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农业经济

对中华国南方的国家,大理和吐蕃是肯定要收复的,李朝也得削一削。

不过蒲甘(缅甸)和占城(越南,泰国--部分和李朝,蒲甘混合)这两个国家还是有必要保留下来的,听说他们跟天竺国--古印度闹的不可开交,咱中华国帮一把,充当他们的守护神,要块巴掌大的领土还是不过分的。

“嘿嘿,在这出海口南北贯穿地修一条‘马奇诺防线’,跟大理行省连通在一处,至少飞机、导弹没出世之前,外人别想从海陆两路打进东亚来。”

张林笑得老奸巨猾,自娱自乐一阵,又把目光转回西伯利亚广袤的土地上:“唉,特么的地方也实在太大了,还是冰天雪地,移民都不好移,只能先把界碑多造点了。”

东西两头的西伯利亚土地面积几乎快赶得上后世大半个中国了,吃相不能太难看,吃一半就足够了,留一半让欧洲和西亚人抢去吧,只要不往东抢(冻土),随他们打得你死我活。

时光太快,再过一个多月,张林就要三十岁了。

他搁下笔,让内监把屏风地图移回御案后面,以提醒自己光阴不等人呢。

前朝宋代的节日非常多,大大小小算一起每年有七十多个,逢年过节就放假,不要太爽。

中华国开朝后,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不过除了元宵节、清明节、端午、国庆、春节这样的大节日放三或者七天,其他诸如三月三劳动节、七月七情人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这样的小节日只放一天。

不过虽然小节日放的少了,但每六天休一天的假日也让百姓们填平了心中的不满。一年下来,也有一百一十来天的休息,比前朝略有不及,但也差不多少。

皇宫中的生活虽然远不及前朝的奢侈,但也过的不差。每天伙食标配是三菜一汤,逢年过节一般是九菜一汤(寓意十全十美,和和美美),元旦朝会大庆宴请时也只十八样菜每桌。

皇宫的这个习惯也带到了民间,百姓们既然吃不起皇宫的菜式,但总会想着法子把菜式凑全,哪怕一盘青菜也是菜不是?

过完中秋后,也是朝廷纳粮纳税的日子,国内(长城以南)大多都是种冬小麦,十月左右播种,七月左右收获。八月基本上各地粮税就收了上来。

以前的农民在收完麦子水稻后都会把秸秆部分用来添肥,大部分都是烧火,现在不行了。各地乡村都必须建仓库,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器械由当地官署提供(排铡刀)。

粉碎后的秸秆可以用来造纸,可以用来堆肥(比农民自己处理要方便多了),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或者加工成压缩草包当燃料用,由当地农政署统一管理。

经农政署统计上来的札子,北方小麦亩产310斤普遍低于南方亩产390斤左右。且农场主的种植收成达到了散户收成的12%,但每亩地上的人均劳动力却远远低于散户农民。

总体说来,产量要高于去年。

这是可喜可贺的成绩,说明在农场承包制度下,农场主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

前朝宋国在开国时就要征收两斗半,合约30斤,也就是什一税,再加上农民还半层佃租粮,剩下的两百来十斤粮食省着吃也就够吃大半年。

而在新朝廷下,百姓们缴纳粮税后,不但可以留下口粮,还可以把多于的粮食自酿酒水,或者卖给官署和商人,不用再被佃户剥削。

又因为商业工厂手工业兴起,许多农民都愿意赚钱进城镇你打工,也有相当部分农民把官署回收的田买回来自己种(往往很少,因为两块地基本上不会连在一起),或者直接跟别人通过官署兑换田地连成片地耕种。

而且农民们不但种田,还可以种菜,养养鸡鸭鹅猪养什么的,卖一些自己吃一些,虽然辛苦点,但收入也不必进工厂做工的人差多少。

总体说来,中华国此时还是个农业大国,商业比较发达,社会手工业从零散状态渐渐朝工厂作坊形式的劳动力密集型转变,有点类似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差的只是贸易市场而已。

可想而知,一旦结束战争后,蒸汽机投入使用,中华国在这个转型的基础上如果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将会爆发出碾压全世界的生产力。

穿越者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一旦掌权之后,就可以对社会结构进行改变,把一些超越时代的东西提前带进世间,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正常历史下几百年的发展路程。

很多东西的进步只差一线,就隔着一层窗户纸,就比如火药到火器,火铳(圆体导管)到火绳枪到燧发枪,再比如牛痘、甚至是提前开启大航海时代。

一旦正常的历史轨迹被改变,未来真是不可预料的。

张林甚至已经从军机署直到了西域商人从西夏获得火绳枪后带回他们国家的消息,包括日本人和高丽人在小规模制造火器,但又能如何呢?

