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狮子大开口(求订阅!)

金军已经过黄河正向京师逼近的消息不胫而走,汴梁城里一片慌乱景象,许多权贵人家开始张罗着离开东京避难,普通百姓则人心惶惶,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赵桓在下令处罚了擅自离京出逃的朱勔、王黼和李彦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任命吴敏知枢密院事,任命唐恪为吏部尚书,任命李梲为同知枢密院事,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任命何栗为御史中丞,等等。

同日,朝廷安排有关人员在汴梁城的大街小巷四处散发小榜,招募敢勇死士,组成先锋敢死队。

百姓纷纷响应,积极报名参加。

还有一些来自沦陷区的公职人员以及溃散的军兵,也纷纷前来应募,以期雪耻报仇。

甚至,许多富豪之家也散榜说,他们要自备钱米,招募敢战之士助国抗敌,守卫京师。

总之,民间的抵抗意志还是很强的。

不过没用,因为朝中的大臣,大多都不想打这仗,就连赵桓的几个宰执都是极力避战。

白时中、张邦昌认为,金军来势汹汹,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朝着汴梁城而来,而京师内的守城力量不足,勤王之师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到来,所以,他们力劝赵桓出城避战,南幸襄阳或者西幸洛阳。

赵桓本人对于是守城还是出城,顾虑重重,患得患失——他觉得,出城去襄阳或者洛阳吧,那边又没有可靠的人做依托,又怕路途上生变,而且还要背负弃宗族和京城百姓的骂名,而留在汴梁城里,身旁可用之臣很多,皇威也可以得到维护,可是,他又怕汴梁城失守,社稷沦丧于自己手中。

就在赵桓这种患得患失之下,金军来到了东京,赵桓也再没有了逃跑的可能。

赵桓只能任命一直主战的李纲为尚书右丞,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全权主持抗金军事指挥,曹曚副之,让他们将指挥机关设置于大晟府内,由他们自行辟置官属,赐银钱各百万,赐朝议、武功大夫以下以及将校官诰宣贴三千道,允许便宜从事。

李纲领命,随即招募武勇之人抗金,并暂不追究梁方平、何灌的不战而丢黄河天险之责让他们带领衙内军进城协防,然后下令全城军民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开展备战,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凡是防守所需之器械,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最终,李纲得兵四万,然后将他们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八千人,并建立了统制、统领、将领、队将等组织体系,每天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其军事素质和战斗力。

李纲安排前军驻扎在通津门外,以保护城内粮仓。

此时,汴梁城的仓库里有豆粟四十余万石,后来勤王之师集结于东京城外,多亏有这批粮食做军粮。

后军驻扎在朝阳门外,控制樊家冈一带较浅的濠河,使敌人骑兵不敢接近城墙。

而左、右、中军都驻扎在城中,作为战略预备队,以备缓急之用。

汴梁城由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

城防工事主要分布在外城,而且修筑得很坚固。

外城共有城门十四座,其中水门七座。

每座城门口都设置有圆形或方形的瓮城,以加强城门入口的防护。

瓮城上设有战棚,供守城士兵防御和休息之用。

外城城墙每隔六七十步设有一座马面,马面突出于城墙之外,可以交叉射击,保护城墙不受敌军破坏。

大约每隔二百米设有一座库房,内藏各种武器和军需品。

为加强城防,还在外城周围还开挖了一条护城河,河两岸栽有榆树柳树——这也能给攻城敌军构成不小的障碍。

可以说,汴梁城之坚,天下少有,凭城中的四万军、百万多民,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宋军只要一心坚守,金军绝不可能攻下汴梁城。

金军渡过氾水之后,击鼓而壮行,浩浩荡荡,气势震天,大队骑兵劲旅朝着汴梁城奔袭而来。

赵桓得知此消息之后,为应对非常之变,对领导机构作了调整——首先撤销李纲亲征行营使一职,改任李纲为御营京城四壁守御使,接着免去白时中太宰职务,任命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为少宰兼中书侍郎,赵野为门下侍郎,王孝迪为中书侍郎,蔡懋为尚书左丞、同知枢密院事,吴敏继续担任枢密院使,耿南仲由签书枢密院事升迁为尚书左丞。

同时,赵桓向全国诸路各派出一名身边内侍,让他们代表朝廷督促诸路帅臣赶紧率勤王之兵入京增援。

正月初七,完颜宗望率金军骑兵到达汴梁城外。

不过——

金军并没有立刻展开攻城,而是直奔京城西北郊而去,然后抢占了牟驼冈,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这牟驼冈乃北宋天驷监(即养马的一个地方)。

