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

“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大唐立国之初,吏治倒还算清明,但在这不为朝中衮衮诸公所熟知的山阳县城内,李恪倒也看到了州县府衙昏暗的一面。

一个县尉尚且如此,那他属下的那些个上行下效的差役岂不更是张狂?

李恪原本以为盐行势大,只是在其豪富,可没想到他们的手竟伸的这般长,胆子也长的这般大。

李恪此前是自仙娘口中得知盐行蛮横,但倒也没有尽信,本还欲待到了扬州再好生查探一番,可还没等到他到扬州,他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淮南盐行之势。

山阳虽不属扬州,但亦在淮南道之内,多半与扬州那些盐行拖不得干系,也正是如此,李恪也生了其他的心思,欲在行抵扬州之前先行敲打一番。

因为李恪此去扬州可不是为了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抑或只是表面上的扬州大都督,他既去了,便要掌扬州大权,成为真正的扬州之主,而盐行势大,是李恪必须跨过去的绊脚石。

“方才你在酒馆大堂之中,公然阻挠本尉执法,可还知罪?”刚一到了县衙的内堂,县尉便指着李恪,冷声喝问道。

李恪看着县尉,反问道:“盐行李越滥用私刑,欲断人手腕在前,我仗义执言,打抱不平在后,县尉不先问盐行之罪,反倒先论我之过,不知是何道理?”

县尉道:“盐行李越与吴六之冲突,本尉并未亲见,故而尚需人证,本尉已经命人去传了,你阻挠本尉执法,确乃是本尉亲眼所见,证据确凿,莫非你还能抵赖了不成?”

李恪轻哼一声道:“我不过是路见不平,替吴六说了几句公道话罢了,难道也有罪过不成?”

wωw ▲ttκan ▲¢ 〇

县尉道:“路见不平?依我之见,说不得你同那吴六便是亲眷,两人相互勾结,故意要坏盐行的生意吧。”

李恪笑着回道:“我初到山阳,与盐行之人素不相识,为何要坏人生意,更何况你说吴六是我的亲眷,与我勾结,你又可能拿出证据来。”

李恪乃皇帝亲子,那他的亲眷又该是何人,县尉所言自然荒谬无比。

可县尉见李恪分毫不让,心中已然被李恪激地生怒,他一来只当李恪年少气盛,二来当李恪自小娇纵惯了,故而有些脾气,于是冷声道:“证据,你既来了我府衙,自然就有证据。”

县尉说着,摆了摆手,身后的衙役上前,大有要动手拿人的意思。

方才是李恪自愿想要虽县尉回衙,席君买自然不会插手,可如今竟有衙役想要对李恪动粗,席君买哪还能待得住,他握拳站在了李恪的身前,浑然不惧看着正欲上前的衙役,朗声道:“今日谁若敢动我家公子一根毫发,我便要了谁的性命。”

席君买有搏虎之能,寻常十余名精锐禁军尚且近不得身,更何况是眼前这些武艺稀松的衙役。

这些衙役对付平头百姓或许尚可,但在席君买的面前却着实不够看了。

旁人不知席君买的本事,但李越是在他手中吃过亏的,李越对县尉道:“尉督小心,此人颇有几分蛮力,横地很。”

县尉听了李越的话,倒是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席君买不过是比常人高大些,壮实些,就算本事再大,难不成还能敌他十余名衙役不成?

县尉倒是不怕他动手,只要一动手,便是对抗公堂之罪,这可是铁证如山的。

可县尉预料中的事情却并未发生,因为就当县衙的衙役们准备动手的时候,门外有人一路急奔着传来了消息,这人跑的倒是极快,既是叫县尉的计划落了空,也是救了他的性命。

盖因依大唐律例,对抗公堂虽是大罪,但有些人却不在其内。

“启禀县尉,刺史大人来了。”来人一边跑着进了大堂,一边对堂中的县尉道。

刺史大人?

