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规划教育基础

果然啊,纵欲过度还是有些效果的。

当李师师被御医们检查出有了身孕,她如愿以偿地满足了小心思,并且再不准皇上跟她行房以免伤到肚子里的小宝贝,把男人当根草般利用完就甩了。

张林对此哭笑不得,怀孕期间也不是不能行房的吧,只是没办法跟女人解释。后宫里几个女人都是如此,一旦查出身孕,说什么也不让他折腾。

今年的成绩终于不用零蛋了,张林卸下重任,只凭着心情安排房事,倒也不用伤身子。

后宫其他元老级嫔妃诸如潘金莲、白玉莲之类有苦难言,既想皇上多给她们开小灶,又碍于皇后威严不敢造次,只好先让皇上“休息”几个月再说,养精蓄锐或许成功性更大些。

皇家科学城的研究项目众多,但其实其核心团队却是那将近两百名的一级研究员,他们不但负责带项目,还得负责把理论完善。

基础化学的研究方法无非就是干馏、蒸馏、分馏、加热/燃烧分解、酸碱反应等几个系列,这些方法一旦以团队形式进行总结和划分、完善,进度是相当快的。

毕竟中华国几千年漫长的科学积累并不弱,所需要的就是把现有的东西跟古人研究出的玄而又玄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以一个完善的体系呈现出来。

化学研究所下辖的材料研究所进展飞速,把各种稀奇矿物进行分解、还原,然后跟其他杂七杂八的例如铁啊、铜啊、金、银、玻璃、油什么混在一起反应,再检验新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无价值。

科学就是这般在无数实验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前番火药113研究组爆炸事故也有了初步调查结果,当日研究组五人携带的物资是黑火药、去脂棉花、硝酸、硫酸、猪油、牛油、羊油、棕榈油、鲸油、鱼油、芝麻油、蓖麻油、菜花油、黑火油(石油)等几十种油类材料。

由于当日的研究记录本在爆炸中烧毁,因此没法得出这不同寻常的一次爆炸到底是混合什么玩意。通过两个活下来并且清醒的学徒叙述,当时一级研究员陈向正把硫酸倒入硝酸浸泡的猪油(或许是牛油羊油,当时这两学徒在进行去脂棉化的干燥,离得较远),听到陈研究员兴奋地叫了一声“黄油”后,没过几分钟就忽然爆炸了。

所以,这起事故必然跟黄油有关系。

这时代的黄油一般是游牧民族那边用奶皮子制出的动物油,是游牧民族喜欢的一种油类,比如黄油茶、黄油酒、黄油烤肉等。

所以,数十个火药研究组纷纷暂停手头的研究项目,针对“黄油”进行研究,想找出当时事故的原因。

在张林看来,陈向研究员必然是偶然下发现了硝化甘油,否则也解释不通其他物质有这般剧烈的爆炸力量了。虽然死了人,但这个事故无疑是给张某人和整个火药研究所打了一起强心针。

至少,大家都知道了大概的研究方向,只是需要更加小心些,携带少一点分量做实验,避免落得跟陈研究员一样的“英雄”结局。

虽然他们很想死后葬在英灵山,但不是这个时候啊。

张林亦是设下“男爵世袭三代”,奖金五十万元的奖励,鼓励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勇气,争取早点把化学炸药搞出来。

对封赏爵位这个奖励,内阁也没话说,毕竟这玩意搞出来,可是划时代的。

由于蒸汽机的瓶颈现象,张林在物理研究所下分化出一个精密制造研究所,配合数学研究院专门负责解决涉及蒸汽机各个金属部件的精密度。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螺丝钉、螺母等金属小构件的精密度并不能让商人们或者船舶设计所的研究员们满意。松动现象十分严重,而且产能非常的低。

松动现象是精密度原因,而产能就是车床问题了,盖因碳钢耐磨度不高,刀头使用性不强,以至于生产过程中损坏率太高,还不如工匠们手工制造呢。所以这个问题又推到了金属材料研究所身上,必须研发出比碳钢更硬更耐磨的金属。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但张林是很乐于见到这种良性循环的研究现象,科学是一门严谨而细密的工程体系,需要无数人贡献力量,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索中,基础科学体系会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这比他强行把黑科技带到世间更有好处。没有扎实的、完善的、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一切都是水中楼阁,昙花一现罢了。

