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举兵南下(求订阅!)

蔡绦被勒令停职了之后,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蔡京的宰相之位当到头了。

可留恋权势的蔡京,仍然不肯主动退去相位,他很希望自己能再当几年宰相。

赵佶在一等再等之后,终于再也等不下去了,于是赵佶让刚从燕京回朝的童贯和蔡攸去蔡京家,令蔡京上章谢事。

蔡京不得已,才上交了宰相的印章,并写了辞职的奏表。

蔡京这次出任宰相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最后黯然下台。

纵观蔡京这一生,虽然逃不了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舞弄权术、行事霸道、专权跋扈,但也不失为是一个合格的宰相。

如果蔡京能再年轻二十岁,哪怕只年轻十岁,有经验丰富又能力卓绝的蔡京辅佐赵佶走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刻,有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靖康之耻发生。

纵观历史,李邦彦、白时中、蔡攸之流,与处于巅峰时期的蔡京相比,差得真不是一点半点。

然而,时也,运也,命也。

五月五日,赵佶以童贯“克复燕山府等州及收高托山等”为由,下达诏书让大臣们议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六月六日,赵佶正式颁布诏令,太师、豫国公童贯,依前太师、领枢密院事、河北河东陕西宣抚使,进封广阳郡王。

制曰:“王者申九伐之威,以和众安民为盛德,大臣廑四方之虑,以折訩厌难为殊勋……”

在此之前,宋朝异姓非外戚,无封王者。

李衍那是特殊情况,赵佶不封,李衍自己也封了,到时候赵佶也得捏着鼻子认,所以莫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在蔡京主政初期,为持绍述之说的政治需要,蔡京曾建议赵佶封王安石为舒王。

后来何执中又被赵佶封为清河郡王。

但他们都是死后追赠的。

活着进封为郡王的只有童贯,这在宋朝是史无前例的。

童贯不仅封王,还是宦官封王。

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三位。

第一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宦官宗爱。

宗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亲信,太武帝后来死于宗爱之手。太武帝死后,宗爱立拓跋余为帝,拓跋余封其为冯翊王。拓跋余后来试图夺回皇权,又被宗爱所弑。宗爱连杀两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疯狂的宦官,后被新皇帝拓跋濬“具五刑,夷三族”。

第二位是唐肃宗时期的当权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相貌奇丑,曾助肃宗登基。肃宗死后,他扶立代宗,日益骄横,自称“欺压皇上的老奴”。代宗封其为博陆王,不久派人将其暗杀。

第三位就是童贯。

童贯率军进驻燕京是在宣和五年。

为甚么那时不封王,而偏偏在两年之后才封?而且中间童贯还曾致仕过。

当年,赵佶在景龙门外举行仪式欢迎宋军凯旋时,对童贯可是很冷淡的,因为燕京并不是宋军收复的,而是李衍让的和朝廷花钱从金军手中赎买回来的。

赵佶因此而对童贯不满,不久,赵佶便断然解除了童贯的职务,令其致仕。

其实,赵佶做这前后矛盾的事,原因很简单——现在,赵佶离不开童贯,在风雨之中飘摇的大宋也离不开童贯。

赵佶虽然玩世不恭,也做过不少荒唐事,但他并不是蠢人。

这几年,国事不振,边境线上,金人的态度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燕山地区又存在着郭药师与常胜军这一隐患,西北地区西夏小动作不断,而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暴动虽然暂时平息了,但随时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因此,赵佶急需像童贯这样懂得军事又能够震住局面的人来保护大宋,让大宋平稳渡过这一艰难的时期。

赵佶原以为谭稹是块好材料,可以替代童贯,可实践证明,谭稹这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赵佶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重新重用童贯的。

童贯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与童贯同时代的老臣们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朝廷——邓洵武在四年前已经去世,郑居中也在两年前去世。

而年轻一些的大臣,如白时中、李邦彦、蔡攸、宇文粹中等,都是些文人,不懂军事,更镇不住场子。

赵佶想来想去,觉得无人可以替代童贯。

所以,要想守住边防,要想维护大宋的安全,还得依靠童贯。

因此,赵佶希望用封王这种最高赏赐来笼络住童贯,希望童贯能为大宋江山之稳定竭尽全力。

童贯对于封王很高兴。

这也正常,毕竟这是臣子的最高荣誉。

经赵佶批准,童贯将自己的府邸又扩建了许多,更加富丽堂皇。

据说,施工人员向童贯表示祝贺,并请求赏赐,童贯在高兴之余,赏赐给工匠每人一只金碗。

这足可见,童贯有多高兴。

封童贯为王的同时,赵佶也晋封蔡攸为太保,并让蔡攸领枢密院事。

太保与太师、太傅并称为“三公”,都属正一品,都是表示恩宠的加衔。

蔡攸曾担任过北伐副帅,接触过军队,在赵佶眼里,蔡攸也算是知兵,将来可以担任童贯的接班人。

赵佶希望,童贯和蔡攸这一老一少,能担负起大宋的国防重责。

可就在童贯欢天喜地庆祝自己获得王位之时,就在蔡攸不择手段培植自己势力之时,时刻关注北边动态的马扩,突然探到,完颜宗翰又回到了云中,正组织力量修治飞狐县和灵丘县城防工事。

