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

洛阳,太师府。

“诸侯虽然兵多势众,但终归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也。”董卓今日宴请百官,前日传来战报,徐荣和吕布联手,大破诸侯联军,在吕布的追击下,袁绍差点跳河,幸亏公孙瓒及时赶到,率领他的白马义从跟吕布一场激战,救了袁绍。

虽然没能杀了袁绍,不过联军大军尚未完全渡河,便被西凉军打的灰头鼠脸,袁绍作为实际盟主更差点被杀死在乱军之中,这绝对是一场大胜,因此,董卓在太师府宴请百官,一来庆功,二来也是为震慑那些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

对于满心期盼关东诸侯打进洛阳的文武大臣来说,这委实不算什么好消息,先是南边陈默和华雄于阳人聚大败袁术,而后迅速退守伊阙关,袁术五万大军陈兵关外却无力寸进,紧跟着吕布和徐荣把这边袁绍大军打的狼狈不堪,一时间,整个大厅,除了董卓一系的人马之外,所有人都面色发黑,仿佛笼罩着一层阴云一般。

董卓却仿若未觉,只是与众将痛饮,前线接连传来的捷报,对西凉众将来说,的确鼓舞人心,如今袁术被打的不敢寸进,袁绍这边更是被打的丢盔弃甲,这一仗若是能赢,就算董卓退守长安,但诸侯的脸面也不剩多少了。

“司徒公,为今之计,该当如何?”郑泰凑到王允身边,低声询问道。

“联军不能败,否则这天下将屈于董贼淫威之下,我等士人将再难有出头之日。”王允看了董卓的方向一眼,低声道:“伊阙关与成皋,当设法攻破一座。”

“成皋有三万大军,那徐荣乃董卓亲信,至于吕布……董卓待其甚厚,至于伊阙关,陈默此人……”郑泰有些头疼,早知今日,当时对陈默下手就不该那般狠,搞得如今他们想要拉拢陈默都难以拉拢。

“徐荣、吕布虽暂时难动,但那陈默却是未必不能。”王允想了想笑道。

“我等几次算计于他,他恐怕不会向着我等。”郑泰为难道。

“未必要向他。”王允看着董卓的方向笑道:“陈默连胜,固然令西凉军士气大振,但他终归并非西凉军出身,西凉众将未必服他,你莫忘了,那李暹如今去了伊阙关,我看用不了多久,李傕便会参陈默……”

郑泰恍然,点头道:“确是妙计,司徒公是说,我等到时候助那李傕?”

“不,我们助陈默。”王允摇头道:“我等若助李傕,董卓反而不会对陈默生疑,但若满朝文武都助陈默,董卓必然生疑,定会将陈默调回,华雄虽勇,却不过是一介莽夫,没了陈默,那华雄可挡不住公路的大军。”

“原来如此。”郑泰微笑着点头道。

“另外,还需让人暗中为陈默张目,称其忍辱负重,实心在大汉!”王允微笑道:“但切记,莫要让外人知晓。”

郑泰了然,就算他们再怎么强调不让外人知晓,但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得来的消息,反而更容易让董卓深信,便是不能办了陈默,也能让董卓不能再放心用陈默。

“司徒,你与郑侍郎在说些什么?”董卓突然看向王允这边,微笑道:“何不说来,于老夫也一听?”

王允微笑着对着董卓一礼道:“太师,在下与公业在说此番成皋之战虽然大快人心,然伊阙关之战,陈默以寡敌众,令袁术数次挫败,是否也该嘉奖?”

“对对对!”董卓拍了拍桌案笑道:“陈默虽年幼,但文武双全,此番与袁术征战,若非那胡轸不听军令,可谓是大胜!是该封赏。”

董卓身边,李傕突然皱眉看向王允道:“末将早些时日曾有耳闻,司徒公与陈将军不睦,今日司徒公这般追捧陈将军,有些意外。”

“李将军言重,老臣与陈将军不过政见不和,但心中却都是为我大汉,如今陈默大胜,便是我大汉大胜,老臣如此说也是出于一片公心。”王允微笑道。

“司徒公高义。”李傕点点头道:“只是那陈默所历战事不多,虽有战绩,但若论行军打仗,恐怕难以服众,我看此番伊阙关能胜袁术,还是华雄之功。”

“但陈默方是伊阙关主将。”王允微笑道:“更何况陈默虽然年少,所历战事亦不多,然每战皆胜,不能以常理度之!”

“好了!”董卓眼看着要吵起来,拍了拍桌案道:“今日宴请百官,乃是庆功之宴,这些事情日后论功行赏时再说,来,诸公且畅饮一觞。”

一场酒宴,一直喝到深夜方才散场,李傕却并未离开,而是随着董卓来到书房。

“稚然究竟有何事不能当众说?”董卓有些疲惫,上了年纪,又跟众人喝了一天酒,已经很疲乏了。

“非是末将要打扰太师休息,而是此事颇不寻常。”李傕对着董卓一礼道。

“哦?”董卓看向李傕:“何事不寻常?”

