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七章 北国往事

试问这世上有谁最了解宋江?

肯定不是宋太公,因为这个做父亲的只知儿子之朴之能,而不知儿子之狡之诈。当然也不是晁保正,因为这个受害者只痛恨宋江之狠毒,而绝不会笃爱宋江之执着。更加不会是田虎,因为这个得利者只会暗笑宋江之愚蠢,而不会嫌从宋江身上割下之肉难以下咽。

宋江真被人割了肉了。

除了孔明、孔亮这两个打不散的死关系,他从二龙山拉出来、以及半路整合的队伍,眼下跟他只剩下名义上的关系了。好歹人家也是枢密副使,虽然有名无实,名义上总有些指导权罢?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这些昧良心的狗东西,明明就在太原府,几步路就能走到的距离,居然就敢不来看望老师,难道还等咱们去拜会他们?”

孔亮在堂内走来走去,喋喋不休。这些时日以来,他的心情就一直不太好。与他哥俩同来的一班头领,各个都被田虎安排得舒舒服服,位高权重。特别是孙立、穆弘这两个,一个是说好的兵部侍郎领兵马大都督,一个是新任的平北将军,丰、府、麟三州招讨使,原宋江人马中九成弟兄,都被这两个人掌握了。

狗日的田虎还怕吃相难看引发其他人的担心,居然使出架空宋江的招数,让包括他哥俩在内的许多人,都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暗地里倾倒。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孔明叹了口气。“晁盖这样的大哥,也许是再也碰不到了!所以咱家师父,就走了背运!”

孔明此话一出,孔亮不由愣住,怎么好端端的,哥子偏说到晁盖头上?难不成说因为师父碰到不肯惯着他的人,就一点辗转腾挪的余地都没有了吗?这话说来不好听。但的确是事实,晁盖拿宋江当兄弟,宋江却把晁盖当大头。现在田虎拿宋江当鳖鱼,宋江还真就缩了头。

宋江缩了头,拿宋江当天看的人,可就遭殃了。

穆弘原本看着与宋江貌合神离的孙立就不爽加眼红,如今宋江又被田虎盯得死死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最终房学度出面生拉活扯。硬生生把穆弘竖立为宋江军的另一面旗帜,与孙立分庭抗礼。倒不是田虎信不过孙立,而是他对谁都不放心,只有让手下相互制衡,他才能睡得安稳。

没办法,大家因利而合。必然要多加防备。江湖上也就只有梁山王伦见个人就推心置腹。说甚么将心比心,掏心掏肺,也不知道分个青红皂白,能活到现在真算得上是奇迹了。

“哥子慎言,叫师父听见,多有不妥!”孔亮左右看了看,连忙出声劝道。因他兄弟两个和宋江的师徒关系,田虎也知道轻易离间不了,干脆不做指望,也免得让人说他做事做绝。就把这对兄弟丢还给宋江,在枢密院担任都承旨的职务。

照说这样的安排也不算错了,只是拿来和同样是兄弟两个的蔡家兄弟一比,刚刚孔亮为何说话泛着酸水,就很容易理解了。

蔡福、蔡庆这两个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边缘派,上了田虎的船后,居然就抖了起来,原本房学度抛出的大理寺少卿的狗食实现了不说,蔡福这厮还去了刑部,担任了刑部侍郎,负责替田虎搭建法司架子,也不知房学度为他两个在田虎面前说了多少好话。

蔡福这厮上任伊始还假模假式的来拜访了几回宋江,求他指点迷津,哪知等他从原来队伍中挖去一千多人后,就基本再也见不到他兄弟的影子了。为挖墙角这事孙立还跟蔡氏兄弟闹了龌龊,最后官司打到御案之前,田虎乐见其成,最终打马虎眼糊弄过去。