此时,牟驼冈养有两万余匹战马,库房里的粮草饲料更是堆积如山。

而且,牟驼冈地势险峻,三面环水,如同沙洲,背靠雾泽陂可作屏障,占据此地,易守而难攻。

抢占牟驼冈,很显然是郭药师建议并带路的。

几年前,郭药师来东京觐见赵佶时,赵佶曾安排人陪郭药师在此打过几场马球,所以郭药师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

金军占据此地可谓一举两得,一得地利,二得军需,为即将进行的攻城战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很快,金军便向汴梁城发起了进攻。

李纲亲临现场指挥作战,于西水门大败金军,斩获了一百多名金兵。

完颜宗望感觉宋军并不是一点战力都没有,于是派遣吴孝民等金使来见赵桓。

完颜宗望此举,一方面是试探一下宋人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侦查一下汴梁城内的军事实力。

吴孝民见到赵桓后,说:“皇子郎君路上截得赦书,方知皇帝即位,而上皇已禅位,今来之意欲议和,皇子郎君要一大臣过去。”

听说金人想要议和,赵桓大喜,随即看向李邦彦与张邦昌等宰执大臣问:“谁可去金营议和?”

宰执们全都默然不语,无一人肯站出来。

李纲见状,挺身而出,道:“臣请求前去。”

赵桓不同意,道:“卿方治兵,不可。”

赵桓见除了李纲外,没人肯主动请命,于是便命同知枢密院事李棁奉使,郑望之、高世则副之。

退朝后,李纲留下没走,他问赵桓为什么不派自己去金营议和?

赵桓回答说:“卿性格太刚强,不可以往。”

李纲分析说:“今敌势方锐,吾大兵未集,不可以不和。可是,和须有策,得策则中国之势遂安,不然则祸患末已,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担心李棁柔懦,恐误国事也。”

李纲进一步分析道:“金人生性贪得无厌,又有燕人为之谋划,而燕人素来狡狯,他们必张大声势,提出过分之要求,以窥测咱们中国之反应。如朝廷不为之动,措施处置合宜,他们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皆答应,他们则知中国无人,必更加觊觎,如此则忧患未已也……”

对于李纲所分析的,赵桓满口答应,不过转头就又对李棁说:“爱卿此去要尽力促成议和矣。”

李棁果然懦弱,到金营之后,不敢发一言,金人嘲笑他说:“此乃一妇人女子耳。”

还好有副使郑望之据理力争。

然而——

不管郑望之怎么争,完颜宗望还是依郭药师之计,跟宋国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一百万疋,割太原、河间、中山三镇,还要以亲王、宰相为质,才可退师。

在这个过程当中,金军又攻了一次汴梁城,想要以武力震慑宋国。

可李纲与下属官员数人,冒着箭雨登城督战,激励将士。

很多士兵受伤,李纲皆厚赏之。

赵桓也见形势危急派出一些内侍前来慰问。

内侍们手持御笔,向官兵们宣读赵桓的褒谕,并带来皇宫内库中的美酒、银碗、采绢等珍贵物品,一一颁发给将士们。

将士们皆激情高涨,欢呼雷动。

双方自卯时至申时一直激战。

宋军的将士们一直坚守城墙,杀敌数千。

金兵见守城有备,宋人战斗意志很强,汴梁城又高且坚,难以攻破,迫不得已退师而去。

丢了黄河天险的何灌与梁方平这次也参战了。

不过二人的表现却截然相反。

何灌率军防守北部城墙,他作战勇猛,因此身受重伤,最后以身殉国。

梁方平率军防守西部城墙,他命军士箭无虚发,等敌人接近时再开弓射击。

城上参与防御的百姓见梁方平所下的命令奇葩,都以为梁方平已经叛变投敌。

于是,数千名百姓在喧嚣中将梁方平抓了起来,并扭送到开封府关进了监狱。

后来,百姓又说梁方平家藏有金人,于是都跑到梁方平家中去捉金人,结果一些浑水摸鱼的泼皮将梁方平家中洗劫一空。

很快,金军的条件就送到了赵桓这里。

赵桓看过之后,将大臣们召集起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给事中李邺曾携黄金赴金营请和,那是在赵佶禅位之前,他主动请缨前去的。

赵桓觉得李邺是最先接触金人的人,了解到的情况可能最多,于是让他最先说说己见。

李邺说:“金军兵强马壮,十分强盛,敌强我弱,只可议和。他们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朝廷宜速与和!”

