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三章 高丽最强骑兵(二)

“弟兄们,本来是想带你们下来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捞些战功去军政司领赏,没曾想遇上这伙不请自来的家伙!不用想,他们现在肯定是想拿我们的前程与性命回去请功,你们说,我们肯不肯遂他的愿?!”

“不肯!”

“不肯!!”

“干!这厮们人多怎么了?人多了除了糟蹋粮食厉害,别的就说不好了!”

“苏将军替咱们考虑,这厮们也来凑热闹,指不定是觉得咱们手上功劳不够分量,特意赶来给咱们送菜哩!”

苏定和两营汉军在面对庞大骑兵群来袭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若无其事,果然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随着史文恭又派遣了三营一千五百名高丽骑兵前来会合,总数高达三千五百骑的汉夷联军开始在江岸边上集结。

不光是汉军,包括高丽营在内,所有人都猜到史文恭带着一千骑销声匿迹,绝对不是逃跑。

谁都知道,他们的这位主将平生最喜弄险,常常在有十成把握时都不愿循规蹈矩,时不时搞个穿插,来个偷袭,更何况眼下正面战场几乎不占任何优势。与其和有备而来的庞大敌军正面碰撞,不如豪赌一把,或许能有扭转干坤的运气。

担当全军前锋的,是苏定寄予厚望的两营汉军。都说降兵难带,在新任主将彻底折服他们之前,一般不怎么听话。可被招入蕃落军的前宋国禁军骑手,因为与另外八营高丽骑兵进行混编。那种被彻底激发出的荣誉感。使他们从来不用史文恭和苏定多费心力,反而是时刻不忘对自己各种高要求。那种从前在禁军中不大上场面的坏脾性,居然慢慢扳正过来。

毕竟,他们是受高丽人仰望的宋国天兵。

正因为如此,全军遇上最难啃的骨头时,所有的高丽人都会把眼睛盯到汉军头上,为什么?敏感的天性让他们成为一群“虽畏难。更畏不公”的人,再难的事情只要汉军带头做,他们通常也不甘落后。但若是换成让他们啃骨头,汉军在一旁吃肉,这些人就敢从打鸡血的状态瞬间垮成一摊烂泥。

所以,押船撤退只能由高丽营去做。

所以,大军的拳头只能由汉军充当。

也许在经过艰难的磨合后,作为标杆的汉军会慢慢同化这支只会打顺风仗的高丽军,成为梁山集团战斗序列中一支让人不可小觑的劲旅。这个过程毫无疑问会相当曲折,但它却是史文恭眼下最大的心愿。

……

梁山讲武堂上出来的头领,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会做思想工作。可别小看了这一点,苏定虽然只是速成班学员,但此时已经完全将手下汉夷两军的士气调动起来,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三千五百余名蕃落军骑士策马迈着小碎步。无畏的迎向大仁国的骑兵群。

充当全军尖刀的一千名汉军骑士,此时摆成一个锋利的锥形阵,杀气腾腾的缓缓前进着。虽然从双方兵力对比上看,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但是从宋军摆出的架势看来,这场三千五对两万骑的战斗,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这群叛贼吃了两天牢饭,胆量倒是见长啊!居然摆出锥形阵来与我军正面对决!?”

一位四十多岁的高丽将领,不对。应该改口说是大仁国将领,此时不由面露惊讶之色。这伙中了埋伏的瓮中之鳖居然不逃不避,反而列阵相迎后,真的很反常啊!

“大将军,打头的这伙人不像是开京八卫的叛军,倒像是宋人装束!你看他们身穿的甲胄与我国人不同,随身的制式兵器也有很大区别,应该是宋军安插在这伙叛贼中间的监军!”领军大将身边的这个副将眼光不俗,居然在两军即将交锋之际,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监军是用来打头阵的?唔,看来本帅倒是有些小瞧了宋人呐!”大将军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忽而摇头一笑:

“宗主国大人舞文弄墨倒是天下无双,但是说到打仗,还是不值一哂。拓俊京这个混蛋,不知怎么搞的,居然在野战中输给了对手,直将我们边军的脸面都丢光了。要知道跟我们纠缠了两百年的那伙野人,如今已经横扫了半个大辽,而我们保得整个国家太平,难道不应该赢得更多的尊重吗!?”

埋伏者是高丽边军!!!

大将军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原来埋伏蕃落军的这支队伍根本不是王京城中那伙菜鸟骑兵,而是镇守高丽边界的军队。根据各国惯例,都城驻军的待遇和地位一般在国内属于最高,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最能打的,最能打的军队却多是常驻扎于冲突地区的驻军。毕竟,强兵都是打出来的。

“本将十六岁从军,如今四十六岁,戎马三十年!哪知见了开京城那伙毛都没长齐的小儿,却要向他行礼!若不是看着大敌当前,李……王上又三顾草庐,本将才不趟这趟浑水!”

年纪大了,就不大管得住嘴。这位大将军虽不算太老,却已满腹闹骚,骂完拓俊京骂新贵,只是说来说去,压根就没有把这一千宋军放在眼里。即便经过初时的惊讶,说话时也是开口闭口“宗主国大人”,但谁都听得出来他话里话外的讽刺意味:

宋人不是有句话叫“搂草打兔子”,老子在惩罚叛徒的同时,还就顺手把你这一千宋军给料理了!让天下人好好看看,和女真蛮子战斗过的队伍,该值个什么价位,是不是区区一个神虎卫大将军的位置就能安置的?

