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风从虎

李世民春猎卯时末出宫,辰时过明德门,待到了昆明池,已是巳时。

万余禁军已将昆明池东面的各处要道尽数守住,除了飞鸟走兽,半个人影都进不得。

皇帝出猎,万骑云卷而出,昆明池外旌旗飘飘,随风猎猎作响,而在旌旗之下,不只是唐人,还有突厥、粟特、契丹等各色异族之人,虽是围猎,竟有也些万国来朝的意思。

李恪随在李世民身后,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了数年之前,他尚在突厥时,颉利金山围猎的场景,这是何等的相似。

只不过那时的颉利已是强弩之末,那场围猎已是颉利最后的辉煌,喻示突厥那个曾经的北方强国即将毁灭,而如今的大唐却正是旭日东升,这一次的春猎只是大唐威凌天下,四海臣服的开始。

“朕自武德九年末,乃有天下,至今已近六载矣,六载间,朕每日勤勉,理政不缀,唯恐懈怠半分便有伤先皇之托。然所幸上天垂顾,自朕登基以来,各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乃有今之盛世,今日围猎,非止为游乐,更是我大唐众将武略之争,凡夺头名者,朕必重有封赏!”

时辰一到,众人在猎场围口云集,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涌入猎场。

大唐以武立国,关中子弟更是任侠尚义,故而长安权贵子弟中善猎者,好猎者甚多,然诸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朝中重将,自持身份,自也不会下场争先,故而此次下场围猎的多为朝中年轻一辈将官,以弱冠之年为多。

李恪箭术不凡,李世民一早知,但马上骑射同射靶大不相同,故而在李恪下场前,李世民还专程叮嘱了李恪,可李世民却不知,李恪最为擅长的本就是骑射。

待猎场围口大开,李恪挂枪,提弓,上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带上三五卫率,胯下毛色纯白的大宛良驹便如风一般卷入了猎场之中。

李恪的运气倒还不错,刚入猎场不过片刻,便看到了一只香獐正往他左侧而去。

李恪眼疾手快,见状当即张弓搭箭,瞄着香獐奔去的方向,“咻”地一声,利箭正中香獐的后颈,香獐随之扑到在地。

“殿下好箭法!”

香樟扑倒的地点离李恪足有四丈之远,香獐跑地又极快,故而李恪这一箭难度不低,李恪身后跟着的王府卫率纷纷赞道。

“吁!”

李恪勒住马头,指着落在地上的香獐,对身后的卫率道:“瘦是瘦了些,但这是本王的开门红,你们速去将它拿下。”

“诺。”王府卫率闻言,下马上前将香獐捡起,准备把它捆在了马背之上。

就在李恪的一名卫率正在捆着香獐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挂过,一旁矮林上的叶子也被压低,李恪抬眼望去,竟发现矮林之后竟还藏着一只成年的花鹿。

香獐体型太小,李恪猎的那只香獐最多五十斤上下,可眼前的这头花鹿的体型却要大上许多,粗略一看至少也在百斤之上。

李恪一看,心中大喜,哪里还顾得上这只香獐,当即在此张弓,欲将这只花鹿射杀。

可这只花鹿却早有警觉,就在李恪刚刚取箭的时候,花鹿便已经扭头跑掉了。

李恪见状,只留下一名亲卫在此捆着香獐,自己则带上剩下的四名亲卫策马直追。

昆明池畔水草丰美,矮木也极多,再加上的花鹿又跑地极快,李恪数次想要开弓出箭,可花鹿一眨眼便躲到了矮木林中,李恪一直找不到出箭的良机,只得策马紧追。

李恪胯下所骑乃执失思力赠予他的骏马大宛良驹,疾行如风,当世罕有,自然能够跟得上极力奔逃的花鹿,但李恪亲卫们的马不过是寻常的军中战马,如何能同李恪的相比,李恪的大宛良驹追得上花鹿,但他们却难,不过盏茶的功夫他们便被李恪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李恪追着花鹿一直追到了湖边,花鹿已经无路再四处奔跑,唯一的路便是顺着河畔往前直行,这时,李恪的机会便来了。

