化第684章 技术泄露第16章 其实不想第599章 海商第263 朝廷鼠辈第331章 刺一身龙第74章 威胁的文书第339章 邦交第202章 保甲司里的花差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53章 铁轨建设第169章 造反需要专业队伍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365章 新货币第558章 工业带第142章 怒火发泄第564章 严防技术泄露第694章 机动部队第454章 税改第316章 慕名而来第599章 海商第477章 单兵发展第620章 时代与机遇第148章 新东家第290章 突击检查第227章 回到阳谷第710章 军改第223章 楠儿有喜第696章 艺术战争第433章 登基第651章 年轻人的时代第589章 收拾蒙古部族第497章 条件第52章 朝廷赏赐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324章 朝国理事公署第332章 使对使第81章 真相第393章 集权与分权第493章 招梁红玉第591章 燕青的归宿第594章 镇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150章 潘金莲的委屈第205章 梁中书的变态行径第8章 九九重阳第611章 土地第108章 拜府第296章 下马威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531章 娱乐行当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451章 流连花丛第123章 锦衣还乡第391章 占领登州第551章 赏赐大内总管第638章 不年轻了第423章 辽军拼命第68章 新天地第191章 先骂阵再单挑再群殴第718章 二战第544章 牛仔布第415章 攻入燕云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588章 降第577章 劳务输入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342 锦衣卫第18章 宾主尽欢第530章 税改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309章 吴用策反厉天闰第661章 老人病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548章 岛上补给第27章 间隙第97章 王婆投奔第622章 风气第165章 该砸多少钱?第631章 三权第180章 大王乡也要搞事第223章 楠儿有喜第568章 战争伤损第624章 有名无实第365章 新货币第545章 跟随贸易发展经济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540章 金国身上的刺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519章 新改第540章 金国身上的刺第230章 青州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