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金国想突围

就在朝廷轰轰烈烈开展“廉政巡察”以图精简官员和公职数量的行动时,北地加急传来一封噩耗。

一代名将种师道回归道祖怀抱,寿终正寝,年终七十七岁。年前,朝廷刚派特使授予他中将军衔和子爵以表彰他的功勋,没想到这么快就撒手而去了。

可惜,可叹。

张林下令运回其棺枢,按照老将军的遗书实行火葬,把骨灰和众多为国效死的将士们一道厚葬在英灵山。

同时,朝廷追封种师道为中华国第一位公爵,爵位世袭五代。因为他儿子皆在前朝战死,所以其侄子种浤世袭男爵。

追封其为二级内阁陆军总署大臣,官衔正二品。谥号忠汉。

朝廷明确规定,爵位最多世袭五代,通常是三代,由元武陛下特赐可以多增两代。每一代世袭爵位要降一级,降到最低的男爵为止。

在种师道老死的消息传出宫后,元武陛下下令国旗队把国旗降半旗,以表示国家对这位老将军的哀悼。

其西部军区的统帅职位,经军部决议和内阁、元武陛下批准,由少将军衔的杨文广接手任职。

杨文广这一代也算是在历史上,把杨家将家族发展到了巅峰期,

种师道的死将元宵节后的喜庆气氛冲淡了不少,官报连载数天,对老将军一生为国为民拼死杀敌的故事进行宣传,不吝赞美之词,可谓是光荣而伟大。

在种师道死讯传回来的同时,军机署也传回了一封金国可疑动迹的军扎。

金国元帅府与契丹室韦似乎是闹起来了,完颜宗翰几兄弟调兵遣将到了嫩江、呼玛尔河、鄂伦春自治旗一带,防御海参崴半岛的率宾府的图朵大军也有调动迹象。

还有一个消息便是,金国在大批集合十二岁以上年龄的孩童、少年和年轻男子,安排在黑龙江周边进行集训,至少有两万数以上,不知道是不是要跟中华国死拼到底。

这封军报让朝廷迅速从种师道的悲伤中回过神来,金国这个大敌还未灭亡呢,现在还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

那么,金国想干什么?难道真的要把孩童少年拉进战争,跟汉人血战到底?

但凡一个文明开化有些理智的民族都不会冒着被屠杀的风险而自取灭亡的,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女真族想突围。

从海路突围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向北或向西了。历史上跟中原国一贯交恶后被干翻的游牧民族,大多是往西域是欺负别的弱小国家,继而占领地盘自强不息。

所以,女真族应该就是抱有这个向西突围的心思。

西面的西蒙有蒙古三部(投降了中华国)的探子,中蒙五部听从折彦质大军调派,驻扎在于巳尼湖有接近五万五千人的步骑军(年前补充了一个混编旅)和接近两万数装备冷兵器的蒙古军队。

在鄂毕河中游的巴尔瑙尔一带,还有栾廷玉、吴阶、王童率领的七万步骑军。

将近十五万人马堵在西面,女真族能突围出去?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可能的。

联合参谋总部建议从杨文广少将的西军和贵武中将的北部集团军中各抽调出一个加强骑军旅和两个混编营,合计一万精锐骑军和两万步军去支援于巳尼湖的折彦质部。

反正从北线将近二十六万大军中抽调三万兵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另外,则是让驻扎在海参崴半岛上的韩世忠一万五千兵马展开试探性进攻,看看金国到底在搞什么鬼把戏。

军部同意了参谋部的建议,一面派人去通知栾廷玉和折彦质加强侦察力度和范围。一面派人去通知海参崴半岛上的韩世忠,叮嘱其只是试探进攻,等待开春后另一个加强混编营的支援,切不可孤军深入。

其次,朝廷再度派出使节前往金国,逼迫金国朝廷立刻投降。三月初便是最后的期限,过了二月底,中华国就将全线开战,展开灭亡女真族的军事行动。

大批粮食和军械弹药从仓里放出来,运往北地。说道军粮,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

从春秋战国起,当时就已经有了职业兵这个职业。因时代生产力局限,军队中多以小麦、粟米、肉蔬、盐混在一起熬成糊糊状做大锅饭。这也是孙膑用减灶障眼法欺骗庞涓打胜仗的道理。

