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文屏执灯走在远黛身边半步处,为她引路。凛冽的夜风迎面而来,即使裹着厚厚的斗篷,仍让远黛不由的打了个冷颤,抬手拢了拢微敞的斗篷,轻轻吐出一口气,远黛微微怅然的道:“这才九月,夜里竟就这么冷了!”喟叹之余,心中滋味更是复杂难明。

听她这么一说,文屏不由一笑:“原是小姐畏寒才会有此感觉,说起来,也是我不好,才刚出来时,竟没想着再为小姐加件衣裳!好在再走不了几步,便到王爷书房了!”口中说着,她却忍不住问了一句:“小姐为何不遣个人过去请王爷回房?”

远黛闻声,唇畔笑意不觉愈加苦涩了几分。从前百里肇问起她时,她一直都答他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然而事实上,平京与郢都若真真比较起来,却无疑仍是郢都更重三分。

因了这个的缘故,乍见石青妍的时候,她的心中其实是不无欣喜的。虽然之前,她已与石传珏见了一面。只是可惜,三年的时光,已让很多从前的东西不复旧貌。

人未变,事已非,从前种种,纵是回头,也早面目全非!

远黛暗暗的想着,心潮一时翻涌难平,好半晌,方无声的咽下一声长叹。

“文屏,日后你若得了机会,不妨往郢都一游!”她忽然开口,眸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怀念之色:“郢都号春之城,因其四季如春,花木常开不败……”她本有心再说下去,然话到此处,声音却忽然哽咽,下面的话,却再说不出来。

文屏在她身边几年。这却还是第一次见她如此,诧异之余,不觉抬眼看来。月色如水,远黛眸中也似包了一汪盈盈春水一般,却让文屏怔愣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好在远黛很快便已敛去了眸中莹光:“我们到了!”注目看向前方,她平静开口。

文屏应声看去,果见前方不远处,赫然已现出一处小院的轮廓。这处小院她虽不常来,却也是认得的,正是百里肇最喜的书房小院。许是已得了消息的缘故。这会子院子的月洞门外头正有人提着灯笼候着,细察其身形,正是最得百里肇信任的大太监徐青。

见二人过来。徐青便也疾步迎上来行礼问安。朝他一点头,远黛温声道:“有劳徐公公!”

徐青忙笑道:“这原是奴才的本分,怎敢当得王妃这句有劳!王妃请!”说着便自提了灯笼,一路引了远黛进去。远黛才刚进了院子,走不几步。正屋房门却已洞开,她抬眼看去,正正瞧见一条颀长身影从亮堂堂的屋内走了出来。

因是迎着光的原因,远黛并不能清楚看到百里肇的面容,但她心中却清楚的知道,来的那人是谁。一股无由的温暖骤然袭上心头,竟让她不能自已的觉得心中一阵发酸。

很是自然的握住了她冰冷的手,百里肇微拧墨眉的道:“你怎么了?手这么冷!”虽只简单的两句话。没有太多的温存甚至隐带责备,却无由的让人只觉熨贴,心中瞬间暖洋洋的。

仰头朝他抿嘴一笑,远黛轻声的道:“只是忽然想见见你!”

微微晕黄却愈显温暖的灯光从他身后的屋内洒出,虽不十分分明。却仍足让他看清她的面容,眼圈微红。眸中水汽漾漾,这一刻的远黛,竟没来由的让百里肇只觉心疼。一把将她揽进怀中,他匆匆的道:“外头冷,有话进去说!”

二人紧走几步,堪堪行到屋外时,远黛便觉屋内热气隐隐袭来。这书房内,竟生了火盆。百里肇自幼习武,年少时候,又曾在北境那等严寒之地驻守数年,早惯了寒冷。加之九月的平京,天气虽已日渐转寒,但离着寒冷却也还早。事实上,整个睿亲王府内,除却远黛所住的澄怀居外,并无一处在这九月天生火盆的。

“这火盆是刚生的吧?”略略平息一下混乱的心情,远黛抿嘴笑问道。

不置可否的笑笑,百里肇牵了远黛的手,将她安置在炕上坐下。一侧徐青早快步上前,奉了茶来。百里肇亲手接了茶,递与远黛,摆手示意徐青等人退下后,这才道:“是姜茶,你喝两口驱驱寒!”一面说着,便在远黛身边坐下了。

低头浅啜一口那茶后,远黛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静静看着离着自己脚边不远的那只火盆。火盆内,炭火正旺,那火光明灭不定,丝丝暖意发散开来,令人寒意为之一扫。

见她久久不语,百里肇的眉不免拧得更紧:“石青妍都说什么了?”远黛虽没多说什么,但她今日这种种反常举动的来因,却处处都指向石青妍,也难怪百里肇开口便问石青妍。

摇一摇头,远黛平静道:“其实没什么!只是我忽然觉得有些难受!”她既来找百里肇,便也没打算要隐瞒他什么,沉默片刻后,毕竟将才刚与石青妍的交谈一一说了给百里肇知道。

百里肇是何等人物,无需她刻意点醒,便已明白了过来:“你觉得,她是受命而来?”