“大将军,慎言!王上……也是个心狠、杀伐果断的人物,四千杂兵就那么轻易被他当做鱼饵抛出去了,可怜这些人还都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就给卖了。将军,咱们边军的根基不在此处,万事还是小心为好!”副将神色尴尬的四顾一番,生怕身边有王京收买的内线。

“你这家伙,办事没话说,就是太过多疑了些!左右这些人,最短也跟了本将五年以上,比你跟我都长,谁会出卖本将?”

大将军自信满满的回头望了一眼身后随自己观战的五千骑兵,只是对付个三四千骑兵,根本没有必要把全军押上,再说宋军应该还有千把人马没有出现,如果他估计没错的话,这伙人应该没有逃走,不然绝没有汉军拼死给高丽军打掩护的奇闻异事发生。

大将军到底也是一员宿将,不然李资谦不会把这次隆重惩戒叛徒的重任交给他来完成,在判断出对手可能有一支奇兵在视线之外后,大将军特意在身边留下五千精骑作为预备队,说起来这个数字直比整个中伏的对手人数还要多,眼下宋军主力已经在肉眼看得到的地方,那只“奇”兵,还能起什么作用?

“你附耳过来!”大将军眼珠直转,好像想到什么,直挥手招来副将,交头接耳一番后,感受到副将那钦佩的目光,大将军呵呵一笑,摆了摆手,云淡风轻的吩咐一句:“去吧!”

在副将依计而去之后,大将军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战场之上,只见这时两军距离已经不足百丈,双方的战马都由刚开始的小碎步逐渐开始加速,预计在片刻之后,两股惊天动地的洪流就会激烈碰撞到一起。

“本将倒要看看,你那四千样子货撞上我一万五千高丽最强骑兵,会是个甚么下场!”(未 完待续 ~^~)

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八八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四二零章 故伎重演第一七四章 荆湖风云起(三)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宾,今夜卖刀客明天手术第三五四章 “高”人现身第四十二章 入神的张教头第二四六章 杀其父,夺其女第七五七章 老奸巨猾之辈的垂死一击第六二七章 杨门恩怨第五四五章 关于蛇吞象的质疑第三五零章 无解的“为什么”第三八一章 十字坡上巅峰决第四七九章 枭雄的生存逻辑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八十章 那一叉竿的风情第四四三章 三雄会凌州(一)第二六五章 见面礼第一零四章 花和尚力掀霹雳火第一一四章 陆上豪杰险吃鳖第七八五章 在对的时机,撞上对的大头(五)第一七三章 荆湖风云起(二)第七六八章 骨子里的软弱第八六三章 开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五八一章 大戏开锣第六七九章 一字并肩王第四十一章 收衣服用的水磨禅杖?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第一八一章 荆湖风云起(十)第六九九章 他他妈的就这样把我放了第八八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六九一章 江南英雄大会(二)第二八三章 登州水师的覆灭第五一四章 赌上性命和荣耀的一战第六六二章 民心向背(二)第三九六章 寒窗苦读终为何撞上新秀墙第八八三章 一群想打的,遇上一群不想打的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壮士之辱第三六五章 我看你那王伦怎么搪塞我第八五八章 王知州怒骂王都护第一四一章 黑狱逢故旧第七十一章 捉放“曹”第七七七章 神秘秀才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五六三章 斩首行动(十六)第三七二章 药方第一三四章 泼韩五?韩世忠!第八四九章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梁山(二)第五一八章 技术宅和职业强人第三百章 锄头挥的好,墙脚一定倒第一七八章 荆湖风云起(七)第四一三章 惊变第七零六章 自掘坟墓而不自知第六二八章 鲁达留给你,打虎的让我来!第五一三章 两个只能活一个第四三一章 剑指高唐州第五四一章 平地一声雷,梁山起波澜(五)第七七三章 前去大国开封朝贡第二九四章 邹氏叔侄的新差事第八二五章 四方国战,一触即发!第三九一章 是真是假很重要么?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一六六章 来历不明的捕盗官军第四七一章 金山跟前忽翻脸第五一四章 赌上性命和荣耀的一战第六十六章 再临西溪村第四零五章 不害关胜非刘豫第八一七章 田虎垮台带来的连锁反应(六)第三七零章 新城“徐市”第八四八章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梁山第三零一章 乱坟岗上添新坟第六七五章 朕怀疑有人在暗地里害老子第九十六章 吴用的杀手锏第七一四章 战场缩影第八七三章 其实,我原本是来保护你的第一七八章 荆湖风云起(七)第一八八章 愤怒的花荣第七八九章 你爹被出卖了第四五九章 报仇第二九一章 两条腿走路第一八八章 愤怒的花荣第六八四章 出人意料宋三郎第二三七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七十一章 捉放“曹”第五零二章 又见野猪林第一八五章 奇货可居第七五零章 鬼神国度第五零一章 颇有来历的贵妇第七一九章 开国头功啊!这两个粪霸!第七六三章 安东都护府第三八二章 恶人终有恶人磨第三百章 锄头挥的好,墙脚一定倒第五三七章 平地一声雷,梁山起波澜(一)第九十九章 水泊夜话第四二六章 唱一出好戏第一七八章 荆湖风云起(七)第一五七章 兴师问罪清风山(六)第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