从产量上来说,水稻肯定是排第一的,因而水田种水稻、次一等田种麦子,贫田种粟米或者其他菜蔬草料类。

粮食储备的时间来说,粟米能保存个十来年都没问题,小麦一般是五六年,稻谷与麦子相差不大年。粟米是最没营养的,人畜都能吃,消耗量比较大。

军粮的发展与军队战斗力息息相关,唐代为何能开疆拓土数千万里,盖因其军粮把粮食磨粉后制成干饼。这种干饼经过烘烤后,水分极少,士兵带一个袋子能吃十几二十天。所以,唐代骑兵才能经常在外面一晃就是几个月,打得匈奴嗷嗷叫。

现在中华国的军粮主要是沿袭唐代(这种军粮最早是从秦地传出来的),不过是做成了更干更紧的压缩饼干,里面加点盐。口味嘛就不说了,士兵吃的时候需要兑水,或者用水泡,或者用锅煮成糊糊。由于玻璃的出现,豆腐脑这种极能下饭开胃的美食也加入了军队,半个巴掌大的小瓶子就足够士兵吃个一月两月。

另外,继压缩饼干的出现,军队也把各种肉切块搅碎后,放锅里蒸煮,加入香料等调味品。出锅将碎肉进行压缩,压出其中水分制作成块状,最后装入瓶中混油防腐。能保存将近两年之久,也算不错了。

当然,这些瓶装食物一般是给野战机动部队吃的。前线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面食,因为方便运输和节省空间。大部军队用玻璃制品装的话,太耗重,没这个必要,现在还没把铁皮应用于军工--可以造出来,但成本太高无法批量造。

所以,军队的军粮是以袋装面食为主,瓶瓶罐罐的是装肉蔬果之类的调口食物。到前线后,再根据实际需求制作成野战口粮。

其次,就是从蒙古人手里学了风干肉条的做法,也是野战口粮的主食之一。虽然味道差,但非常管饱。

第669章 有理有据第428章 破开封城第703章 个人房产法案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683章 美国第173章 楠儿吃醋第399章 新货币问题第120章 姐妹齐力第296章 下马威第468章 问秦桧第266章 大败高邮援军第222章 琐事第250章 震天雷第294章 梁山解体第264章 佯攻高邮军,实取扬州府第566章 两期五年计划第518章 商队筹备第658章 面子里子第203 与团练使和解第344章 贞娘回岸第410章 无炮不战第70章 作秀第462章 红线村的女人第541章 救回赵富金第373章 结案第46章 施恩的苦恼第285章 大校阅第362章 刘氏纺纱机第536章 化学爆炸事故第68章 新天地第386章 当一个炮兵第226章 护短的老爷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计划第260章 护犊子的主儿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8章 九九重阳第641章 欧亚战争第561章 教育和科学第490章 鼓励商贷第568章 战争伤损第353章 买药第355章 军器监的进步第173章 楠儿吃醋第493章 招梁红玉第286章 火炮进展第543章 战争意图第437章 吃锅第172章 乡里屁事多第137章 船只计划第326章 国家体系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371章 难产第270章 夷州岛的新家第557章 西迁第396章 砖窑第299章 军机政要第671章 知识产权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460章 周边形势第245 荷塘好事第588章 降第94章 学塾和学院的规划第75章 武松犯案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98章 高员外好心办坏事第231章 局势不由己第345章 科学的小进步第381章 拜访第623章 锁国锁技术第460章 周边形势第681章 移民手续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665章 养猪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160章 与蔡媛瞎掰扯第542章 海参崴第429章 追杀金军第35章 施威第249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623章 锁国锁技术第488章 海军规划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457章 哥是大天尊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376章 一切都在变第7章 肉夹馍第165章 该砸多少钱?第301章 兵压婺州第15章 武大王婆怼起来第133章 豹子头林冲第142章 怒火发泄第135章 造反总得有个理由第401章 体制第395章 基础科学公式标准化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675章 请人去送死第429章 追杀金军第272章 设计击火方式第201章 回返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