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囚室增功(三)

张小宝听得如此说,心中已朦朦胧胧知道这事的来胧去脉,不由暗暗感叹。沉默了一会,忍不住问道:“方爷爷,那冯……冯家父子莫非还要与你们为难么?”

方仲池叹了口气道:“那冯玉龙为人深沉干练,倒也不是那种凶残霸道之人。他毙了倪氏双雄,却是一箭双雕,既可替振兴镖局的杨守道出口气,又可警告我们,让我们知道他的份量。若是我再不去有所表示,只怕他便有颜色给我们瞧了。唉,我倒也并非怕事之人,只是为大局着想。加之此事原本是我们的不是,于情于理都该我去的。”说罢,又瞥了众弟子一眼,沉声道:“今日我说的话,你们谁也不许泄露了出去,那冯玉龙甚是精明,办事不露痕迹,想来江湖中尚无人知晓这事的。若是传将出去,他必知是为师的所泄,到那时只怕便要惹火烧身了。唔,便是你们三师叔押镖回来,也切不可将此事告知了他的,免得他酒后失言,泄露了出去。”众弟子个个神色凝重,恭声应允。

张小宝也道:“方爷爷,我也不会说出去的。”

方仲池甚是欢喜,拉着张小宝笑道:“我知道你乖觉聪慧,诚实可靠,否则方爷爷也不会当着你说出这等秘事的。”

大船驶到江州境内的大孤山,忽见山上有一顶红色的轿子,鲜艳夺目,有四五个人在向船上招手。那陆充领连忙道:“快快靠拢,接小姐上船。”方仲池一干人大是纳闷,方仲池问道:“陆大人,这……这大孤山何来的小姐?”

那陆大人神色诡秘,淡淡一笑道:“总镖头只管放心,这千金小姐乃是我们刘大人特意吩咐过的,要我们好好护送她去江宁,不得有丝毫差池的。须不是我陆某自作主张多事的。”

方老头子眉头微蹙,心里甚是不痛快,觉得刘大人有事瞒着自己,心想我看你的面子才亲自出马,你却如此不够朋友!正想着,船已靠近大孤山。这大孤山四面环水,山上树木葱茏,鸟兽翩然。红轿两边各立着两个身佩长剑的劲装汉子,年纪均有四十来岁。轿前一青衣女子掀开门帘,里面缓缓走出一个花容月貌的绝色女子,年约二十二三,只见她美目流连,神色忧郁,似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上了官船,那陆大人忙道:“小姐走好,卑职已在后舱为你单独备好了铺位。”

那女子唔了一声,勉强笑了笑,扫了一眼船上众人,大家心中顿时一震,只觉得

这女子美貌绝伦,光艳夺目。便是连方仲池也舒坦了许多,减少了对刘大人的不满。只听那女子轻声道:“陆统领,看来你们刘大人甚是器重于你。与你同行的镖头是什么人?济事么?”

那陆统领低声道:“同行的乃是江南大镖局总镖头方老当家的,在江湖中可算是威名赫赫了,想来总有几分真本事吧。加上我们自己的人手,总不至于出什么差池的。”

方仲池是个颇有功力的人,自然听到了陆统领的说话,不觉又生起气来,心想我若没得几分真本事,你们刘大人也不会出重金聘请我了。我这几十年的名头岂是凭空得来的?哼哼,你用如此口气说话,莫非你那几个人手竟可与我们相比不成?正想着,忽见前面大火冲天,相随小姐的一名佩剑汉子竟不声不响地将那顶红轿子一把火烧了。众人惊愕之中,只听陆统领叫道:“起锚开船!”

那佩剑汉子似不闻不见,静静地望着那燃烧的轿子,直到那轿子烧得轮廓全无,船已离岸两丈来远,那佩剑汉子才腾身飞起,轻飘飘地落到船上。方仲池一干人微微吃惊,心想这人竟也是个武林好手。这四个佩剑汉子始终不声不响地跟随在那小姐的左右,也不理会众人。那青衣女子手持蒲扇,不停地为小姐扇风,那小姐微微摆了摆手,叫她别扇。自己走到船头,忧郁举目,怅然四顾。此时秋阳当空,炽热渐增,已近午牌时分。天空中除了西面一片薄薄的浮云,碧篮一片,与碧绿的湖水浑然成映,当真是水天一色。湖面上依然留有一层淡淡的水雾,远远望去,如霞如彩。那女子伫立片刻,嘴里吟道:“烈日悠悠照孤鸿,烟波淡淡愁满船。目尽青天单絮影,心似流水一浮云。”

旁边陆统领忙道:“小姐不愧是京都才女,这七绝作得真是太好了!呵,只是外面太热,还请小姐珍重,且去后舱歇息吧。”

这边方仲池瞥了一眼陆统领,满脸不屑,拉着张小宝道:“宝儿,我们回舱去里去吧。”

张小宝一面跟着方仲池朝舱里走去,一面好奇道:“方爷爷,刘大人自是有很多官兵的,如何不多叫些官兵随行,却要爷爷你老人家出来?”

