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

李世民和李渊对旁人而言只是君臣,自是以李世民为尊,论及先后自然简单,可武媚娘与旁人不同,她不只是武士彟之女,更是李恪即将明媒正娶的楚王妃,是他李家的儿媳。

皇帝李世民,太上皇李渊,一个海内之主,君临天下的皇帝,一个是德高望重,皇帝生父的太上皇,眼前的两人她究竟先拜谁,着实有些难办。

若论公,李世民为君,又是武媚娘的赐婚之人,武媚娘自当先拜李世民,可若论私,李渊乃李世民生父,又是其父旧主,武媚娘当先拜李渊。她先拜谁,都有道理,可这也就意味着她先拜谁,又都没有道理。

今日是武媚娘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以准楚王妃的名分向李世民和李渊见礼,若是做得差了,非但连着李恪叫着满朝文武笑话,甚至还决定了李世民对她这个儿媳,对楚王府主母的印象。

能坐在这主席之上的,有几个不是人精,众人看着武媚娘上前。也都明白她眼下的处境,纷纷都看向了她,有看热闹的,也有担忧地,反倒是一旁的楚王李恪,神色却显得还算平常。

武媚娘是李恪未来的楚王妃,与李恪攸息相关,李恪自然关心武媚娘,但是李恪尽管也有些担心,但心里却对他这个王妃有着一种莫名地自信,李恪不觉得眼下的场合能够难得住她。

也正如李恪所想,武媚娘虽然年少,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般大的场面,但她仿佛天生便是为大场面而生的一般。

武媚娘依李世民之言,自女眷席而上,八十余级石阶,在众人注目之下,武媚娘轻提裙裾,慢踏莲步,神色平和如常,不见分毫的慌张和急促,一步一步,落落大方地沿着石阶走向了上席。

“端庄娴雅,林下风致,正是我李家儿媳,我儿好福气。”武媚娘举止淑雅得体,与寻常同岁的女郎全然不同,甚至就连李世民都不禁赞叹出了声来。

武媚娘拾阶而上,不疾不徐,片刻后走到了上首的主位之前,在李恪所坐的桌案前停下。

众人之前,李恪看着眼前的武媚娘,也不便同她交代太多,只是对她笑了笑,也是要她不必担忧。

武媚娘也回以一笑,而后看着上首坐着的李世民和李渊二人,顿了顿,先走到了李渊的身前,屈膝拜道:“小女拜见上皇。”

而后,武媚娘才起身来到李世民的跟前,再次屈膝拜道:“小女拜见陛下。”

凡上前见礼,必有先后,很显然,武媚娘选择的则是先拜李渊,再拜李世民。

李渊乃太上皇,李世民之父,武媚娘先拜李渊在有些人看来虽有些不妥,但也无可指摘,就是李世民的脸上也未见不悦。

不过李世民虽未开口,李渊却笑了笑,对武媚娘道:“皇上乃帝王,海内之主,你日后行礼当先拜皇上,而后拜我,可不能因少年无知,乱了次序。”

李渊之言,本意在提点和回护武媚娘,怕她行事不知前后,恼了李世民,故而也特别加重了“少年无知”四个字,要李世民不必动怒。

李渊本是好意,武媚娘也知,不过武媚娘说话,也绝非全无打算,她在走来的路上早已经想好的说辞。

武媚娘笑了笑,回道:“上皇、陛下容禀,小女先拜上皇,后拜陛下非是因少年无知,而是另有思量。”

李世民一代圣君,何等气度,魏征时常在朝上同他争地面红耳赤,他尚且能容得魏征,更何况是一个小女子。哪怕武媚娘人前无意冒犯了他,他又怎会同她一个小女子计较。

李世民原本看着武媚娘上前,举止大方得体,本就颇有好感,觉得武媚娘非是寻常女子,如今听了武媚娘的话,反倒越发地感兴趣了。

李世民笑问道:“哦?你有何道理,且说来。”

武媚娘应了一声,不紧不慢地回道:“小女尤记得在江陵时,殿下同小女谈心时曾说过,殿下与陛下虽是君臣,但更是父子。殿下在外每每以君臣之名相称陛下,但心里却更愿意以父子相处,唤陛下一声‘阿爹’,只是殿下羞于男儿情面,难于开口而已。”

