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护驾

侯君集是河北人,近来又犯了事,这些操着河北口音的士卒是谁的麾下,自然就不必多言了,就在李世民猜到侯君集的时候,侯君集也率众自光天殿中冲了出来。

侯君集会反,李世民虽然讶异,但倒也并非不能接受,毕竟侯君集终究是个外臣,又有大罪在身,但随侯君集一同出现的一个人却几乎当场击溃了李世民的心理防线,因为那个人正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

在李承乾临街杀人之前,他一直是李世民最是倚重的爱子,哪怕李恪有盖世功勋在身,李世民都不曾动过易储的念头,但现在,他的嫡长子竟和侯君集站在了一起,这其中意味着什么,自然就不必说了。

“承乾,这是何意?”李世民看着身前倍于己方的叛军,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慌张,反倒指着李承乾,喝问道。

李承乾起兵逼宫李世民,如果说他面对李世民时全然不惧,那是不可能的,李世民可不是什么太平皇帝,他是身经百战才有天下的雄主。

李承乾面对李世民,哪怕己方人多,但在气势和心态这一关就已经被李世民稳稳地压制了,李承乾看着李世民双腿不打颤已是尽了力了,又怎还敢跟李世民对质。

李世民问话,李承乾竟有些不敢回话,哪怕是同为叛逆的侯君集看着一旁李承乾的表现也颇为失望,不禁生出一种“竖子不可与谋”的感觉。

但事已至此,侯君集早无退路,侯君集见李承乾不敢回话,未免弱了声势,只得自己开口道:“陛下昏庸,信重楚王,至朝治混乱,社稷堪忧,今日太子特奉天命,持天道勤王,奉正去邪,还望陛下...”

“给朕闭嘴,朕问你的话了吗?”李世民居帝位已久,养威尤重,在他登基之前,他也是天下有数的名帅,手下的人命岂止十万,又怎是侯君集之辈比得的。侯君集刚一开口,还没说上几句,李世民突然一声怒喝,打断了侯君集的话,把侯君集也给震在了当场。

接着,李世民又对李承乾道:“承乾,你给朕一个答案。”

李世民虽身处逆势,但气势尤壮,仿佛不是在面临逼宫,而是在审问李承乾一般。

面对他最是敬畏的父皇,李承乾的胆魄早已被李世民的一声怒喝吓去了七八分,但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李承乾退却了。

李承乾硬着头皮,畏畏缩缩,似是在背着课业一般,回道:“父皇信重楚王,而轻嫡长,是为颠倒纲常,为取乱之道,为免我大唐萌生大难,请父皇退位,另让贤良。”

李承乾的声音不大,显然李承乾和李恪两人,孰高孰低,朝野内外早有定论,说着这些话,就连李承乾自己的底气都不足。

李承乾声音微弱,李世民不过勉强能够听清而已,但就是如此,李世民已经差点被李承乾气的昏厥了过去。

李世民的胸口上下起伏,双眼盯着李承乾,失望、气愤、难过,许多情绪在李世民的心口交错,又岂是一个“怒”字可以概括的。

侯君集见状,自知李世民积威甚重,李承乾难成大任,绝不能再这样拖延下去了,侯君集当即下令道:“给我杀,不留活口!”

侯君集的私卫死士得令,光天殿中的三百余人并自丽正殿中绕袭而来的一百余人前后包夹,直奔李世民一众而来。

侯君集麾下近五百私卫,俱是百战老卒,而李世民并李恪所带的合计不过百来人,大部分还被挡在了前宫,真正在李世民身边的不过三十余人而已。

人数相差过大,就算李世民亲随的卫率都是自昔年玄甲军选拔,俱是以一当十的悍勇之士,正面硬碰恐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仁贵,护驾!”李恪见得叛军上前,一声高喝,对薛仁贵吩咐道。

“诺。”薛仁贵应了一声,抽出了腰间的佩刀,如山岳般便站在了李恪和李世民的面前。

一旁的张世贵见状,也一面命人护住李世民和李恪,一面冷静地自自己的腰间取下了随声带着的哨笛,放在口中,长吸了口气,将哨笛吹响了。哨笛之声细长悠远,顿时便响彻东宫内外。

