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

拔灼自汗庭领军出征,一路急赴浚稽山而来,不过四日的功夫,便到了浚稽山的山口。

在拔灼的认知中,哪怕到现在为止,达布河也还是在薛延陀手中的,达布河既然还在薛延陀手中,浚稽山自然就还在薛延陀手中,浚稽山中也不会有唐军的伏兵。

因是如此,拔灼又急着赶路,要去夺那退敌之功,故而也不曾命人多探,便直奔入山的山谷而来,孰不知,现正在山谷中等着他的却是久候多时的大唐伏兵。

“叶护,过了这处山口,便是浚稽山,快马加鞭,再有一日多的功夫便可到达布河了。”山谷口外,拔灼的副将速律指着不远处的谷口,对拔灼道。

拔灼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好,传令下去,快马加鞭,速过了此地,明日晚前,务必要赶到达布河。”

速律先是应了一声,而后又接着问道:“叶护驾临浚稽山,可要先行通知曳莽,着其接驾。”

拔灼官封叶护,在薛延陀很是尊崇,仅此于夷男的可汗,而曳莽虽官拜特勤,在薛延陀也位分颇高,但却远逊于拔灼的叶护,速律故有此言。

速律是拔灼的人,跟随拔灼也有些年头了,一向知道拔灼与曳莽不和,此番拔灼奉可汗之命赴浚稽山增援,若依往例,自然是要为难一番曳莽的。

若是以往,速律这么说自然是无甚不妥,但今日却不同了,今日的拔灼有了其他的心思。

此次应对唐军北伐,拔灼的对手不是曳莽,而是即将东来的突利失,在这个节骨眼上和曳莽闹地不悦,显然有碍大局。

拔灼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此行以建功为先,其他的暂可不论,还是速速行军的好。”

速律也知道拔灼的意思,忙应道:“叶护说的是,是我短见了。”

速律说完,挥了挥手,示意麾下众人加速行军,进了山谷。

山谷中,拔灼率着薛延陀军大部已经进了谷口,而在山谷之上,李恪也正伏在谷上看着下面的拔灼一众。

李恪看着谷下的众人,对身旁的曳莽问道:“谷下谁是拔灼?”

曳莽指着那个二十出头,行于正中的一个年轻男子,对李恪道:“正中那个身着白甲,骑黑马的便是拔灼。”

李恪点了点头,问道:“可曾考虑好了?率军下去,击溃敌军,你便是本王门下,便是未来的漠北王。”

拔灼带着众人已经渐渐走到了山谷的正中,恐怕再有盏茶的功夫便该走出山谷了,眼下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给曳莽思考,不过好在曳莽早已下了决定,也不必太多地思考。

曳莽回道:“曳莽愿为殿下效力。”

李恪听着曳莽的话,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把手边的一把配刀甩给了曳莽,道:“如此本王便看你的了。”

“多谢殿下信任。”曳莽接过李恪递来的配刀,看着谷下的拔灼,咬了咬牙,应了下来。

曳莽应了李恪的话后,缓缓地站起了身子,看着谷下的薛延陀人缓缓地走到了山谷的正中,钻进了唐军设下的埋伏,而全不自知。

一时间,曳莽紧张、害怕、激动,诸多情绪在曳莽的心头涌过,也不知是何等滋味,毕竟谷下走着的是他的同族,是他的同父兄弟,曳莽的心里难免有些彷徨。

不过这彷徨也只是暂时的,随即,当曳莽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了李恪许他的漠北王的位置,心中慢慢地又坚定了下来,因为他已经别无选择,眼下的路是他唯一的路。

曳莽盯着谷下,看准了机会,持刀一挥,紧接着当先冲下了山谷。

李恪见状,摆了摆手,示意麾下众军也紧随其后,自谷上冲杀而下,直奔谷下的薛延陀人而去。

在薛延陀人想来,浚稽山本该是薛延陀属地,正是因此处是薛延陀人属地,便绝不会出现唐军,也没有做好半分遇到伏击的准备,薛延陀人突然看到了自谷上冲下的唐军,顿时乱做了一团。

“叶护,是唐军!是唐军!”速律看着谷下冲杀而下,无数身着唐军衣甲的唐军士卒,双目圆瞪,对拔灼惊讶道。

拔灼听了速律的话,抬眼一看,果然,正如速律所言,山谷两侧竟突然出现了大股唐军突袭而来。

看着似从天降的唐军,拔灼已经没有功夫再去思索唐军为何会出现在此地了,因为来的不只是唐军,随着唐军来的还有唐军的第一波箭雨。

拔灼领兵往浚稽山而来,是为固守达布河,故而此行多带了箭矢之类,军中大部士卒并无重甲护身,面对唐军突如其来的一阵箭雨,薛延陀士卒只能持刀格挡,亦或是翻身下马躲至马下,而若有反应不及的,便就成了唐军的箭下亡魂。