马扩很警觉,立即给童贯写信报告了这个情况,并建议童贯火速调陕西精兵,屯守中山府和真定府,选调智勇之将守卫易州一带,以防金军突然发动南下入侵。

童贯和蔡攸对马扩的这封信都没有重视起来。

童贯和蔡攸还是认为,金国目前刚刚建国,国内局势还不稳定,又有强邻水泊梁山在侧,此时不可能冒险出兵南下,金兵在边境上制造紧张空气,只不过是为了向大宋多讹诈一些钱财罢了。

因此,童贯和蔡攸觉得没必要理会此事。

然而——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童贯和蔡攸的意料——远在东北的金国精英们此时正在秘密策划举兵南下……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上)(求订阅!)第五百八十七章 狮子大开口(求订阅!)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宫是大宋皇后(求订阅!)第七百六十四章 燕云决战(一)(求订阅!)第六百六十章 当断则断(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十三)(求订阅!)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该当初不听李衍的(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风流(求订阅!)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捷(下)(求订阅!)有点不会写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寨风范(求订阅!)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个好母亲啊(求订阅!)第六百九十八章 赵构的妃嫔在哪?(求订阅!)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云决战(终)(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四章 北辽(求订阅!)第二百零一章 抢钱枪娘们(为“大明厚德小明载物”道友加更1/2)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侵(求订阅!)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云决战(终)(求订阅!)第二百零三章 救世主(求订阅!)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宋(求订阅!)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战定胜负(求订阅!)第二百零七章 轩辕皇帝转世(求订阅!)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军星(求订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举(求订阅!)第七百四十三章 旷世大典(求订阅!)第七百零七章 忠于职守(求订阅!)第三百九十六章 阳谋(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五章 杀!抄家!(求订阅!)第三十二章 建军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衍真是你们宋国的臣子吗(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黄金时期来了(求订阅!)第一百六十八章 结盟又结拜(求订阅!)第八百五十一章 西夏灭亡(求订阅!)第二百七十三章 飞桥(求订阅!)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订阅!)解释几句。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难违(求订阅!)第二百五十八章 夺妻之恨(求订阅!)第十七章 穿窬之盗第六百七十四章 国号年号(求订阅!)第五百五十一章 势要灭其国(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求订阅!)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订阅!)第五百七十八章 忠奸人(求订阅!)第四百五十四章 哭师(求订阅!)第三百三十四章 九十九(求订阅!)第十八章 莫不是神仙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帮你报仇了(求订阅!)第一百五十章 东平府破(求订阅!)第四百零八章 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七章 改朝换代的前奏(求订阅!)第六百七十四章 国号年号(求订阅!)第三百九十四章 吃相太难看了(求订阅!)第五百零八章 那回(求订阅!)第九十章 小聚义(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求订阅!)第四百二十四章 众族之王(为好友“你笑我笑”加更1/2)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久不见第八百六十章 李衍有子初长成(二)(求订阅!)第六百一十章 侥幸(求订阅!)第四百一十九章 敢死队(求订阅!)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过来了(求订阅!)第三百三十三章 亲厚(求订阅!)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订阅!)第六十六章 混战(上)第五十七章 半套棍法第五十二章 开始不好带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镜中花,水中月(求订阅!)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不做二不休(求订阅!)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订阅!)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风(下)(求订阅!)第三百零八章 第一高手(下)(求订阅!)第五百七十章 举兵南下(求订阅!)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不改(求订阅!)第三百九十四章 吃相太难看了(求订阅!)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云决战(终)(求订阅!)第四百三十章 丰厚缴获(求订阅)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后一个敢直谏的宰辅之臣(求订阅!)第七十章 仙女接连下凡第六百八十六章 睡美人(求订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举(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二章 拜帅(上)(求订阅!)第六百九十三章 带女真人回家(求订阅!)第六百二十章 趁火打劫(求订阅!)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粉身碎骨以报官家的皇恩浩荡(求订阅!)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国诞生(求订阅!)第七百二十三章 同命相连(求订阅!)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订阅!)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桩库(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二章 固我所愿,不敢请耳(求订阅!)第八百三十一章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二十功臣(求订阅!)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给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订阅!)第六百八十七章 装睡(求订阅!)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梁山军威乎?(为好友“汉风雄烈”加更1/1)第六章 小可不及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生的皇帝(求订阅!)第六十二章 冲冠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