“吃水不忘打井人,人不能无耻到过河就拆桥!师父虽然甚么话都不说,咱们却要给他争这口气!我接到消息,孙立昨夜连夜回的太原,好像田……陛下招他回来议事。穆弘后日开拔往麟州去,现下也在京城。我去联络,不能让别人看我们的笑话!”孔亮见哥哥不说话,又道。

“穆弘还好说,好歹顾虑着师父的香火情,这等事不会推却。但孙立那里,我劝你就不要去自讨没趣了!他现在是高高在上的兵马大都督,刚刚打下晋州,风头正劲!可你我现在是甚么身份?这劳什子都承旨连狗都吓不住,还指望孙立肯多看你一眼?如今晋国里但凡手下有兵的,谁把我们枢密院放在眼里?”

孔明开口就劝弟弟不要多事。有时候你越是去找所谓的面子,就越是会丢里子。

孔亮也不是傻子,他这么一说,多是因为义愤,真正叫他去时,他还不一定敢去。谁不知道,当初在河北,宋江无论如何要杀房学度,后来是孙立保下的此人,既然这厮拿宋江做了投名状,两人能维持着没有撕破脸的状态,已属难能可贵了。

“你两个嘀嘀咕咕,说些甚么?俺在书房就听你们说个不停!”说曹操曹操到,正主儿宋江从书房出来,看到两个枪棒徒弟发着牢骚,不由笑道。

“没事哩,我们是在商议怎么给师父过年!”孔明连忙道。

“给俺过年?你们就不过了?”宋江哈哈一笑,道:“别乱想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吧!对了,吩咐后厨准备一桌酒筵,待会我要招待重要客人!”

宋江虽然虎落平阳,排场还是有的,身边好歹还要五百亲军兼数十忠仆,田虎要动这些人,宋江是会呲牙的。

“师父是要请谁?”孔亮好奇道,如今人走背运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肯上门?

“来了你们就知道了,准备去吧。记住。既来之则安之,别毛毛糙糙!”宋江说完,又隐入书房,这许久以来,书房就是他最后的自留地,常常一个人在里面好几个时辰,也不知道在干甚么。

宋江显得十分淡定。倒是让他两个徒弟心安了不少,没主见的人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宋江这个样子,俩人又觉得那个运筹帷幄的师父又回来了,也许,他真有法子改变目前的窘境?

两人分头下去准备,等天黑了,还真有人应邀而来。夜色中,来客仅有一人。孔氏兄弟枉自姓孔,偏喜欢看人下菜。黑暗中发现只有一个影子步行而来,不由又冷淡下来,暗道:“大晚上一个人出门,连个随从、坐骑、官轿都没有,这算甚么人物?”

不过心中想归这么想。好歹宋江事先有吩咐。兄弟俩个极不情愿的上前招呼,哪知灯笼一照,哥俩发现此人有些脸熟,好像甚么时候见过。哥哥孔明反应最快,小心翼翼的问道:“官人可是董殿帅?”

那汉子见说,反问了一句,“怎么?主人请客,偏不晓客人是谁?”

“怠慢怠慢!我家枢密只说晚上有贵客莅临,我们问他,他却怎么也不肯透露。是以看到殿帅,下官喜不自禁,喜不自禁!”孔明一脸讨好的笑容,望向董平。董平见这哥俩生得倒是一表人才,也略有些好感,当下叫他们在前面带路。

宋江的官邸,乃是田虎打破太原府后,强取城中无数大户人家的宅院中的一座,连带原来的仆人丫鬟,一起赐给宋江。不得不说田虎表面工作还是很到位的,尽管背地里下刀子时一颗也不会手软。这不,宋江手下一两万人马,凭一个枢密副使的空头职务外加这一套院子,就给夺来了。当然了,那五百亲兵并不驻扎在这座院子里,名义上还是晋国京城的御林军,只是谁都知道,这五百人的来历。

“宋押司的这座宅子,不错啊!”董平在宋江的府邸左顾右盼,丝毫没有参见上官的自觉,明明宋江是田虎任命的枢密副使,他却开口就是一个宋押司。要知道这枢密副使,放在宋国那是多少董平这样的武将巴结的对象,可惜这是晋国,谁手底下有兵,谁就是老大。

