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投诚

“真要送?”董卓军营中,董卓那粗糙而宽大的手掌仔细的摸索着赤兔的鬃毛,帮它理顺,赤兔亲昵的蹭着董卓已经满是横肉的脸。

武将对于好马总是有旁人难以理解的痴迷,尤其是这赤兔颇通人性,更让董卓不舍。

“岳父,成大事者,不该拘泥一时得失,一匹赤兔,换一员上将,岳父当有取舍。”李儒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家岳父,此刻没人在,董卓抱着马的样子有些可笑,其实李儒也不太懂这种人跟马的感情,他也骑马,但对马的品质其实并不在意,什么马都能骑。

“主公,李肃回来了!”华雄走进来,有些艳羡的看了一眼赤兔,然后对着董卓抱拳道。

“哦?”董卓恢复了严肃,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喏!”华雄答应一声,转身离开,很快,李肃便被华雄带进来。

“恭喜主公!”李肃进来,当先对董卓一礼道。

“哦?那吕布已经答应来投?”董卓目光一亮,吕布日间战场上的英姿,让董卓颇为倾慕,虽然当时有些狼狈,但董卓本身也是豪勇之人,年轻时厮杀战场,很清楚吕布这样一员猛将在战场上的价值。

“尚未。”李肃摇了摇头道:“不过奉先对丁原早有不满,他本是英雄,奈何丁原只让他做一刀笔小吏,方才在其帐中,我试图招揽于他,他已有所意动,只是今日才在战场之上折了主公颜面,担心主公记恨,是以迟疑不决。”

“刀笔吏?”董卓扭头,与李儒对视一眼,忍不住大笑道:“哈哈,丁原匹夫,气量这般狭隘,合该我成就大事!”

“岳父!”李儒上前一步,躬身笑道:“既然那丁原自作孽,若能趁此机会,吞并其部众,则洛阳之势,可尽掌手中。”

董卓点点头,随后又有些不舍的摸着赤兔道:“既然吕布已有意来投,这马……”

“岳父!”李儒有些无奈的加重语气道:“此等时候,正是岳父展现礼贤下士之度量之时,切不可效那妇人一般短视。”

“嗯?”董卓扭头,不满的瞪了李儒一眼。

李儒默默地退到一旁不说话。

董卓摸着赤兔柔顺的鬃毛,又抱了抱马脖子,最终叹了口气,闭上眼睛将缰绳递出:“罢了,送于吕布,也算彰显诚意。”

“主公海量!”李肃躬身一礼,伸手接过缰绳,拽了拽,却没拽出来,也不好用力,疑惑的看向比这眼睛的董卓:“主公?”

“拿去!”董卓将缰绳往前递了递。

李肃又拽,依旧没有反应,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一旁的李儒有些看不过去,上前想要掰开董卓的手掌,但董卓那一根根手指如同萝卜一般,力道何其大,又岂是李儒一个文士能够掰动。

“岳父!”李儒无语的看着董卓,见董卓没有反应,忍不住加重语气道:“主公!”

董卓无奈松手,莫看董卓行事雷厉风行,但对于自己这个女婿,还是颇为倚重的,一般李儒直接称他主公的时候,董卓通常会让步。

“告诉吕布,好生待赤兔!”看着李肃要走,董卓忍不住摸着赤兔的鬃毛道。

李儒连忙点头应是,不过他不会真的傻到去跟吕布说,都是武人,得此宝马,便是李肃不说,吕布也会当宝贝供着。

一脸不舍的看着李肃离开,董卓叹了口气,看向李儒道:“那接下来该如何?”

“废立之事,当尽快进行!”李儒思索道:“只是传国玉玺不见,岳父想要号令天下很难。”

董卓也点点头,没有传国玉玺盖印,等于给各地郡守、州牧一个合理拒绝朝廷诏书的借口,不过不要紧,只要能够稳定洛阳和关中局势,天子在他手中,可以一步步梳理天下。

“主公!”便在此时,一名家丁匆匆进来,对着董卓道:“有下军校尉陈默于门外求见。”

“陈默?”董卓挑了挑眉,对于这个年仅十五便在洛阳能领一校兵马,更在洛阳名士间有了一定威望的少年,董卓还是颇有好感的。

不过陈默此时来是何意?

目光不由看向李儒。

李儒摇了摇头,这少年郎他接触不多,若是朝中那些大臣,就算接触不多,凭借打探,多少能知道其秉性,进而分析出其所来目的。

但陈默……李儒自然是打听过得,自入洛阳以来,入太学,平平无奇,却在许子将那里得了评语,据左道消息说,是拿剑威逼许子将得来的,而后参与西园选将,成了西园新军军侯,却在与葛陂贼作战中展现出不俗的军事才华,最终因鲍鸿贪墨,顶替鲍鸿成为下军校尉。

运气自然是有的,而且听闻同时得了卢植、荀爽这些大儒的青睐,袁绍、袁术这些名门对他也颇见亲近,说明其本身亦有足够的能力,否则一个庶家子,如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洛阳这等地方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不见?”董卓意外道。

“见一见也无妨,以儒观之,此人虽然年少,却颇有城府,稍后岳父见他,只需与他谈谈洛阳趣闻,陈家之事即可,我来考教他。”

“也好。”董卓点点头,当下命侍卫将陈默请进来,自带李儒、华雄入了中军大帐。

陈默是单独来的,一进帐,便见华雄一脸凶狠的瞪着自己,浑身杀气逼人。

“久闻董公麾下猛将华雄,能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今日一见,气势颇为惊人。”陈默对于华雄的杀气视若无睹,径直来到帐中对着董卓一礼笑道。

“今日败于丁原之手,陈将军莫非是专程来取笑于我?”董卓身子往后靠了靠,看上去,如同一头雄狮。

“默今岁十五。”陈默认真道。

“呃……何意?”董卓不解。

“没活够。”陈默言简意赅。

董卓和李儒忍俊不禁,董卓笑道:“那你来此,莫非投奔于我?”

