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西迁

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金军拿辽人百姓当炮灰的打法,中华国军部早已有心理准备。不但如此,连恶心的“瘟疫”都有堤防。

这年头,民族与民族之间抗争,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一旦军队聚集是很容易产生瘟疫的,多有将官把病死的士兵或百姓尸体当成“生化武器”扔进河流和敌方阵地上。

对这种“生化战”自然也有应对之法。那就是生石灰消毒,不准许士兵喝没有烧开的水,一旦发现流行疾病后立刻隔离和治疗,己方和敌方战死的尸体必须即日火化。

中原大地上自古就是战争不断,什么稀奇古怪的战法没碰过?早就有郎中研制出了治疗瘟疫和鼠疫的药物和趋避方法。

卫生总署在张某人指示下早年就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药方进行整理归纳和汇统,尤其是针对瘟疫这一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宋医典》《千金要方》……凡是出书的抑或是民间有效的“野方子”,俱都被朝廷整理进了《中华医典》里。

瘟疫战是个大杀器,既伤敌又伤己,不到万不得已,女真族也不敢搞。本就不得民心了,再搞瘟疫战只会天怒人怨,到时候不论是受害的蒙古部族还是辽人,都不会对女真族善罢甘休的。

所以当有部下提出这个战法时,完颜宗翰一言否决,并且将这个“妖言惑众”的下属推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此时,辽人贵族和蒙古几个依附金国的部族虽然暗地里耍小动作,但并未跟女真人明面上翻脸。要是女真人敢搞瘟疫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拉着族人回家。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对瘟疫畏惧如虎,这玩意杀起人来哪里管得上是敌是友,少则数万人多则几十上百万人死掉,能延续数年,比战争造成的伤亡恐怖百倍千倍。

汉族历史悠远,针对瘟疫早就有一套趋避和防治手段,草药和郎中资源丰富。但金国无有,女真族和蒙古族更是缺医少药。要是玩起瘟疫,能不能占到便宜难说,但己方一定是要先崩溃的。

所以,当探子从金军内部得到完颜宗翰斩杀提出瘟疫战法的消息后,中华国朝廷立即作出反应,往前线加大输送生石灰和药物,着令前线将士严格执行随军防疫军医们的卫生要求。

从辽地带回来的百姓一律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劳役部署。只要有提前的预防措施,瘟疫是绝不会流传起来的。

另外,朝廷派出使节前往金国,对金国这种“拿无辜百姓当炮灰”的战法严厉谴责。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的战争都是职业兵之间的对抗,凡是驱使百姓攻城的军队都会遭受道义上的谴责,比之欧洲,中原大地上的战争法则要文明许多。

所以,大部分能够入住中原的游牧民族俱都在汉文化熏陶下默认这一条规则,哪怕是跟宋国打了上百年的西夏国和原辽国也不屑于玩这一套。

也就是女真族这种尚未开化的民族再进入辽国的前几年实行烧杀掳劫政策,待得金国立国后,就学习辽国善待汉人一般,安抚治下的辽人百姓,稳固统治。

所以,女真族对辽人并未实施屠杀,最初还颁布了减免赋税发展民生经济的政策,因为军费不断耗损才被迫征收税赋,以至于辽人百姓被盘剥到活不下去才开始闹事。

女真立国后,女真本族的大部分人都是武官系列,而文官体系都是由辽国旧臣担任,帮助金国处理朝政。

完颜宗翰驱使辽人百姓当炮灰的消息根本瞒不住,惹得辽人文官们大有怨言,施压金太宗。

完颜晟不得不提醒元帅府“收敛一些”。现在蒙古人见风使舵,要是把契丹贵族也得罪了,那女真族就彻底失去了辽地统治基础,局势只会更恶劣。

完颜宗翰也是有苦难说,不驱使辽人百姓当炮灰,难道让故意保存实力“一触即溃”的蒙古和契丹军队上前拼命吗?女真族军队本就数量不多,前番吃了败仗后,全国本部兵马连十万之数都不到,如何能跟汉人打消耗?