就好比军器监最新制造出的5.75型长管加力炮,口径达到了177毫米,炮管纯重达到2700公斤,炮长255厘米。这样的炮就算给欧洲人偷去了,他们仿制的出来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钢炉,没有液态钢水生产的技术,甚至铸造技术都低劣的可能。更别说制造这般大的火炮需要数学和物理知识了。就连黑火药,他们都得经过漫长的实验才能得到提高爆炸效果。

在没有外挂介入的情况下,想把黑火药配比达到接近中华国的水平,何其难也?少说也得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资金投入研究。

等他们研究出来了,还得继续探索如何大规模制硝、如何提纯硫磺、提纯碳粉,甚至连如何碾磨混搅火药形成颗粒的生产线他们都得花更多的时间。

中原汉族使用黑火药自唐代起,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若是中华国不帮助欧洲人研究,他们至少得捣鼓几十上百年。到那个时候,中华国化学火药成熟,蒸汽帆船或许都能开到他们家门口了。

等他们开始对蒸汽机感兴趣,还得从制造螺丝钉、螺母这种基础小构件摸索。这就是一步快,步步快,前提是防止西亚、欧洲人偷取技术,弯道超车。

现在国内的教育,小学三年是九岁、十岁左右开始学习,三年时间用来掌握汉学的听说读写和加减乘除等基础数学、启蒙自然科学。

十三岁左右进入中学,开始进一步学习汉学文化、基础数学(一元,二元方程学,几何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常识(不涉及公式)。

中学三年后,孩子们处于十五六岁的年龄,接受能力明显加强,这时候才进入各种专科学校中学习涉及到公式的数学、化学和物理以及医疗、商业、政治、道教等科目。

这部分少年,基本上都是要进入公职人员序列,要么当老师,要么进入各个国营控股的工厂里,要么被军器监或者皇家科学城吸纳参与前沿科学研究。

总之,涉及到公式学习的科目,都是中学结业生进入专科学校以后的事,纳入公职,防止人才外流。

为什么把启蒙教育设在九岁,十岁,一是因为财政还担负不起五年、六年的培养,中华国毕竟还是个很缺人口劳动力的现状。

再者,小学毕业后年龄是12,13岁,处于14岁成年之前。大部分孩子选择进入中学,那么至少三年教育期间可以有效避免早婚早育,遏制14-16岁这一阶段的生育现象。

等他们中学结业,也就十五六岁了,谈婚论嫁一番,至少是十六七岁结婚生育,新生儿成活率相对会高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古代孩子早熟,若是不管一下,十四岁成年后就被啪啪啪的少女着实不少。

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214章 内讧离间第595章 旧儒不死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214章 内讧离间第217章 安排苏巧巧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605章 新战争模式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42章 管理人才第197章 数落扈三娘一顿第536章 化学爆炸事故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415章 攻入燕云第43章 公司模式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585章 迁族第157章 我要当官第605章 新战争模式第425章 势如破竹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242 处理产业第184章 真话不是骗人第491章 为人父者第115章 灌鸡汤第156章 腹黑心肠第200章 赚李应上山第496章 乃蛮第580章 政绩赏罚第136章 建设团体得有口号和理念第65章 杀子之仇第695章 英爱战争第605章 新战争模式第724章 时空机第275章 名正言顺地改制第502章 最后的辽军第564章 严防技术泄露第504章 秦桧的前程第439章 比斗第619章 人口递增第179章 准乎?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66章 怂恿石秀第493章 招梁红玉第68章 新天地第574章 精简官员第321章 上门第362章 刘氏纺纱机第57章 求救第29章 西门庆设局第371章 难产第689章 家族第363章 基础学科第566章 两期五年计划第8章 九九重阳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538章 规划教育基础第188章 祝彪好气第481章 产能过剩第245 荷塘好事第150章 潘金莲的委屈第265章 攻破扬州府第510章第26章 西域香膏第188章 祝彪好气第516章 大理第543章 战争意图第424章 金军反水第357章 日本平氏来人第228章 梁山设计第579章 铸币第399章 新货币问题第205章 梁中书的变态行径第279章 乐团与基础教学第404章 大军压境第196章 交换人质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114章 争宠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4章 闹鬼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165章 该砸多少钱?第360章 府里府外有佳丽第215章 疯了最好第446章 人口第331章 刺一身龙第574章 精简官员第184章 真话不是骗人第406章 战壕掘进第517章 天竺海驻军第492章 再见阿鲁弟第96章 赤发鬼下山公干第477章 单兵发展第215章 疯了最好第672章 电气化第327章 隐秘的政策第720章 家族传承第479章 海军建设第26章 西域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