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衣公羊传,美人澹台纪

学府中心广场。

千名考生纷纷走进考场,此时,广场上并没有摆放着考桌,也没有笔墨纸砚,而且是在广场正北方向的讲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乐器,有古琴、琵琶、古筝、洞箫、笛子、二胡、战鼓……

台摆放着数十种较为常见的乐器。

学府第二试“乐”试,考得就是诸位考生的“乐”艺。

众考生按照考牌排成二十二组,盘膝坐在白玉广场上。

将近辰正时分,三名考官走上了讲台,一名俊朗的白衣青年,一名青衣国字脸中年人及一名灰袍文雅老者。

“哇,竟然是公羊传先生作主考官,纪姐姐是你的偶像啊。”

少女小唯看到白衣青年走上台,对着旁边的少女立即低呼起来,充满惊喜。

本是闭眼养神的澹台纪闻言,长长的睫毛不禁动了动,然后睁开那如清素若九秋之菊的眸子,看向俊朗非凡的白衣青年。

“他就是名满檀香郡的公羊传,琴艺无双,据说最有可能在三十岁前成为无双国士的天骄。”

“公羊传不仅是名满檀香郡,而且名传王都,是王朝最出色的青年才俊之一。”

“听说他曾经以一曲《广陵散》,连败数名他郡杰出的青年琴师,在琴会上大放异彩。”

“他曾经指点过纪小姐的琴艺。”

广场上有些认识公羊传的考生小声讨论起来,眼中充满了狂热。

公羊传是檀香郡的名人,也是诸多少年学子崇拜的对象,特别是他以一曲《广陵散》连败他郡数名青年琴师的事迹,传得尤其广。

白衣青年公羊传站前一步,对着众人道:“今天是学府的第二试,为‘乐’试,由我公羊传主考,诸考生可以随意挑选台上的乐器,演奏自己最擅长乐曲。当然,如果不懂乐器,也可以舞剑,或是跳舞,或是朗诗都可以。”

“考试就在这台上进行表演,由甲一开始,然后是甲二,依此类推,一个接着一个,明白否?”

“现在考试开始。”

白衣青年公羊传说完,与其他两名副主考坐到主考的位置上。

“甲一,陈列上台考试。”

甲组的助考手中拿着一本名册看了一眼,高声道。

少年陈列走上了讲台,选择了一柄长剑,然后对三名主考官微微行礼,道:“我选择舞剑。”

“可以开始了。”

白衣青年公羊传点点头。

陈列执着长剑,深呼吸了一下,然后手中的长剑舞了起来,动作时快时慢,快时剑影漫天,寒光四射……

同时,口中高歌起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诗歌的宣染下,讲台上陈列顿时气势万千,激昂豪迈,仿佛是在烽火狼烟下,奔赴疆场保家卫国杀敌建功的军士。

陈列的激昂豪迈激起了考场上诸多考生的热血,恨不得立即奔赴疆场,杀敌建功,封个万户侯。

一诗高歌下来,舞剑也到了尾声,陈列收了长剑站在中央,等待评品。

“可入乙等下品。”

白衣青年沉思了数息地道,另外两名副主考也点了点头,同意这个评品。

“什么,竟然只有乙等下品?陈列舞真的不错啊,这个成绩是不是有些低了?陈列在县学院的评品都能上甲等啊。”

“哼,你以为檀香学府是你们的县学院,甲等可以满天飞?学府的评品很严格,能够评上乙等,已经相差不错了。”

“学府的评品也太严格了吧。”

广场上一些考生纷纷议论起来。

学府的考试成绩可评为四等十二品级,即是甲乙丙丁四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品。

陈列对考官行了一礼,然后走下了讲台。

“甲二,方明上台考试。”

wωω◆ttκǎ n◆¢Ο

一名少年走上了讲台,也是选择了舞剑……

“可入丁等上品。”

……

“可入丙等上品。”

“可入丁等中品。”

………

一连二十人下来,竟然只有陈列一人的评品是达到乙等,顿时,其他考生也有些紧张起来了,心中的压力徒增,学府的评品实在是太过严格了。

甲组几乎考核了一半人,竟然只一人达到乙等。

这个成绩,众考生难以接受。

考生一个接着一个上台,一个甲组已经考核完了,竟然只有两人达到乙等,白衣青年不禁皱了皱眉头,对这个成绩也不满意。

看到考官的皱眉,众考生更加紧张起来,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乙一,宁真上台考试。”

一名神情清冷的白衣少年,迈着平稳的步伐走上了台,顿时吸引了台下不少考生的目光,少女小唯,贱人吴起也纷纷望向那个身影,即使是心性淡然的澹台纪也不例外。

宁真是檀香城出名的天才少年,一身武学不浅,传言已经修到了暗劲之境,练五脏六腑。

走上了讲台,宁真如众人所猜想那般,选择了舞剑。

蓦然间,台上寒光四射,刀光剑影。

宁真白衣飘飘,开口高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舞剑怎么唱这首诗,好像有些不妥当啊?”小唯疑惑地道。

