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恶阳岭

贞观四年,十一月末,北地大寒。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阴山,整个阴山都被大雪所覆盖,原本枯色的草也被深深掩埋,最后一抹颜色也消失不见,入眼的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当然,大雪所掩埋的不止是枯草,还有阴山本就崎岖难行的山道,大雪之后,除了长居山中的猎户,外人已极难寻得山路的踪迹了。

而就在这寸步难行的阴山山道之上,一队唐军轻骑正在主帅李靖的亲自率领之下摸黑前行。

自午后申时,唐军自马邑出发,历经近三个时辰,一直在阴山山道中进军,如今已是亥时,夜色高悬的时候。

“大帅,此处距离恶阳岭已不足三里,最多再要一炷香的功夫便该到了。”苏定方指着大军前方的山岭,对李靖道。

今日之战事关重大,干系到大唐未来的北地布局和来年的两国大战,李靖甚为重视,于是留下张公谨在马邑驻守,自己则亲自带着三千精锐和苏定方一同奇袭恶阳岭。

恶阳岭在阴山之中,位于定襄城城南,是自阴山攻取定襄城的要道之一,险要非常。

恶阳岭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大唐已重夺马邑、云中二郡,定襄城便暴露在了唐军兵锋之下。若是搁在往日,突厥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大意,但如今大雪封山,被大雪蒙蔽的不止是山路,还有突厥军的防备之心。

这样的天气,莫说是带着刀枪弓箭行军了,就算是走,想要走到此处都是痴心妄想,不过突厥人却着实低估了唐军的胆量,还有李靖的求胜欲。

人禁声,马衔枚,三千唐军精锐自山谷中绕出,历经半日有余,终于在深夜到了恶阳岭下。

恶阳岭下,朔风凛冽,漆黑的夜幕之下肃杀的一片,仿佛就连苍天都在诘问大唐,为了称雄天下,他们应该迎受的苦难和要付出的苦难。

“自我大唐立国以来,突厥人便横亘在我大唐北地,横行无忌。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南下叩我关中,夺我粮草,屠我百姓,就连我大唐皇子都被遣往北地为质。这三年来,这无数的屈辱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上面便是恶阳岭,过了恶阳岭便是定襄城,而突厥的可汗颉利就在定襄城中,攻上恶阳岭,破了定襄城,生擒颉利,用突厥人的血,洗刷渭水的屈辱!”

硕大的雪花自空中飘落,落在李靖的脸上、头顶,甚至就连胡须和眉毛也被染作了雪白色,远远望去宛如一尊冰雕。

但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李靖的内心却如烈火般炽热。

三年前,突厥南下,兵逼渭水,大唐势不如人,他们没得选,为了保存国祚,为了护住关中,他们只能选择最为屈辱的方式来求和立盟。

遣质子,送珍宝,纳粮草,这一切李靖都是眼睁睁地看着,深切地记在了心里。

渭水之盟,屈辱的不止是皇帝李世民,还有他们这些朝中武臣,三年来,他们一直憋着一口气,而到了如今,这口气终于到了吼出来的时候。

此次李靖所挑选的三千唐军精锐同样对李靖的话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来自关中,都是土生土长的关中男儿,甚至,他们之中的许多还曾在渭水河畔亲眼目睹着那幕斩白马立盟的场景,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关中儿郎,岂能容胡人久居顶上,这一战,不仅是大唐与突厥,更是关中儿郎与突厥的战争。

随着李靖一声令下,三千关中儿郎整甲备兵,齐齐往恶阳岭上攻去。

而就在唐军趁着夜色,摸着山路自岭下偷袭的时候,岭上的突厥人还浑不自知。

山上的大雪已经连降数日,白茫茫的一片已经看得突厥人枯燥万分,而且这个时候,这样的气候,这样的地势,又哪里会有唐军能够攻来?此时负责守备岭上戍楼的突厥士卒正窝在戍楼中围火取暖。