李恪信手摸出箭袋中的利箭,猛然一箭,正中花鹿的后腿,花鹿后腿吃痛,便也扑到在了湖边,动弹不得。

李恪见状,面露笑意,当即便翻身下马,要亲自上前将花鹿捆拿,可就当李恪拿着草绳往花鹿走去时,忽然一阵冷风吹来,直扑李恪的后颈,李恪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就连汗毛都竖了起来。

李恪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似乎身后正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他。

李恪忐忑地转过身去,只一眼,心便沉到了谷底,原来就在距离他五丈开外的后方,一只斑斓猛虎正在死死地看着他的方向,也不知是看着他,还是他着他身后的花鹿,亦或是全都想要。

这只猛虎身长还不足两米,显然还尚未成年,但对李恪而言,这已经足够可怕。

在李恪看来,花鹿是他的猎物,可在猛虎眼中,李恪又何尝不是它的猎物?李恪想着,不禁毛骨悚然。

李恪手中若有弓箭,兴许尚有一线生机,可现在李恪的弓箭正被挂于马上,刀枪亦是如此,而马正被他系在三丈之外的树上,也被吓地瑟瑟发抖。

现在李恪的手无寸铁,只有一根绳子,可这根绳子只能拿来捆住受了伤的花鹿,如何捆地住即将成年的猛虎?

而此时李恪的亲卫已经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至少在这方圆百米之内,只有李恪一人。

兴许待片刻之后,当他的亲卫们在湖边寻得他时,能看得到的只有一堆难以辨认的残骨了。

猛虎死死地盯着李恪,一双淡黄色的眼珠纹丝不动,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李恪仿佛能够听到猛虎呼吸的声音,他的腿竟有些不自觉地打颤。

他曾在突厥的山谷被野狼围攻,不过那些只是饿了许久的饿狼,气力不足,可现在他遇到的却是猛虎。

“难不成我竟要成了大唐第一个被猛虎吃掉的亲王了?”李恪看着步步逼近的猛虎,心中已然有些绝望。

“嗷呜!”

又是一声巨吼,震地李恪耳朵发麻,猛虎竟突然跨步冲了上来。

李恪不是秦叔宝,也不是尉迟恭,这老虎虽然尚为彻底成年,但也不是李恪能够徒手肉搏的,李恪看着猛虎扑来,心中只有四个字——我命休矣。

第六十二章 轻骑出城第五章 射花灯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议第五十章 随行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尔第十四章 虎头湛金枪第四十六章 设计第二十四章 扬威右骁卫第二十七章 赔罪第三十一章 凉州隐患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十六章 质子第四十三章 欲保东宫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四十三章 晋阳城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六十四章 武士彟去职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十七章 兵困卢山第四十章 卢山都督府第二十五章 武顺入宫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军威第三章 结好第四十一章 凯旋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骁卫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对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扬第二十七章 营啸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四十五章 兰陵萧氏第七十五章 草原乱起第七十一章 里衣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第八章 自求弹劾第五十一章 新军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三十九章 诛杀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尸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十一章 搏杀第十五章 之官右骁卫第五十六章 设局第九十一章 漕规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五十四章 长安秋第十三章 召见第三十章 圈套第九章 长乐求情第四十二章 夜谈第三十八章 向充设宴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五十二章 勾结第七十一章 里衣第四章 贤王李恪第八十八章 梁王李愔第七十五章 草原乱起第六章 阿史那云第二十九章 凉州司马第二十三章 夺权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四十三章 名册第一章 接风第十四章 废止分封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二十四章 贪狼会火铃第二十三章 战前第八章 禄东赞见驾第二十六章 请帖第五十二章 勾结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布阵第十一章 弘农杨氏第四十八章 还国受阻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三十章 借马寻衅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三十一章 春猎第六十七章 阶下之囚第十章 落雕弓第二十二章 执失思力第三十二章 陇西李氏第十一章 择师第二十八章 护驾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阵第六十六章 尚书李绩第七十二章 裴行俭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