“主公,那王允与陈默嫌隙由来已久,今日却突然助那陈默说话,主公不觉奇怪?”李傕皱眉道。

“稚然多虑了。”董卓摆了摆手道:“自某入京以来,陈默便一直被士人孤立,然其才能确实不俗,如今也掌握了不少兵权,士人想要兵权,如今也只能示好于陈默,王允如此说,有拉拢陈默之意,我等岂能中计?”

“话虽如此……”李傕对着董卓一礼道:“然伊阙关乃洛阳南面门户,陈默此人虽然年少,却城府颇深,而且虽与士人不融,但末将听闻昔日陈默与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颇有交情,而且其师臧洪,亦是此番诸侯联盟之盟主,不可不防!”

陈默的关系网,并不难查,臧洪是关东诸侯名义上的盟主,这层关系,一直以来也是董卓心头刺。

董卓闻言,脸色也多了几分凝重,如今陈默手握伊阙关兵权,如果他真有异心,放袁术入关的话,袁术完全可以趁虚截断他们归路,这个的确不得不防。

“此事再议,莫要自乱阵脚。”最终,董卓摆了摆手道,现在陈默让袁术连连受挫,在军中已有威望,若毫无缘由便将陈默罢免,说不过去,也难服众,当下道:“天色已晚,稚然也快去歇息吧。”

“末将告退!”李傕躬身一礼之后,转身离开。

只是李傕虽走,董卓这一夜却是辗转难眠,以前倒不觉得如何,但如今,董卓真的有些不放心了,这凡事就怕多想,一旦人心生疑,看什么都有问题,何况师徒两个,一个是关东诸侯的盟主,一个却在这边守御重关,怎么看都有些诡异吧?

接下来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吕布镇守敖仓,令关东诸侯难以渡河,徐荣屯兵许玚,与敖仓、成皋互成掎角之势,在河水再度结冰之前,关东诸侯想要渡河怕是难了。

双方虽然有小规模混战,甚至曹操曾想从河内渡河,直取孟津,却依旧被挡回来,无论李儒还是诸侯身边的谋士都已判断出,这双方的僵局,在今年入冬,河水冰封之前,是南有结果了。

空荡荡的洛阳城里,寂静的有些渗人,这日,李傕快马加鞭,急匆匆的来到太师府外,翻身下马,门口的护卫认得李傕,上前询问。

“告知主公,我有重要军情!”李傕道。

“将军稍等。”那护卫答应一声,转身去禀报,不一会儿回来,对着李傕拱手道:“将军,太师正在书房。”

“看好我的马儿。”李傕将缰绳递给对方,快步入府,一路直奔董卓书房。

“稚然,何必这般焦急?”董卓看着李傕,摇头笑道。

“主公可曾听闻最近那帮太学弟子之中传出的谣言?”李傕询问道。

董卓点点头,最近几日,太学院没走的弟子中,突然间不知从何处传出一个说法,陈默当初投靠董卓,实乃迫不得已,忍辱负重,看出洛阳必被董卓所占据,是以果断投靠,忍辱负重,潜藏于董卓身边,获取董卓信任,以图大事。

“你也说了是谣传,让我怎能相信?”董卓摇了摇头道,这谣言,有很多漏洞,陈默是不是忍辱负重不知道,但在一开始,那可是半点重用也没有,到如今,陈默得到的地位那都是人家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跟这帮子士人有什么关系?

“我看未必。”李傕从怀中取出一叠绢布道:“我侄李暹最近在伊阙关任职,发现陈默行为诡异,曾冒险潜入其居室,盗得这些书信。”

“书信?”董卓接过那些绢布,一张张看着,有些茫然道:“这些书信有何问题?”

都是一些风花雪月之事,能有什么问题?

“书信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些书信却是得自袁术!”李傕沉声道:“主公,两边现在可是在打仗,陈默却与敌军主帅互通书信,真的只是为叙旧?末将是无法相信。”

董卓闻言皱起眉头,想了想对着门外道:“去请文优过来。”

“喏!”

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五十五章 连环计(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须弃袍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临邺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乱第八十八章 救驾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章 新朋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将折戟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百零二章 雪耻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五十九章 诱饵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争阴云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百三十四章 势压天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场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闲聊第三百三十四章 势压天子第四百三十章 规矩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四十章 杀人第九十五章 游说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师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静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八十一章 别离(本卷终)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四百五十七章 难题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术的愤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论学第六十四章 饥兵第六十四章 团聚第三十一章 月旦评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结束与开始第六十七章 机会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备退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东之忧第八十六章 何进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东之忧第一百四十九章 离间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乱第四十章 冲突第五十六章 连环计(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五十六章 连环计(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夺权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四十五章 荆襄防御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二百二十七章 乱冀州陈默落子,明天机公达茫然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三百一十六章 结束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梦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百四十二章 杨修设计,将帅离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九十五章 搅局者第九十三章 变心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两年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二百一十九章 话连横袁谭结盟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汇合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投诚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弩第四百七十八章 东海舰队第六十三章 困难第七十五章 刘宏托孤第二百九十八章 刘毅第二百二十章 缺粮草李儒献策,谋冀州陈默动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顺的请求第三百五十七章 审问第四百三十八章 远见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气第五十六章 箭书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四十三章 背井离乡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条件第七十八章 拜师第六章 郑屠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五十三章 溃败之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学纪要第六十六章 长安破