疲惫的将螓首靠在百里肇肩上,远黛慢慢的道:“我只是忽然觉得难受!原来……大家都变了……”抬手掩住百里肇的唇,她继续的说下去:“可是我知道,这也怪不得她们,因为我也变了很多,不是吗?更何况,我走之前,也并没留下哪怕一个字给他们……”

一直以来,对从前的那段日子,她总觉得自己可以淡然以对,她虽不会主动对人提起那段时光,但也并不讳言之。因为此点,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已放下了。然而有一天,当从前的人、从前的事,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才忽然发现,原来她还远远没有放开。

她还清楚的记得,记得从前的欢笑、从前的气恼、从前的种种情分,然而他们……却似乎已忘记了。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算计着她,让她只觉得心酸伤悲。

石传珏之事,她还能够视而不见,但石青妍的做法,却只让她痛心。她还记得当年的石青妍,骄纵、快乐而无忧无虑。景轩帝晚年,江贤妃可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石青妍这个江贤妃唯一的女儿,理所当然的也成了景轩帝最小、也最疼爱的女儿。

景轩帝甚至一度允诺要立江贤妃为后,虽然最终他还是没能做到。

忽忽四年,当年纯真、骄纵的小公主已变了许多。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算计、学会了一切只为自己打算。本来,这一切并没有什么该与不该,不过是现实所迫。然而她的面上却仍保持着那种娇纵与理所当然,甚至是在她的面前,也仍然如此。

她本不该怪她,然而这样的她,却只让她觉得心寒。

那个人,不知道给了她什么样的好处,让她如此的来诳她。细细想来,也不外是让身处后宫的江贤妃过的更好些,让她过得更自在些或者任其选婿罢了。

轻轻环住她单薄的肩膊,良久,百里肇才沉静道:“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本来是有很多话要说的,但这所有的话到了嘴边,却只吐出了这么十四个字来。

只因今日让远黛觉得心寒的这种种事端,四年多前,他便已经历过。

那个曾经最疼爱他的父皇、那个曾对他关怀备至的萧后……生在皇室,有些东西,是迟迟早早都是要经历的,毕竟你在设计人的同时,又怎能奢望不被人设计?

只不过,出自你的敌人与出自你的亲人的同样一刀,往往带给你的伤害也并不同。

出自敌人的伤,你能忍着疼痛,将之包扎紧了,记取教训,再狠狠的还以颜色。然而出自亲人的呢?那样的伤,是深重而难以愈合、甚至历久弥新的……

至少直到今日,百里肇也还是没能忘却当年自己最亲的人给自己的那一刀。

深吸了一口气后,远黛冷淡的道:“我虽不怪她,但也不能再如从前那般待她!”仰起头来,眸光宁淡的看向百里肇,她道:“这阵子,我想过去绿萼岭住些时日!”

几乎不曾思忖的,百里肇干脆道:“我们同去便是!顺便也可避避风头!”他原先的打算,是借着中秋宫宴一事,放出自己双腿已渐有好转的消息,却没料到,宫宴过后不多日,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虽然如今平京的朝臣乃至百姓,都为他痊愈一事心存欣然。但也有不少人,在暗地里兴风作浪,指称他的双腿其实早已痊愈,所以一直不曾透露,不过是抱着坐山观虎斗,再坐收渔利的打算。这样的说法虽然并不错,但他可并不打算承认。

在这样的情况下,暂离平京一段时日,却是一个较为妥当的办法。

毕竟如今的大周,可还是他的父皇延德帝的大周。他若是不想造反篡位,有些事儿,能避着些还是避着些的好。陪远黛同去绿萼岭小住一些时日,等南越使团到了平京,朝中多数人的视线想必就会转到南北联姻一事上去,对他实在是有益无害。

若是……能让远黛打消回去南越的念头,那更是再好不过。

第66章 保他一命第61章 百里肇第八十八章 第45章 母以子贵第32章 百里肇的交待第36章 理由何在第39章 沅真来信第13章 萧后第39章 该担心谁(上)第105章 一命换一命第1章 庶女远黛第21章 兄妹(一)第28章 武举人守信得善报(一)第31章 往事不再第17章 下山(二)第四十七章 第24章 簪菊第52章 忌日与生辰第10章 无题第57章 上灯日(一)第13章 相召第66章 临昌公主(一)第50章 陆维杰来了第28章 凌府上下第58章 再遇(二)第24章 畅所欲言第34章 夜话(一)第61章 争吵第2章 水上行第四十九章 第93章 十里长亭相留送(一)第52章 好处第65章 节外生枝第13章 萧后第53章 远萱之心(一)第15章 春日游第14章 中秋第53章 定鼎之器第28章 武举人守信得善报(二)第21章 会元?探花?第七十七章 第40章 该担心谁(二)第29章 什么人第7章 秘辛第81章 事不关己?第57章 近乡情怯第19章 南越第116章 你说如何便如何番外补遗一第55章 美人卷珠帘第106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62章 故地重游第65章 婚事第四十一章 第4章 萧府往事第21章 解厄之说第84章 患得患失第87章 有心人第53章 生平四愿第38章 好欺负第62章 投桃报李第3章 商量第六章 第27章 口是心非第23章 幽昙花开第61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第九十九章 第63章 改变第62章 投桃报李第59章 再见流花河第27章 陆夫人第一一三章 第102章 临终(三)第50章 怎么想的?第47章 洞房花烛一第57章 再遇(一)第93章 莫要强求第58章 掳人第九十六章 第38章 也值一嫁第14章 太敏锐第70章 抽丝剥茧(二)第79章 你只是皇后第85章 斐亲王第24章 苗女传承第14章 中秋第35章 全看你的第40章 返京之前(一)第95章 留佩第27章 再上观音山(一)第30章 流霞醉(上)第93章 十里长亭相留送(一)第3章 商量第九十九章 第26章 暴殄天物第52章 烤肉第六章 第28章 往事云烟第39章 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