截杀是截不住的,毕竟这东西原理就不难,很容易被人抄袭。他要做的,就是用国力碾压敌人,把最新的技术封存起来,慢慢的一点点地放出去。

至少,东亚这一带,像是高丽和日本国,是必要要分割切开的,让他们疲于民族矛盾后再统归到大东亚联盟中一致对外。

文华殿。

元武陛下又来突袭检查了,内阁大臣们早已习以为常,大家该干嘛干嘛,只有被皇上点名时才前去叙事。

“让商务总署把去岁各国贸易统计册子拿来。”

“陛下有旨,传商务大臣鲜于光。”刘灯在一间偌大办公室间吼一嗓子,又道:“陛下要阅去岁各国的贸易统计册。”

“遵旨!”

鲜于光忙叫手下把柜子里已分门别类的贸易册子找出来,将一本小手指厚的统计册目录先行呈上去。

张林在案子后大喇喇坐下,命人端了茶汤伺候,扭扭脖子开始查阅。

他先从总目录翻起,然后直接跳到贸易额汇总处看。一边看一边问道:“朕记得前年日本国的布匹贸易额是九百三十万元吧?”

“回陛下,正是。今岁日本国买的粮食较多,布匹仅有五百余万元。另就是船只贸易,相比去岁八十万元,今岁增到了二百余万。”

张林点点头,细看下去,少时又问道:“为何今岁硫磺、硝石进口的少?”

“回陛下,平氏只说产量不足,宁愿以黄金、白银、女子支付。”

“呵呵,这群矮骡子,大概以为会造铁炮,就开始藏着捏着了。”张林冷笑一声:“也不想想就凭他们那点儿作坊,能造个几门炮!”

日本国在造火器不是什么秘密,军机署早已打探了回来,只不过其国技术水平低下,资源也不丰富,因此规模很难铺开。

张林倒不用防备他们陆军,只要封锁掉海路,到时候日本国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他宰割。

当然,对付日本国也犯不着出动太多本国的士兵。

第243章 人为利驱第40章 赔罪主薄第253章 差强人意第380章 两浙商会第245 荷塘好事第443章 新皇宫建设第79章 诱贼上钩第86章 小王国第345章 科学的小进步第558章 工业带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356章 改革货币计划第71章 钻营取巧第428章 破开封城第418章 一战成名第211章 各有诡心第424章 金军反水第477章 单兵发展第118章 楠儿上门邀约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477章 单兵发展第411章 北地剧变第98章 高员外好心办坏事第530章 税改第532章 官商互动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659章 实战演习第511章 政绩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议第691章 德里苏丹国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78章 剃发明志第511章 政绩第378章 监禁里的七姐第277章 建立军制第675章 请人去送死第399章 新货币问题第339章 邦交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244章 各处安排第48章 拼命三郎第236章 铁骑冲杀第77章 准备动手第326章 国家体系第322章 龙中之王第406章 战壕掘进第177章 忽然间索然无味第136章 建设团体得有口号和理念第381章 拜访第325章 科技专利第57章 求救第98章 高员外好心办坏事第407章 伤亡比例缩小第704章 学说时代第147章 接手张大户的家财第166章 缘分送钱法第156章 腹黑心肠第608章 皇位继承人第336章 吴用之才第248 商铺产业全卖掉第540章 金国身上的刺第78章 笼络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43章 公司模式第252章 讲造反的道理第64章 水冲龙王庙第614章 宗教第375章 稳金打辽第376章 一切都在变第320章 刺青第373章 结案第27章 间隙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647章 日本的动乱第171章 抓贼当人桩用第133章 豹子头林冲第410章 无炮不战第577章 劳务输入第516章 大理第211章 各有诡心第158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627章 新内阁人选第427章 东京城外第590章 带娃出去浪第8章 九九重阳第195章 拉拢栾廷玉第720章 家族传承第393章 集权与分权第409章 合兵庐州城第593章 天经地义第61章 娶妾和应邀第347章 光阴迫人第696章 艺术战争第470章 成就感第103章 收个丫鬟第85章 逃之夭夭第653章 黄昏恋不存在的第602章 大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