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左游仙

也不知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还是因为天色仍早,当李恪出门赶往淮水边的时候,天边仍旧是昏暗的一片,连那一丝鱼肚白都未见踪影,只有稍稍的一缕亮光。

果然,正如袁承范所言的那般,李恪策马赶往淮水,站在淮水边时,发现昨日新建的河堤已经被冲刷坏了大半,淮水也已经明显地上涨,已经几乎与河堤相平。

“殿下小心,切莫近水。”李恪站在岸边丈外看得不够仔细,便欲近前一观,李恪刚下了马还未到岸边,身后护卫的席君买便对李恪提醒道。

此时的淮水已然渐高,甚至已经高处了地平,稍有不慎便会有破堤而出的可能,李恪站在堤岸边便会有被大水冲走的危险。

李恪看了看河堤,对席君买道:“无妨,这河堤片刻间想来还坏不了。”

李恪说着,又往前走了走,站在了淮水的堤岸边上。

“承范,依你之见,这河堤还能撑上多久?此时加修,可还来得及?”李恪环顾着河堤旁来回奔走,忙着修堤的府军和役夫,对身后跟着的袁承范问道。

袁承范想了想,皱眉道:“若是只是汴水决堤,此时抢修河堤,倒也并非全无可能,怕就怕决堤的不是汴水,而是济水。”

汴水不过是支流,突然决堤水量虽大,但却这样的水量却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两日,便会消停下来,只要加紧调集人力、物力,要想撑过这两日倒也并非全无可能。

可此时尚不知北面决水的是否只有汴水,若是济水也决堤的话,那大水不日便将更甚十倍,盱眙城都有被大水夷为平地的可能,到时留在此处便是死路一条。

李恪听着袁承范的话,心里仿佛被压了一座大山一般。

若是淮水和济水同时决堤,到时整个江淮和半个山东都将受水灾之苦,大唐半个粮仓被淹为泽国,这样的后果李恪想都不敢想。

李恪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对袁承范道:“本王既已决定留此处,便已别无选择,山东不在本王辖下,本王管制不到,不过这淮水却万万决堤不得,传令下去,征调一应民力,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在一日内将淮水河堤修补完。”

袁承范闻言,道:“殿下,修补河堤工量巨大,光凭眼下的人手,只怕不足。”

此前的河堤是众人连续赶工数日的结果,如今大水在即,李恪要在一日内完工,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李恪想了想,却道:“此事易耳,你以本王的名义张布告示,凡自愿入工修堤者,本王俱将登记在册,凡在册之人,明岁可免税赋。”

一年的税赋,对寻常百姓而言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们闻得此讯,自然踊跃。而对李恪而言,若是淮水得保,与整个淮南而言,区区盱眙一地的税赋算得上什么?李恪上奏李世民,促成此事自然不难。

“诺。”为了治水,李恪已然下了莫大的决心,袁承范得令,当即应了下来。

——————————

李恪正在盱眙城外督水,与此同时,萧月仙也没有闲着,萧月仙在县衙中收到了一封口信,便立刻出了门。

盱眙城南,一处毫不起眼的民院中,萧月仙借口外出为李恪置办些衣裳,便出了县衙,几经辗转到了此处。

“娘子,你此来可有人跟踪?”萧月仙到了院子的门外,推开门,文清儿竟已在院中等候,连忙对萧月仙问道。

萧月仙回道:“放心,我来时特地多绕了些弯路,绝对无人跟踪,师父现在何处?”

文清儿指着内院的房门,对萧月仙道:“师父现在屋内。”

萧月仙闻言,便径直走向内院,推开了屋门,此时屋内正坐着一个身着道袍的男子,若是李恪在此,想必也能认出此人的身份,他便是日前李恪在盱眙城外见到的广阳子。

广阳子确是道士无疑,只不过李恪眼中的广阳子却并非广阳子,而是萧月仙的师父,故萧梁皇帝萧铣的至交好友——左游仙。

“师父。”萧月仙进屋,对左游仙道。

左游仙见得萧月仙入内,忙起身拜道:“贫道左游仙拜见公主。”

左游仙为萧铣旧交,萧月仙还是公主时便拜左游仙为师,左游仙这一声公主也是一唤十多载。

萧月仙对左游仙道:“师父突然命人冒险传我口信,不知所为何事?”