“哈哈。”

武媚娘话还未尽,李世民闻言,已经当场笑了出来,李世民指着面色微红的李恪,大笑道:“你所言,倒也正和虎头的性情,像是他说的话。虎头少年老成,与朕颇为相似,故而虎头在朕的面前也是沉闷非常,寡言少语,不曾想他在你的面前竟是尽数说了出来,难得难得。”

父子情重,正是李世民所愿,武媚娘的话很得李世民的心,李世民大悦之下,竟当着满园宾客,叫出了李恪的乳名,甚至说出了李恪性情与他颇为相似的话来,可见对李恪的宠爱。

李恪看着李世民正在兴头上,于是也起身道:“小儿之言,叫阿爹见笑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无妨,无妨,你的性情朕自是清楚,你且坐下,朕要听武家小娘接着说。”

“诺。”

武媚娘见状,也知道自己的话正说中了李世民的喜处,心中也更多了几分底气,于是接着道:“常言皆道,子性随父,殿下最是敬重陛下,想必陛下也是如此,最是敬重上皇,故而小女斗胆,先拜上皇,而后拜陛下,想必陛下仁孝,不会见怪。”

自打玄武门兵变后,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便大不如以往,虽然明面上仍旧和睦,但背地不经意间已经疏远了许多,甚至时常有人暗议天家父子之事,于李世民声誉颇为不利。

此番武媚娘当着满朝文武说出这番话,倒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怀,合了他的心意。

李世民笑道:“小娘之言甚合朕意,亦是朕之所思,朕岂会见怪。岑文本,你亲自替朕拟诏,日后凡宗室子弟,非在朝堂之上,均需先见上皇,而后拜朕,以示朕恭顺仁孝之心。”

“诺。”席间坐着的中书侍郎岑文本闻言,起身应道。

原本还是叫武媚娘为难之事,可武媚娘不过区区数言,非但化解了难局,还连带着李恪和武媚娘一起讨得了李世民欢心。

席间坐着的长孙无忌看着眼前的一幕,眉头不禁微微皱了起来。

李世民命武媚娘上前本就是临时起意,今日之事武媚娘断没有提前知晓的可能,也就是说武媚娘方才所言乃是临机应变而出。这当真是一个年仅十二的少女能够的聪慧和手段吗?再十载她又该如何?

一瞬间,长孙无忌忽然有一种担忧,他一力促成李恪和武媚娘的婚事是否真的就是对的?

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三十一章 杀俘第三十一章 汉王李元昌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一章 玄武门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阵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二十章 敲打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三十一章 叛国之污第六章 岑长倩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十九章 狼谷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四章 吐蕃之论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十八章 武萧之间第二十三章 豪赌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四十七章 武威仓第七十二章 做戏第六十三章 清儿被擒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将如美人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二十二章 长孙作茧第二十四章 扬威右骁卫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三十二章 比试第二章 拒辱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五十二章 秦帅诊疾第七章 刘仁轨到府第二十三章 豪赌第一章 朝觐第十章 请辞第八十六章 盐行易主第二十四章 贪狼会火铃第六十章 太子还京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扬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论第二十二章 东宫密议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三十章 献俘大典第七十章 武顺登门第五章 夜袭第十二章 杨恭仁第十二章 称心失踪第二十七章 营啸第二十九章 诺真水之战第六章 石室第八十四章 赌约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三章 西平边患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六十八章 拒亲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四十五章 谓之贤王第十四章 药箱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四十四章 玄策隐忧第四章 面圣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十四章 临危受命第四章 吐蕃之论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十七章 颉利被擒第五十七章 又见赵德言第二十一章 议封可汗第十章 将往华阴第二十章 山阳县尉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十章 将往华阴第十九章 狼谷第五十章 相争第十七章 颉利被擒第三十二章 百官为难第五十二章 弹劾第五十二章 弹劾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五十九章 弃子立侄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九章 “忠勇”赵德言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六十四章 突厥溃败第五十一章 郁督军山第六十四章 武士彟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