张世贵不止是北衙禁军的统帅,更奉命节制旧玄甲军,这支哨笛便是自玄甲军传下来的东西,用以聚兵之用,哨笛一响,凡玄甲军之士,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都需向传笛之处靠拢,不惜一切代价。

随着张世贵的哨笛声响起,也就意味着原本留在前宫等候的余下的玄甲军和楚王府卫率意识到了李世民和李恪的危险,开始强攻内宫大门了。

侯君集也曾是李世民的天策府旧将,跟随李世民多年,自然也知道这声哨笛声意味着什么,只得连忙命人加紧攻势,要在玄甲军破门前杀了李世民和李恪,否则待玄甲军破门,他们必败无疑。

但侯君集想地虽好,可实际上今日的局势在一开始就已经超出了侯君集和李承乾预期,因为原本在侯君集想来,今日当是李世民率众来此,他们要对付的最多就是一个张世贵和部分玄甲兵,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恪竟也会在此。

李恪大部分的楚王府卫率虽然都被留在了前宫,但李恪和薛仁贵却进来了,论武艺,李恪师从秦叔宝,又和席君买、薛仁贵这样的盖世猛将每日习练,一身武艺早已跻身禁军诸将前列。

至于薛仁贵,便更就不必说了,薛仁贵虽然最是趁手的方天画戟不在,但他一身无双勇力,放眼天下能敌者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李恪的手中接过自卫率手中递过来的长枪,背靠着李世民,一边退敌,对李世民道:“父皇站在儿臣身后,儿臣纵是身死也必保父皇无恙。”

“哈哈哈...”

方才李承乾所为叫李世民失望已极,但眼下李恪所言又叫李世民高声笑了出来,李世民笑道:“怎么?在恪儿看来朕已经老迈,提不动刀了吗?恪儿不必护着朕,只管和朕并肩便是,你我父子今日便一同退敌,诛杀叛逆。”

李世民之言一出,抽出腰间的佩剑,和李恪并肩而战,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十八年前的虎牢关。

一将之勇,若在两军对垒,千军万马前兴许效用不大,但如今两方人马合计不过数百人,匹夫之勇便显地尤为紧要,薛仁贵勇猛无双,一人立于李恪身侧,竟能叫方圆数米之内无人能入,不过片刻的功夫侯君集的死士已经有十余人死于薛仁贵的刀下。

而就在此时,又一个对侯君集和李承乾不利的消息传来了,左武卫大将军秦叔宝正率众强攻东宫西侧景凤门,景凤门怕是守不了多久了。

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三章 加赋第四十四章 撷玉楼第二十章 山阳县尉第二十九章 诺真水之战第六十章 左游仙第六十章 东市巧遇第八十八章 梁王李愔第三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五十二章 秦帅诊疾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八十五章 画像第五十八章 碛北大寨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十二章 杨恭仁第六十七章 东宫乱起第五十七章 撷玉楼第十四章 权万纪之死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十九章 寻机第五章 夜袭第八十六章 终见第十四章 药箱第二十六章 请帖第二十八章 释怀第四十一章 木秀于林第十章 收局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十三章 圣旨至第六十二章 东宫始乱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十三章 破铁山第八章 禄东赞见驾第六十一章 还京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四章 长孙兄弟第九章 饮酒第四十四章 凉州信使第二十七章 出兵与否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十九章 蜀王壮哉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敌第二十九章 献马第一章 定帅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八章 拒亲第四十九章 睢阳渡口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怜惜第六十章 东市巧遇第二十九章 凉州司马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三十四章 慌不择路第八十六章 盐行易主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六十五章 连遭打击第十三章 误会第二章 再见杨恭仁第三十一章 春猎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章 定储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忧第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六十八章 应对第十三章 席君买第四章 易爵第二十七章 出兵与否第五十二章 弹劾第六十一章 无缘东宫第三十章 不识女儿心第五十九章 入宫释疑第五章 禄东赞之忧第五十八章 所谓风流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九章 南下筹谋第一章 定帅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从良”第十五章 兵临渭水第五十八章 重礼第二章 将行第二十八章 护驾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六十三章 长孙设宴第六十一章 无缘东宫第五十一章 有苦难言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二十七章 出兵与否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二十三章 战前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书第四十九章 称心第四十三章 赵德言的抉择第二十九章 诺真水之战第四十章 偶遇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