李邺这番话后来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宫外,然后在汴梁城中广为流传,人们送他一个外号曰:“六如给事”。

李邺出使议和,可谓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金军刚入河北境时,且贪且惧,日行不过一舍,完全是试探着前进。

遇到李邺后,金人才知道赵佶有求和之意。

而且,李邺又在言谈中说及宋国军事弛备。

金人这才敢大胆南下,郭药师这才敢昼夜急行一百五十里突袭浚州黄河大桥。

宋国的一众大臣听了李邺的话之后,全都大惊失色

李梲支持李邺的看法,他说:“金军之势的确雄盛,未可轻易抵挡,宜从速许之,不可缓也。”

郑望之则如实奏报说:“金人索要数额庞大,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一百万疋,割太原、河间、中山三镇,还要以亲王、宰相为质,才可退师。”

赵佶问宰相李邦彦:“怎么办?”

李邦彦对李邺和李梲所说的深信不疑,因此回答说:“金军已兵临城下,而我城内守军不足,唯有议和才能保社稷江山,不如先答应他们,只是数目太大,可考虑答应给金八十万两,银二百万两,缎子如银之数,牛、马各五百头,羊一千口。”

赵桓点了点头,他不愿意也不敢冒险抵抗,他只想保住社稷江山,保住赵家天下,保住自己的小命。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备战(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订阅!)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订阅!)第六百五十五章 吾皇万岁(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败(为老友“你笑我笑”加更2/2)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求订阅!)第五百九十九章 倒着打回去(求订阅!)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礼(为“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二百八十八章 将计就计(下)(求订阅!)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丈青扈三娘(上)(求订阅!)第二百七十五章 贪得无厌(求订阅!)第八百七十五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终)(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求订阅!)第一百五十章 东平府破(求订阅!)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宫(求订阅!)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业革命(求订阅!)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给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订阅!)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讨曾头市(求订阅!)第六百一十三章 猫鼠之战(求订阅!)第八章 没有千日防贼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对废物(求订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都督亲自来援(为“苏州白虎”道友加更1/1)第八百四十二章 内斗(求订阅!)第五百六十章 入主平安宫(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断义(求订阅!)第七百八十一章 宪圣慈烈皇后(求订阅!)第八十二章 祸福同享,生死与共第五百三十二章 直插(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七章 改朝换代的前奏(求订阅!)第六百五十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无女(求订阅!)第六百八十五章 完颜宗望死了(求订阅!)第四百九十章 应该是回家(求订阅!)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过来了(求订阅!)第六百八十八章 登基(求订阅!)第八百七十六章 树欲静(求订阅!)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求订阅!)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求订阅!)第二百四十章 汉四郡(求订阅!)第一百六十八章 结盟又结拜(求订阅!)第五百六十六章 金国不会攻击大宋?(求订阅!)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动(上)(求订阅!)第五百一十章 高衙内卒(求订阅!)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订阅!)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兽麒麟(求订阅!)第四百零六章 在劫难逃(求订阅!)第八十四章 顺势而为第二百四十九章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嘛(求订阅!)第八十一章 怀璧其罪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电得晕乎乎的(求订阅!)第二百八十五章 海上之盟(求订阅!)第二百一十四章 重甲骑兵(求订阅!)第六百五十三章 赏罚分明(求订阅!)第十四章 挑衅第六百一十章 侥幸(求订阅!)第四百零三章 入洞房(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九章 没空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养接班人(下)(求订阅!)第六百五十四章 谁比我李衍更适合当这个皇帝?(求订阅!)第七百六十四章 燕云决战(一)(求订阅!)第六百七十五章 错失良机(求订阅!)第四百零七章 贪得无厌(求订阅!)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裤子就不认账(求订阅!)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裤子就不认账(求订阅!)第八百三十八章 乌兰巴托的夜(中)(求订阅!)第二百五十三章 忠臣良将(为老友“夜紫貂”加更1/1)第五百八十章 禅位(求订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举(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三章 内政与外交(上)(求订阅!)第五百零一章 易州易主(求订阅!)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宫(求订阅!)第七百九十五章 死局(求订阅!)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订阅!)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动(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亲(上)(求订阅!)第四十章 当纳为妻妾第四百九十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单八将(求订阅!)第六百二十一章 驱虎吞狼(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九章 胜负(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劝降(求订阅!)第七百九十四章 潘太后(下)(求订阅!)第八十九章 小聚义(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求订阅!)第七百四十六章 富华甲天下(求订阅!)第十四章 挑衅第二百八十章 联姻(求订阅!)第六百三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三)(求订阅!)第一章 这是我们寨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团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飞桥(求订阅!)第五百七十一章 宋江死水浒结(求订阅!)第八百零九章 段誉(求订阅!)第八百七十五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终)(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九章 撂脸子(求订阅!)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时期(求订阅!)第六百六十二章 坐实赵佶女婿之名(求订阅!)第五百五十九章 从今以后日本姓“李”了(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