“过奖,过奖,却哪里有殿帅府气派?”孔家兄弟算是半个主人,闻言谦虚道。这董平虽然架子端得很足,但人家算是有资本的人,在宋国时就是大府的兵马都监,说实话他们的师父名气很大,但真实身份不过一介小吏,所以名头只能唬唬白身的江湖人物,对官场人物实际上是丝毫不管用。

“气派又如何?冷冷清清的,要不是陛下接二连三的下旨,本帅都懒得回来!这不,干脆就在宋枢密府上打个秋风!”只见这时董平难得露出一丝笑意,眼神十分飘逸,许是想到了甚么好事。

孔家兄弟对视一眼,见董平说话随便,都不知道他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跑到这冷火秋烟的地方打秋风。不过此人发神经,却是师父的机会,因为此人好歹也是田虎跟前的红人,和他交好绝对没有坏处,说不定能够叫师父改变眼下的窘境。

“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其实宋江还是端着架子的,你都监出身又如何,是殿帅又如何,俺这枢密副使名义上还是管得到你的,门口迎接这种事情,他是不屑做的。

“宋相公别来无恙呼?”董平刚才不大把宋江放在眼里,但是见了面还是很亲热的,两人像是多年相知的朋友,就站在厅外讲着客套。“本该是小弟相请,只是府上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请相公去了,难免也是残羹冷炙,我自己都不愿意待。是以小弟厚颜,就到相公府上打秋风来了!”

“哪里的话!兄弟你……这个,我以兄弟相称,元帅不见怪罢?”宋江亦笑道。

“见甚么怪?我看相公比小弟要年长几岁,我就喊相公一声哥哥!”董平笑道。

“哎!”宋江嘿嘿一笑,当面应了,拉过董平的手道:“你那府邸原是宣抚使司的旧址,陛下因你有功,是以赐予你以酬功,也不知多少人眼红于你,你要不喜欢,主动退了就是,免得惹人嫉妒!”

“我哪里是嫌弃府邸不好了?话都说得这么明显了,那是少一房正妻啊!”董平在心中嘀咕道,不过话没有当面说穿,只是七扯八扯,扯到这河东宣抚使司的前任太原知府身上。

“哥哥听说没,这宋国的太原知府张孝纯是个能吏,小弟往日也听说过他的名声,还曾劝陛下收此人为己用,哪知范权范国丈那根筋搭错了,非要请旨杀了此人,你说他做国丈的人,好生享福就是了,为甚到处乱伸手?”

宋江是枢密院中排名第一位的副使,这范权则是排名最后的副使,但架不住人家来头极大,喜欢在枢密院里指手画脚。宋江这样的人,绝对是温吞火熬死人,绝对不是当面撕破脸皮之辈,闻言道:“他女婿贵为天子,他是皇亲国戚,对这上下里的事情热心一些,都是人之常情!”

“哥哥这回可是说错了!这厮哪里懂得甚么?原是河东一商贾,最喜狗眼看人,他从前哪里知道甚么国事不国事,偏偏出使梁山泊以后,变得爱多管闲事起来,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董平正说得起劲,却听宋江哈哈一笑,道:“贤弟和国丈曾有过节?”,董平闻言脸色变得尴尬起来,顿了顿,解释道:

“哥哥和他都在枢密院,难道没吃过他的苦头?这厮从政事到军事,就没有他不插手的。小弟前些日向陛下推荐一位州官,三位县官的人选,陛下都答应了,偏偏这厮跳将出来,不知使甚么法门统统给我否掉了,害得我差点失信于人。”

宋江含笑不语,拉着他的手,一起走入饭厅,他才不相信董平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对范权恶语相向,毕竟对方可是范贵妃的父亲啊!只是这世上的事,我看你不顺眼,你看他不顺眼,原因多了去了,谁又能刨根问底?