“也差不多。”陈默点点头道:“昨日我曾建议趁董公立足未稳之际,结合各部人马将董公驱逐出京,虎贲中郎将、西园兵马、北军五校,合共也有万人,以我观之,董公此番来京,所带人马不过五千,或许更少,昨夜若战,董公没有控制洛阳之机。”

董卓和李儒闻言不由一惊,若真如陈默所言,他们昨夜哪有机会控制皇宫?

“那为何……”董卓问了一个不太聪明的问题。

李儒觉得陈默是不是在自抬身价,这事从事后来看,其实很容易找到方法,但很多事情,就差那么一步,所以看向陈默笑道:“那若是现在,陈将军要如何破我局势?”

“董公如今所强者,一在手握皇室,二者手握军粮,然董公兵马不多,虽然吞并了光禄勋麾下虎贲、羽林等部,卫尉也为董公所掌,然今日殿上之事,董公当知这些兵马并非真心归降,此时若本初公能下定决心,夺取皇宫掌控之权,则大义旁落,董公便是手握粮库,也于事无补。”陈默有些无奈道。

“那你为何来此?”董卓缓缓起身,伸手按剑,华雄跨出一步,挡住陈默退路。

“与昨日一样,不……”陈默仿佛没有看见,叹了口气道:“本初公已挂印离去,我便是有再多计策,他不用也无济于事,丁建阳一介莽夫,与并州军并不齐心,西园军各有统属,没了本初公,短时间内无人能够再聚集起来,然以我观之,丁建阳今日虽胜,但董公只需以军粮要挟,并州军恐怕不会与丁建阳一心,而丁建阳一拜,董公并了并州人马,洛阳之兵已得一半,余下的却又一盘散沙,已无成事可能。”

最无奈的就是你能看清局势,也能想出颇局之法,偏偏你本身并不具备颇局的能力,陈默看向董卓笑道:“若能给我半月,或许能联络各部兵马来抵抗,但观董公行事,雷厉风行,恐怕不会给我半月。”

董卓摆了摆手,示意华雄不必紧张,重新跪坐下来,指了指李儒对面的席位道:“陈将军且入席。”

“多谢。”陈默微微一礼,坦荡落座。

李儒看着陈默,叹息一声道:“幸亏袁本初无断,否则今日要走的,恐怕是我等了。”

对于陈默的遭遇,李儒也比较能够感同身受,满腹谋略,但却不能用,那种憋屈感他是体会过的。

“既然大势难改,又何必徒劳心力?”陈默端起酒觞笑道。

董卓点点头,他也听明白了,陈默这是来投诚了,目光不由看向李儒。

跟这种聪明人打交道,你最好别掏心掏肺,否则最后可能被人家骗的连裤子都没了。

李儒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看向陈默道:“陈将军可愿交出兵权?”

陈默点点头,将兵符往桌上一放:“已经带来,在下诚心来投,文优先生疑虑却也知晓,只是如今朝廷,已经经不起再多波折。”

董卓看了看那兵符,却没有去取,见李儒点头,微笑道:“陈将军不需如此,将军本就是将才,下军所部,依旧由陈将军统帅。”

“多谢董公!”陈默一礼笑道。

其实董卓也看不上陈默那不到两千人的兵马。

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夺权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七十四章 逆转开始第十六章 设宴第一百零四章 战后那些事儿第九十七章 并州军内乱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挣扎第五十五章 首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离第八十四章 祸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投诚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六十六章 张闿第五十五章 首战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六十三章 说服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殇逝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开始便已结束第一百六十章 迁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联手的意向第五十一章 曲阳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四十一章 比武夺将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军第二百零三章 袁术末路第八十一章 我是脏,那又如何?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十九章 袁绍的目的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蒋奇再败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军覆没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投诚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进出第四百七十九章 强攻建业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阙关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借机发难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四十八章 荆州易主(中)第二百零七章 朝议第十八章 情与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强迫第五十六章 连环计(中)第九十四章 游说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须弃袍第四百六十四章 当阳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四十二章 儿戏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机第九十七章 并州军内乱第四百一十三章 论战第三十五章 论胡第十九章 教授第三十五章 梦境训练营第八十九章 谋破长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二百一十八章 谋合纵曹操陈兵第七十章 ‘家书’第三百五十九章 杀戮起第六十章 发泄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六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三百四十六章 荆襄易主(上)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东退兵第七十四章 知音难觅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刘之争第三章 英雄必问出身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百零五章 刘备的出路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雄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绝命伏杀第二百八十四章 审配论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风起青萍第四十二章 儿戏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四十三章 来者不善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刘之争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零二章 伐谋第四十六章 意外连连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温侯决断第四百八十九章 长安对问第四十三章 背井离乡第二百一十三章 孙郎受挫第二十八章 名士风流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敌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议封王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二十四章 抢粮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