“这大雪也不知还要下到什么时候,再这样下下去恐怕连下山的路都快被封死了。”一个突厥士卒一边围着火堆烤火,一边对外面恶劣严寒的天气抱怨道。

突厥士卒,一月一轮值,如今已是十一月末,再过上几日便是换值的时候,到时若是大雪真的把路彻底封死了,那他可就下不了山,只能被困在这恶阳岭上了。

在他的身旁,另一个士卒道:“你便知足吧,至少你留在岭上还能吃饱喝足,我听前些天上来的人说,定襄城的粮草已经不足了,你若是下去了,说不得还要饿着肚子。”

往年大雪,突厥人存粮本就不多,再加上近来征战,粮草的耗损更快,为了节粮,现在的定襄城中的普通士卒的补给已经削减了小半,每日难得温饱已是常态。

原本抱怨的士卒闻言,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腿,叹道:“要么冻死,要么饿死,这仗实在是打不下去了。”

近来突厥连败,损兵失地,再加上如今粮草不足,突厥人的士气已经低到了极点。

他一旁的同袍也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他道:“你还是快些将门掩紧了吧,再不掩紧你我真的就活活冻死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口,屋门已经再次被大风吹开,刺骨的冷风钻进屋里,直冻地他们一哆嗦。

“你惯会使唤我。”这突厥士卒抱怨了一句,但还是起身往门口走去。

就在他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不过初一露脸,突如其来地,一直利箭竟从门外射来,直入他的胸膛,随着一道血箭自他的胸口飚出,他已经被夺取了性命。

方才他还在一直抱怨天寒大雪,下山不易,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这些烦恼。

“砰!”

随着一声闷响,开门的突厥士卒应声倒地,与此同时,唐军精锐士卒们冲进了戍楼。

戍楼中的突厥士卒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大雪封山,路滑难行,难道这些唐军士卒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吗?

可无论他们怎么想,唐军已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唐军绝不会给他们半分机会。

“杀!”

随着苏定方的一声高喝,唐军如饿虎扑食般冲向了突厥人,不过转瞬的功夫,戍楼易主,恶阳岭破了。

第五十三章 亲事府令第二十章 回京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十六章 质子第五章 将欲南下第十八章 请旨第二十九章 开府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三十九章 诛杀第三十三章 联亲第三十章 事定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十五章 铁山大捷第五十四章 姑苏府统军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二十八章 弹压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九章 萧家姊弟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三十八章 夜撷明珠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扩第八十六章 盐行易主第二十九章 平乱第五十六章 当务之急第四十三章 欲保东宫第八十章 武士彟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第十九章 狼谷第八十四章 江陵寻人第五十八章 碛北大寨第五十四章 长安秋第四十五章 《洛神赋十三行》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十章 东市巧遇第二十六章 苦肉戏第六十九章 换质之议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七十五章 草原乱起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五章 夜袭第六章 文士与道士第五十一章 郁督军山第八章 禄东赞见驾第六十七章 东宫乱起第四十八章 所谓降封第六章 岑长倩第二十一章 议封可汗第二十六章 赐封高阳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四十九章 睢阳渡口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三十五章 败亡在即第三十二章 反击第八章 温彦博之忧第二十二章 贵妃第七十章 雍王第七十一章 文水县第四十章 偶遇钦陵第二十一章 议封可汗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二十四章 长孙冲从军第八十六章 终见第一章 白虹贯日第三十二章 萧后第四十一章 断腿第三十六章 一静一动第十一章 另辟蹊径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七章 刘仁轨到府第十八章 铁勒内乱第五十一章 郁督军山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三章 误会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三十八章 灞桥临别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十章 年号贞观第四章 取义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十九章 狼谷第二十五章 长安少年第五十五章 借粮第六十六章 传见第二十章 寻人第六十七章 父子纷议第五十章 随行第六十三章 长孙设宴第八十章 武士彟第十四章 药箱第三十四章 慌不择路第六十九章 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