方仲池哈哈笑道:“只怕是你方爷爷这把老骨头还有些斤两吧?”

老头子此话正是要让陆统领品尝的。心想你们刘大人虽有千军万马,却还得请老夫我出来,可见你们这些吃官粮的多是

经看不经用的家伙。

那陆统领未在意,却听那小姐惊奇道:“陆统领,这白衣少年是谁?”

陆统领道:“这是慕容公子,他乃是大名鼎鼎的东方药王的孙子。因他要去姑苏办事,他爷爷不放心他一人上路,便托付我们顺便带他回去。”

那小姐怔了片刻,望着张小宝的背影,意绪愁然,也默默地去了后舱。

大船驶进长江,已是申牌时分。不料下午频频风起,居然是西南风,一路顺风而下,又颇借风势,船行甚速,傍晚时分便到了小孤山。陆统领用商量的口气对方仲池说:“总镖头,这一带不太安靖,常有匪盗出没,我们不如再赶一阵,到下面的江北靠岸,那里有个雷池码头,常有船只停泊的。”

方仲池也有同感,一壁点头,一壁却没忘记心中的不快,嘴里道:“陆大人看着办吧。一路上还是小心为是,象我们吃镖行饭的人,未必便都有几分真本领的。”

陆统领怔了一怔,心知他话中有话,却一时未便明了,不知这老头儿打哪冒出来这股酸劲。这陆统领原是武举出身,名叫陆郁南,家传武功甚是娴熟,平日里恃傲自负,并不怎么把方仲池一干人放在眼里,心想你总还算说对了,你名声虽大,未必便有什么真本领——想到这里,忽然醒悟他是听了自己对小姐的说话。脸上不由微微一笑,也不加理会,只招呼船家赶到下面雷池码头停泊过夜。

方仲池扭头见那四个佩剑的劲装汉子正立在后舱甲板上,默默注视着江东堤岸上,神色十分古怪。他不由也朝东岸望去,只见岸上有七八骑人马悄然而行,速度不紧不慢,竟与大船平行而下。这些人也不朝船上望一眼,便如行云流水一般稳静。方仲池暗暗吃惊,心知这些人大有来历,只怕是冲着这条船来的,也不露声色地注视着这一切。

大船又行了一会儿,那八骑人马也一直并行而下,不趋不离,也不声不响。这时船上其他人也都看出一些端倪,方仲池朝众弟子道:“今晚你们可得多留点神,这些人只怕不是好相与的,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决非寻常盗匪。哼哼,可别阴沟里翻船,让人小瞧了咱们!”又拍了拍张小宝的头道:“宝儿,待会儿船靠岸边后,你可别乱走啊。晚上若有什么事,也无需怕的,你只管坐在船舱内不动便是,知道么?”

张小宝忙说答:“孩儿知道。”

(本章完)

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十九)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十二)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二)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四)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七)第二章 剑声啸啸(一)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二十五)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三十)第十四章 冷月惊梦(二)第十五章 楼台魅影(八)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十八)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二十二)第二十八章 大结局(十四)第十四章 冷月惊梦(八)第九章 巧遇乞丐(一)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大结局(十四)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十二)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十二)第四章 腥风血雨(三)第十五章 楼台魅影(十)第十六章 磨练图志(五)第十九章 情感诱惑(一)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二)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七)第二十八章 大结局(九)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二)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十七)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二十二)第十三章 风雨江湖(二)第二十八章 大结局(三)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五)第四章 腥风血雨(六)第十四章 冷月惊梦(十三)第十六章 磨练图志(三)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十七)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一)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七)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四)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十)第十八章 囚室增功(六)第八章 龙虎相斗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四)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二十二)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二十四)第四章 腥风血雨(七)第二十八章 大结局(八)第六章 惊雷断肠(四)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五)第八章 龙虎相斗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十九)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三)第十六章 磨练图志(四)第九章 巧遇乞丐(一)第十章 死亡威胁(三)第十三章 风雨江湖(四)第十三章 风雨江湖(二)第四章 腥风血雨(二)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二十四)第十四章 冷月惊梦(六)第十六章 磨练图志(三)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一)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二十七)第二章 剑声啸啸(一)第四章 腥风血雨(一)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十三)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五)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二十九)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二十)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二十五)第十二章 孤情断影(二)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三十二)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一)第十九章 情感诱惑(一)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十二)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二十)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十四)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十六)第十二章 孤情断影(六)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三十五)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二)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六)第十七章 暂露锋芒(三)第十七章 暂露锋芒(三)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十一)第二十六章 江湖喋血 龙岗惊雄(十五)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十八)第二十二章 剑虹情海(十三)第二十一章 红颜救郎(五)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七)第十五章 楼台魅影(六)第二十三章 剑芒毒王(十三)第二十五章 云山虎啸 瀚海龙吟(十九)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十九)第二十章 师徒反目(十)第二十四章 魔女飞花 小宝遇难(十六)第二十七章 显山露水 情有所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