董平见难以引起宋江的共鸣,便把此事丢下不表,席间又同宋江说了许久的话,终于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董平看似不经意的问道:“听闻哥哥行走江湖时,结拜了个妹子?”(未 完待续 ~^~)

春节请假条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训班第五七三章 我不捞一票,你还担心我的企第四三三章 可怜柴氏失国人第六三零章 小李广三箭镇前辈第四四三章 三雄会凌州(一)第七一三章 高丽变局第七三四章 高丽最强骑兵(三)第二一六章 阳谷往事(三)第五三二章 我晁盖的冤魂在天上看着你第三八三章 割袍断义蒲东豪第二七零章 家丑第一五三章 兴师问罪清风山(二)第七一八章 一个时代的开启第五六三章 斩首行动(十六)第八五六章 全无章法的贼寇第八二九章 王庆、田虎的“遗产”第五零六章 赐马表诚意,收心建新军第一四六章 乱了套的江湖第四十二章 入神的张教头第七十一章 捉放“曹”第八五五章 有进无退的赌徒第五七六章 高丽名将第八三二章 先声夺人第四五六章 规矩和军援(上)第七十九章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第五七五章 坐山观儿戏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训班第一七九章 荆湖风云起(八)第五四七章 万万没想到第四六八章 从此世无曾头市第三五六章 生是梁山人,死是梁山鬼第二三六章 杀一虎擒一虎第一八九章 你这厮有甚么脸面与天王相见第二八七章 幕后黑手第七六七章 到底是李陵,还是洪承畴?第一三一章 梁山义诊第七三四章 高丽最强骑兵(三)第三六七章 你,愿意让他们信赖么?(恢复更第六二六章 王教头发威了!第四一九章 半路杀出个搅局人第三九三章 三英候一杰第八六九章 有后台和没后台,果然大不一样第七三六章 难道天也要亡他?第二八九章 盘家底第六四一章 高太尉的华容道(二)第一七五章 荆湖风云起(四)第七九八章 甚慰,继续潜伏!第十九章 大赏群雄(下)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踌将第六三四章 第二套方案第一五七章 兴师问罪清风山(六)第七六四章 随波逐流才能走得更远第七七七章 神秘秀才第八四二章 卖好,要当面!第一六七章 再见已是百年身第九零五章 将军,你这是通宋呐!第七六八章 骨子里的软弱第七六二章 纵然我倒行逆施,也有你们一路追第一四九章 武大郎拙计赚金莲第一三三章 该作三公的命第四四零章 江湖救急第三三二章 官如匪,匪如亲第三三九章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章 第四把交椅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二一七章 一心反水的矮脚虎第十五章 白作黑时黑亦白第一六八章 王进的态度转变第六二四章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对决第一一五章 去年劫了生辰纲的大盗?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报恩传祖技第一百章 鼓上蚤夜潜济州府第四一五章 我准备拿她做人质第八五二章 气炸肝肺的天子第一三八章 饥来驱我去,叩门拙言辞第五二五章 立竿见影揽英豪第六九零章 江南英雄大会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八六零章 醒不来的噩梦第五十四章 打劫偏遇贼祖宗第八四零章 梁山好汉全伙在此!(阶段性总结第八零六章 丞相捕蝉,枢相在后第八零二章 吕太守,你被免职了!第五一一章 意气消沉的小李广第一三八章 饥来驱我去,叩门拙言辞第三百章 锄头挥的好,墙脚一定倒第三零四章 兵临大名府第三二四章 此生绝味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鸡的叛将第八零八章 快、快去请“如来佛祖”!第三九一章 是真是假很重要么?第三八九章 天下第一个炮手第四四五章 三雄会凌州(三)第六二三章 可使勇士阵前叫战第五八九章 都随我去救那个最有义气的汉子去第五九四章 浪里白条再擒将第八一七章 田虎垮台带来的连锁反应(六)第二八三章 登州水师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