“白虹贯日,祸起东南。公主,我们苦等十年的机会来了。”左游仙说着,轻搓着手掌,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萧月仙闻言,问道:“白虹贯日,难道当初师父所言的良机便是这淮水决堤之危?”

左游仙点头回道:“不错,淮水决堤,东南不稳,粮仓不再,整个大唐都将为之动荡,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好的机会吗?”

淮南有水患之险,如今的盱眙、楚州,乃至整个淮南都是人心惶惶的一片,自然是他们这些萧梁余势浑水摸鱼的良机。

萧月仙问道:“听师父之言,想必已有良策。”

左游仙道:“我等眼下势微,若想成事,必得李恪手中的亲王金印和使臣节钺,而若要觅得李恪手中的金印和节钺,光是眼下的局面怕还是不足。”

眼下的盱眙虽是人心惶惶,但李恪这个亲王在此,大局尚能勉强稳住,此时想从李恪的手中得来金印和节钺自然难比登天。

萧月仙见左游仙似是已有所虑,于是接着问道:“不知师父的意思是?”

左游仙回道:“如今的盱眙还不够乱,我等尚需设法决淮水之堤,水灌盱眙,届时才是李恪身边守卫最为松懈的时候,那便是我等良机,倒是配合上我们在官府中的内应,便大事可成。”

决淮水之堤!

萧月仙听着左游仙的话,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在来此的路上,萧月仙想过许多可能的办法,甚至是率人强冲县衙,可她唯一没有想过的就是决淮水之堤。

在萧月仙的记忆之中,她的师父一向自诩仁义,在左游仙的描述中,她的父皇也是那位为了使唐军免于屠城,保住江陵百姓性命,方才出城降唐的仁王天子,可如今,她京从左游仙的口中听到了这番话,她一时间如何能接受的来。

她知道李恪现在在做什么,定在在淮水巡堤,尽着自己的最后一丝力,保住淮南百姓的一线生机。而她们,自诩仁义,却在暗地里为了权欲,那淮南百万生民的性命作为自己的筹码,想着如何决河毁堤。

黑与白,是与非,在萧月仙的心中,仿佛一下子有些模糊和混乱了。

第四十六章 东宫事乱第三十四章 察觉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议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将如美人第五十三章 林远图第四十章 偶遇钦陵第三十五章 长孙涣第五十三章 亲事府令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四十七章 长孙冲大婚第四十六章 送归第二章 西南战事第五章 将欲南下第三十二章 反击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八十章 和亲之议第三十章 争执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议第五十五章 借粮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第二十章 贤内助第五章 射花灯第九章 “忠勇”赵德言第二十四章 扬州刺史第七十四章 势变第八十四章 夷男筹聘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五十八章 东宫失和第六十章 秦府习武第七十五章 草原乱起第一章 漠北路遥第三十四章 苏定方之邀第四章 阴山下第五十四章 定价第三十九章 立储之议第六十六章 传见第二十八章 颉利病危第六十四章 突厥溃败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六十六章 传见第十三章 归宁第九章 “忠勇”赵德言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四十九章 家书第九章 拒亲第六章 分封第十七章 颉利被擒第十章 拉拢第六章 佯攻第四十七章 长孙冲大婚第四十九章 亲往楚州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阵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忧第四章 贤王李恪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纵第四十章 一语惊四座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三十三章 先机第二十五章 临朝大封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十章 游说萧瑀第四十九章 家书第四十四章 谓我何求第五十六章 当务之急第三十二章 反击第二十二章 执失思力第九章 南下筹谋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四十章 坠马第七章 命格第五十章 负荆请罪第十八章 小公爷之志第十九章 盐行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四章 禄东赞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纵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三十九章 立储之议第四十七章 长孙冲大婚第六十二章 轻骑出城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十五章 兵临渭水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六章 文士与道士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宫第二十五章 接风宴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五十一章 楚王让美第六章 拜府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从良”第七章 朝议分封第十章 拉拢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三十九章 立储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