驻扎在平鲁和山阴城的五万仆从大军,三天都没扛过去就被汉人打得逃的逃,降的降。六路战场中,也就弘州阳泉府和奉圣州的文德、永兴府打得有声有色,可那也是建立在女真本部军马的耗损基础上,且三路连连告急求援,看样子也在汉人炮火摧残下守不住几天了。

金国火器本就生产不多,若是不集中起来,这里放几门、那里放几门地部署,根本毫无效用,最多是延缓汉人破城的节奏罢了。

为了拖延时间,完颜宗翰只得放弃奉圣州关内之地,将十五万大军尽数抽调回来,分四路重兵驻扎在大同府周边的左云、怀仁、弘州阳泉府、阳高-长青的四处地带。

完颜宗翰手里有三万本族精锐骑军,这支大军是无论如何不能折损的,充当监军分驻四处和大同府。只要拖到明年开春,他就带着本部大军从关外退到上京道,与几个弟弟汇合准备带着族人们远离中原,管他蒙古人和契丹人死活。

到时候,他手里的三万本部精锐,加上斡离不手里的一万五千人和斡本、兀术、图朵驻扎在率宾府的一万族兵,有接近六万人的大军足够掩护着愿意迁移的族人去往西域了。

凭着这六万精锐骑军,还怕在西域那边闯不出名堂?到时候修生养息几十年,造多点火器再杀回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只是天不遂人愿。

殊不知远在中原国京师的元武陛下早就针对女真族可能的“西迁”作出部署了,不然折彦质部五万步骑军为何进驻于巳尼湖后就按兵不动了?

当对金战争提前一年打响后,原本收复大理国的军事行动搁置下来,七万近卫御林军抽调出三个混编旅进驻西北地带,在入冬前将到达原辽国上京道西面-阿尔泰山粘八葛部的鄂毕河上游--巴尔瑙尔一带。

在后世,巴尔瑙尔一带是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城市,阿尔泰边疆区首府。只要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东往西“逐水草迁徙”,鄂毕河上下游几乎是必经之地。

张林虽然不懂的具体的战术指挥,但眼光比起这时代的人可强的不是一点两点,不但从近卫军从调派三个混编旅近无万余人,还把西南集团军的吴阶和西部军区的王童各率领一个混编旅赶去支援。

五个混编旅,由栾廷玉大校统帅,吴阶中校为副统帅,接近七万人的步骑军!

若女真族真要迁徙,他们首先得绕过折彦质部驻扎在于巳尼湖的五万大军(四万三千人)和蒙古投诚的几个部族(梅里急部、萌古部、北阻卜部、乃蛮部)围剿和追杀。就算能冲过去,还得面临巴尔瑙尔一带的七万步骑军阻击。

张林对军部下达的命令是:一旦女真族西迁,务必剿灭,宁可战损一比一,也绝不放他们冲出包围圈。

第312章 捷报南下第61章 娶妾和应邀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580章 政绩赏罚第324章 朝国理事公署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688章 飞黄腾达的普尔森第214章 内讧离间第402章 燕云第700章 五月战争第114章 争宠第297章 干晾着你们第104章 古时使女第193章 梁山援军第44章 权势第125章 船运打算第215章 疯了最好第88章 经济发展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248 商铺产业全卖掉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一章 穿到阳谷县第53章 大雨第451章 流连花丛第472章 还是电脑好啊第482章 金夏灭辽第101章 白玉莲第609章 小规模战争练新兵第641章 欧亚战争第351章 基础工业第517章 天竺海驻军第190章 宋江的苦恼第97章 王婆投奔第443章 新皇宫建设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134章 举杯相庆第365章 新货币第542章 海参崴第286章 火炮进展第178章 二爷不是慈善家第268章 取杭州,掳船坊第562章 补给海参崴第 719章 时代的变迁第69章 打造利益链第425章 势如破竹第163章 老镖员有模有样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623章 锁国锁技术第427章 东京城外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309章 吴用策反厉天闰第262章 沐阳知县第345章 科学的小进步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305章 战术和战略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636章 不敢去北美第160章 与蔡媛瞎掰扯第92章 思绪纷飞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519章 新改第84章 盗取暗室第638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645章 教育体制第378章 监禁里的七姐第686章 拜访老东家第166章 缘分送钱法第65章 杀子之仇第165章 该砸多少钱?第151章 钱去如流水第446章 人口第598章 灾情第299章 军机政要第444章 正统国教国学第70章 作秀第167章 叔叔赴约第555章 战损处罚第210章 祸水东引第7章 肉夹馍第629章 北美是你的第484章 大版图第478章 商业带动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194章 互相算计第62章 亲去药家镇第79章 诱贼上钩第203 与团练使和解第91章 向外拓展第370章 黄牛风波第375章 稳金打辽第602章 大东北第562章 补给海参崴第91章 向外拓展第689章 家族第71章 钻营取巧第59章 被人当猪养第442章 汉蕃同民第458章 行省和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