澹台纪皱了皱眉,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嘿嘿,宁真你居然敢在学府的考场上大唱这首《侠客行》啊,我吴起真是佩服你了,不过你也不看看学府是什么地方,居然敢蔑视写下《太玄经》的大儒,真是找死了。”

吴起眼中充满了笑意,对宁真的不知好歹有些不屑。

台上的三名主考官同时皱起了眉头,目光沉静地看着完全进入自我境界的宁真。

《侠客行》的最后一句“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诗人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广场上的考生也有些疑惑起来,这个宁真竟然在学府考试中大唱这道《侠客行》,似乎有些不妥当啊,他是怎么想的?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一首《侠客行》大唱下来,宁真也收起了长剑,但并没有唱出最后那一句诗。

谁也没有想到,宁真居然没有唱出最后最后一句,有些愕然起来。

广场上似乎陷入了一种错觉的沉默中,大家静静地看着主考官公羊传,等待评品。

“可入乙等下品。”

青衣国字脸中年人突然开声道,这是他第一次出声,那名灰袍文雅的老者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wωω _ttκд n _C 〇

公羊传沉默了一会儿,也点了点头,虽然宁真舞剑可入乙等中品,但另外两考官已经给出评品,也没有持反对意见。

“如果宁真不唱这首诗,或许能够评上乙等中品也说不定。”

台下一些考生如此想着。

“宁真,宁真,你怎么不唱完啊。唱完了,一个丙等跑不了了。”少年吴起略有些失望。

一个个考生走上台,然后走下台……

李图双目不能视,静静地盘坐着,静心地听着台上的一切。

不知过了多久,琴声蓦然响起,落入了李图的心田,让他猛然一震。

琴声初起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接着犹如幽间之寒流,松根之细流。先是跌宕起伏,接着连续猛滚、慢拂作流水声,似极腾沸澎湃之观,且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此曲,正是著名的《高山流水》。

“不知此人是谁?其琴艺可入师级之品了。”

李图息心静听,心中暗自评价着。

第93章 琴棋书画四人第164章 传下养气之法第一二○章 三尺笔锋第8章 琴棋书画之黑白棋城第50章 燕太子丹第14章 第一字——山第2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26章 读书破万卷第1章 谁养鱼?第12章 琴社的师兄们第25章 华文一第156章 借尸还魂之计第56章 首次出手第139章 无影剑第116章 琴科主考官第19章 学棋第125章 太平有象第12章 侯府里的琴声第41章 回忆上古第5章 白衣,斗笠,面纱,歌声第21章 谁拿棋盘第15章 蓝玉烟的窘态第一○○章 最年轻的国士第1章 小小琴童第72章 锁鸦第15章 书案上的字第21章 董教授的回报第11章 八大社团第10章 大诵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声第157章 白鹿山第28章 名传天下第一○八章 子曰知至第2章 阵法第21章 可入师级之品第3章 九宫迷阵第28章 名传天下第5章 传说中的第七科第65章 青铜古棺第94章 第二关的考验第169章 长青子的请求第158章 守在白鹿洞前的三师兄第10章 大诵第31章 无题第146章 将要被揭开的序章第56章 首次出手第74章 天空一声巨响第61章 墨泼天书第12章 侯府里的琴声第55章 身份第84章 苏子鱼第18章 斗琴第116章 琴科主考官第94章 第二关的考验第25章 大国士第24章 应战第14章 第一字——山第3章 磨刀去锈第5章 传说中的第七科第32章 华亭县第一○一章 檀香的人第141章 东方白第80章 酒肆的琴师第131章 儒藏之第七十九圣第2章 大师兄的书第51章 天下丹砂皆巴氏第6章 村中的老黄狗第17章 燕国第二第126章 称其文才第65章 青铜古棺第17章 圆周率第99章 归途第20章 棋力大进第30章 即将离开第13章 藏书楼的老教习第15章 破局第5章 白衣,斗笠,面纱,歌声第5章 大进第24章 应战第90章 琴道的考验第17章 圆周率第87章 第一公子第161章 听琴唤生机第51章 天下丹砂皆巴氏第137章 恶客临门第86章 楼兰王子第4章 子曰:第51章 天下丹砂皆巴氏第37章 断弦、源头第70章 太阳神鸟第2章 大师兄的书第126章 称其文才第26章 读书破万卷第59章 云海迷途第6章 村中的老黄狗第16章 学棋之事第7章 棋局与仙缘第56章 首次出手第26章 李图的《破晓》第133章 公子,你踩到杏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