县尉万万没想到刺史竟会突然来此,着实叫他措手不及。

报信之人进门不过片刻,楚州刺史方安便快步走了进来。

“刺史大人,不知何事大驾光临。”县尉见方安入内,忙上前拜道。

县尉上前欲献殷勤,但刺史方安却对县尉置之不理,反倒上前对李恪拱手道:“方某不知公子在此,未能亲迎,还望公子勿怪。”

县尉官卑职微,不曾见过李恪,但方安乃楚州刺史,每岁均需进京禀职,在朝堂之上见过李恪不止一次,自然记得李恪的模样,不过李恪未露真名,自然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方安上前也不称李恪王爵,只是口称公子拜道。

方安识得李恪,李恪也还认得方安,李恪见得方安入内,扶起方安,笑道:“原来是方刺史,方刺史何过之有,今日若非方刺史在此,听着这位县尉的意思,我怕是都未必能完整地走出这山阳县衙了,改日我若得闲,还当回书家父,告知方刺史之功才是。”

李恪的话听着客气,似是在为方安请功,但方安的脸上却丝毫不见轻松之色。

李恪极得李世民宠爱,不同于寻常皇子,李恪在他楚州的地盘,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拿进了衙门,若是叫李世民知道此事,哪还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方安闻言,忙道:“公子实在是折煞方某了,此间之事实在是方某御下不严,哪敢劳公子玉笔,还望公子高抬贵手。”

方安不是庸吏,颇有些本事,今岁是他在楚州待的第三个年头了,此前两载的吏部岁末考课他均被选为“上”,若是他今岁再被选为“上”,便可调任高升。或是调上州刺史,或是为两京要员,运气再好些,甚至有调入六部九监为正堂官的可能。

若当真是李恪的一封书信进了京,莫说是高升了,他的项上人头能否保住都是未知。

一旁的县尉见了方安的话,哪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方安,楚州刺史,堂堂正四品大员,是他往日看着宛在云端,都不敢高攀的人物,可如今竟唯唯诺诺地站在了李恪的身前,以门下自居,李恪的身份又该是如何?

不消再多说半句话,这县尉顿时感觉自己全身的气力已被抽光,站立不稳,栽倒在了地上。

方安回头瞥了倒在地上的县尉,仿佛看着一个半死之人一般,顿了顿,对李恪道:“公子放心,今日之事方某必给公子一个满意的交代,不使公子难做。”

第二十三章 行抵扬州第四十八章 还国受阻第八十三章 和亲定议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四十章 一语惊四座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忧第七章 和亲第三十章 借马寻衅第四十章 卢山都督府第十一章 奉茶第十八章 小公爷之志第一章 玄武门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第五十二章 秦帅诊疾第三十八章 夜撷明珠第四章 武元庆之忧第十一章 唐俭为使第十二章 夜袭第九章 长乐求情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计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骑第二十四章 贪狼会火铃第五十三章 进退两难第六十三章 苏潇进宫第二十七章 赔罪第四十一章 凯旋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二十章 寻人第四章 武元庆之忧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五十五章 再临撷玉楼第四章 面圣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十五章 汉王入宫第八十章 和亲之议第二十九章 纳吾肉孜节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六十八章 守殡第五十六章 长孙父子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十章 年号贞观第十七章 仙娘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八章 演练第七十六章 再临浚稽山第十五章 铁山大捷第五十一章 还京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四十九章 睢阳渡口第十一章 择师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二十六章 苦肉戏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长孙冲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六十九章 行殡第八十五章 晒盐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五十一章 新军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第二章 一箭双雕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章 再见杨恭仁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二十五章 密谋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师第七十三章 撤离第二十五章 接风宴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尸第十六章 东宫将废第六章 加注第二章 端午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九章 南下筹谋第二十一章 搏杀第七十一章 里衣第四十四章 谓我何求第四十章 子罪连父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计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布阵第四十七章 长孙冲大婚第六十一章 还京第十四章 终破突厥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十一章 另辟蹊径第二章 再见杨恭仁第六十一章 以假换假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二十九章 纳吾肉孜节第十二章 称心失踪第八十七章 漕运第三十五章 再会赵德言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