箭雨收割着薛延陀人的性命,几轮箭雨之后,薛延陀士卒已十去其三,剩下的人中近半也受了箭伤,没了战力,拔灼身着厚甲,在周遭护卫的拼死回护之下才保得了周全,可还不等拔灼喘口气,唐军的伏兵已经自山上杀了下来。

“不要慌乱,结成方阵,带着剩下的将士且随我杀出去,突围出谷。”拔灼能被夷男委以重任,倒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看着唐军杀下来,己方已陷入绝险之地,拔灼竟还保有了几分冷静,对速律吩咐道。

速律得令,应了下来,当即整军,带着身边的护卫便要随拔灼冲杀出谷。

可就当拔灼带着身边的数百护卫,准备杀出重围时,却发现有一人带兵迎面而来,挡住了他的去路,而来人也不是旁人,正是曳莽。

“曳莽?”拔灼看着曳莽,讶然道。

曳莽身为浚稽山主帅,此时的他却和唐军一同出现在了这里,这意味这什么拔灼岂会不知,一时间拔灼也终于明白了过来,为何唐军会出现在此地,原来曳莽竟已降了唐军,浚稽山早已不复为薛延陀所有。

“曳莽,你竟敢叛我薛延陀。”拔灼指着曳莽,怒喝道。

拔灼会有如此一说也早在曳莽的意料之中,曳莽并未直接回拔灼的话,而是带着人直接挥刀冲了上去,用自己手中的刀回应了他。

拔灼见状,自知已无退路,咬了咬牙,也带着麾下护卫迎了上去。

若论气力,拔灼与曳莽倒是相当,但拔灼连日赶路,气力虚浮,而曳莽守株待兔,早已歇息了多时,相比之下自然是曳莽占了优,而且拔灼麾下的护卫更不是大唐精锐边军的对手,两相对比之下,高下立现。

起初,拔灼带着一众护卫倒还能勉力抵挡,但随着周遭的唐军越聚越多,薛延陀人被渐渐杀散,拔灼一众越发不支了。

曳莽看着拔灼渐渐不支,落马成擒已是必然之事,曳莽的心中闪过了一丝狠厉。

李恪要用曳莽,是因为曳莽行事谨慎,又是夷男之子,而拔灼也夷男之子,而且还是嫡子,若是拔灼也落入了李恪的手中,降了李恪,那曳莽就不再是李恪唯一的选择,李恪还是如此看重他吗?

左右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又何差再更进一步,曳莽想着这些,心一横,拿着手中的佩刀,趁着拔灼疲于应付旁人,一时不备,竟重重地把刀刺进了拔灼的腰腹,取了他的性命。

第二章 西南战事第三十八章 夜撷明珠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六十八章 心机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师第十四章 终破突厥第二十九章 献马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章 阿云拜父第六十八章 应对第六十七章 饯别第四十六章 大唐来使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六章 府军治水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二十七章 营啸第三十一章 汉王李元昌第九章 南下筹谋第十五章 摇摇欲坠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五十二章 洛阳船行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从良”第六十八章 心机第十二章 杨恭仁第三十七章 京中风云第六十八章 拒亲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三十一章 叛国之污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十二章 夜袭第七十二章 裴行俭第四十章 子罪连父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二十章 初定第四十七章 武威仓第十六章 质子第六章 加注第七十一章 归途“遇刺”第二十五章 武顺入宫第四十六章 孙思邈第一章 定帅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六十五章 上皇临终第九章 洞房花烛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六章 石室第二十三章 夺权第四章 吐蕃之论第十四章 药箱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扬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七章 命格第三十四章 苏定方之邀第五十七章 草原内乱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袭第九章 洞房花烛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四十四章 玄策隐忧第五十三章 进退两难第八章 温彦博之忧第十六章 质子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八章 鞠文泰第五十五章 借粮第三十章 借马寻衅第五十八章 过继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骁卫第八章 婚成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第二十九章 牛进达第十九章 风暴将起第七章 朝议分封第二十一章 花烛之夜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十九章 夏乏第四十二章 机会第四十一章 女儿谋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四十五章 训斥第七十一章 文水县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九章 家书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六十二章 轻骑出城第四章 易爵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论第四十四章 颉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